盐井旅游景区

盐井旅游景区

AAAA级旅游景区

这是沟通西藏和中原的古代主道之一——茶马古道在西藏的第一站。盐井位于芒康县与云南德钦县接壤的地方,包括上、下盐井、曲孜卡、木许四个乡,海拔较低,约2500米。澜沧江畔井里的卤盐水,为盐井的盐田提供了大量的盐巴,使这里出现了家家户户屋顶铺了一层白雪似的晒盐奇观。除了盐外,更罕有的要数在上盐井的西藏唯一一座天主教堂。

景点位置

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噶尔县陕西西路

双流故事丨行走双流村寨,品读美丽乡愁——景山村盐井!

永安镇景山村位于双流区东南面,距永安镇政府3.3公里,由原盐井村和连山村合并而成。

说到景山村,不得不提起古老的盐井文化

╱手工制盐 挥之不去的乡愁记忆╱

记者见到85岁的郭银辉时,他正和两个邻居在家门口拉家常。郭银辉的家,位于景山村新村内,距离古老的盐井口只有30米。

(发掘现场)

“我小时候听爷爷讲,那时的景山村因古盐井而闻名,每天途径此地的来往商人、百姓络绎不绝。……”郭银辉说,由于可耕作地少而卤水资源丰富,加之雨水少、日照足的气候条件,自古以来当地先民挖盐井、晒盐卤、收盐粒,将人工晒盐技艺发挥到了极致,生产出的“雪花盐”(白盐)沿着南方丝绸之路远销海内外。

(发掘现场)

“我们的祖辈当时是技术生产工人,我听奶奶说,我的高祖当时对盐的生产技术很有研究……”提起过去的古盐井,75岁的张家财自豪地说,他的祖辈靠手工制盐养活了一家人,如今条件好了,科技取代了手工,祖辈们的手工制盐技术也已成为模糊的记忆,挥之不去的乡愁。

78岁的村民赵连珍告诉记者,她从长辈那里得知,景山村的古盐井建于明代洪武年间,原来分布有48口盐井,后因土壤改良,仅存1井,水是咸的,新村内的这口盐井原来还有石碑记载,如今石碑也不知所踪。

考古见证 川西制井工艺的实物╱

走近古盐井遗址,只见四周为开阔的田地,井口的地面仅存留有一块红砂石,井口为圆形,井底用青冈木搭架砌成。

“景山村盐井遗址不仅对研究成都平原明代以来居民生活、民风民俗、人口分布等具有一定历史价值,而且也为研究川西地区制井工艺提供了实物资料,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科学价值。”区文化体育和旅游文物保护管理所考研队负责人李国说。

李国告诉记者,通过考古试掘发现,从井壁构造和井圹填土出土遗物分析,初步推断该井经过多次修葺改筑,大致分为两个时间段,下面方形井使用时代应为唐宋时期,上面圆形的使用时间大致为明清时期,废弃时间约为清代中晚期,至于唐宋以下是否还有更早时期的痕迹需要通过以后考古发掘来证明。如果按唐宋时期来计算,至今已有1300余年历史,但因考古最终还未结束,有关景山村的古盐井最终起源于哪个朝代,目前还没有最终定论。

李国在景山村盐井遗址试掘中发现,目前于下盐井坝共发现盐井两口,其中一口由当地政府设置围栏加以保护,该盐井遗址地处山间浅丘地带。另外一口盐井由村民自发保护,两处盐井之间相距211米。

╱专家建议 进行全面工业遗址调查╱

李国说,他们在考古发掘过程中,四川大学宋治民、黄伟一行专家曾前往遗址现场,根据发掘现场状况,黄伟提出了关于盐井遗址发掘的建议。

在随后的古盐井试掘中,四川大学罗雁冰、索德浩两位教授也闻讯前往盐井遗址发掘现场,分别对盐井井口形状、发掘方法等提出了建议。

但遗憾的是,在对古盐井遗址试掘过程中,因地下水位较高、探方四周内渗水、盐井出水和下雨从而引发探方坍塌暂告一段落。

“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我们还会申请立项,成立专项科研课题组对景山村盐井遗址做全面调查。”李国说。

2019年4月30日,双流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在永安镇综合文化站组织召开了“双流永安镇景山村盐业遗址调查试掘成果专家论证会”。

与会专家有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孙智彬研究员,四川大学黄伟、赵德云教授,西南民族大学王建华教授等相关专家,他们一致认为,景山村的古盐井为典型的大口浅井,该项目课题田野考古工作规范,方法得当,对出土遗物的时代判断准确,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

专家建议,下一步申请专项课题,与高校合作,进行全面的工业遗址调查,摸清家底,以便更好地将文物资源转化为文化和经济建设资源。

记者手记:

如今,景山村的古盐井成为了当地村民的乡愁记忆,取而代之的是景山村现代农业的发展,它以东有香舂产业、南有蔬菜基地、西有蓝莓基地、北有油橄榄和特色水产养殖环绕,让新村建设全面融入到了乡村振兴战略中。

编辑:東家-顾琳娜 方宇

审核:向明、刘先军

来源:空港融媒

双流处处有故事丨我国第一口盐井竟在双流?!

近日,我参观了自贡盐业历史博物馆

众多的展品中,一尊李冰半身雕像让我惊讶不已,是的,没错,就是那位开凿了都江堰的李冰!

他,怎么会在这儿呢?难道治水的李冰还与盐有关?雕像下还有一段解说文字:

“李冰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水利专家,他领导民工修筑了举世闻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的千里沃野。李冰在治水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公元前255-公元前251年任蜀郡郡守时,组织当地人民用开凿水井的方法开凿了我国第一口盐井——广都盐井(今双流县境内),揭开了中国井盐生产的序幕,从而被誉为中国井盐生产的开拓者。”

广都,盐井,双流?这几个词在我脑海跳跃。这是真的吗?身为一个老双流人,我却全然不知!

01

带着满腹的疑问我拜访了双流文史专家王泽枋老师。

王老师从四壁巍巍的书柜里抽出一本厚厚的书对我说:“小李,关于广都盐井的最早记载,来自这本《华阳国志》。”

他将书摊在桌子上,捋开一个折页,“就在这里。”他念了起来,“冰……又识察水脉,穿广都盐井诸陂池,蜀于是盛有养身之饶焉。”

他放下书,抬起头望着我,“ 这几句明确了李冰开凿盐井的事实,并且盐井就在广都,就在我们双流地界。那具体又是在哪里呢?”

王老师从摊开的地方往后翻了几页,一字一顿地说,“你看,这有几句是这样说的,‘广都县……大姓冯氏有鱼池盐井,县凡有小井十数所。有望川原,穿山崖过水二十里。’”

他解释说这里的望川原,又叫望川源,研究者普遍认为就是指江安河在双流牧马山前一段。江安河在这里自西北而来,穿过牧马山北端浅坡,向西南汇入府河。

我接过王老师手中厚厚的《华阳国志》,也接过话头,“广都盐井,就在牧马山前,江安河畔?”

“对,还有进一步的证据。民国《华阳县志·山川》记载说: 南山之首曰木(牧)马山……曰杏花山,山下为十八口,十八口者,昔时盐井之目也。今井废而旧名犹存耳。”

杏花

王老师扬起手指,指着窗外,仿佛那明亮处就是杏花山,就是盐井。

他一字一顿地说,“这是地方史志里关于广都盐井比较准确的说法。其实, 盐井就在鹤林境内长顺村的杏花山下。广都盐井,是大口,浅井,像山坡上的池子。

02

一条小河从山前流过。跨过小河,就是万源宫——双流现存唯一的一处道观。

万源宫

一位五十来岁的师傅明白我的来意后,告诉我说,这里就是杏花山,现在属于双流区怡心街道三江社区,老地名叫“十八口儿”。

她将我带到观门外,指着一块石碑对我说:“这碑上,记有盐井的事。”

“这碑,看起来像是新的?”我说出了我的疑问。

“是的,主事的师傅前几年重新刻的。老碑在那儿。”

顺着她手指的方向,我看到一额旧石碑躺在大门另一侧的阶沿上。拂去浮尘,模糊的字迹渐渐清晰起来,碑文是《重修万源宫碑记》:

隆州有陵井,广都有十八口盐井。陵井凿自东汉,由道教创始人张陵(开凿)。十八口盐井凿自先秦,由兴修都江堰李冰开凿,还比陵井早数百年,堪称世界之最……十八口盐井遗址,其附近古多道观。牧马山东麓杏花山下,古有道观寺,始建年代无考。据县志记载,道观寺在旗杆坝附近,清顺治五年重建,康熙三十五年重修……

“我们万源宫,已经在这儿有几百年了。”师傅说,“盐井?现在已经看不到了,具体在什么位置,我也没有见过。”她指着万源宫后的山坡,“你也可以上去看看。”

站在杏花山腰望去,江安河在远处蜿蜒而过。

杏花山坡

眼睛在荒草和灌木中巡视,我想看到期盼中的一口井,一洼池。

“广都盐井,你在哪里呀?”我对着虚空喊,草不言,树不语。杏花山太矮,甚至没有一句回音。

03

追寻盐井的踪迹,我来到四川博物馆,从三款“东汉制盐画像砖”上窥见了几分远古的镜像。

三款画像砖分别出土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成都的羊子山、邛崃大邑

其中来自邛崃花牌坊的一款最为典型。这款砖高34.5厘米、长45厘米,厚5厘米。画像背景群山茂林、野鹿弃跃。左前方山脚附近,立着一个高高的四柱井架,架上四人,分两层站立。两人一组,正弯腰合力从下方的盐井口用桶往上汲取卤水。

东汉制盐画像砖( 邛崃)

画像生动地再现了汉代井盐生产的情景,为研究四川早期凿井工程技术,提供了实物凭据。

显然,从画像上可以发现,借鉴战国时期中原地区辘轳提水原理,至迟到东汉时期,蜀人已经设计出了自己的盐井技术,其形制显示出后来大英卓筒井、自贡燊海井的雏形。

而广都盐井的形式肯定比画像砖上显示的更古老,更简朴。这可以通过古人对陵井的记载中作出比较。

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志》记载:

“陵井,本沛国张道陵所开,故以陵为名。”“陵井,纵广三十丈,深八十余丈。”“益部盐井,此井最大。”

陵井在仁寿境内,地理上与广都盐井距离不过一百公里。时间上也就先后相差两百来年(张道陵出生于公元三十四年)。陵井的开凿,受广都盐井的影响是必然的。

何况,陵井的尺寸,已经不是井,而是大如“池”了。这也与《华阳国志》记载的广都盐井“诸陂池”有些相似的模样。

关于广都盐井,《双流古迹遗址》一书中有一篇《话说盐业和盐井》,末尾有这样一段话:

一九五八年九月,华阳县又对十八口盐井进行修复,对第一口盐井再进行开凿。古盐井在除尽浮泥后,现出井圈,口径4米余,用条石砌成,岩层以下由人工敲钻而成,钻痕间隔约5厘米,且直径逐渐展开,深达14米,直径已达5米,水中含盐量15克/升。

这里的井,比画像砖上的井口要大得多,也比景山村发现的井口要大,不仅是大口浅井,而且已经状大如“池”了。而这,正与《华阳国志》所记之“陂池”相吻合。

(图片由李国提供)

也许,广都盐井本来就是这样的“小池”,而仁寿陵井则是“大池”。不然《华阳国志》说广都“有小井十数所”就没有比较了。历史翻到大英卓筒井、自贡燊海井这一页时,井口已经小如碗口了。

编辑:東家-顾琳娜 方宇

审核:向明、刘先军

来源:空港融媒

诺邓的千年盐井

西北,挤挤扎扎的崇山峻岭间,静谧着一方天地,这天地就是云南年代最久远的白族村落——诺邓。

依山诺水建起来的诺邓,是一个因盐业而发展起来的村落。

9月下旬,阳光正好。登上诺邓对面山上看诺邓,有如欣赏到一幅世界级的乡村名画。

漫步弯弯曲曲的石头小道,跟随设置的路标,就会探寻到传说中的运盐古道、千年盐井,造访翘檐土屋、庙宇建筑,参与祭祀孔子活动,更能感受到诺邓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千年盐井

座落在诺邓古村的山脚下,寂寞无语,与长流不息的诺水为伴。

参观诺邓盐井,被红土砖、实木结构的井架而惊叹。

过去敞开、简陋的的古盐井,现在已被当地文化部门修房保护起来。

导游介绍,诺邓以往叫“诺邓井”,“井”即盐井。云龙自古以来以出产优质井盐闻名。在诸多盐井中,“诺邓井”最出名。早在公元前109年汉朝就远播中原地区。故汉武帝最早在云南授金印、设郡县时就专门设了个“比苏郡”。即今云龙诺邓及其周边地区。

“比”是白族语“盐”的一音之转。“苏”在汉藏族系藏缅语支各民族中有“人”的意思,意即“盐人”或“生产盐的人”。可见在汉代这些“生产盐的人”就已闻名中原了。在广大西南地区多数是尚未命名的蛮荒之地时,“诺邓”———“比苏”就有了自己的名字。其古老,对一个小山村是极为罕见的。“诺邓井”在宋大理国时期直属段氏政权控制。1383年明政府置云南四提举司之一“五井盐课提举司”于此,明、清以来是连通腾冲缅甸西藏、大理、保山等地的“盐马古道”轴心地。

盐一度使诺邓小山村商贾云集,百业昌盛。一条依山而建的街道有三四十家店铺,每月都要“赶街”四次。小山村辉煌了好几个世纪,留下了寺庙、会馆、祠堂、府第、民居……保存至今的尚有元代建筑一处,明清两代建筑约百处,民国年间建筑约五六十余处。

配图:张小敏

编辑:张小敏

关注《今日大理》,读你所未读!

搜索微信公众号《今日大理》,给我们投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