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春仰山栖隐禅寺:一张皇家气质的脸,孕育最接地气的梯田
中土禅宗初祖达摩祖师有一偈子曰“吾本来兹土,传法救迷情,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
这“一花”说的自然是禅宗,而“五叶”,则是六祖以后名扬天下的沩仰、临济、曹洞、法眼、云门五个禅宗宗派。
“五叶”中,以沩仰宗为第一叶,最早出现。沩仰宗祖师慧寂禅师的道场就在江西宜春仰山,这座山“高耸万仞,仰不可攀”。
这一次,三郎一行探访的目的地就是沩仰宗的祖庭——仰山栖隐寺。
禅中有茶 茶中有禅
没到过宜春的人,都知道宜春的山美,像明月山早已赫赫有名。
栖隐寺坐落群山之间,山峰蜿蜒交错重叠,像极了天然的莲花宝座。
连绵的阴雨为整座山添了一层朦胧的“薄纱”,稀薄的雾气环抱山腰,远远望去明黄色的古建筑群仿佛点缀于万丈青峰之间的小黄花一朵,干净纯粹。
渐渐靠近目的地,一边是错落有致的佛家建筑,另一边还有满山茶园。
不是采摘茶叶的季节,茶园中也静谧非常。往里探了几步,快与人齐高的茶树茂密整齐,俏皮的不知名小花从中探出头来,星星点点的紫色给浓绿的茶林抹上了一丝生机。
“禅茶一味”听的不少,自己种茶的寺院也很多,但栖隐寺的茶园规模是三郎见过最大的。
这得益于2006年春,一位老法师登仰山考察,发现山里有古茶树,欣喜之余,萌生传承仰山名茶的心愿,并把禅茶古法传授给当地茶人,希望能传承发扬仰山禅茶文化。到了第二年,当地茶农就在此种茶,不施化肥,不打农药,还原生态茶品质。
慧寂禅师有偈云:“滔滔不持戒,兀兀不坐禅,酽茶两三碗,意在撅头边。”
吃茶即坐禅,禅茶的意思还在于禅与茶相长,仰山茶与栖隐寺就是一种好马配好鞍的关系。茶园沿着山势层级而上,绵延山间,茶山围拥禅寺,茶香蕴含禅味,禅中有茶,茶中有禅。
若是采茶季节,想必这里更多了几分热闹。
方圆默契 宗风依旧
陶醉于茶园芬芳,对一路之隔的古刹更是心生向往,我们迫不及待想入寺一睹风采。
山门正中的“赦建”二字足以显示古寺曾经的辉煌。
曾经盛极一时的仰山禅法远播高丽、日本等地,乃一大禅林是也,傲立佛门。唐宣宗表彰其教化功德,亲笔题写“栖隐寺”赐作匾额。
背靠山林,清净开阔,的确有些“栖隐”意味。
说来这也有典故,光看字面可得栖居山林隐于闹市之意,其实是因为唐武宗灭佛的时候,慧寂禅师为了躲开政治动荡,来到这个偏僻的地方建起寺院,才有了后来唐宣宗题字的佳话。
一进山门,就见五进大殿顺着山势依次飞升,层层高耸,富丽堂皇,琼楼玉宇也不过如此。
千百年来,古寺与它所在的这片土地一样,历经磨难,唯独放生池边这两棵慧寂禅师亲手所植的银杏树,屹立千年不倒,静看风云变换,倒映在池水中,更显“风骨”。
如今秋风已至,虽然不及春夏的树叶那样生机勃勃,却透出另一种饱满的成熟,一身高贵,格外漂亮。
池边正对的“方圆默契”四个大字清晰可见,浑厚有力,柔中带刚。
沩仰宗的禅风是不尚强辩,贵在小处见大,禅法讲求“方圆默契”,登楼之前,时时刻刻昭示来人。
顺着三层之字形回旋石梯层层而上,仅仅在功能上起到连接上下空间的作用,通过这三层迂回设计,上层空间就像戏剧的舞台被呈现出来,上下空间在这里交融、转换。
大气的石梯,对空间的放大作用不言而喻。登高时请记得要从顺时针方向上行哦。
以天王殿—大雄宝殿—方丈院为中轴,钟鼓楼等偏殿小品东西对称,屋檐高低参差,廊墙进退有序,院落分合自如,界面实虚结合。
气魄宏伟,大寺风范。
屡毁屡建的栖隐寺于十一年前在原址恢复重建,沿袭了明清时候的建筑风格,与四周幽静的竹林环抱,身居山水名胜之地,云蒸雾掩、古木郁苍,再次成了僧家追求清净、隐居修禅的好处所。
这晨钟暮鼓,敲着敲着,就是千百年的时光。
我们都知道,佛教,虽然源于印度,却兴盛于中国。
有人说,我不信仰佛教。但他自己都浑然不觉中,一直在使用着佛教的词汇。
佛教译经的华美,丰富了我们的日常用语,优化了我们的措辞,而一些词语甚至也诞生于佛教。
例如,梯田。 “仰山梯田”是我国有文字记载的最古老的梯田。当年的著名文学家范成大在其《骖鸾录》中记载:“岭坂上皆禾田,层层而上及顶,名梯田”。“梯田”一词就起源于此。
经过马祖建丛林,百丈立清规,禅宗早有《禅门规式》,规定僧人们一日不作,一日不食。想必这块梯田最早的开垦者,也只有沩仰宗的这些僧人了。这样自给自足的农禅并重的生活方式,也是禅宗最大的特色。
“禅音引幽径,执珠跪佛堂”,在层层梯田的包围中,梵呗朗朗。
更有诸如“三生有幸”、“刹那”、“海阔天空”等曼妙词语,你我耳熟能详,时常引用,很多人却不自知。
伫立仰山之巅,眺寻幽谷之中的千年古寺,倾耳闻听梵音佛钟,微风裹挟的重重禅意,也许会让有你顿悟万象,方圆契阔。
Hash:243a3d4da9e3d2e82897a1762af6b85bf3ffbcf7
声明:此文由 三郎探庙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