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全最诱人美味,你吃过哪个?
生炸糕
说起生炸糕,还有一段不平凡的来历呢。明初,元朝残部割据长城(明)以北广大地区,军事力量还很强大,他们骚扰边关,攻城掠地,抢夺财物,对明廷形成严重威胁。面对此种形势,雄才大略的明成祖朱棣决定御驾亲征蒙古诸部,打击其实力。永乐八年(1410),成祖点起五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向漠北进发。进军线路是出居庸关,经宣化,过野狐岭,直扑草原腹地。一日,成祖率师途径万全卫城,进城稍事休息。参将(镇守万全的最大统兵官)张辅请膳。成祖体恤下情,叫准备些简单易做,耐饥顶事之食即可。张辅介绍说,三十里的莜面,四十里的糕,十里的饸饹饿断腰……,成祖即说,既然糕最耐饥,就做糕吧。张辅介绍说:黄米糕是万全一绝,它色泽金黄,筋道细腻。油炸后,外焦里软,咬一口满嘴喷香……成祖闻言甚喜。
张辅命手下差官即刻去准备黄米炸糕,并要求半个时辰(一小时)做好。差官急忙去厨房安排,厨子却作了难:这黄米糕虽然好吃、耐饥,但做起来挺费事,先得烧开水和面,再上锅蒸熟,还得设剂包馅,再油炸,半个时辰是无论如何做不出来的。差官发狠说,圣命难为。你是做出来也得做,做不出来也得做。要是耽误了圣上的军情大事,咱们都得玩完。厨子一听害了怕,也算是急中生智吧,心里盘算开了,蒸熟再炸肯定是来不及了,豆馅一时也煮不熟,不行就包上点菜馅生炸吧。边想边烧水和面,叫人准备菜馅。这黄米面有这样的特点,生的时候特别酥,熟了特别筋。好在厨子经验丰富,就边包边炸。不到半个时辰,一盆金灿灿、香喷喷的炸糕就端到了成祖面前。成祖久居深宫,那里见过这般民间美食,再加上旅途劳顿,腹中饥饿,虽然生炸糕不比熟炸糕地道,但也吃得满心喜欢,连连赞叹。
这件事儿传开后,人们都想尝尝生炸糕的味道,也都尝试着做生炸糕,生炸糕就流传开并流传下来。在数百年的发展进程中,生炸糕的制作方法也逐步进行了改进,使生炸糕更加好吃。
到民国时期,制作工序已基本固定
(1)黄米淘洗,浸泡;
(2)黄米磨成糊,并装入生丝袋,适量控水,成软面团状;
(3)将面团装入大盆内,稍微发酵;
(4)面团着碱,稍醒;
(5)包馅;
(6)油炸。
特点:除具有熟炸糕的全部特点外,还有外焦里嫩,筋软细腻,别具清香等特点。
生炸糕好吃,但因其技术要求较高,会做生炸糕,并且做得地道的为数不多。到解放前后,会做生炸糕的只有二兰子(樊俊)一家。解放后,二兰子也曾带徒传艺,但一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窍门徒弟并未领会,徒弟做的生炸糕味道欠佳。生炸糕在市场上已消失多年。
莜 面
万全古城本不产莜麦,但万全人靠了临近坝上(莜麦产区)交通便利、头脑活泛、心灵手巧等因素,大做莜麦加工的系列文章,使莜麦加工成为自己的传统传业,莜面成为优势产品,莜面面食成为万全古城的传统风味。传说,清朝皇帝康熙还来万全品尝过莜面呢。康熙为了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曾多次对塞北地区进行巡视。一次来到万全,召来本地厨子要吃当地的特产饭菜。厨子就做了莜面窝窝和蘑菇羊肉汤。康熙吃后,满口留香,问莜面何以如此之香?厨子忙解释说,此为“三熟”之食,莜麦磨面前先要炒熟,和面时要用开水泼熟,做成型后上笼蒸熟。所以,其香无比。康熙不由地叹道:莜面真乃万全美食也。
康熙吃莜面的故事不胫而走,万全莜面身价大增。外地人来万全,先要尝一尝万全的莜面,直吃得满心喜欢,临走时总要捎一些回去作为礼物赠送亲友。万全人对莜面也刮目相看,在加工上更加用心,其中最重要的摸索出“炒莜麦放气”的绝活:炒莜麦不能火大,火大糊了,面黑不筋;火小不熟,发粘不香。火候要恰到好处——每粒莜麦在炒制中均匀受热——膨胀——爆裂——放气。这样炒出来的莜面又白又筋又柔又香。在做法上花样更加繁多,据调查考证,万全城莜面的做法约有几十种之多:推窝窝、搓鱼鱼、压杠子、馈垒、打馕糕、贴饼子、饺子、懒卷子、切条子、山药鱼、山药饼、山药丸子等。
简单介绍几种有代表性的莜面做法:
(1)推窝窝。用开水和面,揉成面团后,设小剂,用手在面砖上推压成长圆形薄片,卷起呈蜂窝状,上锅蒸熟,可热吃(蘸热汤、凉汤都行),可凉拌(放凉后切成圈状,将调料拌匀即可)。
特点:这是莜面的典型做法,柔、筋、香俱备。
(2)搓鱼鱼。开水(凉水也可)和面,揉成面团后,用手在面板上搓成细长条,上锅蒸熟,可蘸汤吃,可和菜一块煮着吃(俗称莜面下鱼儿)。
特点:基本同上。
(3)压杠子。和面方法同上,使用一种简单工具,压成像粉条一样的丝状,上锅蒸熟。可蘸汤吃,可炒着吃(素炒、荤炒均可)。
特点:基本同上。
(4)懒卷子。将和好的面团擀薄,铺上一层菜馅(以山药、韭菜、豆腐皮、粉条、酸菜等为主),然后卷起,切成段,上锅蒸熟。
特点:面香菜美,既顶饭,又顶菜。
(5)山药烙饼。先将山药煮熟,剥皮,打碎,拌上莜面,放上花椒、葱花、盐等调料揉成面团,设剂擀成薄饼,上锅烙熟。
特点:色泽焦黄,香气四溢,具有莜面、山药、麻油三味之香。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莜麦是世界上公认的营养价值高的粮种之一,其蛋白质含量高达15%,是大米、白面的2倍左右。另外,富含赖氨酸、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份,被人们视作健康食品。
圪 渣
早些年间,万全古城盛产绿豆,在张家口一带很有名气。这些绿豆粒大颗匀,深绿有光,具有豆香浓厚,好煮易烂,含淀粉率高的特点。除食用外,药用价值也很高,具有清热、解毒、消暑、利尿之功效。传说明朝末年,万全城老赵家经营的是绿豆生意。这年春末,听说南方大热,如入蒸笼,酷暑难挨,中暑者不计其数。老赵就动了心思,要是把绿豆卖到南方用于清热、解毒、消暑,肯定走俏,就能赚上一笔。说干边干,他装了几车绿豆,就向南方运去。走了二十多天,来到黄河边上。那时候,旱路是马车,水路是船只。老赵招呼着绿豆装船过河。谁知,船至河心,忽见成千上万的鱼向船涌来。船上的人惊恐万状,却也束手无策。只见那鱼是越聚越多,把船涌得摇晃起来,而且越晃越厉害。不一会,船就翻了。船上的人侥幸得救,而成船的绿豆却被鱼吞吃了。所以留下“万全的绿豆香气太重,过不了河”之说。
老赵家往南方贩运绿豆生意失败了,可总想在绿豆加工上做些文章。他觉得绿豆是个好东西,但加工方法过于简单,能不能在做法上来点创新?他忽发奇想,黄豆能做豆腐,绿豆要是也能做成豆腐,肯定好吃赚钱。于是就尝试着做绿豆豆腐。只是老赵不知,黄豆含的是蛋白质,绿豆含的是淀粉,自然绿豆豆腐做不成。只是歪打正着,做绿豆豆腐剩下的圪渣烙成的饼奇香无比。后来干脆不做绿豆豆腐了,做开绿豆面烙饼,一上市,受到人们的交口称赞。因这种饼一开始是用绿豆圪渣烙的,所以起名叫“圪渣”。
圪渣虽流传多年,但加工程序几乎没变:
(1)落皮。用小磨子(手工)将绿豆磨成两半,并皮、瓤分离;
(2)清洗。将磨好的豆渣倒入水中,捞去豆皮,清洗1-2次;
(3)浸泡。水中泡3-5小时;
(4)磨糊。将豆渣捞出,加适量水,上磨磨成面糊;
(5)烙制。起火烧热饼铛,放少许底油,将面糊摊平烙熟即可。
以圪渣为原料,可以烧制出多款清香味美的菜肴:
(1)炒圪渣。荤炒,荤素搭配,肉饼俱香;素炒,豆香浓烈,别具风味;
(2)拨丝圪渣。锅内放入少许底油,加适量白糖,烧热熔化,待大泡成小泡时,倒入切成小块的圪渣,翻炒数下即可。糖甜豆香,去火败毒;
(3)油炸圪渣。将油烧至七、八成热,倒入小块圪渣,炸至金黄色捞出装盘,撒上白糖。外脆里嫩,香甜可口;
(4)凉拌。将圪渣切成细条,加入适量调料拌匀。豆味清香,开胃降火;
(5)圪渣肉卷。将腐肉切成细条,用圪渣(刚出锅)卷住即可食用。豆香浓烈,肉香醇厚。
研究表明,绿豆富含多种微量元素和多种维生素,具有清热解毒、消暑止渴、利水消肿等功效,是难得的健康食品。
荞 粉
在万全城,流传着一个荞麦姑娘的故事。从前,城里有个叫荞麦的姑娘,长得苗苗条条,好象一棵仙草,十分漂亮。荞麦姑娘聪明伶俐,热心助人,深受城里人的喜爱。这年,荞麦姑娘和城里老实憨厚的后生寒露成了亲。小两口相亲相爱,男耕女织,日子过得很美满。
这年,城里赶集,寒露拿着荞麦织的布匹到大街上去卖。城里有个歪秀才,净出歪点子。这天,他也上街赶会,看见寒露卖的布匹十分均称好看,就产生了好奇心。当得知是荞麦织的时,心中甚是不服,就想戏弄一番,他送给寒露一包礼物,说是送给荞麦的。寒露回家打开礼包一看,只见是一朵花、一棵葱、一个大得没样的南瓜。荞麦看罢,满脸羞红,明白这是讥笑她“聪明伶俐一枝花,竟然配个大憨瓜”。不由得胸前一降发疼,竟得了个气结胸的病,没多久,不治身亡。
荞麦死后,寒露非常难过。每当想起妻子时,就到坟上哭一场。今天哭,明天哭,慢慢地在他落泪的地方长出一棵红杆绿叶的苗苗。他看到那苗苗,想起了妻子,哭得更加伤心。泪珠滴在苗苗上,慢慢地杆粗了,叶大了,开出了白花,结出了有棱有角的果实。寒露想念妻子,就给它起名叫荞麦,并种在了地里。这年秋旱,庄稼不收,唯有寒露地里的荞麦丰收。人们就把荞麦磨了面,度过了饥荒。从此,城里人种起了荞麦。
万全城种植、加工、食用荞麦的历史由来已久。早先是百姓度过荒年的食物,后来逐步成为风味小吃——荞粉。
荞粉的加工方法比较原始简单,从而完整地保存了荞麦的营养成份,而不致过度加工造成营养流失、损害或产生有害物质,是一种天然、绿色的保健食品。
做法:
(1)碗托子。将荞面加水和成面糊,锅内加水烧开,倒入面糊,搅拌烧开,把熟面糊舀入碗内,晾凉,礤成或切成细条,凉拌。
特点:清香爽口,开胃降火。
(2)粉干子。将碗托子切成薄片,晾(晒)干。食用时用温水泡软,热炒。
特点:凉菜热做,清淡可口。
(3)切条子。做法同面条。
特点:口味清淡。
(4)饸饹 。将荞麦面加水和成面团待用。锅上烧开水,架上饸饹床子,将面团压成丝状入锅烧开,煮熟捞出。浇汤热吃或过水凉拌。
特点:同上。
(5)抿圪斗。将熟面糊(做法同碗托子)舀入漏盆内,抿成圪斗,落入凉水内。少顷,将水控净,放作料凉拌。
特点:开胃降火,消热去暑。
研究表明,荞麦是粮食中营养最为丰富的粮种之一,其蛋白质含量高,而且成分接近牛奶和鸡蛋中的蛋白质,易被人体吸收。人体必需的八种氨基酸齐全,配比得当。另外,荞麦还含有丰富的矿物质,是促进婴幼儿生长发育,青少年健康成长,中老年防老抗衰的高营养的天然保健、美容、疗效食品。
腐 肉
万全腐肉中的“腐”为何意?它是一种加工技法,还是一种肉食的特点?
据考证,在冷荤的诸多加工技法中,有卤、酱、冻、酥、熏等法,如卤鸭、酱牛肉、排骨冻、酥鱼、熏猪肉等,但没有“腐”法,却有腐肉。可以推出,腐肉中的“腐”不是加工方法,而是肉品的特点:烂糊——瘦而不柴,肉香醇厚。
万全腐肉的原料,多是退役下来的役畜,一般而言,这些肉质老而柴,不易煮烂,难以入味。而万全腐肉正是具备了肉质酥烂,里外一味的特点。所以,从这一点也可以印证出腐肉中的“腐”是一种特点,而不是方法。
在肉食的许多名称中,主要是以加工方法命名,前边加上地名,虽表示的是产地,实际上代表的是一种质量和风味,如柴沟堡熏肉、平遥牛肉、德州扒鸡等。而万全腐肉以地名加特点为名,也算是一大特点吧。
万全加工腐肉的历史由来已久。明初,万全卫城是抵御蒙古部族入侵,位于前沿阵地的一座军事城堡。蒙古族自古以来就是游牧民族,其军队多是骑兵。与之相抗衡,明初的万全卫城驻扎的也多是骑兵。据《万全县志》(民国二十二年版)记载,明初万全卫城的在册官军是3820名,军马数额是3718匹,足可见其规模。而马的寿命一般只有30岁左右,作为军马,其使用寿命则只有15年左右。所以,军马需要不断的“吐故纳新”。而卫城的农业生产又容纳不了这么多退役军马,这些“多余”的马匹正好满足军队的供养之缺。这甚至是军队改善生活,鼓午士气,增强战斗力的重要措施之一。所以,宰杀马匹,加工马肉从一开始就形成较大规模,在不断摸索、改进的过程中,成为万全的特色风味。所以,从古至今,人们说起来就是万全马肉,而不说万全牛肉、驴肉或猪肉什么的。
在加工马肉时,煮烂、入味是两大难点。万全腐肉针对这两个难点摸索出了一套独特的加工经验。
其“经典”做法是:
(1)太老、太柴的原料不用;
(2)一般要经过短时间催肥;
(3)宰杀前1-2天,喂一些中草药及调料,使其“自然”带味;
(4)宰杀后,先将肉块冰冻,后浸泡。如是夏天,则用现凉水浸泡,并勤换。既清洗污血,又充分纳水;
(5)一锅陈年老汤;
(6)独特的调料配方和下锅方法;
(7)大火烧开,小火焖,使之烂透入味;
(8)出锅前,猛火沸汤中将肉捞出沥干。
万全腐肉特点:肉质酥烂,瘦而不柴,里外一味,浓香扑鼻,有营养丰富,扶胃健脾之功效。
相传,早些年间,万全腐肉远比柴沟堡熏肉有名,在张家口一带市场上称雄一方,是人们过节、宴请、待客的上佳食品。可以想象,万全腐肉曾经有过的兴盛岁月。大约在清代,两种肉品拉开了距离:因边境形势趋向缓和,万全城撤卫设县,驻军逐日裁减,马匹来源锐减。这种状况就腐肉加工而言,是一种“重创”:一是市场需求不旺,再是原料缺乏,不得不关停并转。只有部分作坊维持下来,也成为“两头在外”——马匹来源,主要是张北马桥(马匹交易市场);腐肉去向,主要是张家口市场,从此步入按部就班的日子。而柴沟堡熏肉自被慈禧西逃路过怀安品尝后,名声大振,进而做大做强。
马板肠
一般而言,马下水因腥味重,不易加工,成品多有腥臭异味。但万全人在不断的摸索过程中,不但使马板肠不腥臭,而且有一种异香,从而成为一种风味小吃。应该说,马板肠和腐肉加工的历史基本上是同期的。也就是说,万全马板肠的历史也有数百年之久。
其主要制作工序是:
(1)用特制工具擦洗3遍,彻底洗掉血污;
(2)用2种作料加水浸泡半日,去掉腥味;
(3)再用工具清洗;
(4)一锅陈年老汤;
(5)独特的调料配方及下锅时间顺序;
(6)慢心焖熟。
特点:烂软易嚼,入口异香,回味悠长。
缸炉糖酥饼
顾名思义,缸炉糖酥饼是用大缸改造成的烤炉烘烤出的糖酥饼。据说,缸炉糖酥饼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它的特点是用明火(特用蔚县的无烟煤)烘烤,烘烤出的糖酥饼别具风味。缸炉糖酥饼曾经和万全腐肉一样,是早餐的精美食品,也是赠送亲友的上佳礼品,还是出门旅行必备的方便食品。现已失传多年。但老万全人对缸炉糖酥饼仍记忆犹新。
据调查,缸炉糖酥饼的主要制作工序是:
(1)发面着碱,稍醒;
(2)将面粉和麻油擦成油酥;
(3)取白糖、面粉、麻油拌成糖馅;
(4)设剂、擀薄、擦上油酥,卷起再擀薄,包上糖馅,擀成饼状;
(5)将饼坯沾上芝麻;
(6)用手背托住饼坯,伸进炉膛,贴在炉壁上烘烤,呈金黄色即熟。左手持勺,右手持铲,把饼铲入勺内取出。
特点:甜而不腻,味美鲜香,酥软可口,营养丰富。
绿豆面拨鱼也曾经是万全的风味小吃。
其制作工序是:
(1)将绿豆面和面粉按1:2的比例加水搅成糊状,再将面糊倒入大碗内;
(2)锅内注水,烧开;
(3)左手持碗,右手拿筷,将碗倾斜,用筷子蘸水拨成2寸长的细条,入锅煮熟;
(4)可浇热汤吃(荤、素均可),也可过凉水凉拌;
(5)还可炒着吃,如肉丝炒面、木顺炒面、三鲜炒面等。
特点:筋道、光滑、味美、开胃。
继续涨知识。再说说万全的食俗
在万全食俗中
最具特色的是万全城的食俗
万全城人颇具特色的地方小吃(简称万全小吃)
万全古城是明代修建的一座城池。在其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创造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风味小吃。如老万全人常提到的,牌楼底下一字排开的:二兰子(樊俊)的生炸糕,九喜儿的马肉(腐肉),姚喳吧的芝麻饼,李大个的热伙伙、黄酒,二黑棒(范恩施)的肥马肠等风味小吃就深受万全人的喜爱。外地人来万全必要品尝一下万全小吃,以不虚此行。这些小吃源远流长,具有深厚历史底蕴,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独特的制作工序,具有香味醇厚和富有营养的特点。有人这样说,吃万全风味小吃,吃的是历史,品的是文化,嚼的是情调。从现代科学的眼光来看,这些小吃具有绿色、保健、养人之功效,符合现代人崇尚自然、回归自然的时尚。
万全小吃源远流长。万全古城曾经是位于前沿阵地的一座兵营,战事频发;蒙汉通商后,又成为一座贸易南北的商城。所以,这些小吃与战争、商贸就有了某种关联,也可以说,战争和商贸催生了这些小吃。如生炸糕就和永乐八年(1410),明成祖率师出野狐岭,亲征鞑靼有关;再如万全莜面出名,则和康熙来万全品尝莜面有关。这些渊源为这些小吃注入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原料以杂粮为主。万全古城建城之初的主流职业是“半军半农”(屯田制),到明代中期蒙汉通商后,商业逐步兴起,主流职业逐步演变成为“亦军亦农亦商”。这“农业”有着悠久的历史。适应当地气候、土质、水利等条件,万全城自古就以种植杂粮为主。由于气候凉冷,病虫害少,而且昼夜温差大,这些杂粮富含营养,品质纯正,加工成风味小吃也就是顺理成章之事了。
工序独特。风味小吃之所以成为风味小吃,就在于其有独特的风味,而独特的风味在于其加工过程中的独特手法。万全古城风味小吃在其加工过程中常有不同寻常之处,如生炸糕不是象人们通常所做的将黄米磨成面加工那样,而是磨成面糊加工;万全腐肉的加工,不是将牲畜宰杀后即刻下锅水煮,而是先冷冻,再浸泡;再如芝麻饼的烙烤不是用暗火,而是用明火等。这些独特的工艺使万全风味小吃品味纯正,香味醇厚和富有营养。
需要特别提示的是:
万全古城的风味小吃,因地域限制、区划变迁、市场意识等原因,未能与时代同步前进,更未做大做强,多数小吃仍然在一些小胡同的作坊里顽强地生存,少数面临失传的危险。我们应该以开发振兴万全卫城为契机,进一步发掘、开发这些小吃。
人们相信,随着万全卫城的开发振兴及旅游业的兴起,万全古城风味小吃将会再现风光。
看了那么多
最后带你看看“老万全”
Hash:7a94aee19b58e854e203da29feb9cf9e1d6bc23b
声明:此文由 万全生活圈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