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名报人、名记者,都是江门人!你认识吗?

街坊们都知道

江门是著名侨乡

也许你不知道

它还是名报人、名记者之乡

近代以来,大量先民漂洋过海,他乡寻梦。他们积极向家乡传播新知识新思想新事物,中西文化在这片故土激荡交融,海外盛行的报业文化也在侨乡扎根。这里先后孕育出了30多位耀眼的名报人、名记者,在中国新闻史上产生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今天是第22个记者节

让我们走近他们

再一次感受前辈的光荣与梦想

司徒源:

创办世界第一份中文日报

办事处设在洗衣馆中

美国华侨司徒源于1856年12月

创办的《沙架免度新录》

是中国新闻界公认的

由海外华侨创办的

第一份中文日报,

同时也是世界上第一份中文日报。

△《沙架免度新录》

该报的创办人司徒源(又名黄泰)

和美国人合作办报的

报头上标明的出版者是

Fletcher E.Webster

办事处设在兴泰洗衣馆

据考证,司徒源祖籍为广东开平。从他刊登在该报的广告里可以知道,司徒源当时在沙架免度唐人街的兴泰洗衣馆,设址经营《沙架免度新录》。业务包括接刻印唐字,承接刊登广告,并招徒教授“番语”。司徒源是一个通晓文墨、懂得英语的知识分子。据猜测,他可能是教会学校出身的人物。

该报之所以叫《沙架免度新录》是因为它的创刊地在加利福尼亚州首府萨克拉门托,当时华侨译之为沙架免度。因19世纪40年代末,聚集在旧金山这两个地区和加州其他地方的华人,到1852年约有25000多人,美国当时报业已很发达,为中文报纸的诞生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沙架免度新录》的英文名为ChineseDaily News(曾被译为《中国日报》),这是中文出版物名称中第一次出现Daily News。这是一份16开两版的中文日报,毛笔楷书刊刻,文字通俗。该报第一版内容主要是报道当地唐人(华侨)新闻,并参考英文报刊摘译各地新闻和有关美国官方的消息、法令等。第二版主要介绍火车、轮船的启行期和时间,以及刊登其他商业广告。

由于当时美国华侨尚少,识字的华侨更少,而报纸的发行量有限,经费不足,所以该报在美国西海岸出版3年便停刊了,但它仍作为世界上第一份中文日报载入新闻史册。

伍廷芳:先后担任过

司法总长、外交总长

开创近代中国人

自办中文日报先河

伍廷芳祖籍新会。1858年,他刚满16岁时,与友人在香港创办《香港中外新报》 (简称《中外新报》),为近代中国人自办中文日报之始。伍廷芳留英习法律,为清修律大臣,草拟刑律,开中国法律新纪元。武昌起义时,他又首倡清帝退位之议,被推为议和代表,先后担任过司法总长、外交总长等职。

伍廷芳

《香港中外新报》 1858年在香港创刊,起初为两日刊晚报;1864年改为日刊,以四开白报纸单张印刷。该报每日四开一小张,是中国最早采用西方报纸形式进行编排的报纸。新闻及广告多来自香港英文报《开刺西报》,小部分来自《京报》。栏目有“京报全录”“羊城新闻”“中外新闻”等,偶尔也有论说及译作,注重商品行情,广告约占版面的三分之一。另印行货价船期一页,名为“行情纸”,随报附送。初时订费每年3元。该报在香港、澳门广州等地均有发行,最多时逾万份,1919年停刊。该报前后历时61年,为香港创刊最早,早期影响较大的一份中文日报。

后来,伍廷芳虽在政府为官,仍十分重视新闻工作。戊戌变法前后,他曾为上海《时务报》撰写过“费城商务博物会记”等类似报刊通讯的文章。辛亥革命后,在临时政府,对柳亚子等人的办报活动,伍廷芳曾经给予支持。

伍盘照:创办早期

全美最大的中文报纸

免费印刷《革命军》11000本

伍盘照,1868年生于台山县(今台山市)四九镇下坪双潮村一户农家。1881年,他随堂兄前往美国华侨较为集中的三藩市。他大学毕业后,得到同乡伍于衍、伍时雨等人的支持,于1899年5月2日在洛杉矶创办《华美新报》,专心致志从事新闻事业。

伍盘照

1900年2月,为了更好发挥报纸的作用,他又将报社迁往华侨众多的三藩市,将《华美新报》改名为《中西日报》,自任总经理,实践其改良社会、教育侨民的理想。《中西日报》内容充实,且又弘扬祖国文化,深得侨心,是美洲较早的一家华文报纸。为了把报纸办好,他还亲自到日本学习先进印刷技术。

△《中西日报》

伍盘照为了支持孙中山宣传革命真理,

在《中西日报》免费为其印刷

民主革命家邹容著的《革命军》11000本,

由致公堂分寄美洲、南洋各地侨胞,

起到很好的启蒙作用。

伍盘照博学多才,致力于社会事务,在美国社会多有建树。1909年,他被美国政府委任为美国太平洋岸商会代表。1913年,伍盘照被委任为中国驻三藩市领事馆副领事。1931年,伍盘照去世时,遗产不丰,而藏书甚多。

江门报人中,

不能不提到的一个重量级人物,

就是维新变法运动的杰出代表

——梁启超

梁启超:

中国近代报业先驱

一篇讨袁檄文被开价20万元

梁启超是中国历史

以政治家身份从事报刊活动的第一人

善于利用报刊进行舆论宣传

是他一生政治活动的突出特点和优势

梁启超

他的如椽大笔在中国政海曾几度搅起过巨波狂澜,推崇他的人称赞他为“舆论骄子”,痛恨他的人诅咒他是“文坛野狐”,他自己则以言论界、思想界之陈涉(即秦末农民起义领袖陈胜,字涉)自任。

梁启超的报刊活动使中国近代形成第一次办报高潮,作为立宪派首领的梁启超在这次办报热潮中独领风骚。他一生所创办和主笔的报纸不胜枚举,最主要的有《时务报》《清议报》《新民丛报》。《新民丛报》留给历史的最大贡献是将马克思的名字首次亮相于中国人的眼前,梁启超称马克思为社会主义泰斗,预言社会主义必将磅礴于20世纪之世界。

△ 《时务报》

以梁启超的政论为代表的时务文体,自由放纵,不拘一格。它不仅风靡一时,对辛亥革命时期乃至“五四运动”以后的文风都有极其深远的影响,开启一代文风。此所谓:“时务报起,一时风靡海内,数月之间,销行至万余份,为中国有报以来所未有,举国趋之,若饮狂泉。”

1915年6月,袁世凯在北京进行复辟帝制活动。梁启超怒不可遏,写了篇论国体问题的文章。文章草成后,尚未发印,袁世凯已有所闻。他派人送来20万元巨款,说是给梁老太爷的寿礼,被梁启超婉言谢绝。之后,梁启超毅然在《京报》上发表了“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一文,立即产生了极其广泛的影响。当日发表该文的《京报》销售一空,“而凡茶馆、旅馆因无可买得只可向人辗转抄读。又有多人接踵至该报馆请求再版。”这篇被袁世凯出价20万元的讨袁檄文,如一声断喝,让江河止水,四方景从。袁氏开价之高,竟高出雇人暗杀近代民主革命领袖孙中山的赏金1倍。

△梁启超故居。彭伟宗 摄

陈少白:

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报业第一人

主持了多次笔战

陈少白创办的《中国日报》

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第一份机关报

他最早追随孙中山

进行革命活动

逝世时

人们给他的挽词

“是天民之先觉者也”

这是对他一生的最好总结

△陈少白与孙中山等人合影,左二为孙中山,右二为陈少白

1869年8月27日,陈少白出生在新会县外海乡(今江门市江海区外海街道)南华里。1897年,陈少白发表“东亚联合要旨”一文,洋洋洒洒4000余字,他认识到,中国要发展进步,取得革命的成功,“非济以文字不可。”

陈少白故居 罗开传摄

1899年,孙中山派陈少白返回香港创办革命机关报。1900年元月下旬,陈少白用服部次郎的化名,创办《中国日报》并亲任该报社长和总编辑。该报力倡“教国保民”“复兴中国”,后来更直接刊载革命党人起义的文告和消息,在鼓吹民主思想,推翻满清统治上,起到了革命的喉舌作用。

△陈少白主编的《中国日报》

陈少白的开创性工作:

一是吸取了日本报纸分栏编排的优点,采取短行分栏排版的格式。起初各报不以为然,但陈少白坚决推行,一段时间后,香港、广州甚至上海的报纸竞相仿效。

二是开设副刊“鼓吹录",专门刊载歌谣、杂记、掌故、打油诗等轻松诙谐的文字,与新闻、评论等严肃文字形成补充。这是中国报纸副刊之滥觞。

陈少白通中、英、日3种语言,口才敏捷,文笔犀利。曾每日译《几度山恩仇记》一段,在《中国日报》以书页形式登载,可以另行装订。在办报过程中,他主持了多次笔战,既与清政府的官方报纸论战,也对保皇派进行挞伐。

1934年陈少白病逝,他作为追随孙中山致力革命最先进的同志,被国民党隆重公祭。

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

再到新中国成立和社会主义建设,

一批又一批江门籍报人和记者茁壮成长,

他们以满腔热血投入新闻事业,

以笔为戎扬正气,饱蘸心血著华章,

在新闻史上留下了深深的足迹。

沙飞:人民军队第一个

专职新闻摄影记者

留下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

珍贵影像

沙飞,

原名司徒传,

开平县赤坎人,

1912年生。

1931年高中毕业后,

开始学摄影。

沙飞

1937年,聂荣臻司令员把缴获敌人的一台德国魏尔脱照相机交给沙飞使用,同时任命他为军区摄影记者。这样,沙飞便成了人民军队及敌后抗日根据地第一位摄影记者。他拍摄的八路军铁骑通过平型关,八路军在喜峰口战斗,收复察南蔚县,收复浮屠峪等,记录了抗战初期八路军在敌后的战绩。

1938年6月,白求恩大夫来到晋察冀边区,沙飞拍摄了白求恩大夫在战火中坚持为我军伤员动手术等许多珍贵镜头。后来,白求恩大夫在临终前写遗书,谈到把他的“照相机给沙飞”。

1939年2月,晋察冀军区政治部宣传部设立新闻摄影科,这是中国人民革命摄影事业中一个正式的机构,沙飞任科长。1942年5年2日,晋察冀画报社正式宣布成立,沙飞被任命为报社主任(社长)。

长期从事中国新闻摄影史研究工作的蒋齐生同志认为:沙飞在中国现代摄影史上,有六大功绩:一、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旧中国,倡导摄影“为社会大众效劳”,以摄影为改造现实的武器;二、最早到敌后,作为八路军的战士,用摄影向全国和全世界报道八路军第一个敌后根据地的抗战实况;三、最先使摄影成为我党整个革命事业的一个组成部分;四、创办我党我军第一个革命摄影画报《晋察冀画报》,并以它为中心,最早为我国人民培养、建立起一支革命的摄影战士队伍和照相制版力量;五、为党和国家拍摄、积累和保存了一整套反映我国华北人民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历史进程的珍贵底片;六、模范地把人民军队的优良作风与摄影实践相结合,为新中国的摄影界树立了新的风尚和新的传统。

吴有恒:原《羊城晚报》总编辑

创作的《山乡风云录》成为

粤剧重点剧目

吴有恒,恩平上凯岗村人。1936年,吴有恒到香港参加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华南区总部的工作,同年秋天,在香港参加了中国共产党。1940年底,吴有恒到延安任中共党务研究室研究员,后在中央党校学习;1945年4月,出席党的“七大”。1948年,吴有恒奉调到粤中区工作。1949年初,粤中纵队成立,吴有恒被任命为司令员。他率领部队创立了粤中游击根据地,部队也发展到一万五千多人,有力地配合南下大军解放粤中地区。

吴有恒

解放后,吴有恒历任中共粤中地委书记、粤西区党委秘书长、广州市委秘书长、广州市委书记。工作之余,当年从事地下工作和游击斗争的丰富经历,总是浮现于吴有恒脑际,常常使他情怀激荡。于是他创作了大型话剧《山乡恩仇记》,并在广州造纸厂演出。同时,他还写了长篇小说《山乡风云录》,在《羊城晚报》连载。之后,由此改编的粤剧成为广东的重点剧目。1963年,他写了几十篇杂文《榕荫杂记》陆续在《羊城晚报》发表,显示出在文艺创作上多方面的才华。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吴有恒先后担任广东省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广东分会副主席、《羊城晚报》总编辑、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广东分会主席、广东新闻学会会长等。

1980年,吴有恒出国访问回来后,连续发表了《瑞士比利时观感》等22篇散文。接著,他针砭时弊,又连续撰写杂文《榕荫续记》70多篇,在《羊城晚报》副刊发表,还先后发表历史小说7篇,深受读者欢迎。

吴冷西:曾任中共中央三大媒体

“第一把手”

组织推出《哥德巴赫猜想》等

系列报告文学名篇

吴冷西,原名吴仕占,广东新会古井镇文楼村人,1919年出生。“九一八”事变之后,他积极参加抗日救亡活动。1941年9月,他调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先后任国际版编辑、主编、国际部主任。1949年2月,吴冷西任新华社总社副总编辑。

吴冷西

新中国成立后,1949年10月吴冷西任新华社总编辑,1951年12月任新华社社长。1957年6月,他任《人民日报》总编辑兼新华社社长;1964年7月又兼任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1972年恢复在《人民日报》的工作。1980年4月,吴冷西任广东省省委书记;1980年明至1982年4月间还兼任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1982年4月任广播电视部部长、党组书记。他还曾任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团主席和第二、三、四届理事会主席,中国广播电视学会会长。

吴冷西主持《人民日报》工作时,聘请了一批知名作家任《人民日报》特约记者,并支持他们深入群众,采写报告文学作品,在报纸上发表。如方纪的长江行系列报告,郭小川的《小将们在挑战》,徐迟的《哥德巴赫猜想》,黄钢介绍李四光的长篇报告等等,均在全国产生了很大影响。

吴冷西领导新华社15年期间,不断扩大、加强、完善和改进向中央领导提供情报信息的工作。除《参考消息》、《参考资料》和《内部参考》外,按时间顺序还创新、改进了一些具体做法,推出了一日三参、国际内参、参考要闻。

许实:

原《羊城晚报》总编辑

撰写《街谈巷议》评论23年

许实,笔名微音,祖籍开平月山,1919年出生。许实从事新闻工作60年,笔耕不辍。解放前,他先后在东江纵队《前进报》、北江支队《抗战报》从事编辑、主编工作,在越南堤岸地下党创办的《中华报》撰写社论。奉命回国后,他到中共中央联络部任研究员,不久即被送到马列学院学习;学习后调到新华总社任广东分社副社长,并一度担任《南方日报》副总编辑。

1980年《羊城晚报》复刊后,许实先后担任副总编辑、总编辑。他以“微音”为笔名,为《羊城晚报》头版著名的新闻评论专栏《街谈巷议》撰写评论长达23年。

这些评论或弹或赞,或褒或贬;褒则热烈,贬则痛切;鞭辟入里,入木三分。许实在谈及撰写“街谈巷议”的体会时曾经说:“报纸要‘揪’住读者,首先就得同他们心心相印。他们爱什么,恨什么,有什么意见,有什么困难,能给他们说点话,他们就肯买你的报纸,也愿意读你的文章了。”他这种与读者“心心相印”的办报、为文的理念和实际行动,赢得了读者,获得了尊重。也因此,使其时的《羊城晚报》大行其道,洛阳纸贵,不到五年时间,发行量由复刊时的20万份跃升为170万份,创造了一个奇迹。

广大读者爱读他的文章,并敬重其人。他的笔锋常蘸感情,他的情感与民众冷暖相同,他的评论文辣于药、言快于刀。

离休后,许实继续从事新闻写作,主要是新闻评论“街谈巷议”以及一些新闻通讯与特写。由于许实几乎每天都写,很少有老人在退下岗位之后,仍然像他那样具有社会影响力。许实在70岁之后,陆续写出和结集了四五本自己的作品。每次在许实的售书仪式上,总是排满了长长的人龙。

谭文瑞:

原《人民日报》总编辑

擅长撰写政治讽刺诗

谭文瑞,1922年出生,祖籍新会,毕生从事新闻工作。谭文瑞先后在天津、香港《大公报》当编辑,特派记者。1950年,谭文瑞进入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工作;抗美援朝期间当过战地记者。

在《人民日报》的40多年中,谭文瑞历任编辑、记者、评论员、国际版主编、国际部主任、副总编辑到总编辑,编过数以千计的版面,撰写和审改过几千篇稿件,包括社论、评论、专论、札记、通讯,其中有一些曾在国内外引起很大反响。

谭文瑞

在《人民日报》的40多年中,谭文瑞历任编辑、记者、评论员、国际版主编、国际部主任、副总编辑到总编辑,编过数以千计的版面,撰写和审改过几千篇稿件,包括社论、评论、专论、札记、通讯,其中有一些曾在国内外引起很大反响。

1956年,谭文瑞开始用“池北偶”的笔名撰写政治讽刺诗。当时他在《人民日报》主编国际新闻版,有时候看到一些国外的新闻便即兴信写上一首冷嘲热讽的小诗代替札记,从此走上了写政治讽刺诗的道路。那时候嬉笑怒骂始终针对国外的丑态恶行,并未触及国内的阴暗面,所以在1957年反右时幸免遭受劫难。文化大革命之后,因为对社会上的歪风邪气和腐败行为深恶痛绝,就禁不住也把讽刺的锋芒指向国内的丑恶现象和各种弊端,而且一经开始,就欲罢不能。从那以后,他写讽刺诗的题材便国内国际兼而有之了。他的讽刺诗经常由华君武、丁聪、方成等著名漫画家配画,以诗配画的形式发表于全国各大报纸杂志上,颇受读者欢迎。他在一本集子写过这样几行作为自序:

“冷眼热肠察世情,是非曲直看分明。

不会作诗学打油,针砭时弊刺歪风,

言语辛辣虽逆耳,总是有声胜无声。”

对于家乡的报业,谭文瑞十分关心,在1986年《江门日报》创刊时,他专程联系书法家为之题名;2009年,他被江门日报社聘为特别顾问。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

十八大、十九大、每年的全国两会

改革开放、香港 回归、澳门回归

抗击非典、汶川地震救援

承办奥运会、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抗击新冠疫情

……

每一件大事

江门籍名报人、名记者

均倾情投入,奋笔疾书

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密切关注

已经融入了他们的血液

他们时刻待命

随时准备出发

李成俊:

原《澳门日报》董事长

报社成立那天

在报馆天台升国旗

李成俊

李成俊,1926年3月出生于澳门,祖籍广东新会。

1950年,李成俊和朋友策划创办了一份小型刊物《新园地》。1958年,随着《新园地》的壮大,他和同事们决定创办《澳门日报》,以颇具影响的《新园地》为副刊。报社成立那天凌晨6时,报社主要成员聚集在报馆天台上举行了升国旗仪式。

澳门回归祖国后,李成俊带领的《澳门日报》对特区政府的各项政策措施既积极报道,又批评监督;既赞扬特区政府贯彻“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将特区政府的新貌展现给海内外读者,为一切美好的新生事物鸣锣开道,又时进诤言,揭露某些部门工作中的弊端,反映读者热盼改进的心声。时任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何厚铧还多次打电话致意,对批评表示理解与欢迎。

曾经有一家香港电视台采访李成俊,问他是不是亲中,是不是爱国。李成俊理直气壮说:“我是中国人,为什么我不亲中?难道要亲英、亲美吗?为什么不爱国?难道要当秦桧吗?

李成俊于1988年任广东省第七届人大代表,1993年、1998年连任全国政协第八届、第九届委员,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他1989年任澳门基本法起草委员,1993年任澳门特区政府土地咨询委员会委员,1998年任澳门特别行政区筹备委员会委员;1999年澳门回归后任全国人大常委会澳门基本法委员会副主任,2002年荣获澳门特区政府颁授的金莲花勋章。

李成俊长期从事新闻文化工作,是中国新闻社理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澳门新闻工作者协会会长。李成俊的主要著作有《今日印度》及其增订本,还有《澳门文学论集》《澳门基本法文献集》《澳门日报三十年》《澳门日报四十年》《海天 岁月 人生》《孰忍一水隔天涯》《国共风云名人录》等。

黄景仁:

原《广州日报》副总编辑

荣获首届“韬奋新闻奖”

黄景仁

黄景仁,1933年生,台山市白沙镇人。他1953年大学毕业分配到新闻单位。当了一名时事编辑,值夜班,这一“值”就是四十年。

黄景仁具有创新精神,他做了两件开创性的工作:一是让国际新闻上头条。1987年底和1988年8月,他把“苏美签署销毁中导条约”和“两伊战争正式实现停火”的消息放在一版头条位置突出刊登。这两条国际新闻的处理,受到市内外同行的赞赏,后来《人民日报》《新闻战线》也发表文章予以肯定。二是在全国率先扩版。1987年黄景仁参与策划把《广州日报》由4个版扩为8个版,他着意体现编委会确定的办“开放型、多功能”报纸的宗旨,在全国党报中首创“娱乐”“体育”“连载”版天天出。这次改版大受读者欢迎,该报第二年发行量比扩版前增加了1/3。

1993年,黄景仁在60岁的时候,获得了全国首届“韬奋新闻奖”。别人问他的成功之路,他回答:“我只是时时问自己,你在办报中是否坚持了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为读者服务是否尽心尽意。”

原《羊城晚报》总编辑微音这样评价黄景仁:在与黄景仁共事的十年中,他给人的印象是谦虚谨慎,待人以诚;工作上兢兢业业,认真负责。说得上是:“他办事,你放心!”

黄景仁曾任广东省新闻学会副会长、广州市新闻学会会长,还是广东省首届新闻终身荣誉奖获得者、广州日报终身成就奖获得者、全国劳动模范、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陈锡添:

原《深圳特区报》总编辑

以《东方风来满眼春》

报道邓小平南

陈锡添

陈锡添,江门市外海镇人,1941年出生于上海,中学就读于新会三中(现棠下中学),1966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历任《湖北日报》记者、企业干部、大学教师、《深圳特区报》总编辑、《香港商报》总编辑,高级记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国新闻界最高奖项“韬奋新闻奖”和广东省新闻界首届“金枪奖”获得者,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及武汉大学兼职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分别被英国国际传记中心和美国国际传记学会评选为世界名人,是美国巴尔迪摩市荣誉市民。

陈锡添是中国新闻界享有盛誉的资深记者,在30多年的新闻生涯中,他在国内报刊发表报告文学、人物传记、散文、杂文、通讯等作品100多万字。著有报告文学集《风采集》及主编报告文学集《改革者的风采》。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后,他采写的长篇通讯《东方风来满眼春——邓小平同志在深圳纪实》在海内外引起强烈反响,在中国新闻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页,先后获得“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全国改革好新闻”一等奖、广东省新闻特等奖、“全国计划单列市头条新闻竞赛”特别奖等奖项,并获广东省新闻终身荣誉奖。

家乡在陈锡添心目中份量一直很重,他曾数次接受家乡媒体专访。在陈锡添的心目中,江门是人杰地灵的地方。他说:“这片沃土哺育了我,我很引以为荣。”他早时在大学时还写了一篇《家乡风物记》的散文,把“莺啼不选树,鱼戏不惊渝”、水稻泛金、荔枝燃红的家乡描写得非常优美,老师把它当作范文,印发给全班同学。在家乡十来年的生活里,他经受了很多磨砺。1952年由于父亲过世,家庭一下子变得贫苦起来,地里的各种农活他都干过,“虽然吃了很多苦,对我非常有好处。家乡对我的成长非常重要。”

在谈及如何成为像他一样优秀的记者时,陈锡添认为青年记者应该具备两种主要素质:一是业务功底要很扎实,写作功底尤其要扎实,知识要丰富。要像邓拓说的那样做个杂家,要厚积薄发,要不断地学习——现在有的新闻工作者,今天采访完明天采访,没有时间学习,这是入不敷出啊。另外要具有高度的政治敏感性,要政治家办报,小局要服从大局,这就要了解当局的情况,比如我写《东方风来满眼春》,如果我没有政治敏感性,我就不会写,有关方面已经说了不报道了你还写什么?我听了小平的讲话,加上当时自己对大局的认识,我想这篇文章一定要发表,也一定有机会能发表,这就是政治敏感性。

李婉芬:

原广州日报报业集团总编辑

开创地市新闻版

使《广州日报》发行量

突破百万大关

李婉芬

李婉芬,1959年出生,开平人。

李婉芬从事新闻工作35年,数十篇新闻作品分别获得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广东省新闻奖一等奖等各级奖项,其中包括《从快报厚报转向优报》《南山风格》等作品;获得广东新闻金枪奖;主编出版了《走近大医》《次贷危机大扫描》《金版》《今日靓汤》等一批书籍。2004年8月始,她全面主持《广州日报》报业集团采编工作,领导集团近十多家系列报刊、网站和融媒体方阵的出版管理工作。 20世纪90年代后期,李婉芬主持珠三角地区七大城市的地市新闻版,使《广州日报》对珠三角城市群实现了巨大的辐射力和舆论影响力,发行量一举突破百万大关。她主持了《广州日报》2006年至2018年多次全面改版工作。她主持创办了《今日系列》《新闻蓝页》《财经新闻》《休闲周》《身边纸》《人物》《博雅》等数十个广受好评的新版块,实现了从厚报到优报转型的战略目标。十几年来《广州日报》成为我国华南地区最具影响力的主流大报之一,发行量一直位居全国三甲之列。

李婉芬擅长新闻策划。她策划的“香港回归10周年”高瑞访谈、“全球次贷风暴大扫描”高端访谈等系列报道,开创了地方媒体在国(境)外现场直接采访国际政坛高层和商界著名人士的先河。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她当天即组织记者奔赴地震现场采访,并协助救援工作,记者当晚即发回了第二天广东媒体唯一的记者在现场的报道。5月13日她即与著名画家一起策划组织了由全省最著名的一批书画家、美术大师参加的多场大型赈灾义捐义卖活动,迅速筹集了1000多万元善款,全部捐献给四川地震灾区,建造了汶川第一幼儿园和博物馆。她主持推进的2008年奥运会报道编辑部前移北京,使奥运会期间《广州日报》的发行量突破了200万份。2010年起,她连续策划组织了五届《中国图书势力榜》大型图书创作和出版评选活动,汇聚了国内大部分一线作家和出版社共同开展大规模的全民阅读活动,在国内影响极为广泛。

2005年以来,李婉芬积极推动集团全媒体融合发展,与时俱进逐步建立了互联网传播模式的站、博、微、端及全媒体融合指挥运行平台,建设了全媒体生态的新闻生产、系统运行模块和数据管理应用机制。近五年以来,《广州日报》全媒体传播力在国内权威榜,一直稳居全国报业转型前三位。

多年来,她先后获得广州市十大杰出青年、省市三八红旗手、广东省帼囯十杰称号。2011年以来,她获评广州市杰出专家、中宣部“四个一”人才、中国报业经营管理领军人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019年退休后,她获聘为任广州市文使馆馆员。

黄卓坚:原广州日报报业集团

常务副总编辑

七任赴京采访

全国“两会”总指挥

黄卓坚

黄卓坚,1960年出生,台山水步人。她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国报业经营管理领军人物、广东省思想文化战线领军人才、广州市优秀专家;曾荣膺广东新闻金枪奖、广东省三八红旗手、广州市三八红旗手、广州市十大杰出青年称号;曾两次获得中国新闻奖二等奖、十次获得广东新闻奖一等奖和大量的二、三等奖。

黄卓坚的长篇通讯《下辈子,我们还做母子》,获1997年中国新闻奖二等奖,后来被拍成电影、改成广播剧,入选大学新闻系阅读教材。

黄卓坚做了15年记者、21年编辑。近20年来,黄卓坚参与策划指挥了《广州日报》所有时政类重大新闻报道。她是广州日报社赴京采访十八大、十九大的总指挥以及从2013年至2019年7次赴京采访全国“两会”的总指挥,她总结的“懂中国、知广东、扣主题、接地气、铸铁军”采编原则在实践中不断丰富深化,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大量的报道获得中宣部和省市领导的肯定,仅2019年全国“两会”,广州日报就有7件作品被中宣部阅评表扬。

在今年的抗疫斗争中,黄卓坚策划了“广州故事““广州战役”“平安是对社会最大贡献”系列、“社区防护全纪录系列”等重磅报道,大量稿件刷屏。其中《钟南山这张车票,你看懂了吗》一天之内阅读量6.6亿次,冲上新浪微博热搜第一。黄卓坚还策划了“你的名字,我们的荣光”和“手印 铭记”大型报道与活动。将广东援鄂2484名医生护士的名字全部打上广州塔和广州各大地标,并收集了2484名医生护士的手印,后来全部由广州国家档案馆收藏。

黄卓坚积极参与推进媒体融合工作。根据人民网研究院公布的数据,广州日报融合传播力已连续3年位列全国党报前列、地方媒体第一。因为建成广州市区融媒体中心及新客户端——新花城,黄卓坚和几位同事获得第二届中国新媒体发展年会颁布的“中国报业媒体融合信息化和网络安全项目”一等奖。

相关链接①

江门报人鼎力支持革命

在华侨所立的七大功勋中,

“革命报刊的创办者”赫然在列,

无疑,华侨是辛亥革命宣传的主力军。

从江门先侨来看,

在美国、加拿大、英国、日本、

马来西亚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

都曾留下他们鼎力支持革命的佳话,

而阵容整齐的江门报人支持、宣传革命的

事迹和渊源更是清晰可见。

辛亥革命前后,海外的华文报业有了较大发展,不仅数量激增,思想活跃,而且版式多种多样,内容丰富多彩。这时期江门籍华侨办的华文报刊,对宣传革命思想和推动革命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据不完全统计, 1898-1922年,江门籍华侨就创办了26种报刊。旅居美国的台山籍华侨投身华文报刊的人数最多。

台山籍进步青年李是男、黄伯耀、黄超五、黄芸苏、温雄飞、黄杰亭、许炯黎等于1909年在旧金山组织“少年学社”,出版油印刊物《美洲少年周刊》,鼓吹反对封建帝制,走民主共和道路。1910年,《少年周刊》改为《少年中国晨报》,作为同盟会的机关报,大力宣传革命。黄伯耀任总经理,黄超五任总编辑,黄芸苏任主笔,李是男负责副刊和新闻的编辑工作。

△李是男等主编的《少年中国晨报》

台山附城镇的温雄飞,1900年便在同乡梁朝杰创办的《文兴报》当排字工,1903年任该报翻译。1906年温雄飞应聘为恩平籍华侨唐琼昌等办的《大同日报》翻译兼助理编辑,后与李是男等创办《美洲少年周刊》, 1908年赴檀香山与人创办该地同盟会机关报《自由新报》并任总编辑。

台山端芬镇的梁朝杰,是维新运动的骨干分子。1899年,他赴旧金山创办《文兴报》。该报后改为《世界日报》,梁朝杰在该报当主笔40多年,还曾创办《交通旬报》。

祖籍恩平君堂镇的唐琼昌与朱三进等人一起于1902年在旧金山创办《大同日报》,并任总司理。该报积极支持孙中山的革命活动,热情宣传民主、共和思想,鼓励华侨热爱祖国。祖籍恩平东城石桥头乡寨村的梁菊东,辛亥革命前应聘任《大同日报》总编辑。

祖籍新会的李啸岳, 1904年出生,早年侨居马来亚槟榔屿,20多岁投身报业,出任马岛的《中南晨报》编辑。不久,李啸岳受聘为《光华日报》主笔,长达7年。他是一位资深的华文报业开拓者。

印尼华侨司徒赞,1922年创办《工商日报》;1927年编辑出版《教育月刊》;1928年出任巴达维亚《工商日报》主编。

祖籍鹤山的冯斯栾1899年与郑贯一(号自立)、冯自由一起创办《开智录》,世人称之为“三自”(冯斯栾号自强)。该报抨击清朝卖国行径,宣传民主革命思想,为辛亥革命的发动作出了贡献。

相关链接②

活跃在香港华文报界的江门人

香港华文报业向称繁荣,

其中有不少江门籍报人长年奋斗,

成绩颇丰。

他们的一个显著特点是,

从业时间长,经验丰富、

声誉颇高,受人尊重。

岑维休,1897年生,恩平人。他1925年创办《华侨日报》,任总经理。后在香港联营《南中报》、《南强日报》;1937年在澳门联营《华侨报》;在广州联营《大中报》、《大华晚报》,形成华南报业集团。岑维休从1915年开始办报,维持达70年,曾八次担任香港报业公会主席。

梅文鼎,1903年生,台山端芬人。20世纪30年代初,他主办《汝南之花》;1937年,他投笔从戎。1952年,香港《文汇报》改组为有限公司,梅文鼎即被推选为董事长,一任三十载。

刘思慕,1904年生,新会会城镇人。1940年夏,在雅加达华侨办的《天声日报》工作。以后在抗日后方历任衡阳《力报》主笔,《广西日报》主笔。1945年底任香港《华商报》总编辑,兼中国新闻学院院长。1949年,刘思慕白天忙于社会活动,尤其是民主党派的活动,晚上便到报社三楼编辑部“坐班”。他首先审阅将于翌日刊出的该报国际版、本地新闻版和副刊文艺版三个版面的清样,然后伏案疾书社论或时评。他通常写完一张稿纸便送往排字,以缩短整个流程的时间,只在完稿看大样时,作个别文字上的润色。他下笔千言,一气呵成,并不比“倚马可待”逊色。新中国成立后,刘思慕任上海《新闻日报》总编辑(后兼副社长);1957年,他调任上海《新闻日报》社长、《解放日报》副总编辑。

唐碧川,1909年生,恩平君堂镇人。他1927年起,从事新闻事业。1946年,香港星系报业特聘他为《星岛日报》编辑主任。他大展才能,加强通讯网络,充实内容,半年便见成效,该报发行量日增。他从事新闻事业六十年,深受倚重,退休后仍被特聘为星系报业顾问。

岑才生,岑维休之子,1922年出生。他1960年出任《华侨日报》经理,1985年接任《华侨日报》总经理。1991年初,岑才生率先引进电脑排字、电脑排版的先进设备。这一重大改进,开香港中文报业的先河。香港、新加坡、台湾同业人士前往参观者络绎不绝。岑才生从事报业多年,连续多次被选为香港报业公会主席,曾任世界中文报业协会主席十多年,任国际报业协会香港区副主席也有十多年。

纸上春秋,见证时代进步

笔底波澜,推动社会进程

在第22个记者节

让我们秉承前辈报人的 家国情怀、专业精神

弘扬主旋律、谱写新篇章

向江门名报人、名记者致敬

来源:江门发布综合整理

责任编辑:方艺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

Hash:0c1680ebcf4e9491493babf28bf9a7e74ce0c8d2

声明:此文由 两广大地那些事儿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