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阳文化丨石马古刹之民间传说
民间传说
石马寺是昔阳县古代“八景”之一,名曰“石马寒云”这种记载最早见于明代嘉靖二十七年《乐平县志》。志载“县西南二十五里,山名石马,峰峦耸拢,若接青云……冬月寒云凝岫必降瑞雪,因名 之”。这是对当地特有的地理环境形成的一种自然现象的描述,至今这种自然景观在一定的气候条件下仍然显现。另一种记载为“石马含云”,“ 含”和“寒”音同而意不同。“含云”即冬季寺内两尊石马口吐白云时,天即降雪。是把自然现象直接附和在寺内石马身上,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虚实相间。还有“石马木楂枋”之传说,说石马寺大殿有一支梁枋,是修殿时为赶工期,鲁班先生在一夜间将寺内的刨花粘合而成。其实本是一根表面具有花纹,当地比较罕见的一种木材制做的梁枋,人们将其神化于鲁班身上,大大增加了大殿的知名度和神秘感。至今这支梁枋仍在寺内存放。
大凡山水秀美之地,多为宗教寺庙居所。这是人们对佛主的尊 崇而对地理的选择。佛教的到来,这里的山水石木也就跟着披上了神秘的外衣而超凡脱俗。神话传说、民间故事随之而生。在对石马寺的调査中我们就在当地百姓中收集到不少有关石马寺的神话故事。如:神鹰下界、鲁班造梁、佛主赐马、铁钟自鸣、佛道争地、石盆献盐 、仙人对弈 、龟石显灵、石井圣水、鲁班试斧、秸杆挑石等。故事情节离奇,想像丰富、朴实幽默。大致都是通过对山水石木等静物的人格化、神圣化描述,宣扬佛神的威力,自然的奥秘,水的神圣,石的神奇,以提升本地的知名度。从中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对故土的钟爱对自然的崇拜,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寄托。人们听后在心神愉悦之中,心灵得到净化,行为得以规范,是一份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当你有机会光临石马寺,漫步于林木蓊郁的幽雅环境里,欣赏这精湛的石刻艺术,古朴的木构建筑,聆听各种神话传说之时,你一定会联想到当年这里佛事活动的盛景,似乎感到自己也身临于佛国之中。现存寺内一切,无不与佛教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从北魏末年开凿石刻始,佛教活动伴随着统治者的尊崇倡导而时兴时衰,但一直延续至今。寺内的一切,记载着1400余年的佛教文化,渗透着历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凝结着佛门弟子的艰苦创业之功和精心保护之力。
Hash:e90c7fa5d64f6ff2088932e932f02c4cb3536110
声明:此文由 昔阳史志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
相关推荐
-
走进河北,唐山旅游攻略
唐山位于河北省东部,地处渤海湾中心地带,距北京180千米,是一座具有百年历史的工业重镇,素有“中国近代工业摇篮”、“中国北方瓷都”的美誉。背山临海的地理格局造就了唐山许多极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古长城、清东陵等人文景观及乐亭海滨风光,形成了多条独具特色的旅游线路。热门景点抗震纪念碑广场、唐山抗震纪念馆、南湖城市中央生态公园、开滦矿山公园、月坨岛、菩提岛、遵化清东陵、乐亭李大钊故居等旅游线路推荐1市中心
-
河南省遂平县,全国第一个人民公社的诞生地,中国房姓祖居地
遂平县隶属于河南省驻马店市,总面积1080平方公里,总人口52万,遂平县是全国第一个人民公社——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的诞生地。先后荣获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食品工业强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科技进步先进县、绿化模范县、科普示范县等荣誉。一、历史沿革1、春秋为房国。战国属楚。楚灵王并其地,封吴王阖闾弟夫概于此,称吴房。西汉置吴房(治今遂平县西南文城村)、灈阳(治今遂平县城)二县,属汝南郡。东汉、三
-
昔阳风光|石马寺风景区——名寺古刹
石马寺风景区位于昔阳县城西南15公里处的大寨镇石马村前,距大寨旅游区8公里,总面积25平方公里。该寺地处太行山西麓的山谷地带,群山环绕,绿树成荫。寺庙背倚山崖,坐东朝西,石马河水由南而北从寺前流过,环境优美而雅静。古人有“寒山峻秀,清泉下流,殿宇层叠,崎石嶙峋”的赞誉。石马寺初名落鹰寺,始建于南北朝中期,石龛内刻有“大魏永熙三年”(534年)字样。北魏石窟建成后,取名石佛寺。传说初唐时秦王
-
世外桃源之称的昔阳崇家岭景区
崇家岭地处沾岭山麓,鸣水之源,乐平镇边陲,距县城16华里,是一个风景秀丽、气候宜人的市级生态村。崇家岭属太行山系,雨量充沛,气候凉爽,自然生态良好,森林覆盖率达80%以上。
-
昔阳首个占地1.5万平方米的潜流人工湿地在建,四季可赏,太厉害!
咱县首个潜流人工湿地就要与大家见面了!在昔阳县水生态治理工程中,占地面积约15000平方米潜流人工湿地是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作为昔阳县首个潜流人工湿地,该工程将通过净化水质,塑造一个四季可赏景的湿地景观风貌,目前整个工程正有序推进中。在潜流湿地的施工现场,一个个或成型或正在施工的潜流单元格有序排列着,工人师傅也在加紧施工作业中,这些单元格就是潜流
-
昔阳文化丨石马古刹之凿窟背景
凿窟背景从石马寺的石刻造像不能不联想到当时开凿石窟的社会背景和佛教文化。北魏从道武帝拓跋圭始,除太武帝灭佛外,诸帝均好览佛经,礼敬沙门,笃信佛教。“皇帝即如来”是佛教作为北魏国教的理论基础。特别是孝文帝迁都洛阳,推行汉化后,北方社会相对稳定,经济较前发展,佛教达到鼎盛时期。皇室继云岗开窟后,又在龙门、巩县、天龙山等地开窟造像,广建寺院,说经讲佛。到魏末,寺院达到三万余,僧尼二百余万,“
-
昔阳文化丨历史名镇静阳之先看实地遗存(一)
历史名镇静阳静阳村坐落在三河汇流的淤积小平原上,在古代,不仅是昔阳东部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而且是一个军事重镇。先看实地遗存远在一万至五千年时,静阳村便有人类居住,并已形成村落。现在发现的古人居住的“灰坑”遗址,多达30多处,有的规模还很大。同时有石斧、石刀、石陀轮等石器的大量出土。经山西省考古所所长陶正刚研究员鉴定,为新石器遗址,可谓历史久远。村东北杨家岭上,有一座烽火台,
-
昔阳文化丨马岭关遗址(三)
马岭关遗址1937年初,我红军先头部队沿太行山东进,也曾因首先抢占了马岭关险要,以一个连的兵力,一举歼灭了国民党田福义部驻扎在明水村装备精良的一个营,建立了宋家庄以西的抗日政权。1942年,盘据在邢台之日军向西山区扫荡,但因慑于马岭之险要,未敢到宋家庄以西。而山西东犯之敌千余人,当进到昔阳县铺上村时,因怕遭我军伏击,也是迟迟未敢闯关。马岭关的主峰是白虎山(又名不老青山),海拔1822米,
-
昔阳文化丨石马古刹之民间传说
民间传说石马寺是昔阳县古代“八景”之一,名曰“石马寒云”这种记载最早见于明代嘉靖二十七年《乐平县志》。志载“县西南二十五里,山名石马,峰峦耸拢,若接青云……冬月寒云凝岫必降瑞雪,因名之”。这是对当地特有的地理环境形成的一种自然现象的描述,至今这种自然景观在一定的气候条件下仍然显现。另一种记载为“石马含云”,“含”和“寒”音同而意不同。“含云”即冬季寺内两尊石马口吐白云时,天即降雪。是把自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