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历代国君及姓名皇帝列表?
秦国历代国君姓名及顺序
1、秦非子,嬴非(秦嬴),公元前888年—公元前858年。
2、秦侯,未详其名,公元前857年—公元前848年。
3、秦公伯,嬴公伯,公元前847年—公元前845年。
4、秦仲,嬴秦仲,公元前844年—公元前822年。
5、秦庄公,嬴其,公元前821年—公元前778年。
6、秦襄公(立为诸侯),嬴秦开,公元前777年—公元前766年。
7、秦文公,名未详。
8、秦静公(秦竫公),未即位。
9、秦宪公(秦宁公),嬴立,公元前715年—公元前704年。
10、秦出子,嬴曼,公元前703年—公元前698年。
11、秦武公, 嬴说,公元前697年—公元前678年。
12、秦德公,嬴嘉,公元前677年—公元前676年。
13、秦宣公,嬴恬,公元前675年—公元前664年。
14、秦成公,嬴载,公元前663年—公元前660年。
15、秦穆公(秦缪公),嬴任好,公元前659年—公元前621年。
16、秦康公,嬴罃,公元前620年—公元前609年。
17、秦共公,嬴稻/嬴貑,公元前608年—公元前605年。
18、秦桓公,嬴荣,公元前604年—公元前577年。
19、秦景公,嬴石,公元前576年—公元前537。
20、秦哀公(秦毕公/秦㻫公),嬴稷,公元前536年—公元前501年。
21、秦夷公,未即位。
22、秦惠公,嬴宁,公元前500年—公元前492年。
23、秦悼公,嬴盘,公元前491年—公元前477年。
24、秦厉共公(秦剌龚公/秦利龚公),嬴刺,公元前476年—公元前443年。
25、秦躁公(秦趮公),嬴欣,公元前442年—公元前429年。
26、秦怀公, 嬴封,公元前428年—公元前425年。
27、秦灵公(秦肃灵公),嬴肃,公元前424年—公元前415年。
28、秦简公,嬴悼子,公元前414年—公元前400年。
29、秦惠公,嬴仁,公元前399年—公元前387年。
30、秦出公(秦少主),嬴昌,公元前386年—公元前385年。
31、秦献公(秦元献公/秦元王),嬴师隰/嬴连,公元前384年—公元前362年。
32、秦孝公(秦平王),嬴渠梁,公元前361年—公元前338年。
33、秦惠文王(秦惠王),嬴驷,公元前337年—公元前311年(公元前324年改元)。
34、秦武王(秦悼武王/秦武烈王),嬴荡,公元前310年—公元前307年。
35、秦昭襄王(秦昭王),嬴则/嬴稷,公元前306年—公元前251年。
36、秦孝文王 ,嬴柱/赵柱,公元前250年。
37、秦庄襄王(秦庄王),秦异人/嬴楚,公元前249年—公元前247年 。
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国家:
38、秦始皇,(秦始皇帝),嬴政/赵政(正)公元前246年—公元前221年。
39、秦二世,胡亥,公元 前210年―公元前207年。
秦国君王顺序表?
共有37位君主.
秦国君主列表
1:秦非子(前900年—前846年)约前900年
2:秦侯 (前857-前848年在位)
3:秦公伯(前846年—前844年)史书上很少关于秦公伯的记载,
大略知道他是秦侯与秦非子之后。
4:秦仲 (前845年—前822) 周宣王五年(前823年)
以秦仲为大夫,令攻西戎,次年秦仲战败而死。其长子赢也继位。
5:秦庄公 嬴也(前821年-前778年 在位44年)
周宣王七年(前821年 ,秦庄公率兄弟五人以及周朝兵马
七千人,击败西戎,周宣王封庄公为西垂大夫,
6:秦襄公 嬴开(前777年-前766年) 在位12年。
秦国列为诸侯的第一代君主。幽王之乱时,犬戎进攻镐京,
秦襄公以兵救周。平王东迁,秦襄公出兵护送,以功封诸侯。
公元前766年,秦襄公在战争中阵亡,葬于故地西垂。
7:秦文公 (前765年-前716年) 在位50年。 建立新都。
十六年(前750),文公派兵讨伐西戎,西戎败逃,
8:秦竫公 秦文公之子,文公四十八年(前718),
太子即竫公去世,赐谥号为竫公。
9:秦宁公 嬴立(前715年-前704年) 在位12年。
宁公二年(前714年),自郿邑(陕西郿县东北)迁都
在位十二年而卒,葬西山大麓,
其臣下废太子(后为秦武公),立幼子秦出子。
10:秦出子 (前703年-前698年)
5岁即位,在位6年被杀。秦出子是秦宁公小儿子。
11:秦武公 (前697年-前678年) 在位20年。
12:秦德公 (前677年-前676年) 在位2年。即位以后将国都迁至
今天的陕西省凤翔县,自此后数百年秦稳定地以此为都。
秦国的各项制度在秦武公、秦德公在位时期大体有了雏形,
其国力也开始迅猛发展。这为秦穆公时期秦国的兴盛并进而
与中原各国争霸奠定了坚实基础。
13:秦宣公 (前675年-前664年) 秦德公之长子、秦成公
及秦穆公之长兄,在位十二年而卒,葬于平阳墓区(陕西
14:秦成公 (前663年-前660年) 在位4年。
15:秦穆公 嬴任好 (前659年-前621年) 在位39年。
春秋五霸之一。秦穆公胸怀大志,非常重视人才,其任内获得了
百里奚、蹇叔、丕豹、公孙支等贤臣的辅佐,曾协助晋文公回到
晋国夺取王位。
开地千里,因而周襄王任命他为为西方诸侯之伯,遂称霸西戎。
16:秦康公 赢英(前620年-前609年) 在位12年。秦穆公和夫人
穆姬所生之子,是晋文公的外甥,康公送重耳回国,送到渭阳,
作诗:“我送舅氏,日到渭阳”,后人以渭阳喻甥舅关系。
17:秦共公 嬴和(前608年-前604年) 在位5年。
《吕氏春秋》中所谓的秦三公是指秦穆公、秦康公、秦共公三人。
18:秦桓公 赢荣(前603年-前577年) 在位27年。
公元前594年七月,秦桓公出兵伐晋,
两军在晋地辅氏(今陕西大荔县)恶战。
19:秦景公 嬴石(前576年-前537年)
在位40年中,将秦国势力不断推向 原。
20:秦哀公 (前536年-前501年) 在位36年 。
21:秦夷公 他未曾成为秦国的正式君主。
22:秦惠公 (前500年-前491年) 在位10年。
23:秦悼公 (前490年-前477年) 在位14年。
时值秦国大乱,后来大将伍封大败秦、巴、蜀三国联军,
平定秦国之乱,立秦厉公赢利。
24:秦厉共公 赢利 (前476年-前443年) 在位34年。
25:秦躁公 (前442年-前429年) 在位14年。西戎民族义渠向
秦发起大规模的进攻,直至渭水蒿 [ hāo ] 域,被秦军击退。
隔年,躁公卒,其弟从晋归来即位,是为怀公。
26:秦怀公 (前428年-前425年) 在位4年。继位时,
国政被旧贵族所操纵。秦怀公四年(前425年),秦庶长晁联合
其它贵族逼秦怀公自杀。 由于太子昭早卒,次年大臣立怀公之
孙为君,是为秦灵公。
27:秦灵公 (前424年-前415年) 在位10年。秦灵公逝世时,
嫡子嬴师隰只有五岁。灵公的叔父嬴悼子以嫡子年幼,
便夺位自立为国君,即秦简公。嬴师隰被放逐到陇西河谷。
28:秦简公 嬴悼( 前414年-前400年) 在位15年。
秦怀公之子。夺其侄嬴师隰位,自立为秦王。在位期间曾在洛水
29:秦惠公 (前399年-前387年) 在位13年。在位的第十三年,
对蜀国发动进攻,攻占了南郑。病死,其子秦出公继位。
30:秦出公 (前386年-前385年) 在位2年 。
即位时两岁,由母亲主持朝政,重用宦官与外戚,“群贤不说自
匿,百姓郁怨非上”,第二年(前385年)左庶长嬴改发动政变,
将出公、太后沉到渭水,
迎接被赢悼放逐的嬴师隰回国都雍城。是为献公。
31:秦献公 嬴师隰(前384年-前362年) 在位23年。
32:秦孝公 嬴渠梁(前361年-前338年) 在位24年。
战国时代秦国有名的一位君主。商鞅强秦九论。
33:秦惠文王 嬴驷(前337年-前311年) 在位27年。
34:秦武王 嬴荡(前310年-前307年) 在位4年。最大的愿望就
是见九鼎,九鼎乃天下的象征。于是发兵进攻羸弱的周天子都城
洛阳。 在周室太庙,武王举周鼎,不能持,受伤而死。
35:秦昭襄王 嬴稷(前306年-前251年) 在位56年。
36:秦孝文王 嬴柱(前250年-前250年) 在位1年。
(有传说在位仅三天,服太子子楚所进美酒后猝死)。
初封太子,号安国君。
37:秦庄襄王 嬴异人 又名子楚( 前249年-前247年)
在位3年,秦王嬴政之父。
38:秦始皇帝 嬴政(前246年-前222年)
首位完成中国统一的秦王朝的开国皇帝。
秦朝皇帝列表
秦始皇帝 嬴政(前221年-前210年)
秦二世皇帝 胡亥(前209年-前207年)
在位3年。秦始皇最小的儿子。
秦末王 嬴子婴(前207年)在位47天。
整个战国历史上这座雄关只被攻破过一次 秦国靠它占尽好处 秦国
《山海经·中次六经》就说“夸父之山(今灵宝市),其木多棕枏,多竹箭。其北有林焉,名曰桃林。”《荀子·强国篇》中称道崤山上的“桃林之塞”,“松柏之塞”(即函谷关),就是因树种而得名。秦汉时期,函谷关附近的松柏繁茂不减前代。直到南北朝时,仍然是松柏荫蔽。因此,旧函谷关道路两侧“崖上柏林荫谷中,殆不见日”,函谷关道东自崤山,西至潼津,深险如函,号称天险,如《水经注》所说“车不得方轨,马不能并辔”。秦军若处于守势时,只需要封锁了这狭仄的路口,外面纵有坚车千乘,精骑万匹,在函谷关前也难以展开兵力,逞其锋锐。函谷关正是这条通道西段的咽喉要地,敌军无论从崤山南北哪条道路而来,都要经过这座关隘。
这样的地形令秦国占尽好处,而关东诸侯则吃够了苦头。秦国常常可以乘关外某国守备薄弱,有机可乘时骤然出兵攻击,而关外诸国几次组成合纵联盟进攻秦国时,秦军则退守函谷关,以逸待劳,使关外联军无可奈何,自然解体退兵,落得劳民伤财。如贾谊在《过秦论》里所说,列国“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指函谷关)而攻秦,秦人开关而延敌,九国之师,遁逃而不敢进”。
当然这个说法略有夸张,关东列国合纵攻秦多次,还不至于胆怯如此。但用“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来形容函谷关的险要则一点也不过分。公元前318年,关东五国(魏、赵、韩、燕、楚)联兵攻秦,攻函谷关不下。秦兵出关反击,联军大败。秦王政六年(公元前241年),楚、赵、魏、韩、卫最后一次合兵攻秦,进至函谷关,却再次大败而还。
在整个战国历史上,固若金汤的函谷关只有一次失陷:公元前298年,处于极盛时期的齐国联合韩、魏联兵攻秦,历经三年战争,才终于在公元前296年打破函谷关,并立即引起了秦国君臣朝野恐慌,被迫割地讲和,足见关中腹地的安全系于函谷关的归属,两者几乎是一亡俱亡的关系。可惜关东诸侯们这样的联合之后就停顿了,齐国在燕国乐毅主导的五国伐齐(公元前284年)打击后虽未亡国也已一蹶不振,而恢复过来的秦国则可以继续“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
考古发现|西安发现战国时期秦国“皇家浴室” 秦国
“华清池”因唐玄宗、杨贵妃的情感传奇而脍炙人口。在华清宫内,唐玄宗与杨贵妃各自占用一间浴殿,玄宗的称为“莲花汤”,贵妃的称为“海棠汤”。日前,秦汉栎阳城遗址也发现了两间高等级的战国秦国君与后妃的浴室。
栎阳城位于今西安市阎良区,是西安附近秦咸阳城、汉长安城外的第三座秦汉都城。文献记载,秦献公二年秦国都城由雍城迁至栎阳,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在此实施了历史上著名的改革“商鞅变法”,使秦国强大起来,为统一中国打下了基础。汉高祖刘邦也曾以栎阳为都城,整顿队伍、向东挺进,逐渐完成统一全国大业。
从2013年起,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联合组成的阿房宫与上林苑考古队,继上世纪80年代初步勘探后,重启了栎阳城遗址考古勘探发掘工作。这座在秦汉历史上如此重要的都城,考古队在近五年发掘中通过大范围勘探、小规模试掘的方式,先后确定了三座古城。从去年至今,考古队在三号古城中陆续试掘确定了多座高等级的大型宫殿基址,并发掘确认三号古城的建筑,应为战国秦都栎阳城的核心宫殿所在。
浴池内铺有地砖,四周还嵌有纹饰精美的墙砖,室内一角有下凹的排水口
本次考古领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刘瑞介绍,考古队在三号古城的建筑中发现了含有半地下式的宫殿基址,这种类似的建筑形式此前只在汉长安城的未央宫、长乐宫、桂宫等皇宫中的高等级宫殿建筑中有过发现。历史上一直在说“汉承秦制”,从此次在战国时期秦国的国都中发现这种形式的建筑看,几乎可以判断,考古队此次找到了“汉承秦制”在建筑形式上的源头,应该就在战国时期的秦都栎阳。
刘瑞介绍,此次发现的三间豪华浴室在三号城内的四号、五号建筑基址内。根据目前已掌握的考古资料数据显示,四号建筑基址应该是三号城内主要宫殿建筑之后的一组附属建筑,是当时的生活区。通俗地讲,就是皇宫里的后宫所在地。
与此次发现的浴室相类似的设施,此前只在秦都咸阳宫的一号宫殿内发现过。3座浴室中有2座是呈南北并列排布的,从残存的遗迹看,两间挨着的浴室均呈里外套间结构,浴池里铺有地砖,四壁还嵌有纹饰精美的墙砖,室内一角有下凹的漏水口,并有排水口。测量显示,南边的浴室无论是浴池的大小还是套间的面积都更大一些,因此有专家提出判断,这两间带有套间且装饰豪华的浴室,应该是当时秦国的国君与后妃的沐浴专用浴室,南侧面积更大的那一间可能是国君的,北侧的可能是后妃的。
考古队还在南侧国君的浴室旁发现了保存完整的排水管道和污水渗井。而北侧相对应的位置,却没有发现排水设施的情况。因此刘瑞推测这两间浴室应该共用一套排水设施。它们的发现表明,秦代的工匠在皇宫的修建之初就已经对排水设施做了精密的设计。而如此完整的、带有排水设施的战国时期秦国的“皇家”浴室也是首次被发现。
作者张佳,图片:张宇明,资料来源:西安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