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人物之郑国——从一个间谍看秦国的人才观

间谍,一般是派到敌对国家刺探情报、散布谣言、搞破坏活动的,可是,在战国时期,竟然出现了帮助敌对国家搞基础建设的间谍。

而韩闻秦素之好兴事,欲罢之,毋令东伐,乃使水工郑国间说秦,令凿泾水自中山西邸瓠口为渠,并北山东注洛三百余里,欲以溉田。中作而觉,秦欲杀郑国。郑国曰:"始臣为间,然渠成亦秦之利也。"秦以为然,卒使就渠。

——《史记 河渠书》

郑国渠示意图

这就是韩国的"疲敌"之计。韩国为什么会出这么一个奇葩计策呢?

我们看一下韩国这几年的经历就知道了。

使用这个计策的是韩桓惠王,派遣郑国到秦国的时间是公元前246年,而桓惠王从公元前272年上台,统治韩国长达三十四年,由于过于平庸,竟然连名字都没有留下。

我们看一下从韩桓惠王上台到派郑国为间谍这段时间,韩国都干了什么事。

据《韩世家记载》:

桓惠王元年,伐燕。

九年,秦拔我陉,城汾旁。

十年,秦击我于太行,我上党郡守以上党降赵。

十四年,秦拔我上党,杀马服子卒四十万于长平。(就是著名的长平之战,经过此战,赵国元气大伤。)

十七年,秦拔我阳城、负黍。

二十四年,秦拔我城皋、荥阳

二十六年,秦悉拔我上党。

韩桓惠王上台之初,还有些雄心壮志,出兵比自己更弱小的燕国,准备来个一鸣惊人,不过应该没什么结果。如果攻下一两座城池,太史公会记下的。之后,就一直是被动挨打、丢城失地。丢了这么多土地之后,也没见韩桓惠王有什么外交、经济、军事手段来提高国力,报仇雪恨,完全就是混日子的状态。

出的唯一一招,还是个彻头彻尾的混招。

韩国的这种做法,正表现出韩国君臣的短视,只顾眼前利益,没有长久的打算。

而此时的秦国正值嬴政上台,吕不韦当政,国力强盛,四处攻城掠地,处在发展的大好时期。

郑国渠历时十年而成,确实消耗了秦国不少的人力物力,可是事实证明,此举并没有影响秦国扩张的步伐,因为从秦王政元年到秦王政十年这十年间,秦国在吕不韦的掌控下还是不停的攻城略地。

而郑国渠建设成功,"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

郑国渠为秦国的统一事业添砖加瓦,做出了不少贡献。

郑国渠遗址

不过看了韩桓惠王的表现,我们也不会为这么一个奇葩的计策感到奇怪了。

不知道郑国做间谍的时候,有没有想到这个结果,不管有没有,都说明郑国不是一个合格的间谍。

郑国是一个合格的水利工程师。搞技术的人往往是不关心政治的,把渠建成,造福天下苍生就是我的愿望,至于哪国百姓收益,就不是我考虑的事情了。

值得一提的是,在郑国修渠的过程中,秦国就发现了郑国是韩国的间谍,目的是要"疲秦",间谍嘛,自然要抓住杀掉了。

郑国给秦国君臣指出了此事的利弊" 始臣为间,然渠成亦秦之利也",我虽然是间谍,但最终受益的是秦国。

秦国就没有杀他,还让他继续主持修建郑国渠。

这也表现出秦国对人才的态度,不管出身、不管来历、不管目的,只要是能帮助秦国发展的,一律重用。

秦国君臣不像韩王那样短视,秦国看到的是长远的利益,修郑国渠在短时期内可能会费些人力物力,但从长远来看,一定是有好处的。

而秦国对待一个间谍这样宽容,不但没有处分,还让他继续主持修建郑国渠。这其实与秦国长久以来对待人才的态度是分不开的。

秦国从秦穆公开始就非常重视招聘人才,秦孝公更是公元前361年颁布了旷古烁今的招贤令, "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为了招募人才下了本钱,秦孝公之后的几代秦王,都很重视人才的招募。

秦国对人才的使用真正做到了不分国籍、不分出身、不分目的,只要能为秦国的强大出谋划策,一律重用。

秦国的名人很多是别国人,如:虞国百里奚、少数民族由余、卫国商鞅、魏国张仪、楚国魏冉、魏国范雎、燕国蔡泽、楚国李斯。这些人在秦国都得到了重用。

别国的皇亲国戚都能在秦国做到相国,楚国楚王负刍之弟,在秦国做到了国相,被封昌平君。

而范雎、张仪、商鞅等等一大批人都是其余六国的读书人,在别的国家郁郁不得志,来到秦国后大放异彩。

就连韩国派来的间谍,秦国照样用他兴修水利。

而秦国为了招募更多的人才,还主动出击、四处搜罗。

百里奚本来是虞国大夫,晋国灭虞时被俘虏,而秦穆公的夫人是晋献公的妹妹,百里奚作为晋献公妹妹的陪嫁送往秦国,半路上百里奚逃跑,被楚国人抓住做工,秦穆公听说百里奚是个人才,派人用五张羊皮把他赎回,之所以用五张羊皮,是因为怕给的多了引起楚国人的怀疑而不放人。

由余本在少数民族地区做官,秦穆公知道他有真才实学,就多次派人拉他入伙,并许以高官,由余最终答应进入秦国。

范雎更是在魏国被打的奄奄一息,扔进厕所中,秦国使者听说范雎有真才实学,把他救出,带回秦国,而为秦国立下汗马功劳。

秦国使用人才有两个显著特点是:

一是不论国籍、不论出身,只要有才,一律重用。

二是注重实用,秦国用人的目的很明确,要帮助我富国强兵、扩张领土。

秦始皇是暴君,杀人如麻,刻薄寡恩。不过,好像没有影响对人才的使用。

曾经要赶走在秦国的所有客卿,被李斯一篇《谏逐客令》及时制止。

秦始皇要王翦出兵灭楚,王翦要六十万军队,而李信只要二十万军队。秦始皇就派李信出征,结果战败。秦始皇亲自到频阳向王翦谢罪,并答应王翦的所有条件要王翦出征。

王翦当着秦始皇的面说出: "为大王将,有功终不得封侯"的话。秦始皇哈哈大笑。

就连那个说秦始皇" 少恩而虎狼心"的大梁人尉缭,最终还是留在了秦国,为秦始皇出谋划策,用金钱收买其余诸侯国的大臣为秦国所用。这个计策最成功的地方是在齐国,齐国国相后胜被秦国收买,秦国灭亡其他国家时,齐国袖手旁观,最后轮到了齐国,直接投降。

这也表现出秦国对人才的态度,注重实用,你还对我有用,我可以容忍你对我的无礼。

秦国对人才的态度决定了来秦国的人才的特点:法家、纵横家、政治家、谋略家。这些人纷纷来到秦国施展自己的才华。

儒家、道家、墨家、名家、农家等等从来不来秦国,或者说既是来了也没有被重用,在历史上没有留下名字。

秦国为各国人才提供了施展才华的机会,这些人才帮助秦国达到了扩张领土、一统天下的目的。

而反观其他各国,在引进、使用人才这方面和秦国这样重视又持久的应该有一个齐国了。

齐国齐威王设立稷下学宫,吸引学者来此讲学、论辩、著述、立说,各个学派齐聚一堂。齐宣王时给七十六的学术名人赐予上大夫,赐予宅邸,并且" 不任职而论国事"," 不治而议论",就是赐给这些人爵位,宅邸,还不让他们在政府中任职,让他们专门研究学术。

齐国对人才的态度和秦国有明显区别,齐国不太注重实用,更注重学术。

稷下学宫更像是一个学术机构,聚集了道家、儒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农家等上千人在此讲学、论辩,促进了文化的繁荣,思想的发展。

这些大量的人才在研究学术之余,也顺便给齐国政府出谋划策。齐国也一度强大起来,号称"东帝",灭亡宋国。

比较秦国和齐国的人才观,秦国更加注重实用,秦国聚集的是纵横家、法家、政治家、谋略家等实用性人才,这些人才到秦国的目的就是建功立业,封将拜相。

而齐国更加注重学术,聚集了当时所有学派的人才,他们的目的是研究学术,顺便给齐国出谋划策。

稷下学宫起到了吸引、聚集、培养人才的作用,为齐国的强大起了不少作用,但是没有取得最终的胜利。

其余的诸侯国也有短暂的辉煌时期,没能长久的持续下去。

韩国在公元前351年任用申不害变法,实力增强了,十几年间没有再受别国欺负,还扩张了一些领土,但是这种势头没有保持下去,很快就衰落。

燕国,燕昭王上台时也 "卑身厚币以招贤者",就是这时,乐毅、驺衍、剧辛等一批名人进入燕国,燕昭王与百姓同甘共苦,以至于 "燕国殷富"。才有了乐毅带领五国联军讨伐齐国,把齐国打得只剩下两座城池。然而,接下来的燕惠王就把一代名将乐毅挤兑走了。这种势头也没能持续下去。

在战国七雄中,秦国起步晚、起点低、环境差。

在别的诸侯国已经发展了上百年,打仗打得不亦乐乎的时候,秦国祖先才拿到周平王开的一张空头支票。说是封地千里,实际上大部分都在少数民族手中,你能不能占领就看你的本事了。

现在都知道汉中地区是一片沃野,而在秦国经营之前实际上是穷山恶水、鸟不拉屎的地方。

而最终统一天下的却是秦国,这与秦国长久以来的重视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的政策是分不开的。如果没有吸引这么多的人才为秦国效力,秦国统一天下只能是痴人做梦。

人才是第一生产力,得人才者得天下,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Hash:254d532722359a4dd9239dbda2ae91dcc0686a27

声明:此文由 小学课堂张老师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