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AA级旅游景区
老龙头是明长城的东起点,位于山海关城南5公里的滨海高地。之所以把这里称为“老龙头”是因为人们把万里长城比作一条巨龙,这条龙走过大漠,攀贺兰、越太行,自燕山而下,向渤海飞驰,在辽西走廊上挽了个结,竖起了山海雄关,随之引颈入海,这入海的部分便是老龙头了。老龙头是万里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城北的角山长城,城东的威远城构成犄角之势,拱卫着山海关城。从明初洪武年间到明末崇祯年间的260余年中,老龙头不断修建,逐步完善。直至清代长城内外成为一统,老龙头从此失去了军事防御的作用,成为帝王将相、文人墨客观光览胜的佳境。自清朝开国后,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都多次到过老龙头,其中乾隆皇帝4次来此登楼观海,留下了大量诗文墨宝。老龙头上的“天开海岳”碑,据传为唐代遗碑,这四个字道出了“放眼天际,苍茫一碧,天适地设”的绝妙景观之神韵。老龙头是“中国旅游胜地40佳”之一,国家4A级景区。
老龙头伸入渤海中约20多米,大部分用石块垒砌而成,主要景点有入海石城、靖虏台、南海口、澄海楼、宁海城等。 入海石城一半位于海平面上,一半在海平面以下,相传是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所筑。 澄海楼是老龙头的最高点,全部木结构,是清康熙、乾隆回奉天祭祖时,登楼观海、饮酒赋诗之处,现在城楼上的“澄海楼”匾额就是乾隆皇帝御笔亲书。 介绍
位于山海关城南5公里的渤海之滨,原是明代长城的东部起点,是一座名副其实的海陆军事要塞。
交通
乘25路、34路公交车至老龙头下。
河北秦皇岛
山海关老龙头,万里长城中唯一的一段海上长城
横贯我国东西部的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一项重要的军事防御工程。大多数长城的城墙,或建于山峦,或修于平原,而建在海上的长城,全国仅有一小段,那就是河北山海关伸入渤海的老龙头长城。这段长城建于明朝时期,曾是明代海防的军事要塞。
老龙头,位于山海关老城的城南,离古城约有不到5公里的路程。这段入海长城,为明代所建,它是万里长城中唯一集山、海、关、城于一体的海陆军事防御体系,也是明长城唯一的入海处,明长城东部的起始点。当年修筑这段长城,主要是为了阻挡关外的骑兵侵入山海关腹地,这些彪悍的骑兵,往往趁退潮或冬季枯水季节,沿海滩长驱直入。
老龙头长城的修筑,始于明朝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当时的明太祖朱元璋,为了抵御元朝残余势力的侵扰,吩咐大将军徐达在关外修建山海关前卫哨城。到了明代的中、后期,明代防务的重点由蒙古转向女真,由陆路转向海路。老龙头作为海上防御的前沿,历经数位重臣名将的督师经略和增修加固,成为拱卫明朝京师的海防要塞。
整个老龙头长城,由入海石城、靖卤台、南海口、澄海楼、宁海城和滨海长城等多部分组成。入海石城里就修有长城第一道关口“南海口关”,第一座敌台“靖卤台”,后来又在城垣上建起了一座高达10米的“澄海楼”。这座海上石城的基础非常牢固,历经海水几百年的冲刷而不毁。
“靖卤台”是明万里长城唯一建在海中的“敌台”,是嘉靖四十四年(公元1565年),山海关兵部分司主事孙应元始建,起初为坚固的实心敌台。隆庆四年(1570年),蓟镇总兵戚继光坐镇蓟镇长城时,把自居庸关至山海关的1200华里的蓟镇长城上1017座“敌台”,全部改建为空心敌台。戚继光还亲自命名了海上长城的敌台为“靖虏台”,后改为“靖卤台”。
戚继光在改建这座海上长城时,遭遇到的困难可想而知。往往白天才打好基础,第二天海水涨潮,基础便被凶猛的海水冲的一干二净。民间传说,为了保证工程建设,戚继光征用了大量的铁锅,把铁锅倒扣于长城墙基的外围,减少潮水的冲击力,从而保障了长城的建设。
到了清朝,这座海上长城作为防御工程的作用大大降低。老龙头长城,更多的作用是作为一道景观,供后来者抒发情感。因为老龙头的地名,跟“龙”有关,所以深得清朝皇帝的喜欢。清代自康熙至道光的五位皇帝,常在秋冬之季,到关外祭祖。出关、入关共经过山海关12次,这12次中,每回都来到老龙头,观海吟诗,宴请群臣。这其中以康熙的一首《澄海楼》最为出名:危楼千尺压洪荒,骋目云霞入渺茫。
当年八国联军入侵时,英军的先头部队,乘坐“倭人号”军舰率先达到老龙头的海面,并在老龙头长城关口进入关内平原。1901年,山海关城南至渤海海岸老龙头处,约9平方公里的地域成为侵略者的占领地,英军的营盘更是驻扎于老龙头下。也就是在那个时候,老龙头长城,以及周边原清军的营房,几乎全部被英军焚毁。
现今人们去老龙头,所见到的海上长城,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起开始抢救重建的。在原址复建的海上长城,靖卤台下还有原长城的地基,重达二吨以上的巨石,深深插入海水中,可以想象,明朝修建老龙头长城时,是何等的艰巨。
现在对外开放的老龙头景区,占地面积600亩,由宁海城、澄海楼、入海石城、南海口关、龙武营、海神庙等28处景观组成。作为山海关的5A级景区,门票50元/人,除了澄海楼无法登临外,其余景点均可自由参观。看过八达岭、金山岭长城,确实有必要去看看这段国内唯一的海上长城。作者简介:陆建华摄影(摄影师、旅行家、自媒体人)
滨海长城——老龙头|王雪农
中国万里长城的形式多种多样,山地长城、平原长城、沙漠长城、河道长城、滨海长城,应有尽有。中国万里长城中的“滨海长城”,指的就是山海关濒海的“老龙头”滨海长城这一段。
古人是有眼光的。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大将军徐达往濒海高崖“老龙岗”一站,用手指了一下,后来被称作“老龙头”的这里就筑起了长城,筑起了脚踏沙滩、胸襟大海,585米城墙沿海岸弯曲延伸的“老龙头”滨海长城。
关于这段长城的建立,设计者是颇具慧眼的。从属于燕山、号称“长城第一山”的角山往下,有一道余脉由北向南,若断若续,延伸入海。这道“余脉”的北部是关城所在的高阜,向南跳过南水关河后再往南是“松岭高地”,狭长的“松岭高地”最南端为“老龙岗”。
山海关。威廉拍摄于1986年夏
山海关。威廉拍摄于1987年12月。
山海关。范洪亮摄于2006年。
“老龙岗”是一座兀立在海边的海蚀断崖,这座海拔25米的山崖伸入渤海之中成为一个小半岛,它的东西两侧为濒海沙滩。滨海长城随弯就势,沿“高地”的东侧濒海修筑,长城距海最近处,仅仅为数米之遥。
长城为什么要沿海平行一段呢?长城的设计者做如此想:就在这585米无遮无掩的濒海沙滩上,可以成为进犯者无遮无掩的“死亡地带”。
最初的“老龙头”长城还比较简单,仅仅是一道平地筑起的夯土城墙,她由北向南,是山海关南部长城的一个组成部分。
既便是一道看似简单的夯土墙,古人做起来也是十分认真的。距海稍远的地段,墙是黄土夯实、层层收分,每层厚约15厘米;离海近的地段,为黄土、沙、白灰混合搅起的“三合土”夯成,层次细密坚固,关键地段,还使用砖石包砌。这里的城砖上有的模印有“永固”二字,这是取“江山永固”的意思。
在这道城墙的末端,还筑有一座关隘,这座关隘是明代蓟镇长城、同时也是山海关长城10座关隘中最南端的一座——“南海口关”。明代《山海关志》“南海口关”:“城南十里,海近岸,浅处多巨石磈垒,因筑城入之,每潮汐至,水浸女埤城尽处,深不可犯”。
事实上,面对凶猛顽强的北方骑兵,这时的“老龙头”滨海长城还不能说“深不可犯”,长城以内的物质诱惑,不断地吸引着缺衣少食的“胡兵”铤而走险。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老龙头”滨海长城就经历了一次大大的“险情”。
此年正月,来自北方草原的骑兵进扰犯关,关城形势骤然紧张。这一年渤海冰封“坚且阔”,兵部主事商诰预料敌人的骑兵会沿海边绕城入关,他在敌骑尚未到来之前,便命令军民凿破海冰,防止偷渡,但是隆冬时节的海冰边凿边冻……
敌骑到来的那一天,大队人马聚集到海边企图偷渡。但当敌骑先头部队刚上冰面,忽然间封冻的海冰莫明其妙的开解了,不谙水性的草原骑兵或落入海中或被大自然突如其来的一幕惊的目瞪口呆……苍天的意外“关照”,解救了守城的军民,也使风雨飘摇的大明王朝免遭了一次军事劫难。
当时的明朝皇帝,在接到守关官员绘声绘色的奏报之后,确信这是神灵庇佑,御制了祭文,专遣官员致祀,褒奖“海神”保全之功:“赫著灵奇,以昭示非常之征应。顷刻,强敌匪茹窥伺边关,神祗奉帝敕之预戒,蛰候未临,坚冰忽泮,彼众失途而退遁,边圉爰赖以载宁,……”。
尽管皇帝的“致祭词”褒扬了所谓的“神助之功”,但“老龙头”长城的这次“险情”,却实实在在地为当事的城守官员敲响警钟,他们对这种“神助”能否再次降临缺乏信心。第二年(嘉靖四十四年),上任伊始的新任山海关兵部主事孙应元,在“老龙头”长城临海末端的礁石上,增筑了一座可控海岸的长城敌台。《山海关志》记载:“在南海口尽头,屹立海水中,……实为(山海关)敌台之始”。南海口敌台的修筑,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山海关“滨海长城”的战守能力。
明穆宗隆庆在位期间及明神宗万历初年,是一代名将戚继光镇守蓟镇长城的时代。军事经验丰富、善于总结思考的杰出军事家戚继光,来蓟镇不久就注意到了滨海长城上的这个软肋和薄弱环节,并先后采取了一系列完善与加强的措施。
隆庆四年(1570年)戚继光整修了“老龙头”滨海长城,将夯土城墙全部内外包砖,改造为“砖包夯土墙”。还把孙应元建造的旧式实心敌台改建为“内卫战卒,下发火炮,外击敌人,敌矢不能及,敌骑不敢近”的新式空心敌台,初步加强了“老龙头”滨海长城的防守能力。
万历七年(1579年),是山海关滨海长城、同时也是中国长城建筑史上值得铭记的一个年头。这一年,在戚继光亲自主持下,“山海路”参将、戚继光平倭爱将吴惟忠具体督造的老龙头“入海石城”也宣告峻工。
“入海石城”是长城修筑史上的伟大创举,是中国古代建筑史上的一件旷世杰作。她将横垣万里的长城延伸到碧波万顷的大海之中。这座充分显示了古代将士聪明才智的“海上长城”,象一把锐利的降妖宝剑,横陈在巨海波涛之中,阻断了进犯者阴谋“涉海绕城”的险恶念头。
“入海石城”的修建,在当时的条件下是件不可思议的事。人们把“建在沙滩上的城堡”比喻事情的不可能。一道孤立于海滩和大海之中的石墙,缘何在经年累月潮水海浪的冲击之下而屹立不倒呢?于是,这个建筑上的奇迹便演绎出离奇的传说。
山海关民间传说:在“入海石城”下面,以许许多多的大铁锅(铁釜)倒扣为基,石城墙体砌筑其上。因而,任凭海水怎样淘涮而动摇不得。这样的传说连英明睿智的康熙大帝居然也相信了,他在《澄海楼序》中写到:“城根皆以铁釜为基,过其下者,覆釜历历在目,不知其几千万也。……盖城临海冲,涛水激射,非木石所能久固。昔人巧出此想,较之熔铁屑炭,更为奇矣”。
传说终归是传说,“入海石城”这样特殊长城的修筑,却不像人们传闻那样简单,她是实实在在地建立在筑城将士的心血智慧和科学施工之上。
充满创造智慧的天才军事家戚继光,早在隆庆四年改建靖虏一号敌台时,便开始了建筑“入海石城”的大胆设想。万历五年(1577年),经过数年思考想法已接近成熟的戚继光,在他爱将吴惟忠就任山海路参将时,就嘱其筹备此事。
吴惟忠不愧是平倭战斗中脱颖出来的一个优秀将领,他上任后,访问乡老,实地勘察,观测潮汐,与将士研讨工程技术,在戚帅的直接指导下经过二年多时间的充分准备,最后制定出修筑“入海石城”的最佳方案。
这个历史上长时期笼罩着神秘气氛的工程,是按照以下的步骤来进行的:
(1)首先将城基选定在老龙岗延伸入海部分的水底稳固岩礁位置上。
(2)然后,从附近山上开采出每块重约二三吨的巨大石料运来,按设计就近在海滩上一一加工。筑城石料形状不同,但都要确保十分的标准,严丝合缝,并象搭积木一样,先行组合编号。石城使用的石料与石料之间还开凿出“银锭槽”(也叫“燕尾槽”),以便砌筑时相邻石块的连接。
(3)在准备筑墙材料的同时,利用潮汐规律海水退潮的时机,清整“石城”基址部位的水下岩基,使其符合构筑石城的要求。
(4)在各项准备工作全部就绪的情况下,利用海水落大潮的短暂时机在石城外围海中筑堰,堰内全力抢筑。抢筑时,海滩上架起熔炉,将生铁熔化,每筑一层石料,便在连接石块的“银锭槽”中灌铸熔化的铁水,待铁水凝固之后形成“银锭铆”(也有人根据今天九门口城下基石的做法,认为是先铸造好“银锭铆”,砌石时先下“铆”,再用白钒、松香、铁末的熔液灌缝),牢牢地将相邻石块连为一体。
用这样的方法,筑成后的“入海石城”成为了一个稳固的岩石整体。钢筋混凝土问世之前,这样的构筑方法可说是匠心独运。
“入海石城”的建筑,共用去巨型花岗岩石块数百块,石城高三丈余,宽二丈多,入海七丈,壮观雄伟,至此,山海关“滨海长城”成为陆上来犯之敌的不可逾越和铜墙铁壁。
“入海石城”建成5年之后(万历十二年[1584年]),果然有那么一支不识时务的进犯者来此以求一逞。数千敌骑面对如此的防御工事,被打得焦头烂额,“多被创”。无计可施,“拔营悉遁去”,狼狈退走。完善后的老龙头滨海长城,经受住建成后一次圆满的实战检验。
万历末年“萨尔浒之战”后,东北地区后金(后来的“清”)政权崛起,江河日下的明廷日见威胁。天启二年(1622年),有见识的明蓟辽督师、内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孙承宗在南海口关建立“龙武营”,“设船兵,以防海沙,唬辽”,完善防御、震慑东方。
所谓“龙武”,水军的意思,“龙武营”即水军的驻扎营地。这是山海关设防历史上的第一支“海军”队伍。史志记载:这支海军当时有船50艘,在北方渤海中,应属当时规模较大的海军队伍。山海关海军队伍的设立,是防止敌人乘船从海上来,还可以从海上一侧攻击犯关之敌。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是老龙头滨海长城作用的进一步延伸和需要。
有识的官员在不断地调整思想和行动,以适应变化着的、新的情况。崇祯六年(1633年),明末著名人物杨嗣昌山海关兵备任上又在“龙武营”基础之上,扩建了“宁海城”。《临榆县志》记载:“宁海城在南海老龙头北,周一里有奇,门二,居西、北两方。”宁海城的修筑,是明代山海关“老龙头”滨海长城修筑的最后完善和终结。
山海关长城防御系统的完善坚固,并未能制止明王朝彻底垮台的腐朽车轮。但山海关滨海长城当年所起到的军事作用及反映出来的军事思想,当年筑城将士的不断改革和与时俱进,却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
(本文摘自《漫话长城》
关注王老师的其他文章:
老龙头的象征意义和历史意义
象征意义
国家旅游局公布的首批中国专项旅游线路,景点包括天下第一关、老龙头、九门口长城和北戴河海滨。山海关是长城的一处重要关隘,而山海关又有"天下第一关"之称,是中国名胜古迹荟萃、风光椅旋、气候宜人的历史文化古城和旅游避暑胜地。山海关古称榆关,也作渝关,又名临闾关,在秦皇岛市以东10多公里处,山海关的城池,周长约4公里,是一座小城,整个城池与长城相连,以城为关。城高14米,厚7米。全城有四座主要城门,并有多种古代的防御建筑,是一座防御体系比较完整的城关。老龙头是明长城的东部入海处,万里长城从这里入海,也是从这里开始,透迄西去,跨越崇山峻岭,河川沙漠,直奔大西北。一登上老龙头,面对波涛汹涌、云水苍茫的大海,可以饱览这独有的海上长城雄姿;纵目澄海楼,又能欣赏“长城万里跨龙头,纵目凭栏更上楼,大风吹日云奔合,巨浪排空雪怒浮”的壮丽景象。九门口古名一片石,是明代长城中最重要的关隘之一,坐落于辽西走廊西端,辽宁省与河北省交界地带,距山海关十五公里。是锦西市重要旅游景点。 明代以前,一片石是一条京----奉之间的交通要道。到了明代洪武十三年,以徐达为代表的将军率民兵营修康平县岭三十二关始建长城。明景泰元年(公元1450年)都御使郡来学修喜峰口迤至一片石。 修筑长城后,一片石关被九门口关代替,成为关内外的重要关卡和门户。明万历五年(公元1577年),有人根据九门口的扼要险厅,在西城门额上题下了可以和“天下第一关”相媲美的雅号——京东首关。
教育意义
老龙头本身是一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丰富的内涵使之成为闻名中外的旅游景区,旅游景区的发展也促进了基地的建设。老龙头景区1995年被命名为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9年被河北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几年来,老龙头景区坚持以基础建设为重点,以抓重大活动为载体,充分发挥基地的功能与作用,扎实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寓教于游,游教并重,实现爱国主义教育与旅游收入双丰收。老龙头景区坚持把争创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与建一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有机结合起来。在景区的修复过程中,投资100多万元,修建面积为200平方米的展现老龙头古今风貌的展室,征集、制作了历史文物56件和照片200余幅,添置录音机、录像机、电视机、VCD、扩音机、喇叭等音像设备。在宣传资料方面,景区及时将省市区下发的爱国主义材料打印成册,提供给职工和游客,还为游客提供各种老龙头图片、老龙头历史概况、简介,推出景区28个景观的明信片,专门组织人员撰写了《老龙头——几代荣辱兴衰的见证》、《八国联军与六国营盘》等文章,配合编写了10万余字的《万里长城入海处——老龙头》一书,聘请市区电视台拍摄了《老龙头风情》电视专题片及有关资料片。
景区将省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牌匾悬挂在入口的明显位置,使游客在参观游览的第一时刻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启示,并每天提示景区职工的爱国主义宣传意识。1999年,将景区内各景观的木质介绍标牌全部更换为大理石底座的中英文对照的标牌。景区还全面提高员工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建设一支能胜任的讲解队伍,每年合理安排时间,组织员工培训,学习《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实施纲要》,学习中国近现代史和山海关历史,举办“老龙头杯”文物知识竞赛和文明服务知识技能竞赛,激发员工爱祖国、爱家乡、爱景区、爱基地热情,达到人人都是讲解员,人人都为基地建设出一份力。特别是有10人取得了由省旅游局颁发的普通话导游证和英语导游证,成功地为中央首长和重要外宾导游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