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山

昌山

昌山,意为壯盛秀美之山,坐落在湘潭县西南边陲石鼓镇与双峰县蒋市街镇交界之处,距湘潭市区85公里。巍峨峻峭,气氛磅礴,周回20公里,海拔755.1米,是湘潭县境高山之最,俨然一道天然屏障。山北陡峭,从安乐村石龙口和塔山冲各有“之”字羊肠山道迂曲通顶。山南逶迤

数里,延伸至蒋市街镇境内。西面与铜梁大山仅一溪之隔。东南与南岳遥相对峙,好像在与南岳试比高。民间则把南岳与昌山称之为“姊妹山”,且有多种“南岳姐,昌山妹”的传说。

绚丽的昌山景观是典型的湘中山国风光。一是四季景色各显风韵,给人以美的享受。仲春,万木吐绿,百花争艳,恰似一山水巨幅悬挂高空;盛夏,涧水流湍,形成瀑布,宛如白练从九天飞落;金秋,阳光璀璨,桐茶红熟,似珍珠玛瑙撒遍山野;隆冬,大地冰封,惟余莽莽,红装素裹,分外妖娆。二是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融为一体,交相辉映。自然景观主要有锦鳌峰、仙女峰、观音寨、香炉寨、青龙岭、七星岩、北斗托、太公钓鱼、三碗斋饭、龙洞等。人文景观主要有定海寺、雷祖庙、半山亭等。

锦鳌峰是昌山主峰,《湖南省地理志》称紫云峰。《南岳志》称灵应峰。距南岳45公里,是南岳72峰之一。清乾隆《湘潭县志》亦载:“灵应峰,南岳志称当衡山、湘乡、湘潭三县交界。今考证,当在县西。传南阳新野人邓郁之子元达-于此。”明万历监察御史李峋在巡按湖广时,与巡按副使东阳卢仲田、彭县边维坦同游南岳,后作《南岳七十二峰歌》曰:“观音灵应佛”。清代文人李杞柳也作

《南岳七十二峰歌》曰:“灵应弥陀架鹤黄”。而清雍正文人易贞吾则作《南岳七十二峰赋》曰:“灵应瑞应之幻诞”。锦鳌峰,自古誉为“昌山之秀”。它云雾蒸腾,各种奇特峰峦分列于左右。峰北,过去有定海寺。从峰下泉塘井沿青石板路而上,转36道弯,就可抵达。寺是明末僧竹浪所建。清光绪年间四川提学使、书法家赵启霖(1859—1935年)曾捐款修葺。1947年,以-陆军少将汤培根为首,又捐资扩建成两进一殿、重檐斗拱、雕梁画栋之宏伟建筑。内有大钟一座,高约2米。寺门横匾曰:“定海寺”。两旁联曰:“定而能静;海不扬波。”寺内横匾曰:“霖雨苍生”。联匾都是赵启霖题写。山腰的半山亭,为游客登山时的休息处。亭旁住有十来户村民,可谓“白云生处有人家”亭西有龙洞,是一天然石洞,可容纳一人出进。洞口有一圆石,人称“巨龙衔珠”。洞深莫测,寒气袭人。洞上,峰峦耸峙。洞旁,山泉流淌,如鸣环珮。

以锦鳌峰为主,形成“昌山九景”。即东北有仙女峰,峰巅建雷祖庙,用花岗岩条石筑成,虽历经沧桑,仍完整无损。庙进深3米余,宽2米余。庙前地势平坦,芳草萋萋,可容纳千余游客。峰东有观音寨,又名观音大排。西面有一字大脊,长1里。脊西石壁耸立如鹰嘴,高数百丈,草木不生,人称“鹰嘴石”,又名“太公钓鱼”。其上约300米处,有一石岩,称“七星岩”,亦名“七星槽”。岩下约500米处,有青龙庵。过坳即北斗土

。鹰嘴石西南有3座山峰,合称“三碗斋饭”。西面有香炉寨。清代赵启霖缀合各景题联曰:“仙女拜观音,手捧香炉,头顶三碗斋饭;太公钓锦鳌,身骑青龙,脚踏北斗七星”。此联对仗工整,恰到好处。

昌山在历史长河中,曾出现过鲜为人知的事件。据康熙与光绪《湘潭县志》载:“宋庆元二年,湖湘粒米翔贵,郊郭间无不艰食。湘潭境内有昌山,周回40公里,中多筱

,环而居者千室,寻常于 取给焉。或捣为纸,或售其骨,或作笔,或造鞋,其品不一,而不留意耕稼。先是乙卯岁,连山之竹皆开花,花谢而结实如麦粒。而居人以长篙击竹杪,取冶之如稻谷,每一石得米五斗,或四斗。其炊法和以粳米十之一,沃为汤,其香全与粳同,民赖以济。至贩粜于县市,远近百里皆取之,谷价为平。”“嘉庆初,竹花复实。”村民认为昌山为“瑞山”,意为吉祥之山。又据上述县志载:清“顺治四年正月,昌山鸣”。“顺治五年,昌山猎家获熊。”“康熙五年,又有麋鹿出现,亦为猎者获焉。”喜看今日的昌山,竹林满山遍岭。1983年,湘潭县林业局租用飞机,在昌山飞播了国外松种子。今天松林正在茁壮成长。昌山因此而更加青翠,更加绚丽!有志者,不可不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