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老街

在未去榆林之前我对陕北的印象一直停留在黄沙弥漫、尘土飞扬、沟壑纵深、羊群蠕动、信天游飘荡的黄土高原之上,——尽管此前我也曾多次去过延安等地。丙申年的榆林之行终于彻底改变了我对陕北的印象。上郡文明古,榆阳气势雄。榆林的天是那样的蓝,蓝得让人看了直想哭;榆林的云是那样的白,白得让你浮想联翩。镇北台统万城红石峡、毛素乌沙漠以及那品种繁多的美味小吃等都给我留下了强烈而美好的记忆。这其中最让我持久动心的还是——榆林老街。

榆林是一方神奇的热土。早在新石器时期,“河套人”就在此繁衍生息,创造了“河套文化”。稍后的仰韶文化、龙山文化遗址更是星罗棋布。秦汉以来,这里曾是匈奴、突厥、党项、蒙古等游牧民族与汉民族长期杂处融合之地,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历史上榆林有“小北京”之称,足见其富庶和繁华。今天则有人称它是“东方科威特”。如果说榆林是“小北京”的话,那么,榆林老街无疑就是“塞上明珠”。

榆林老街位于榆林市东面,东依驼山,南凭榆阳河,西临榆溪,北踞红山,全长约1.65公里,是一条集杂货、商品、餐饮、服务、文化、旅游古建筑为一体的历史老街。榆林老街的建筑风格同老北京城颇为相似。整条街道大都是明清建筑,南起南门口,北至鼓楼,依次排列着:鼓楼、凯歌楼钟楼、星明楼、万佛楼、文昌阁等6座明清建筑风格的楼阁。其中星明楼、钟楼和万佛楼3座楼阁为历史遗存,其余3座为原址复建,统称“六楼骑街”。六楼每座都有自己的特色。鼓楼楼基为砖砌崇台,拱洞四通。上有二层,分南、北两院,各有配殿。南院原有木牌楼一座。二楼上曾悬大铁点一个,供打更之用。此楼造型奇特,洞穹连接精巧,观者无不称奇。凯歌楼始建于明弘治五年(1492年)。原名怀德门,即当年二拓榆阳时的南门。明正德十三年(1518年)武宗巡视榆林时,曾在楼上驻跸,命名为太乙神宫。楼基为砖拱洞门,南北通达大街。楼基高约8米。上有二层木楼建筑,分南北两院。楼之四角均有钟鼓角楼,错落有致,互相呼应。两院各立旗杆一对,南院并有牌楼一座,甚为壮观。相传旧时边塞战争结束时,往往在此举行祝捷、献俘、庆功等活动,故有“凯歌”之名传世。钟楼原有牌楼一座,后被焚毁。1921年陕北23县党政军头目及绅士集资,在其旧址上仿西洋款式,建一砖到顶三层楼阁,次年落成。初名长春楼,意欲为军阀井岳秀建立生祠,后慑于社会舆论而止,改名钟楼。楼基砖砌拱洞四通,由底及顶高24米,长20米,宽15米。东侧有大门,门顶筑过桥,可拾阶登楼。四角挺出,水磨砖砌圆柱控制,上下周围拱形门窗排列为南、北楼通道外各有阳台,东西均有雨棚。楼顶中心建木质重檐八角亭,内悬大钟,民国时为城区报时而设。二楼各门洞额上石刻横匾:“北临雁塞”、“南控乌延”、“芹水流芳”、“驼峰拥翠”。三楼门额刻“蜚英腾茂”、“万流仰镜”,均出自著名书法家李棠等之手。登楼四眺,城区风光一览无遗。星明楼,又称新明楼、新名楼,建于明正德年间(约1517年前后)。该楼为纯木结构,设计精巧,造型独特,驰名三秦。楼平面投影为正方形,总高20米许。楼共分三层,底层为四石基台座与街道相通。每个石基墩上竖巨柱7根,共28根柱子支撑全部楼体。四方台的格局与此楼大同小异,然而其规模及工艺却逊色多矣。《榆林县志》称:“榆林之楼,著名者五,唯新名楼独秀”。三楼供奉铸于明万历三十四年的真武祖师铜象一尊,外悬“无上高真”匾额,出自叶兰之手。此楼十字歇山冠顶,各层楼阁由柱、木梁衔接,木枋铺设,逐层收缩。四周均为外廊环绕,木栏围护,棂门花窗,楼内设备精雕细刻,堪称上品。1956年、1983年及1986年,政府曾三次 款维修此楼,朱柱彩饰,雕梁画栋,使之更加绚丽。万佛楼创建于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楼共有三层,底层为巨砖砌筑的四孔拱洞式结构,呈长方形。楼基长近30米,宽18米,高9米。楼基上建二层木质结构楼阁,分南、北两院:南为孔雀明王殿,北为观音殿,两院东西各有三楹配殿。二层主楼均为斗拱飞檐,四角克举,明廊回护。二楼中原供千余尊佛像,号称万佛。登临斯楼,不仅可以参观本市丰富的管藏文物,亦可尽览古城南北市容。楼东有天桥通达禅院,内设当地佛教“僧会司”(管理寺庙机构)。每年农历六月十九日在此举行庙会,笙鼓盈耳,仕女如云,为榆林仕女四大集会之一。民间习惯于此日吃西葫芦豆腐,相沿成俗,成为当地名菜。文昌阁,亦称四方台,建于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石台奠基,十字相通。全楼共有4组28根立柱,支撑楼体。楼分三层,顶部为十字歇山。三层楼檐下均悬匾额,分别为“五星会垣”、“天下宗师”与“文昌阁”,系当地著名书法家叶兰一门三代所书,传为佳话。旧时每逢清明前后,民间在此自发举行三天以泥塑工艺品为主体的“泥娃娃会”。会期,环楼广列泥塑、铁木、泥瓦等品类繁多的工艺美术品,琳琅满目,异彩纷呈。会场游人如织,热闹非凡、为榆林仕女四大集会之一。如果说榆林老街是榆林人心中的一尊桂冠,那么这六座古楼则是镶嵌在桂冠之上的六颗珍珠,璀璨照人。飞檐斗拱,显现出历史的骄傲,灰瓦青苔,展示了岁月的沧桑。榆林素有“北台南塔中古城,六楼骑街天下名”之称。老街的每座城楼都有着自己的故事,自己的历史,自己的传说,它们将陕北人特有的文化性格融入其中,糅为一体,让历史和文化的沧桑与厚重在这座塞上古城中久久萦绕、徘徊。

榆林老街上有很多建于明清时代的衙署、庙宇、府邸、店铺、以及京式四合院等。榆林城内的四合院大多建于明清两代,时间久远、古韵悠长。据史书记载,从明清时榆林城区尚有四合院千余座,由于各种原因到了20世纪八十年代城内仅存四合院七百余座,其中具备基本规模的不足百余座,而保存比较完整的则不足十座。如今,仅有的这些四合院虽然保存得不是很完整,但从疏朗方正的院落、曲线优美的屋檐中,依稀可以看出昔日的富贵气象。现在四合院里居住的大多是榆林本地的一些上了年纪且有念旧情结的老居民。他们从小在四合院中长大,对四合院有着深厚的感情。此外,榆林老街上遍布着不少老店铺:当铺、粮店、澡堂、饭馆、理发店、古旧书店等。我素来喜欢淘书,所以忍不住驻足,在位于北大街4号的古旧书店流连忘返,此外还在一家名为“皇冠书屋”的书店前照了一张照片作为纪念。榆林老街上的这些老店铺或生意兴隆,或经营惨淡,但它们总让人难以割舍,这是因为它们承载着这座城市的历史记忆。随着商潮和现代化的冲击,这些老店铺已成为一曲历史的挽歌。

我是一个“吃货”,每到一地总要打听该地有什么地方名吃,然后放开肚子大吃一通。有道是: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一个地方的语言风俗、饮食起居、婚丧嫁娶等无不与这个地方的植被、物产、地理条件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久而久之也就成了一种地域文化。榆林老街上有许多风味美食,引得人禁不住想流口水,这其中首屈一指的无疑当属“榆林豆腐”。榆林豆腐白嫩细腻、味香可口、营养丰富、价廉物美,是榆林地方的第一名吃。相传,榆林豆腐是用当地特有的“桃花水”和“酸浆”做成,味香可口,闻名遐迩。榆林豆腐的制作以黑豆为原料,经过炕晒、脱皮、浸泡、磨浆、过滤、煮浆之后,点浆是榆林豆腐的关键,不用化学的石膏和卤水,由豆腐本身产生的酸浆点制,保持了榆林豆腐纯天然的鲜香。据说,清朝时康熙皇帝巡视榆林,吃了榆林豆腐菠菜后,当场吟诗盛赞“清香白玉板,红嘴绿鹦鹉”。从此,榆林豆腐名扬天下。在榆林当地流传这样一句俗语,“不吃豆腐不逛街,等于没到榆林来”。位于榆林老街的塞上饭庄是一家以豆腐宴闻名的老店,豆腐宴有一百多个品种,每席精选二十多道豆腐菜为主菜,根据主菜特点搭配不同辅菜,有荤有素,有凉有热,有饭有汤,在加之颜色的调配,味道的烹制,可谓色、香、味俱全,不可不吃。

作家冯骥才曾经说过:“一个城市由于有了几条老街,便会有一种自我的历史之厚重、经验之独有以及一种丰富和深切的乡恋……如果哪个城市还有条老街,那就是一件传家宝!”榆林老街正是如此。我曾经去过陕南的很多古镇老街,我也曾经去过南京夫子庙街,我更去过西安书院门,但是在我看来,它们中没有一个能比得上榆林老街。榆林老街之所以美,之所以打动人心,在于它能将最古老的历史与最现代的时尚元素完美的结合在一起,且二者结合得是如此的天衣无缝、相得益彰。

榆林老街古色古香,倘徉其中你整个人都会变得悠然、闲散起来。漫步在榆林老街,你能真切感受到被老舍先生誉为“老榆林,小北京”的古风遗韵。看着身边走过的那些个衣着鲜艳的时尚男女,你不由得会想起很多。历史上,榆林曾是北方民族经常兵戎相见的战场,古代名将蒙恬、李广、郭子仪、沈括、种鄂、韩世忠等都曾在这里策马征战;赫连勃勃、李继迁曾在此拥兵割据,建立政权;李自成、张献忠在这里首举反明义旗,直捣京师。进入现代,榆林更是人才荟萃,一批叱咤风云的革命志士,如杜斌丞、李子洲、刘志丹谢子长、张德生、马明芳、刘澜涛、朱侠夫、朱敏、朱子休等,都从这里出发,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建立了不朽的功勋;国民党爱国将领杨虎城、邓宝珊、马占山以及著名文人李公朴、张季鸾、老舍、柳青等,也都在这里写下了他们各自的人生华章。走在榆林老街上,面对那长满青苔的青砖灰瓦、老楼深巷,恍如隔世之中有一种时光穿梭的感觉——这是一座有着深厚岁月记忆的老街,这是一座值得仔细品味的历史名城。

Hash:8e4c46c9324d1a48ac0e00ef1ef40d2d942d44ab

声明:此文由 田园晓儿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