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三晋|寻访炎帝遗迹(侯文宜)
导读
炎帝文化的意义绝不仅仅是“水有源,树有根,人有祖”,更承载着整个中华民族的文明历史。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因自然之进化,因有人类文明的发生,世界史上灿烂的一页方才开启。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文明是由典型的农耕文明走来的。
早在西周时期,《逸周书》就记载:“神农之时天雨粟,神农耕而种之。作陶冶斤斧,破木为耜,鉏耨以垦草莽,然后五谷兴,以助果蓏之实。”战国时的《周易·系辞》中亦云:“庖牺氏没,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盖取诸益。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盖取诸噬嗑。”到宋代《皇王大纪》、明代李廷机的《五字鉴》等都有生动记述和概括,所谓“神农氏以立,其始教民耕。斫木为耒耜,衣食在桑田。亲自尝百草,医药得相传。教人为贸易,货物并权衡。传代凡八世,五百二十年。”炎帝文化的意义绝不仅仅是“水有源,树有根,人有祖”,更承载着整个中华民族的文明历史。即如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鲁谆先生所说:“炎黄研究与中国文明起源的探索,是紧紧联结在一起的……对炎黄的基本史实做出有根据、有说服力的阐述,将大大有助于排除对中国有五千年文明史的种种疑惑。”
众所周知,炎帝神农氏所处的时代大约为新石器时代中晚期,也就是上自伏羲氏下至黄帝这段历史时期。新石器时期是中华民族跨入文明的前奏,从伏羲氏到炎帝,再到黄帝,在这个东方大陆板块上人类文明迅速发展。到新石器晚期,母系氏族社会逐渐解体,父系氏族社会逐渐确立,炎帝神农氏成为华夏各氏族部落的首领。炎帝时期大约经历了始祖炎帝建国称帝到轩辕氏黄帝兴、榆罔失政的过程,约500多年。关于这一时期的社会特点、经济生活特点,如范文澜《中国通史》中所写:“中华民族的历史也和世界各古老民族的历史一样,遵循着社会发展的规律,存在过原始公社制度。黄炎夷三族在‘禅让’制度崩溃以前,正是实行着这个制度,就是原始人类对于生产资料的社会公有制。那时候,生产力非常低微,生产工具仅仅是石器和弓箭,生活资料仅仅是糙米饭、粗布衣,大酋长由部落公选,没有什么特别权利。这样的社会形态,恰恰就是原始公社制。”炎帝神农氏是一个以农立国的部族, 犹如先秦诸多文献中所描述的“耕而食,织而衣”,“衣食饶溢,奸邪不生;安乐无事,而天下均平”。后世将炎帝功绩归为八大贡献——育五谷,始创农耕;制耒耜,发明农具;立市廛,首辟市场;治麻为布,民着衣裳;作五弦琴,以乐百姓;削木为弓,以威天下;制作陶器,改善生活;尝百草,开医药先河——这一切都构建了神农时代的辉煌。便如今人杨金亭《炎帝陵》诗中所颂扬:“宇宙洪荒第一犁,农耕立国此开基。千回百折康强路,崛起东方炎帝旗。”可以说,在人类的生存进程中,以华夏始祖炎帝所开创的农耕文明为开端,中华世界已崛起于东方,从物质到精神,都卓显出一个民族的文明进步和历史开拓,成为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原动力。
我们对民族历史的认知很多时候是模糊的,或者说是在抽象概念意义上而说的,对炎帝历史和实有文化遗存所知不免阙略。而说到炎帝起源与历史文化遗存,又因史前传说时代文献缺乏,多地交叉发现显得斑驳陆离。因此,从“实在”也即“历史的活化石”出发,就成为解惑历史的一个重要途径。从目前看来,国内主要有五省六地之说,包括陕西宝鸡、湖南炎陵和会同、湖北随州、山西高平、河南新郑等。客观地说,上述区域均有炎帝神农氏活动迹象,或遗址遗存,或民俗传说,但比较而言,山西高平的突出特点是遗存可见、丰富、密集——从炎帝聚落地羊头山到五谷畦育谷遗址,从炎帝活动范围20余处相关地名到陵墓墓碑,从几十处炎帝古庙到渗透于日常生活中的民俗传说,形成了一条完整的炎帝文化遗迹链。诚如中华炎黄研究会常务副会长王俊义先生在《山西长治、高平炎帝遗址考察散记》中所说——
从长治市、高平市一带现存有关炎帝的遗址遗迹看,其时间之久远、范围之广阔、密度之集中、体系之完整,都令人叹为观止。我们考察组一行由于工作关系,近几年曾到过目前国内炎帝遗迹相对集中的湖南炎帝陵、湖北神农架、陕西宝鸡神农祠,各地现有炎帝遗存,都不像长治、高平如此密集。长治、高平如此密集的炎帝遗址群落究竟说明了什么?
答案是毋庸置疑的。今山西东南部的长治、高平一带地处古上党郡,是一方气候温和、植被茂盛的生态带,朱子编《二程外书》卷十云“天下独高处,无如河东上党者,言上与天为党也”,故古时这一带称为上党地区。据考古发现,这里出土的石器、石斧、陶片、骨针等均为旧石器到新石器时代物证,(可证)明早在远古时期这里就开始有原始人类聚集生息。1956年到1986年的多次文物普查和2015年年底的最新考古发现都表明,长治的壁头遗址、北石槽遗址和高平的店上、东庙村、羊头山皆为新石器仰韶文化遗址。几地还发现大量旧石器晚期细石器文化遗存,长治黎城县猫崖洞、潞城县黄龙洞、高平羊头山脚下的李家庄都是更早的旧石器时代遗址。同时,《尚书》中记载的“西伯戡黎”的“黎都”,唐天授二年(691)《泽州高平县羊头山清化寺碑》中记载的“此山炎帝之所居也”,都说明炎帝部族在这一带的远古活动痕迹。黎都即今长治黎侯岭(又称“羊头岭”)一带,在羊头山东北面,高平在羊头山正南面,另有长子在羊头山西北面,即如明藩王朱载堉在《羊头山新记》中所描述的“岭限二郡,麓跨三邑也”。朱载堉还对这一带地理历史加以溯源和考辨:“羊头山在太行之北一百五十里,众山最高处……秦并天下,置郡县,以此地极高,与天为党,故名‘上党郡’。即今潞安府及泽州所属,皆古上党郡地……愚按《路史》:神农氏七十世有天下,轩辕氏兴,受炎帝参卢禅,封参卢于潞,守其先茔,以奉神农之祀。”朱载堉是明王朝宗室朱元璋九世孙、明朝著名的律历学家,他为何会注意到上党羊头山呢?原来他是为了写《乐律全书》上羊头山寻找此地所产秬黍求证十二平均律的,结果记述下这一切,可见在古上党地区环羊头山周边所形成的炎帝文化遗存圈。而其中又以高平最为典型、丰富和密集,就像当代著名历史学家、我国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专家李学勤所说:“高平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尤以有关炎帝的传说遗迹最为繁富……了解炎帝历史传说,自然不可忽略高平。”
高平古称“泫氏”,亦称“长平”,夏商时代属冀州,战国时曾因秦赵“长平之战”而闻名于世。北魏永安二年(529)改置建州,设长平郡,领泫氏、高平二县,始有此名。高平位于黄河中下游的太行山西南边缘,所谓“高平”,意即高山环抱中之平地,境内山峦平缓,丹水纵贯南北,雨量丰润,土地肥沃,是农业文明的最佳孵化场。据近年来出土的墓志铭证实,高平羊头山脚下区域早在唐宋时期就叫“神农乡”;羊头山一带关于炎帝神农的传说更是流传至今,在诸多古籍史志中都有记载,这里是神农尝百草、播五谷、始创农耕之地;据一些残留碑刻亦可知,北魏特别是宋代以来的历代朝廷都把庄里村“炎帝陵”、故关村“炎帝行宫”等视为朝拜圣地。中国社科院先秦史学会2004年在高平召开“炎帝文化全国学术研讨会”,来自18个省市的70余位专家学者实地观摩后认为,山西高平不仅遗址遗迹、庙宇碑刻丰富集中,而且环羊头山形成了从肇创农业文明、采药中毒身亡、殁葬及享祭陵庙等完整的炎帝生活链,而这一切归纳起来就是三个“最”——最早、最多、最全。如今,高平已被国台办、中国侨联和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分别授予“海峡两岸交流基地”“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神农炎帝文化研究基地”等称号,成为海峡两岸和全球华人寻根拜祖的精神家园。
羊头山祈雨泉
羊头山神农城炎帝高庙遗址
羊头山东峰北魏卧羊石
羊头山井子坪(又称“五谷畦”)
炎帝遗址遗迹考·羊头山
羊头山,亦称“首阳山”,位于高平市城东北17公里处的神农镇境内。旧时羊头山是古泽州与古潞州的分界线,其西北面是长子县,东北面是长治县, 正南面是高平县,明藩王朱载堉《羊头山新记》中描述为“岭限二郡,麓跨三邑”,民间又有“鸡鸣三县闻”之说。羊头山山体呈东西走向,海拔1297.2 米,在高平境内东西绵延约2.5公里,南北纵贯约1.5公里,面积约3平方公里。作为神农炎帝部族栖居活动和最早“获嘉禾之地”,关于羊头山,不独民间传说绵延不绝,自晋代至明清以来的众多文献、方志、碑刻中也均有记载,被公认为炎帝文化遗存的标志性遗址。
关于羊头山的记载,最早见于《魏书·地形志》,所谓“玄氏,二汉,晋属上党郡治,有羊头山。”那么,羊头山的名称是如何来的?按当地的说法,一说是由山巅有石状似羊头而得名,一说是因山形像羊头而得名,但其实上述两说都偏于表象。尽管古人思维往往模仿实物外形,但毕竟有其心理意识支配,就像叫“金牛山”的很多,主要来源于农耕意识,所以,“羊头山”的由来亦如一些学者分析,根本上还是与“羊崇拜”有关。这就涉及炎帝族及其农耕文明了。一般公认“羊”是炎帝族的重要标记,有文献记载炎帝属于姜姓部族,“姜”字从羊、从女,说明炎帝族乃是一个以“羊”为图腾崇拜的部族。为何崇尚“羊”呢?据学界考证,“姜”“羌”古同音,姜即古老的羌族部落,先是以牧羊为主,后逐渐转变为以农耕、饲养牛羊为主的农耕氏族部落。显然,“羊头山”的来历绝非只因“石状若羊”或“山形像羊头”,更与其深层文化心理和信仰有关。
炎帝遗址遗迹考·炎帝陵
炎帝陵,当地又称“皇坟”,位于高平市城东北14公里处神农镇庄里村之东南,是中华民族始祖神农炎帝的陵寝之地。按《高平市志》,炎帝陵在今庄里村南的台地上,相传这块台地原是炎帝树艺五谷的园圃。宋代罗泌《路史》载曰:黄帝“封参卢于潞,守其先茔,以奉神农之祀”。2015年高平市政府与民间合力对炎帝陵进行了保护性修复扩建,今呈现为规模宏大、气势壮观的炎帝陵陵庙一体建筑群落。
作为中华民族始祖的安寝圣地,炎帝陵遗址具有特殊的意义,它是整个高平炎帝文化遗存乃至国家层面的本位重心。明成化版《山西通志·陵墓》载:“炎帝陵,在高平县东北四十里故关村,上有庙,元大德九年朝廷遣祭,国朝有司岁祀。”宋代著名理学家朱熹曰:“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如果说原始时代最早出于对自然的敬畏首先产生的是敬天意识,那么,从以土筑墓的出现开始,人类尊祖意识就已然形成,上古炎帝陵历代相传,因帝尝五谷于此,后人乃春秋供祀。
炎帝庙壁画耒耜图
炎帝庙祀考·炎帝高庙
炎帝高庙,古又称“神农上庙”“神农氏祠”“炎帝祠”,位于高平市神农镇羊头山神农城东侧。其创建年代不详,至迟在北齐或唐代前期已有,元初迁至庄里村五谷庙。大约明代后疏于修缮而荒废,遗址坐北面南,分上下两院,上院为炎帝正殿,下院有水井一眼。2015年炎帝高庙于原址修复,庙院仍保持原有的建筑格局。现存无字碑一通和元代延祐元年《乃赓后歌碑》一通。
在高平遍布村野的炎帝庙中,炎帝高庙是最古老最负盛名的。之所以说其至迟在北齐时或唐代时已有,是基于羊头山上发掘出的一通北齐古碑和一通唐碑中所隐含的信息。虽然两碑发掘于羊头山北魏至唐代的佛寺,但却记载有重要信息:北齐天保二年(551)《羊头山□□寺碑》载:“神农圣灵所托,远瞩太行。”唐天授二年(691)《泽州高平县羊头山碑》载:“此山炎帝之所居也。昔者摄提纪岁之后,燧人化火之前,穴处巢居,茹毛饮血。爰逮炎皇御宇……遍陟群山,备尝庶草,届斯一所,获五谷焉。于是创制耒耜,始兴稼穑。人钦圣德,号曰神农。历代崇恩,峰亭享庙。”岁月的流逝,风雨的剥蚀,或许可以使炎帝庙残损褪色,但却永远褪不去人们对华夏始祖的记忆和感恩,褪不去法祖敬宗的民族传统。
炎帝民俗考·长畛村祈雨晒炎帝
与炎帝相关的祈雨习俗还有另外一种更特殊的方式,即长畛村的“晒炎帝”。相传炎帝所娶夫人是羊头山下距庄里村四里地的长畛村人,这位夫人为炎帝生了三子一女。其女即是精卫,因游东海溺而不返,遂化为精卫鸟,口衔西山之石以填东海。长畛村有一个特别的习俗:每当天旱祈雨之时,不像其他村恭恭敬敬地焚香向炎帝祈祷,而是仰仗系炎帝岳母家,竟然把炎帝像抬到院中阳光之下曝晒三天,以此来惩罚女婿,逼他收敛炎炎烈日降雨人间。据说结果甚是灵验,这样一晒天就下雨了。
或许今人看古来民俗觉得愚昧,其实有两点很值得探究:一是为何这种巫术模式一直能流传几千年直至现代才渐趋式微;二是各地在祈雨对象和方式上为何与龙王、水池相关之外又有一些地方保留着自己独特的习俗。从学界研究来看,对祈雨的关注度很高,因为它潜藏着原始思维和古老的历史密码。高平长畛村“晒炎帝”的奇特习俗即是如此。如关中东府民间祈雨于韩山奕应侯、山西阳城祈雨于析城山汤王庙,都有史实根据,高平地区祈雨于羊头山、炎帝庙,乃至“晒炎帝”祈雨,说明这些地方与神农炎帝存在某种深层关系。
炎帝传说考·井子坪育谷与“五谷老爷”的来历
传说当初炎帝部族上羊头山后,发现一片大面积的塬地,便想作育种用。但其上杂草丛生、藤蔓缠绕,无奈只得刀砍火焚,直到整出一小块平整的土地,因像他们在乱土石中打出的水井一样,遂呼为“井子坪”。当春天到来时,他们将捡到的籽种种植在畦田里,果然获得了好收成。就这样一年又一年,七种八种,终于培育成黄灿灿的黍谷,此后又陆续培育出稷、麻、麦、豆。因为神农炎帝培育了五谷,于是族人也就将其尊称为“五谷老爷”。
有关炎帝在羊头山播种五谷,最早载于后魏《风土记》和北宋《寰宇志》,明清时《山西通志》《潞安府志》《泽州府志》《高平县志》均有记载,现存于羊头山神农庙的唐碑(691)亦明确刻有“此山炎帝之所居也”,“播生嘉谷,柱出兹山矣”。尽管远古时的神农城具体是什么样子,今人已无法得知,但在一片蜿蜒的山梁、茫茫荒草的坪地间,我们依然可以看到山上残留的屋基、石柱及古老的陶罐碎片,神农泉、神农井、五谷畦等遗址至今尚存。当地还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炎帝上了羊头山,井子坪处开荒田。七种八种种成谷,人才吃上小米饭。”由此,“谷”也就成了炎帝的符号,如《淮南子·修务训》载“于是神农乃教民播种五谷”,“五谷老爷”便由此而来。
来源|《映像》杂志社 (主管 主办:中共山西省委党刊社)
编辑|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
分享
收藏
点赞
在看
Hash:2b143c619341a538cd3cce0b874e9f807e926deb
声明:此文由 草原古都生活宝典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