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揭 秘 ] 尉氏县洧川镇的古往今来······
中州名镇
洧川,中原腹地的一座闻名古镇,位于河南省中部,尉氏县西南25公里处,隶属于开封市尉氏县。分别与郑州、许昌两市接壤,为三市交界地带。镇境东西长12公里,南北宽6.7公里,总面积65.3平方千米,占尉氏县总面积的4.2%,耕地面积4333.4公顷。2017年底,全镇辖37个行政村,56个自然村,236个村民小组,6.3万人,多为汉族,另有回族群众906人、蒙古族2人。
洧川,因处于洧水下游的一片平川地带而得名。洧川的历史源远流长,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洧川由洧水穿境而过,古称黄帝之墟,轩辕近郊。唐虞夏商属豫州。周封太岳后隶许州。春秋归郑国,战国介韩、魏。秦代分属颍川、山川郡。汉朝两次封侯于此,称洧阳。公元596年和公元621年的隋、唐两朝,朝廷均在这里设置洧州,领七县(鄢陵、扶沟、尉氏、康阴、新汲、苑陵、归化)。唐贞观元年州废,属尉氏、新郑县。
北宋归属因唐制。靖康二年,金国大举犯宋。南宋岳飞曾进屯洧南筑蓄城。后金国占洧置宋楼镇,设惠民仓于此。金宣宗完颜珣兴定二年(公元1218年)戊寅四月设立洧川县,县治原址在今长葛市古桥镇古贤(旧称故县)村附近,隶属开封府。
明朝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因双洎河水患北迁十里宋楼镇于今址。明朝景泰二年(公元1451年)修土城,周长九里四十步。
清沿明制。康熙十年(公元1672年),洧川县辖区由原来的四坊二十四保均并为八保:阜民保、许村保、王尹保、双白保、朱曲保、东由保、西由保、王村保。以后额定为编沿袭之,故过去洧川有“八保小洧川”之称。
中华民国时期,洧川县辖六区,今址称城厢镇。后期分设七个乡镇:城厢镇、古桥镇、南席镇、朱曲镇、大马乡、韩佐镇、考叔乡。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洧川仍设县。1953年,全县分设一镇六区三十九乡。区域包含现双洎河以南长葛市的南席镇(全部)、古桥镇(全部)、石象乡(北部)、董村镇(北部)和现双洎河以北尉氏县的洧川镇(全部)、朱曲镇(全部)、大马乡(全部)、岗李乡(全部)、门楼任乡(西南部)、蔡庄镇(西部)等乡镇,版图总面积达527平方公里。今属尉氏县管辖的双洎河以北地区359平方公里,占68.12%;今属长葛市管辖的双洎河南岸地区168平方公里,占31.88%。南北纵长40公里,东西横宽30公里,周围100余公里。
1954年长葛、洧川两县合并,洧川县全境并入长葛县。原洧川境内,分设洧川、古桥、南席、朱曲、大马、韩佐六个区,下辖62个乡。洧川县建制历经金、元、明、清、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前后六代736年。
古代洧川疆域图
1965年8月,隶属于长葛县(原洧川县境)双洎河以北地区的洧川、朱曲、大马、岗李四个公社划归尉氏县。自此,洧川以洧川公社存名,隶属尉氏县管辖。
1983年,洧川公社改为洧川乡。1988年,撤乡建镇称洧川镇。
洧川镇历史悠久,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文化厚重,名人雅士辈出,文物古迹众多,美食名吃享誉中原。是全国重点镇、河南省中州名镇、历史文化名镇、小城镇建设重点镇、小城镇建设先进集体,乡镇发展百强镇、科普示范乡镇、十佳名镇、特色景观镇、生态文明镇、先进文化镇、中心镇、经济发展强镇。
镇区鸟瞰
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蕳兮。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且乐。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
溱与洧,浏其清矣。士与女,殷其盈矣。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且乐。维士与女,伊其将谑,赠之以勺药。
诗中讲的是处于中原腹地的古溱水和洧水。当河水越冬后重新开化流淌,郑国的年轻男女们迎着和煦春风,来到水边采兰、玩耍。姑娘对小伙说:咱们为何不去洧水的那边看看,那边空旷又好玩……
《诗经·溱洧》意境图
每年的三月初三是古时的上巳节,年轻人相约在洧水边集会,是当时郑国的习俗,意在用春天的河水洗去宿垢,祈求幸福和安宁。而诗中所提到的洧水边的那块宽敞的土地,正是因为地处洧水下游的一片平川地带,而被称之为洧川。
相传,黄帝晚年,下令招贤纳士。其子玄嚣、昌意皆为才华出众之人。孰来接替王位,黄帝和大臣们左右为难。于是,黄帝交每人一装满水的宝葫芦,要求二子自嵩山脚下开壶放水,能使二百里的水量泄至三百里远者便继承王位。
玄嚣、昌意分别在山南山北之巅打开葫芦,水滚滚东去二百里即涸,数日屡试无望。后玄嚣与昌意齐心,把两葫芦之水汇流,滔滔奔泻四百里终入颍河。黄帝称玄嚣葫芦之水流经河段为溱水,称昌意葫芦之水流经河段为洧水,溱洧水汇流后称之为双洎河。
洧水流域在史前时代是黄帝活动的中心,也是当时中国境内人类活动最密集的地区。由西周至春秋,肥沃的洧水两岸人丁兴旺,文化发达,于是《诗经》里最美的诗歌便在洧水岸边产生了。孔子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这大概也是《诗经》成为儒家经典的原因所在。溱洧河边的男男女女相聚在春光明媚的河岸上,为情而聚,为爱而欢,唱着撩人的恋歌,互相挑逗取悦,直率大胆地自由表达爱情。这种未经礼教桎梏、没有世俗偏见的爱情,是对人性自然和活泼生命的尊重,是对天地精神的遵从,那些民间歌手的吟唱散发着清新自然的气息。
洧水流域鸟瞰图
从公元前712年,郑国灭掉许国之后,这里就归郑国管辖。洧水伴随郑国走过了四百多个年头。随后韩国取而代之,成为这里新的主人。
在如今洧川镇的西北,仍留存有一座土岗,这里就是昔日战国时韩国的宫殿“鸿台宫”的故址,传说是为韩王来此狩猎而建的离宫(行宫)。偌大的土台之上,原有的宫殿早己不见踪影,唯有一座鸿台寺,向人们昭示着这里曾经有过的繁华。
鸿台寺远景
那条涌动着无限浪漫的洧水,至今依旧流淌。这条发源于河南省登封市的河流,流经洧川时有数十条河流、沟渠在此汇入,富含矿物质的水质造就了洧川镇独有的特产。
在镇域大街随处可见卖豆腐的摊贩,花上两三块钱就可以围坐在豆腐摊前大快朵颐。相传汉高祖刘邦统一天下后,其孙刘安聪明伶俐,深得刘邦喜爱,被封为淮南王。刘安赴任时途径洧川,看到洧水清澈甘冽,为感谢高祖封赏,遂于本地牛脾山招揽天下方士炼丹,寻求长生不老之药,以献给高祖。方士用黄豆磨浆腐后加入卤水,炼起丹来。谁知灵丹妙药没炼出来,却奇迹般地将白嫩细腻的豆腐给“炼”了出来。
中心大街豆腐销售摊点
俗话说:麻绳穿豆腐提不起来,但是洧川盛产的豆腐,却与众不同。其表面呈琥珀色,切刀处为纯白色,韧性十足,能用麻绳穿起来称,也可用秤钩挂着称,放在锅里炖不变形、煮不化,并且越煮越筋,烹炸煎炒则风味各异。
秤钩豆腐
洧川锅盔上下十八层,正面松软可口,背面黄焦酥脆,放置长年不坏。羊肉烩豆腐是洧川名吃之一,其味感浓香,鲜嫩羊肉配以正宗的洧川豆腐,以醇香顺口而闻名方圆数百里,享有“到洧川不吃羊肉烩豆腐,不算到过洧川”之美誉。
羊肉烩豆腐
羊肉烩豆腐制作
镇域大街羊肉豆腐老店
拢单豆腐热卖
洧川五香牛肉以当地1-3岁黄牛为原料,由回族清真寺专职阿訇主持屠宰,采用科学营养配方,辅以几十种名贵滋补药料,经传统工艺分割、腌制、开胃理气。再结合新工艺真空包装,产品享誉中原大地。
历史上,因为洧水的缘故,在公元596年和公元621年的隋唐两朝,朝廷均在这里设置了洧州。州是中国先秦时代的地理区域划分单位,从东汉时期开始,作为行政区划。在东汉学者许慎编著的汉字典籍《说文解词》中,将“州”的含义解释为:在河流中适合居住的略高的地方。因此,借助临近水源的便利,洧水很容易吸引人口的聚集。在水边修筑的城池,虽然可以享受水源之便,但是更要预防水患之危。而坚固的城墙则成了解决问题的关键。
始于明朝景泰元年筑造的洧川南城墙,经历代多次整修,至今已有近六百年的时光。虽然历经风霜,屡遭兵火,但仍有南城门留存至今。东西宽17米,进深13.5米,高10米,内外壁均系大砖砌成,底部青石铺基,顶部为半圆形拱券门,建筑古朴,雄浑壮观。
洧川南城门
洧川南城门顶端的城垛呈十字形状。据考证:只有出过状元的县治,才能修建十字形的城垛。这是因为在宋、明两朝,洧川曾走出吕蒙正、刘理顺两位状元。所以,洧川城又称“状元城”。现在这里依然流传着洧川得一状元吕蒙正和失一状元刘理顺的传说故事。一个城垛小小的花形,在数百年后的今天,依然标榜着属于洧川的荣耀,而吕蒙正、刘理顺却成为洧川历代学子一心向学的楷模。
关于洧川南城门有个有趣的说法:从南门到北门百里有余。一个小城,竟能有一百多里那么大吗?原来,当年洧川城墙建成以后,在南城门和北城门顶端正中央的砖缝里,分别长出了一棵柏树和一棵榆树,遥相呼应。因此,当地有从洧川南门到北门百(柏)里有余(榆)的典故。而今的南城门上,迄今已有五百余岁的古柏,依然站立在城门顶端,悄然注视着古镇的人们。
南城门古柏
始建于明朝洪武二年(1370年)的洧川城隍庙,已历经六百多年的沧桑岁月,静静的屹立在中心大街。传闻当年朱元璋曾于此地作战,苦战数月方转败为胜,因此在他登基后下旨修建城隍庙,御封此处城隍为正五品。至今,这里还流传着洧川城隍爷和城隍奶奶的传奇故事。
堂堂庙宇,巍巍石狮,在今日今时依然彰显着洧川的厚重人文历史。
洧川城隍庙
现在的洧川,依然流传着古洧川八景——“鸿台听月”、“大沼捧莲”、“陈里清夜”、“吕祠爽秋”、“阮林竹啸”、“郑隧柏荫”、“双洎流霞”、“灵冢夜雨”的传说故事,吸引着人们来此观光游览。
洧川人杰地灵,自古名人雅士辈出。旧志记载的历史名人有“三相”(子产、游吉、罕虎)、“三星”(陈实、陈纪、陈谌)、“三贤”(阮瑀、阮籍、阮咸)、“三名”(中国百名历史名人中的子产、杜预、魏征),宋代名相吕蒙正,理学大家张载,明末状元刘理顺等,或出生、流寓、讲学于此。
当代洧川又涌现出唐喜成、牛得草两位著名戏曲表演艺术大师,以及被称作“梅花大王”的著名绘画大师王成喜等。
唐喜成主演的豫剧《三哭殿》剧照
“梅花大王”王成喜
洧川崇文尚学由来已久,历史记载最早的学校是春秋时期的乡校。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子产,封地在洧川东里,称“东里子产”。当时东里乡校不仅是学子求学的地方,也是百姓闲时聚议的场所。因为惧怕百姓非议国政,有人建议把乡校毁了。子产拒绝说:他们认为好的,我们就推行,他们认为不好的,我们就改正,这是我们的老师,为什么要毁掉它呢?《论语》里,孔子对子产大加称赞。后来,唐代文学家韩愈还写了一篇文章《子产不毁乡校颂》加以褒扬。
金正大年间,洧川进贤门内修建了学宫,即今洧川镇红旗中学所在地,后人称为黉学。从明洪武到清嘉庆时期,先后有两朝九位皇帝十六任知县对学宫进行了十七次不同程度的扩建和改造。洧川学宫中的崇圣祠,有四位皇帝亲笔御书匾额,康熙帝御书“万世师表”,雍正帝御书“生民未有”,乾隆帝御书“与天地参”,嘉庆帝御书“圣集大成”。学宫从兴建至中华民国,长达七百余年,承载着厚重的中华传统文化。
洧川红旗中学
清代,洧川的教育呈现蓬勃发展的趋势,相继建起三大书院。一是洧阳书院,建于康熙二十三年,位于今镇内东大街路南;二是培风书院,建于康熙三十三年,位于今镇域东五里许大路北;三是奎文书院,建于雍正十三年,位于今镇内安家门儿。境内私塾林立。
中华民国时期,受西方国家影响,洧川教育有了新的变化和发展。原来的学宫改建成了洧川县城厢完全小学,年级分为春季和秋季两班,多时有600多名学生。1903年,洧阳书院改建为洧川县立初级中学,是洧川第一所中学。1929年,政府又在县城西大街路南(今镇政府所在地)创办了简易师范和一所女子小学。当时,境内农村大多办有初级小学。
1948年1月洧川解放。1949年,洧川县人民政府接收境内10所国民小学。同时,又新建6所,共有小学16所。次年,又开办4所,此时,共有20所小学,3200余名学生。此后,洧川教育先后经历了国家办学和集体办学相结合、群众集资办学、国家办学和社会办学相结合的发展阶段。
1952年冬,洧川县政府拨地206亩,将洧川县立初级中学迁至洧川东关。1954年洧川县并入长葛县,学校改名为长葛县第三初级中学(简称长葛三中)。1958年1月20日《人民日报》头版头题发表《两个好榜样》的社论,赞扬长葛三中勤工俭学的成绩。1958年5月9日,全省各地团委书记、教育局长来校开现场会,推广学校勤工俭学的经验。8月7日,毛泽东主席视察长葛,提出要到长葛三中看一看,因双洎河水暴涨,道路中断,未能成行。8月13日,毛泽东主席在视察天津大学和南开大学的讲话中,高度赞扬了长葛三中勤工俭学的成绩和经验。
1965年秋,洧川公社划归尉氏县管辖,长葛三中更名为尉氏县第三初级中学,简称尉氏三中。1978年,学校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中学,被河南省人民政府确定为首批办的好的重点中学,两次成为全国勤工俭学的先进单位,其业绩被收录到《当代中国》丛书教育卷。
尉氏三中
洧川镇民风淳朴,民俗文艺丰富多彩。洧川东街的盘鼓,西街的龙灯,南街的舞狮,宋庄的肘搁,孙庄的腰鼓,辛集的高跷,都曾多次演出,风光一时,深受当地群众喜爱。
宋庄肘搁
尉氏县第二人民医院坐落在洧川镇西关,创建于1950年,原为洧川县医院。1954年,长葛、洧川两县合并后改为长葛县第二人民医院。1965年,洧川划归尉氏县后改为洧川公社卫生院。1988年,经河南省卫生厅批准改为尉氏县第二人民医院。
洧川镇人杰地灵,为了国家的独立解放,在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洧川人民紧跟中国共产党,积极参军参战,英勇斗争,不惜流血牺牲,许多优秀儿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先后涌现出革命烈士赵一心、赵桂鑫、仝华章、肖伯韬等。还有许多建国后成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优秀领导人,如陈端、查彦章、丁超等。
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文化,丰富的教育底蕴,光荣的革命传统,滋养着勤劳智慧的洧川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洧川人民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辉煌成绩。新时期的洧川镇,在改革发展的道路上,继往开来,谱写出更加绚丽的篇章。
溱洧泱泱育八保
人杰地灵多英豪
百里有余南北门
掌故遗迹知多少
来源:今日洧川,尉氏县志
尉氏事儿综合编辑
Hash:14d91f2e3a8760197a91bdf162e50e0b9ace569c
声明:此文由 尉氏人不知道的尉氏事儿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