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开封--红色地名征集成果展之尉氏刘青霞故居

尉氏刘青霞故居位于尉氏县城正中央,跨东西两条大街,是有名的“师古堂”大院。大院十分雄伟,一排三座插花走兽大门,门前出平台,台前是存放轿车、拴马的广场,全师古堂约有房三百余间,占地约19亩,这里是“刘半县”家族中最集中最好的建筑群。

昔日刘氏家族的庄园大致分布在县城东大街至西大街、西大街至后新街之间,东大街和新民街路东还有其当铺、钱庄和商号,人民路南有其南花园北门里还有其北花园,总之刘氏家族的房产占据了半个县城,故称“刘半县”。

现在保留下来的“刘青霞故居”分东西两部分,座落在西大街两侧,东院有房36间,分内外两进院落,内院堂楼面阔五间,进深丈五,水磨砖出厦天井院,檐下透雕花砖,青瓦高叠脊出兽,下层木柱出厦一周,目前尚存有刘青霞女士亲自栽种的腊梅一株。西院分三部分,其中:有南、北、西两层三座楼各10间共30间,东为迴廊和门,门两侧各有房3间共6间,北跨院北楼一座两层共16间,西屋一座5间,整个西院共有房52间,其建筑风格同东院。刘青霞故居的建筑风格是清末典型的我国北方民居四合院建筑,也是我国建筑风格转化时期的典范,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这些建筑,既有北方四合院的的典型面貌,又有河南民居的建筑特色。

刘青霞是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社会活动家、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1906年,刘青霞受河南辛亥革命领袖张钟端和尉氏县留日学生潘祖培、罗文华、刘恒泰影响,随兄马吉樟东渡日本,结识了鲁迅先生,并加入同盟会。同盟会河南支部在东京创办《河南》杂志,青霞捐两万元巨金作为经费,使杂志得以出版。为唤醒民众,着眼于女子教育,于1908年在尉氏开办华英女校,成为河南女校之先河。后又捐地3000亩创办蚕桑学校。此外她还先后资助过河南和北京的许多学校,修建贾鲁河石桥,开办“孤贫院”、“平民工厂”。辛亥革命成功后,刘青霞政治声望提高,与秋瑾齐名,有“南秋北刘”之誉,为此,她得到了京师各界的敬仰,曾被聘为北京女子法政学校校长、北京女子学务维持会会长、北京女子参政同盟会会长。

刘青霞追随革命,向往自由,不但果敢出巨资为同盟会河南支部在开封开设“大河书社”,而且还在《自由报》上撰文:“自由好,中夏少萌芽。岳色河声飞笔底,洛阳纸贵汇春华,开遍自由花。”1913年,刘青霞赴上海面见孙中山,愿将家财捐献国家,孙时任全国铁路总办,行文到河南办理捐献手续,适值南北分裂而未果。1921年冯玉祥任河南督军时,她毅然将财产全部交公,用于河南教育事业。1922年刘青霞孑身一人返回娘家,不久即病逝于安阳

目前,在刘青霞故居基础上建立了纪念馆,作为刘青霞生活及奋斗的实物载体,不仅让人民群众更了解到她的传奇人生,体现了她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核心价值观的追求,而且对当代社会、教育有积极的借鉴意义。刘青霞故居于2006年5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关注“开封民政”

记得这是一个有温度的公众号

Hash:be66a36c2fc52819e44f0f5d833f365a8afac7b6

声明:此文由 中部城市生活指南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