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泰安的朋友们,牌坊你知道多少?
牌坊,亦称牌楼,
是我国特有的一种纪念性、标志性建筑形式。
是封建社会为表彰功勋、科第、德政
以及忠孝节义所立的建筑物。
一些宫观寺庙以牌坊作为山门,
还有的是用来标明地名的。
泰山的牌坊有三个特点,
一是均为石牌坊,
二是均与泰山有关,
三是主要分布在自通天街、岱庙、红门路
至泰山登山中路这条泰城和泰山的中轴线上。
咱泰安有多少知名的牌坊呢?
跟着好客君数一数吧!
1通天坊
通天坊楹联:泰山通天拔地经万世沉浮永安四海,岱庙擎日捧月历千年沧桑光照九州。
上联中,用“通天拔地”体现泰山的磅礴气势,“经万世沉浮”体现泰山的悠久历史,“永安四海”体现泰山博大的文化内涵。
下联里,“擎日捧月”体现岱庙的历史功能,“历千年沧桑”体现岱庙的悠久岁月,“光照九州”体现出岱庙的文化价值。季羡林在93岁华诞之际,欣然提笔,为“通天坊”书写了楹联。通天坊”于2006年1月23日(腊月十六)动工,2月2日(腊月二十六)竣工剪彩。
2遥参亭
遥参亭又名草参亭,前临通天街,后与岱庙正阳门连通,为岱庙的前庭。历代帝王及王公大臣来泰山举行祭祀典礼,必先在此举行简单参拜之后,才能进入岱庙举行正式大典。唐代称“遥参门”;宋代在门内筑亭,改称“草参亭”;明代扩建,建殿围墙,并奉碧霞元君像于其中,遂成为完整的庭院建筑。
遥参亭为纵向二进式庭院,南山门、仪门、正殿、方亭、北山门依次坐落在通天街至岱庙的轴线上,正殿左右置配殿及厢房,其中轴线与岱庙中轴线一致。院中正殿5间,建于明代,黄瓦歇山顶,施五架梁,殿内祀碧霞元君像。南山门前为遥参坊,为四柱门式,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建,石坊左右雄踞清代铁铸狮子一对。再南,一巨株唐槐掩映下,有一池,池内一龙首吐水,一龙首吞水,题刻“龙跃天池”,为清光绪六年(1880年)所建,很是添景。
3
岱庙坊位于遥参亭与岱庙之间,又名玲珑坊,东岳坊。
建于清康熙七至十一年(1668-1672),为四柱三间三楼式牌坊,高11.3米,宽9.8米,进深3米。坊顶是歇山式仿木结构,螭吻凌空,斗拱层叠,檐角飞翘,脊兽欲驰。正脊之中竖立着宝瓶,两侧有四大金刚拽引加固。中柱小额枋上透雕着二龙戏珠,龙门枋上浮雕着丹凤朝阳。坊建在两石座上,座长3.3米,宽3.15米,高0.8米。每座立两柱,柱两侧施滚墩石,中间两柱上施过梁,梁下有门楣、额枋,门楣下施铁梁承托,过梁上置6个坐斗。斗上承托重昂五踩斗拱交单菊花头式梁头。斗拱上施三架梁三檩,斗拱梁檩均为透雕。中门楣上透雕二龙戏珠,拱眼雕成圆腹的宝瓶状孔。上为九脊歇山顶,正脊两端雕螭吻,中间立雕宝瓶,两侧立雕四大金刚拉拽。垂脊上有垂兽,戗脊上有3个走兽。屋顶浮雕瓦垄和勾头、滴水。两侧柱的滚墩石上立雕大狮子和2至3个形态各异的幼狮。坊的梁、柱、额板及滚墩石上分别雕有铺首衔环、丹凤朝阳、二龙戏珠及群鹤闹莲、天马行空、神牛角斗、麒麟送宝等30多幅栩栩如生的祥兽瑞禽图。图案设计采用对称手法,构图和雕刻技术高超,为泰山最瑰丽的石雕建筑,清代石雕建筑的珍品。
从岱庙建筑群的布局来说,岱庙坊处的位置也是很有讲究的。它是从遥参亭到岱庙的过渡,既将二者分割成两组独立的建筑,又弥补了两者之间的空旷。
4岱宗坊
岱宗坊是一座流传有许多美丽的神话的四柱三间式古代牌楼。它始建于明朝隆庆年间,位泰山岱庙北门外,是泰山东路登山之门户,为登山第一坊,号称泰山第一坊。额题篆书“岱宗坊”三个金色大字,有标志导向作用。坊前分立《重修岱宗坊记》和《重修泰山记》。坊北原有三皇庙,祠伏羲、神农、黄帝,还配以八蜡神。两庙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拆毁,1979年在其旧址上修建军了泰山宾馆及旅游机构。
4一天门石坊
一天门坊位于红门宫南的盘道上,明代建,参政龙光题额,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重建,巡抚都察院李树德题额“一天门”。两侧有明代人题“天下奇观”及“盘路起工处”大字碑。岱宗坊是泰山的山门,一天门则是天梯的开始,人们由人间已渐渐进入天堂。
6孔子登临处石坊
古藤掩映,典雅端庄,额题“孔子登临处”五大字。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始建。柱联曰:“素王独步传千古,圣主遥临庆万年”。坊两侧分立两碑,东为明嘉靖间济南府同治翟涛题“登高必自”碑;西为巡抚山东监察御史李复初题“第一山”碑。北侧为两柱单门。
孔子登临处坊,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巡抚山东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朱衡等建,嘉靖状元罗洪先题额并联:“秦王独步传千古,圣主遥临庆万年。”联语于1967年被凿毁。坊西立清嘉庆初年泰安知府撰书《泰山种柏树记碑》。
7天阶坊
天阶坊,明嘉靖年间建,巡按山东监察御史高应芳题联:“人间灵应无双境,天下巍岩第一山。”
一天门坊前路西是关帝庙,始建无考,原祀三国时蜀汉名将关羽。明清时山西盐商常在此聚会祭祀,奉福神,故又名山西会馆。1983年重修,现为国家文物局泰安培训中心。庙东院有古柏一株,墙外碣书“汉柏第一”。 宫东跨溪而南是白骡冢遗址。传唐玄宗登泰山时乘白骡,礼毕下山至此,骡累死,遂封“白骡将军”,并备棺垒石为冢。现冢无存,仅留石碑,传为白骡冢碑。民国年间赵正印根据碑额棱上有“垂拱元年”等残字,断为唐高宗《小字登封纪号文碑》。1988年复立于原处,但残字碑已成无字碑。宫西是大藏岭,其巅有石屋能藏物,故名。 宫后有一巨石耸立,上刻“小泰山”。传为碧霞元君的化身,原有元君小庙,旧时香客多在此焚香祈福,建国后庙毁,1985年重建。
8斗母宫坊
斗母宫坊为双柱单门石坊,跨盘道而立,南额题“斗母宫”,坊阴额题“斗姥坊”三字,“斗姥(mu)”为旧时的称谓。此坊1994年“登天工程”时新建的。
9经石玉峪坊
经石峪坊为一跨道而立的单门石坊,额题“经石峪”三字,1994年重修,此坊主要是起景点提示的作用。
10水帘洞坊
泰山水帘洞,经石峪返再北行半里,有一桥横跨深涧,叫“注水流桥”。桥西北是危崖千仞,飞瀑垂珠,如带若帘,被称为“天绅泉”,俗称“水帘泉”。又因为在岩壁上横阔石缝如洞,又被称为“水帘洞”。山坳中有古洞流水,叫“水帘洞”,有人也附会为《西游记》花果山水帘洞的原型。
11回马岭坊
回马岭坊位于壶天阁之北盘道上,为二柱单间石坊,通高5米,宽2.9米,坊柱脚前后两侧施滚礅石,坊置七斗。坊额题“回马岭”三字,为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吴邵曾题。
12中天门坊
中天门的代表性建筑是广场中央跨路而立的一座两柱单门式石坊。石坊东西而立,额题“中天门”乃集经石峪大字而成,建于清代,古朴简约。中天门石坊建于清朝,两柱单门式石坊跨路而立,额题“中天门”。
中天门,又叫二天门,是泰山的三大天门之一。它地处黄岘岭(因土色黄赤而得名,是中、西两溪的分水岭)的峰顶,海拔847米。玉皇大帝家的门坎就是高啊,要想登上中天门,首先要战胜中天门下号称“小十八盘”的陡峭台阶。
中天门的代表性建筑是广场中央的一座两柱单门式石坊,石坊东西向而立,建于清代,非常的古朴简约。在周围环境的衬托下甚至显得有点过于小巧简洁了。在石坊的北边有一石头形状似老虎横卧,名曰“虎阜石”,传说是黑虎的化身,其实是泰山独特的地质现象之一。
13迎天坊
迎天坊为二柱单门坊,全石头构筑,最初是在明嘉靖年间建造的,早已坍塌,如今的牌坊是1994年按照原样重建的。
14对松山坊
对松山位于朝阳洞北。双峰对峙,古松万株,苍翠蓊郁,层层叠叠,又名万松山、松海。云出其间,天风莽荡,虬舞龙吟,松涛大作,堪称奇观。
15五大夫松坊
五大夫松坊位于五松亭东侧盘道上,二柱单间石坊,长方基石,坊柱下前后施滚礅石,石上浮雕团花。隶额“五大夫松”四字。修建年代不详,清《泰山志》称此坊为“小天门”,而明代又叫“诚意门”。今天看到的是1984年为保护五大夫松将盘道东移时,利用原构件重建之作。
16龙门坊
高阜之上,双崖夹道,旧称云门,今名开山。
龙门坊为清乾隆末年改建盘道时所辟。十八盘自此而始。开山北为龙门,旧有龙门坊,后毁。
17升仙坊
升仙坊位于南天门下。此处山势陡峻,悬崖峭壁,上临岱顶天庭,咫尺仙境,似有飘然升仙的意境,故名“升仙坊”。
全石双柱单门式,宽2.82米,通高4.5米,建于双层方 石基上。基石长1.82米,宽0.64米,高0.5米。柱方形,下施滚墩石,兽头石鼓状。柱上有门楣、额板、额枋,枋上置五斗。顶为五脊四注式,大脊雕圆头吻,浮雕瓦 垄、勾头、滴水。
18篷元坊
道书《云笈七签》把泰山说成神仙所居仙境,名蓬元之天,为道教三十六洞天之一。唐代杜光庭《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 : “泰山周回一千里,名蓬元之天。 ”石坊依此而名,2000年复建四柱三门式蓬元坊。蓬元和后面的之天应该是一体的。
19中升坊
中升坊为四柱三间楼式牌坊,望吴胜迹和孔子庙坊为两柱一间楼式牌坊,造型简洁大方,均建于上世纪九十年代。
20天街坊
天街坊位于天街西端入口处,始建于明代,清末被毁,1986年重建,为四柱三间三楼冲天式牌坊,其柱前后的抱鼓石为石雕麒麟,正脊中央为圆雕火焰,中间额板题刻“天街”二字,无楹联。此坊高大雄伟,比例协调,工艺精湛,不失为泰山天街的标志性建筑。
21望吴胜迹坊
沿天街东行,有一座石坊名曰:“望吴胜迹”。坊北有孔子庙。庙为一进院落,大殿分别供奉着颜回、曾子、子思、孟子的塑像,正中是“至圣先师”孔子的塑像。孔子与泰山的关系密切相连,孔子当年的政治活动、弘扬教育都在泰山留了遗迹,前面石坊上“望吴胜迹”讲的就是这么一个故事:
一次,颜回和孔子上山,孔子望着远方说:我看到吴国东门外系着一匹白马。然后问颜回:你看到了吗?颜回回答得好,他说看到了。我还看到栓马的带子哩。其实,吴国距此千里之远,他怎么能看到那么远呢?颜回了解老师,也跟着联想浪漫了一下。之后,孔子奔走各国,屡屡碰壁,只有颜回坚定不移的跟着老师,可恶劣的生活条件使颜回先孔子而去,孔子哀号:天丧予!天丧予!不久,孔子也离开了人世,就是孔子师生这段不凡的感情,现在也被泰山默默的记住了。明人根据孔子与颜回东望吴阊门的故事建立了“望吴胜迹”坊。
22北天门坊
自丈人峰顺坡北下,至山坳处有石坊,原额“元武”,清末圮。1984年重立,双柱单门石坊,额书“北天门”。是岱顶通往后石坞的必经之路。坊北是摩云岭,自坊前顺坡东下至勺形谷底是“乱石沟”,过沟是独足盘,再前行可至后石坞诸景点。
23普照寺坊
普照寺位于泰山南麓的凌汉峰下,传为六朝古刹,又据清聂剑光《泰山道里记》载,普照寺为唐宋时古刹。金大定五年(1165)奉敕重修,题为“普照禅林”,有敕牒石刻勒殿壁。后屡遭兵燹,基址独存。明宣德三年(1428)高丽僧满空禅师登泰山、访古刹,在泰山20余年,重建竹林寺,复兴普照寺,四方受法者千余人。现存明正德十六年《重开山记碑》记此事。清康熙初年名僧元玉建石堂,并于佛诞之日依古制建坛传戒。道光年间(1821-1850)建佛阁(今摩松楼)。光绪六年(1880)重修正殿和东西配殿。建国后多次修缮。1984年将后院辟为“冯玉祥在泰山”陈列室。
24天地坊
天地坊矗立在泰山西路龙潭路北首进山的路中央。这是一座美丽的四柱三间三梁式现代牌坊。总高度位16.39米,接近五层半楼房,坚实稳重的花岗岩底座上矗立着四个高大的方柱,四柱三间之上有三层雕花横梁,再其上为四个高大的云纹柱头,正中为日月生辉雕塑。其下刻有“天地坊”的横梁总跨度为8.05米,重38吨,调用70吨的大吊车进行施工。
石坊前后有四幅楹联隽刻于四个方柱之上。阳面靠边上联是:“直上青天览众山而崇峻”。下联是:“雄踞东地冠五岳以为尊”明赞泰山崇峻,五岳独尊。中间楹联为:“天覆群生日行月运成宇宙 地载万物雨润风熏护人寰”暗喻登泰山而保平安。阴面的两幅楹联分别是:“泽生大地家和兴业共繁荣 龙舞高天国泰民安程祥瑞”“腾挪日月放光明万民仰普照之恩 吞吐风云纵好雨九州呈滋养之德”。
25天烛峰坊
小天烛峰一柱状孤峰从谷底霍然拔起,高耸似烛,峰端的劲松,宛若烛焰燃烧,因此称“烛焰松”。小天烛峰以东还有一座柱状山峰,比小天烛峰雄浑粗壮一些,即为大天烛峰。
大、小天烛峰附近是泰山欣赏古松的绝佳所在,后石坞古松园就在这里,还有三池碧水。南为鉴池,传说为元君梳洗映容之处,又名玉女洗头盆,北为凤凰池,东北为饮虎池。
26施氏墓牌坊
在泰城东南部的利民小区里有一座石牌坊,这就是施氏墓牌坊。墓地已无处可寻,只剩牌坊与石碑了。
施天裔,字泰瞻,号松岩。先世章丘人,明洪武初始祖迁泰安。1683年任广西巡抚。1685年赐归故里。1690年卒后葬于施家结庄。施氏为官清正廉洁,率直耿介,深受百姓喜爱。任山东左布政使期间,1661年(顺治十八年)主持重修泰山顶碧霞祠大殿、东西配殿、钟鼓楼、山门、御香亭;创建东西石阁、戏楼、神门;重修南天门、灵侯殿、白衣阁等。今岱顶的主要建筑均保持了此次建制规模。1668年受郯城地震影响,岱庙损坏严重,施天裔主持重修岱庙历时10年,并创立了著名的岱庙坊。他亲自撰写了《重修东岳庙碑》(在今岱庙仁安门北)。
27贞洁牌坊
灵山大街灵山小区前有一个牌坊。牌坊上部有"圣旨"2个醒目字,经仔细辩认,中部有"旌表已故生员刘芳之妻聂氏节妇牌"15个字。牌坊两侧有对联,左联:柏舟矢志九天恩荣光万年;右联:松节成操一生芳节高千古。牌坊中部左侧有乾隆元年(1736年)岁次丙辰立字样,距今近300年历史。
据《民国重修泰安县志》载,聂氏为桥沟聂之玑女。《民国重修泰安县志》记载聂氏为刘芬之妻,经反复辨认牌坊和刘元海确认,刘芬应为刘芳。
据了解,贞节牌坊是封建社会为了表扬妇女的贞洁而立,比如长期孀居并且为教育或社会有一定贡献的妇女。
28萧大亨墓牌坊
萧大亨卒于万历四十年(1612年),葬于泰山南麓满庄镇境内的“金牛山”之阳、“龙山”之阴。经万历皇帝“恩命”,人们为其修建了这座精雕细刻、工程浩大的石雕群。今墓地内存石牌坊两座。南面一座名“褒崇典”坊,北面一座名“茂膺天宠”坊。二石坊雕刻精美,彰显了明代高超的石刻雕凿工艺。
Hash:9131c99cbac1e1ac726b3e8db8433be7754bb230
声明:此文由 惠游泰安早知道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