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音乐博物馆丨这也许是中国第一家民营音乐博物馆!

走进音乐博物馆

黑龙江

走进音乐博物馆

探寻的目光中,音乐的长河,在这里激荡

聚焦的灯光里,文明的历程,从这里延伸

1038&1058音乐广播,年度全媒体制作

—— 走进音乐博物馆

这是个非常普通的合影!但中间这位老师,

应该记住他的名字:苗笛!

苗笛:我是苗笛,原来是一名器乐演员,1994年公派我到德国去学习钢琴调律,从德国又到了维也纳,维也纳165万人口,可是大型博物馆八座小型音乐博物馆,在维也纳多达419处。后来我就想,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尤其是音乐文化,比如湖北编钟楚文化的成果,这是震惊世界,在两千年前中国人就能分辨半音的音高,就能把乐器做成按半音率排列的关系,这样一组几乎比钢琴少不了多少的乐器,我就感觉中国人应该有自己的音乐博物馆,而且不是一家!为什么不能在咱们国家也出现四百来座博物馆!

维也纳,165万人口的城市,却有四百多座音乐博物馆,这的确是个令人感到震惊的数字!而十年前的中国,音乐博物馆还属于稀有物,而民营音乐博物馆更是如同开先河一般!博物馆留存的就是文明的流传,而音乐博物馆的缺失所引发的音乐文化断层忧思刺痛了苗笛。说干就干!

苗笛老师利用工作之余,开始收集各类手稿、老乐器,有名人弹过的钢琴、胡琴、小提琴,一百多年前闯关东的民间艺人的大板胡、还有萨满文化的祭祀摇铃,佛教乐器的木鱼笙管,还有因为中东铁路的修建而涌入的犹太、俄罗斯英国的欧洲音乐文化。

苗笛:到了2003年在省博物馆搞了一次百年故乡音乐家回顾展,那个时候还没见馆,就是把一百多年来,黑龙江哈尔滨,还有省内不同时期音乐名家的文字图片手稿出版物音响资料,尽量寻找到办了一个展览,办完展览之后呢,社会反响很大,觉得这是一个有意义的事儿,这就更加重了我对寻找这些文化音乐遗产的信心,所以我就继续搜集,到了2006年1月份正式国家批准建立首家音乐博物馆。

苗笛老师建立的哈尔滨音乐博物馆最初地处地下室。可就是这样一个地下室,却吸引了来自北京天津济南等各地的中国音乐名家,他们纷纷握着苗笛老师的手说:因为你的努力,填补了中国音乐史上的空白!

苗笛:我也想通过这样的行为带动国内的同行,也让他们关注他们本地区的音乐文化历史,把那些应该保护的历史资料搜集到,把那些应该保护的有价值的乐器,保留起来,留给历史,这些文化里面反映的不仅仅是音乐本身,反映的是历史,反映了我们中国人接受外来文化,反映了我们中国文明的包容性,特别是通过这些音乐作品诞生的背景里面明确地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一个精神,就是中华民族不屈不饶,这么一种伟大的精神。

哈尔滨音乐博物馆,

是中国最早的民营音乐博物馆之一,

快十一年过去了,创始人苗笛老师,

通过各种各样的关系搜集,整理展品,

数千件的展品让人不禁觉得奇怪,

这一定绝非一人之力。

国家一级作曲家,杨人翊老师,每每提及苗笛和他的音乐博物馆就会感慨,他告诉我们:苗笛的家庭是一个音乐之家,从父辈开始,就在捣鼓音乐,但是做博物馆这个事,所有人都没有想到,文字的资料,各种图像,还有乐器的挖掘,甚至还自己制作乐器,仿制了不少,全国来说,都是非常罕见的。

作曲家杨人翊:很艰难,他走过的路很难,作为音乐博物馆本身很有意义,代表着国家音乐事业的发展,博物馆是很重要的一面,尤其是像这种博物馆从无到有,资料的筹备和挖掘,花了很多年。

杨人翊:全国来说他是先例了,当初卞祖善老师来的时候,给予了高度赞扬,还有那些大作曲家,大音乐家来了之后,基本上都要到博物馆参观,任何人看了都很震撼,我记得那一年我是跟金铁霖老师一起去的,老师都没想到黑龙江竟然有这样一个博物馆,这在全国来说也是不多见,我就觉得这个博物馆的建立吧,他立下了汗马功劳。

只要杨人翊都带音乐家来这里参观,每一次都会给大家留了极为震撼的感受,而作为老艺术家,杨人翊老师也在考虑,要不要把自己收藏多年的宝贝放到这里来展览。

杨人翊:我最近还给他打电话,我手头有一个黄河大合唱孤本,这个版本,去年我看到一篇文章,就谈到我们国家一共出版了4次黄河大合唱,市面上有的是三种,就少了我手上这个版本,我是在一个地摊上找到的。

每一个音乐家都会把自己好不容易发掘来的音乐谱子当成最珍贵的宝贝,真要捐出去,杨老师还真有些不舍。

杨人翊:这也是通过很大的思想斗争的,因为别人都没有,而且我是好不容因搞到手,当然对于我作曲来说,我也是希望有这样的东西在手上,也是非常珍贵,但是我考虑到这个博物馆的建设需要我们共同的努力,如果每个人都把自己的东西放在手里大家看不到,那还不如放在博物馆,大家都去看,我觉得这个意义更大一些。

哈尔滨音乐博物馆,这里的每一件展品都代表着一个音乐史上的故事,或者是传承,或者是纪念,或者是一段传奇。

苗笛: 所以从94年开始我就有意识地搜集这些哈尔滨历史上典型的会堂剧场,名人谈过的钢琴拉过的胡琴小提琴,还有100多以前清末时期闯关东的民间艺人留下的这些大板胡啊大喇叭拉,还有我们北方民族的特色,千百年传承的萨满文化,里面也有

一百多年来,闯关东,黑龙江历史上的萨满文化,都有对应的大量音乐作品和乐器,留存于世,但是搜集,整理与展示的工作,苗笛堪称黑龙江第一人!

苗笛: 博物馆所有物件都是真的,这是一百多年前的萨满鼓, 这是蒙族的喇嘛,,这个笙是现代的,和湖北的乐器有异曲同工之,以前是一个佛教乐器,这是蒙族的小四胡,一边骑马走一边,这是黑龙江独有的赫哲族族,有自己的音乐比如 还有自己的乐器——桦皮, 这个是清朝末年闯关东的民间艺人,其中呢在中国上找不到6根弦的胡琴,是我仿制出来的,只存在历史上的,只有哈尔滨发现了这件乐器. 全世界都看不到,只有在这才能看到全球独一无二,代表的闯关东的历史。

看着展览馆里的展品,苗笛,如数家珍,而传说中的乐器,真的展示在你面前时,你也会感叹造物之伟大,音乐之神奇!

六弦的胡琴流存在传说中,而七弦的吉它,也是一个在历史传说中存在的物事,苗笛就在哈尔滨真得找到了一把存世,还可以使用的七弦吉它!

苗笛: 曾经在历史史料上读到过七弦琴,可是在我接触的乐器中我没见过,后来哈尔滨有一个老俄桥去世了,我就在他那里发现了七弦琴,后来给他们讲了我找了很多年,家人以非常低的价格卖给了我,全国很少有!

折叠钢琴是苗笛老师搜集到的一个特别有趣的展品,

这代表着我们中国制作钢琴技艺的水平,世界领先!

苗笛:这个是中华民族的骄傲,聂耳牌,上海产的,上个世纪5年代,周恩来和文艺界有一次谈话,说要到最基层和让农民的孩子也看到和听到演出,交通不便,便制造了小型钢琴,这个钢琴是折叠钢琴,国际上只有中国有,还不影响音色,外国人称赞,国内罕见。

苗笛老师告诉我,搜集整理乐器,

他有一个习惯,只要看到听到那里有音乐类型的展品,

就不计一切代价去搜集,

然后整理,保护,而且,不会用于商业

苗笛:日本是个很有创意的民族,这个是日本小学使用的卡哇伊风琴,雅马哈风琴获得了世界上奖项,得全了。曾经有日本企业家到我这里来参观,想用两台高级轿车换我这里的一台钢琴,没换。

也许是骨子里的音乐情怀以及对传播音乐文化的迫切需求,

苗笛没有把搜集到的展品,

哪怕卖出去一件,出多少价码都不卖!

Hash:f14c81771947c160dd4a7c9e76353e6ab7aa4aeb

声明:此文由 音乐双声道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