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双井老旧小区升级改造 60年老楼水管焕然一新

  人民网北京12月5日电(记者 高星)曾经堵塞的水管道变得畅通,马桶、洗脸盆也焕然一新;曾经气味难闻的旱厕将不复存在,居民生活更方便;曾经脏乱的墙面走起文化范儿,锁住乡愁讲起故事……今年以来,双井街道完成老旧小区升级改造5项,共绿化1200平方米、道路铺装6500平方米、旱厕改造10个、水管改造工程1个。

不到3个月 两栋60年的老楼水管焕然一新

改造完成后的卫生间管道。人民网记者 高星 摄

近日,双井垂西社区5号楼、13号楼的上下水管线改造完成,不仅漏水问题解决了,连马桶、洗手台都焕然一新。

“在下水管道没修好之前,我们上厕所时都需要备着一把伞,洗澡也不敢洗太久,怕堵住下水道,让积水流到楼下。因为墙体浸泡表面超过1米,天花板也经常漏水,所以我还练就了一身为房顶打补丁的本事。”家住垂西社区的居民一回想起曾经家里的自来水管线,脸上的表情顿时充满无奈。

记者了解到,垂西社区5号楼和13号楼都是建立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工厂宿舍楼,其自来水管线也是那个时候建造的,如今,60年的岁月过去了,旧的自来水管线管内污水的腐蚀让水管壁越来越薄不说,自我疏通的水平也越来越差。

2017年,双井街道前期通过党政群共商共治工程,确定了垂杨柳西里小区楼内上下水管线改造项目。改造工程从今年9月8日开始启动,施工方对两栋楼的排水管道进行重新铺装,对居民家中修复管道所涉及到的马桶、洗脸盆等全部进行更换。历时不到3个月,两栋楼已完全铺装完毕。

“下水管道修好了,我们终于可以好好洗个热水澡了,也不用每天为下水道堵塞而发愁了,真好!”居民说道。

改造5个社区的旱厕 解决“如厕难”

旱厕改造后焕然一新。

据了解,这仅是双井街道为老旧小区改造升级的项目之一。这些年来,街道从出行、环境等方面,为老旧小区的老百姓解决了许多生活难题。

“自今年8月起,我们开始对垂西、垂东等有需求的社区进行修路、补路、填坑,目前,许多老旧小区都已重新铺装完毕。”双井街道相关负责人说道。

除此之外,双井街道还打通了双花园南里、光华北街等5条断头路,将道路扩宽建设为12米,实现了周边道路的微循环。同时,联合区规划委、绿化局,在光华北二街建设了9个街边公园

此外,为了解决居民"如厕难",改善环境脏乱,10月23日,街道联系区城管委开始对垂西、垂东、百子园、九龙、光环5个社区内的旱厕进行改造。同时,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施工对居民生活的影响,专门为居民搭建了临时厕所20多个,解决居民实际生活问题。

“2019年,我们计划对垂东、垂西、九龙等社区的重点老旧小区进行楼道粉刷、修建树木、综合环境整治、安装监控探头、以及门禁系统升级改造。”双井街道相关负责人说道。

居民当起设计师 打造双井区域特色文化墙

具有双井区域特色的文化墙。人民网记者 高星 摄

垂杨柳南街,主路干净整洁,路边栏杆的台阶上摆放着一盆盆鲜艳的花,而路南侧的墙面一改往日的脏乱差,取而代之的是一块块独具双井区域特色的文化墙,此文化墙由29块宣传栏组成,共计260平方米,主要由“双井文化”、“双井记忆”、“双井风采”3部分组成。

“我们在文化墙里融入了黄木厂、和平村、北京内燃机总厂等12块手绘图;共商共治、网格服务等6块介绍;以及鼓舞人心的话语,和展示地区风采的"掌上双井"微信二维码。”双井街道负责人说道。

记者了解到,这面墙的设计不仅仅是街道的单独设计,居民们也提供了很多点子。

“墙面"换装"以后,让我们这个老旧小区变靓不少”,家住附近的居民说道,以前,这墙面破旧不堪、粘贴上的小广告显得墙面又脏又乱。我们就和街道提了建议,希望进行整改,并将垂杨柳地区的老故事展现在墙上,既能锁住本地人的乡情,又能使异乡人了解双井文化和历史

作者:高星

Hash:e7ce3431b747f403504b49b53bdfea29d800f4e8

声明:此文由 人民网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