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眷村:1949年后国民党老兵的卸甲之地
全文共2507字 | 阅读需5分钟
本文系中国国家历史原创文章,转载请联系小编微信号zggjls01,欢迎转发到朋友圈!
两岸人民的血脉却永远无法被割裂。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余光中
台湾海岸风光
诗人余光中的《乡愁》描述了海峡两岸的深深离愁。1949年解放战争结束,溃败的国民党军队携带家属渡过海峡,前往台湾,从此与家乡亲人天各一方。远离家乡的他们在台湾究竟过着怎样的生活?他们的后代又是如何在当地奋斗成长的?
远离家乡的艰辛生活
1949年4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占南京,24日凌晨攻占南京总统府,宣告统治中国22年之久的蒋家王朝覆灭。国民党军队随之陆续退往台湾。从此,台湾海峡将祖国与宝岛分隔开来。也正是在这一年里, 仅有3.6万平方公里的台湾岛,一下子涌入了近200万人口。在这庞大的队伍中,除了国民党军队,还包括和他们一起撤离的随军家属。
1949年4月29日,国民党军队撤离上海
初到台湾时,这些人都以为留在这里只是权宜之计,很快将返回家乡,所以普通的士兵和家属都居住在临时搭建的简易房屋里。然而,临时安置就这样一直临时了下去。当“反攻大陆”逐渐成为泡影,简易住所就成了他们永远的家。这些散落在台湾各处的住所聚集地就是 眷村。
早期的眷村大多集中在台湾的大中型城市,如台北市、台南市、高雄市、桃园县等地。据统计, 历年来台湾的眷村多达530座,其中桃园县的数量最多,有80个多个。初来台湾的普通士兵因为毫无家底可言,都要白手起家,所以眷村人的生活大多十分困苦。上个世纪50年代,眷村里的房子基本都是用稻草盖屋顶,泥巴做围墙,十分简陋。
当年前往台湾的不少国民党军人都是孤身一人的未婚小伙,眷村的生活安定下来后,他们就面临成立家庭的问题。眷村军人和台湾本地姑娘的联婚给眷村故事增加了不少有趣的情节。因为语言、风俗习惯不同,台湾本地人很少和眷村人往来,加上外省老兵的生活条件大多不好,台湾本地家庭很反对让自己的女儿嫁到眷村去。他们把外省的眷村人称为“芋头仔”,因为芋头不值钱。直到1970年代之后,这种观念才逐渐得到改变,眷村里开始出现“台湾妈妈”。一位嫁到眷村的老太太回忆,当年出嫁时,自己婶婶评价说是“剁给母猪吃粪”,白白浪费了一次婚姻,谁知道婶婶最后自己也做了外省人的丈母娘。
眷村里的人来自大陆各个省份,这里汇集着不同的乡音和习俗文化。因为有着被迫远离家乡的共同命运,他们时常聚在一起回忆过往的家乡生活,在日常生活中也乐于相互扶持,使得眷村里的人情味异常浓郁。早期的眷村生活在台湾的影视作品中也有体现。台湾导演虞戡平1983年导演的歌舞电影《搭错车》就是以台北市信义村为背景,讲述一位退役老兵和养女相依为命的故事。这部电影的 主题曲《酒干倘卖无》至今仍在两岸传唱。
虞戡平是国民党军人的后代,他一直坚持用自己的方式还原眷村里的故事。在他的回忆中,两岸未开放时期,对家乡无限怀念,但无法归乡的长辈比比皆是。眷村人面临的生离死别是旁人很难体会的。虞戡平在1988年导演的电影《海峡两岸》,深刻反映了当年两岸分离的悲哀。
在特殊的环境下,初代眷村的故事有苦也有乐。这里汇集祖国大陆各省的风土人情和文化,因为早期眷村的房屋大多用简陋的竹篱笆围隔起来,所以 眷村文化也被称为竹篱笆文化。
为更好的生活而奋斗
随着时代的发展,台湾眷村也慢慢发生着变化。第一代眷村人的苦难和离愁已经渐渐被时光冲淡,他们慢慢融入了当地的生活。虽然生活困苦,但是初代眷村人还是想方设法给子女提供无忧无虑的成长环境。
围绕眷村所形成的特殊群落,与外界的环境是很不一样的。这里的家庭中,男主人大多是军职,所以家庭对子女的教育和约束是比较严格的。男主人经常到部队去,照顾家庭、养育孩子的任务主要落在母亲身上,妈妈满街追孩子打是每天都会上演的戏码。在生活条件困难的情况下,大家相互扶持,很多孩子都是吃百家饭长大的。 眷村的第二代就是在这样一个具有浓厚人情味和各省文化差异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
眷村出生的青年
不像初代经历过战争与离别的伤痛,眷村的第二代生活在贫困但相对安定的环境中。面对困窘的生活,有别于父辈们背负着对故乡的沉重思念, 为更好生活而努力奋斗成为第二代眷村人的生活重心。眷村里的每一位父母也都希望自己的后代能够好好念书,奋发向上,早日摆脱贫穷的生活。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这里走出了 政界的宋楚瑜,商界的郭台铭,演艺圈的名人诸如邓丽君、赖声川、王伟忠、林青霞、罗大佑等等,不胜枚举。对于在眷村出生和成长的第二代来说,在童年和少年时期,他们因为眷村的特殊经历尝到了酸甜苦辣,这里的生活影响了他们一生。
1953年1月29日的凌晨,台湾省云林县田洋村的邓家迎来了第四个孩子,是个女孩。男主人给他的女儿起名邓丽筠,意思是美丽的竹子。但是家人误将筠( yún)读成( jūn),周围的人便开始叫她“丽君”,这是她日后艺名的由来。
少年时期的邓丽君
邓丽君的父亲少年时期就加入了国民党军队,曾参加过台儿庄战役,解放战争后随军撤到台湾。1954年,由于部队换防,不满一岁的邓丽君开始了随家人四处漂泊的眷村生活。儿时的邓丽君就表现出非凡的演唱才能,常常在眷村邻居们面前表演。因为家里经济条件不好,稍稍长大后,她还经常随乐队到各地劳军表演补贴家用。
总之,奋斗是第二代眷村人的生活主旋律,他们中的很多人早早就出来谋生,为了改善家境而勇往直前。
未完的故事
——回忆与传承
当年国民党军队及其眷属们仓促来到台湾,只求有一屋一瓦遮风挡雨,如今时代变迁,越来越多的眷村因为市政建设而被拆除。眷村正在慢慢消失不见。
初代和二代的眷村人虽然住进了崭新的公寓楼,生活更加舒适,但很多人还是会定期回到老地方再看一眼,即使那里已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对他们来说, 眷村不仅仅是居住的地方,更是承载思乡之情、奋斗激情的回忆之处。他们要将这些作为遗产传给他们的子孙后代,告诉他们 不要忘记自己的先辈来自哪里,自己的根在何方。现在,在很多眷村里设有眷村历史展览馆,陈列着以往种种历史的碎片,眷村人的后代可以随时来这里了解过往。
台湾四四南村眷村文物馆
时至今日,眷村文化已不再仅仅是代表一种思乡文化,更是一种包含两岸合作与交流的文化。 眷村在消失,两岸人民的血脉却永远无法被割裂。
▼
公号转载须经授权,并不得用于微信外平台
被传染病改变的清王朝
Hash:f662050db1489e7925c5518e6c19680e7077bab4
声明:此文由 中国国家历史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