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夫当关 万夫莫开——中卫胜金关

胜金关中卫市区东约25公里与中宁县分界处,属沙坡头区镇罗镇,位于中宁山南麓,卫宁平原中部丘陵地带。北面山峦起伏,沙丘纵横。南在是滔滔的黄河水,像一条白色的玉带婉蜒东下。包兰铁路穿行在山河之间,关城下面有一座隧道洞口陡峭的石壁上镌刻着“胜金关”三个道劲、端正的大字。这里山河阻隔,路通一线,自古是兵家扼守的雄关要隘,也是著名的古战场。

明代,参将韩玉见这里山势险要,就奏请朝廷筑关防守。因这里历史上曾北阻金兵,加之关隘之险胜似金陵潼关,故而取名"胜金关"。

嘉靖宁夏新志》云:"在城东六十里。弘治六年(1493年)参将韩玉筑,谓其过于金徙潼关。"《中卫县志》日:"黑山之南支,如怒犀奔饮于河,即胜金关也。石峰横峙,隔河与南岸泉眼山相对,拱抱县城为一关键云。"古诗云:"银川到此启管键,襟山带水不可越。"是宁夏西路要隘。明代修筑,清代置分守参将率兵防守,并设公馆。至清同治四年(1865)提督梁生岳全军覆没于此而废。

公元1226年,一代天骄的成吉思汗率领着浩浩荡荡的蒙古铁骑,经此关隘,南沙黄河九渡。成吉斯汗死后蒙古军秘不发丧,又北上攻下兴庆府灭了西夏。元代在胜金关以西设应理州;明清两代均以重兵扼守。

明弘治元年(1488)始建该关,万历四十一年(1613)重修,毁于清同治五年。胜金关是长城重镇中卫城的咽喉,如果攻下胜金关,便可长驱中卫,再无险可守。胜金关堡在中卫市市区东25公里与中宁县的分界处,属镇罗镇。城堡为中卫东部屏障,约60米见方,城墙残高l一4米不等。《嘉靖宁夏新志》云:"在城东六十里。弘治六年(1493年)参将韩玉筑,谓其过于金徙潼关。"

胜金关是清代平定新疆青海的军运枢纽

清初平定青海罗布丹津和天山北路厄鲁特部之乱;乾隆年间平定准格尔等反清武装集团。在历次战役中,胜金关均为清军重要的进军路线和军械粮草的运输线。

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十一月,皇太子(即后来的雍正皇帝),曾亲率大军由北京出发,分三路进兵青海。翌年农历二月十九,大军到达今中宁县枣园堡,随后由胜金关经中卫县至甘肃永登,开赴安西。

同治五年(1866年)闰五月,陕西回军首领白彦虎所属的马正和、俞彦禄、毕得材等部,以轻骑兵日夜兼程奔袭定运营(今阿拉善左旗巴音浩特)。蒙古阿拉善王根据当地沙漠大、水源少的地理特点,以重兵扼守沿途水道,并堵塞沿途水井。回军大队人马苦于无水,困在茫茫的沙漠之中。因干渴不得已扭沙漠中艰难撤出。这支沿贺兰山西麓南下绕出沙漠的回军,乘清军不备,突袭胜金关,全歼守军。清军守将提督梁生岳仅以身免,只身一人狼狈逃回广武。胜金关清军尸骸累累,两年之后才由清军统领黄鼎掩埋。

仅一河之隔的清军提督曹克忠收容胜金关的败兵,由四百户(恩和堡)退至宁安堡。继而退人茶盐厅(今海原县城),旋又退甘肃靖远

这次战役后,清军闻凤丧胆。战报传到京城,清朝皇帝十分震恐,命令曹克忠整编收容数营残兵败将,立即进驻胜金关,卡住通往甘肃、青海之路的咽喉要隘。随后又调川军黄鼎部到中卫增援。

信息来源:中宁消化病医院

相关链接

一边是河水,一边是长城 犀牛扑水胜金关

胜金关是中卫军事关隘的代表,地处沙坡头区与中宁县的交界处。如今来到此处可以看到,一边是翻滚的黄河水,水面壮阔气势汹涌,另一边则是形状像极了“和谐号”车头的一段残存的山体,建有长城烽燧,地势险要,易守难攻。雄关漫道,诉说着一段历史。

胜金关

黄河岸边的一段古老传说

有关胜金关的一段传说,在当地广为流传:很久以前黄河北岸盘踞着一条金龙,而距此不远的南岸居住着一条青龙。二龙各据一方,相安无事。后来,北岸的金龙羡慕南岸河边的良田和富足的生活,企图独霸这一带。适逢有一年黄河发大水,淹没了南岸,金龙乘势过河赶走了青龙,在此兴风作浪,不断祸害黎民百姓。朝廷得到急报,便派了高僧、道士前来,会同边关守将及当地百姓,凿石堑龙,诵经镇蛟。无奈金龙已经得势,众人白天将山挖断,晚上山又自动合上。人们无计可施,只好祷告上苍垂怜,拯救生灵。众人的虔诚祈求感动了太白金星,他化作道士来到人间,教人们挖山拉断山腰龙体,果见金龙血水喷涌,山体再也无法合在一起。自此便在黄河两岸出现了两座高耸对峙的山头,成为西北边陲的重要屏障。

到了明代,参将韩玉见这里山势险要,就奏请朝廷筑关防守。因这里战胜过金龙,历史上又曾北阻金兵,加之关隘之险胜似金陵潼关,故而取名“胜金关”。

《中卫县志》记载:“黑山之南支,如怒犀奔饮于河,即胜金关也。石峰横峙,隔河与南岸泉眼山相对,拱抱县城。”意为高大雄伟的胜金关如犀牛扑水,镇守着中卫县的东大门。

驱车前往,“怒犀奔饮于河”的壮美已无从领略。唯一见证历史硝烟的是一段百米有余的长城遗迹,坡势平缓,植被稀疏而齐整,没有奇峰怪石,也没有古树林立,只有一座孤零零的烽火台矗立在顶端,就像一位退役却不甘心的士兵,守卫着这片土地的寂静。昔日汹涌磅礴贴近关隘的黄河水,如今已退至数里之外,河水退去的河滩地,成为丰产的良田。一块写着“长城”的石碑立在山体下,标注下些许历史的痕迹。

历史镜头中的胜金关

但是,历史上的胜金关绝不是我们看到的这般宁静而太平。胜金关与打硙口、三关口镇远关合称为宁夏“城防四隘”。

明朝时期,胜金关是北方蒙古游骑入侵中原的四条主要道路之一。弘治以前,蒙古部族骑兵时常窥伺南侵,少则出动五六千人,多则一两万。明朝弘治六年(1493年),参将韩玉奏请朝廷筑关防守,明朝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重新修葺。山巅之上建有墩台(烽火台),13米见方,高4米。距烽火台10米处还建有三座“品”字形兵营,每座兵营长约60米,宽约40米,周围筑有石砌围墙。外侧借山坡之势经人工斧凿而成绝壁,在缓冲的西山坡,从山顶依山势筑关墙至山脚下,设有关门。明代除在此设兵守护外还建有驿站,名曰“胜金驿”,常备马30匹,卒15名,粮90石。

清初平定青海罗布丹津和天山北路厄鲁特部之乱;乾隆年间平定准格尔等反清武装集团。在历次平叛战役中,胜金关均为清军重要的进军路线和军械粮草的运输枢纽。

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十一月,皇太子胤镇(即后来的雍正皇帝),曾亲率大军由北京出发,分三路进兵青海。翌年农历二月十九,大军到达今中宁县枣园堡,随后由胜金关经中卫县至甘肃的永登,开赴安西。前后数次重大军事活动,大批朝廷军队和器械粮草都是经过胜金关开赴前线的。胜金关也因此繁忙起来,驿站扩大了,人员、驿马增多了,军情塘报往来穿梭,关下尘土飞扬,奔驰着传递消息的驿马。

1958年修建的包兰铁路穿越胜金关,在此开凿隧道654米,之后S201国道和中宝铁路、太中银铁路又先后在这里交会,历史上的咽喉之地变成坦荡通途。

余丁乡所在位置

胜金关外余丁乡

“如果你们想了解明代的卫所制度,应该去一趟胜金关附近的余丁乡。之所以叫做‘余丁’,是因为明代宁夏卫在役军士和屯田兵士的子弟称为‘余丁’。此处一条渠称为余丁渠,后乡以渠得名。”中卫的文史专家讲起胜金关时,特别谈到了距此不远的余丁乡。

明朝军队编制实行“卫所制”。军队组织有卫、所两级。一府设所,几府设卫。卫设指挥使,统兵士5600人。卫下有千户所(1120名士兵),千户所下设百户所(112名士兵)。军队来源为世袭的军户,由每户派一人为正丁至卫所当兵,军人在卫所中轮流戊守以及屯田,屯田所得以供给军队及将官等所需。其目标在养兵而不耗国家财力。据专家考证,余丁乡最早的人口来源为军人家眷以及退役老兵。结合历史资料,记者梳理出了余丁地名诞生的由来:明朝洪武年间,由于国力较弱,统治者无力控制边陲,便将宁夏镇、灵州、鸣沙等地居民迁往关中,当时中卫本地居民留下的丁口与驻军一并编入卫所,共同屯垦,剩下来未能入编的军属以及投亲靠友者成为“余丁”,制定区域、划给荒地、配给耕资,开垦驻守。

关于“余丁”名字的由来,还有另一种说法。当我们走访余丁乡余丁村的村民时,他们讲,余丁村的人口最早来源于明代山西大槐树移民,“一个地方安置一部分人,安置到最后,余下的人就安置到这儿了,所以叫‘余丁’。”这种说法似乎也有些道理。

在余丁村村委会,我们碰上了余丁村60岁的村民雍天命和他年逾八旬的父亲。据他们讲,余丁最有说头的典故是“余丁早春”。由于地处双龙山(是不是就是传说中的金龙和青龙呢?)山湾之中,东南九曲黄河环抱,余丁村的春天要比别处早来十多天,当余丁的树已披上一袭绿装时,别处的树才刚刚萌出嫩芽。

相传清代初期康熙访贤路过余丁,正是清明前,别处的树木还伸着向空索物的枝干,而这里的杨柳已经抛出绿芽,农家地里一片葱绿。康熙吃惊地说:“此地杨柳发青春到早,余丁早春也。”自此以后,“余丁早春”就被人们传开了,在“中卫八景”中占领了一席之地。

得地利之便,余丁是一处风调雨顺的富庶之地。村上一位女干部对我们讲,她1981年嫁到余丁来,这么多年,从来没见过这里下冰雹,可以说是旱涝保收。村里的老人们则把风调雨顺的功劳归结为不远处双龙山大佛寺的护佑。

历史与传说,古老与现代,就这样在此交织,形成这里别样的地域文化

来源:新消息人文读库

Hash:6b7c9ac0f3bc448d63e86d67e614fba16899c80e

声明:此文由 中卫发布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