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厅十八井”!这是一座遗落在乡村的“民间故宫”!

据宋《临汀志》记载:“唐开元二十四年,始开福、抚二州山洞置汀州。”汀州下辖长汀宁化龙岩沙县河源溪流域归长汀县管辖,设河源里。

位于河源溪流域的培田村曾长期由长汀县管辖,于1950年代中期随宣和乡划转到连城县

《培田吴氏族谱》记载,元至正四年,开基祖吴八四郎由浙江迁至宁化,再辗转迁居河源地区定居开族。

明朝初年,其孙吴文贵携家室迁往上篱村北面冈背定居,这片土地被称作“背田”。由于“培”,意含培育人才,也含培植禾苗获得丰收的寓意,“背”与“培”两字谐音。于是,在明代,先人们把“背田”改称“培田”,沿用至今。

地处崇山峻岭之间的培田,早期居民主要以农耕为生。春耕,是培田一直传承的试犁习俗。每到农历三月,当地都要举办独具特色的春耕节。伴随着水田里耕牛劳作,扶犁翻地,一年一度的春耕节拉开序幕。这铭记稼穑艰难的仪式,是农耕时代的文化记忆。

祭祀农神的活动盛大、隆重而庄严。鼓乐声声,檀香袅袅,村中德高望重的长者代表全体村民酹酒以地,呈献祭品,以代代相沿的仪式,表达着对农神的敬畏,对农事的敬重。

耕读传家,诗书继世。明弘治年间,吴氏七世祖吴祖宽创办了培田第一所学堂——石头坵草堂。清乾隆年间,后世族人于此基础上扩建为留存至今的“南山书院”。书院院门楹联“距汀城郭虽百里,入孔门墙第一家”为明代兵部尚书裴应章所题,在裴应章看来,培田虽远离汀州府城,却以其乡村教育成就鼎盛文风。

明清科举时代,南山书院总共培养出191位秀才,其中11人登进士第。

在吴氏历代考取功名的族人中,武生员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吴拔桢是其中的佼佼者。民国《长汀县志》记载:“吴拔桢,十四年戊子科第六名,壬辰进士”。

培田村前的这座“恩荣”牌坊,就是晚清朝廷为武进士蓝翎侍卫吴拔桢特许建造的。

从耕读传家到亦官亦商,培田吴氏家族走过既充满坎坷艰辛又不同凡响的发展历程,而他们在每一历史阶段的荣耀与辉煌都凝聚在一座座高堂华屋之中。

培田建筑特色被称为“九厅十八井”,采用中轴线对称布局,厅与庭院相结合,既吸收了北方庭院式建筑的布局特点,又适应南方多雨潮湿的气候特征。它特别适合于聚族而居的大家庭生活,实际上是官方“府第”式建筑在民间的翻版。

延绵成片的高堂华屋中嵌着这样一条古街,号称千米长街。据史料记载,培田在明清时期曾设“义和墟”而繁荣一方,墟场主要在这条街上。

当年,千米长街上店铺林立,商号麇集,不但经营各种杂货,还有银库、当铺、客栈等名目繁多的服务业。

几番风雨,几度繁华。保留了一片乡土中国遗风的培田,是中国传统乡村与文化的活化石

培田的历史浓缩了客家人的历史,培田的文化凝聚了客家人的文化,培田的山水寄托了客家人的乡愁

一代又一代的培田人,以家族为依托,士农工商诸业并举,使得历代培田人能够走出闽西山区,为家族的繁衍与发展汲取外部资源,然后再回到家乡,建造家园。培田是他们的根基,是他们的归宿。

不依赖于乡土,也不离弃乡土,培田镌刻着乡土中国的记忆与情怀,展现着客家人的智慧与勇敢……

《中国影像志·福建名镇名村影像志》由福建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与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联合摄制,福建电视台综合频道与海峡卫视联合承制。该片采用影像形式展现福建省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名”“特”风采,从地方志的角度讲述福建名镇名村的历史,将历史智慧和方志典籍通过影像形式“立”起来、“活”起来,是福建省方志委在全国方志系统率先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助力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的实际行动,也是福建省方志委贯彻落实福建省委、省政府关于农村工作有关部署的具体举措,将对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留住乡愁记忆、延续乡村历史文脉和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等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精彩片段抢先看

更多精彩,敬请关注

12月17日21:48,

《中国影像志•福建名镇名村影像志》

第一季

第六集连城培田篇!

Hash:d1d26f78b5660cda90fdd533a4851ff55497952b

声明:此文由 海峡卫视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