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城西有座古刹,曾发生过奇怪之事

许昌城西有座古刹,曾发生过奇怪之事

【周末,跟着老梁逛许昌】

第198站:灵井刘庄大悲寺

许昌城西有座古刹,曾发生过奇怪之事

文·图‖梁耀国

灵井镇刘庄东有座古刹,名曰大悲寺。我是偶然骑行至这里时发现的。(想看看上一站老梁逛了哪儿?欢迎点击以下链接欣赏: 许昌通第N次来天地之中,有啥新发现? )

下图:大悲寺山门。

大悲寺山门外西侧,立有一通丈把高的老石碑。读其碑文,内容为《重修大悲寺殿宇记》:

乡进士郡人李惟O书丹

乡进士郡人宋祖篆额

乡进士郡人崔文翰撰文

粤稽古志,州治之西,寺名大悲,乃古刹也。是寺也,平原旷野,庙貌森列。中夫佛殿,有记贠刘二公,纪于前地藏佛殿;有记阎刘二公,纪于后如六祖祠,如伽蓝殿。各有所记,以既垂碑勒石矣。

矧(shen)兹大悲菩萨,纯孝贞一,格于上下。每年春仲,远迩香醮者以万计,可垂范于无疆者。号余阅翰墨,逮我皇明国制祀典也。有功德于民,则祀之;以劳足国,则祀之;能捍大灾,御大患,则祀之;法施于民,则祀之。非所祀而祀之,名之曰淫祀。淫祀者,无福不载祀典。今兹大悲大孝之行也,香山有祠已重,炙于有耳,兴源有缘,益显赫于无声,止有功于君父。孝行立极,法施于民而可祀者,可无石以勒其功,著其德,纪其绩耶。

惟时有乡社耆老,来属(同嘱)予言曰,兹殿剏(chuang)立,既久经始于嘉靖十五年(1536年),落成于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久欲树碑,力弗及也。愿纪以言,予准曰:愈是庙则巍然,甲兹一云然,经历既久,栋宇就荒,垣墉倾圮,暨茨弗饬。外户不闭者数年,僧徒将荡,析离居矣。汝盍聚财植工,盖云集哉,而后纪事不亦可兮。皆曰然乃各处一心募,乃善人各捐家资,教护属功,百堵皆兴。有刘氏率作O其源,山门继立。有李氏兴事,洪其流社。众咸集倏然襄功,皆欲纪其事。予乃言曰:塗茨既饰,金碧辉煌,则神明以妥,垣墉壮丽,山门重新则粉修有所。由是一佛之孝,兴起于多方。天下之孝,皆佛孝也。一时之感,普化平众生。万世之孝,皆佛孝也。岂惟修斋诵经,求福礼于来世,祗祗肃肃,祈阴阳于香窴(通阗)已耶,然则是孝也。根于人之不容已,则是庙已,亦亘万古而常存焉。经曰:有其举之,莫敢O也。则是庙之修,尚宜百世而不迁,因功是誉。善人之请余,故立诚修辞,乐为之记云。

大明隆庆二年(1568年)岁次辰十四孟冬之吉立石

下图:《重修大悲寺殿宇记》。

由于风刮雨淋,字迹模糊,我花了近两个小时的时间,才较完整地将碑文抄录下来。

为了方便朋友理解,我粗略叙述一下碑文的内容:

考古地方志,许昌城西有座大悲寺,是座古刹。这座寺庙,坐落于平原旷野之上,庙貌森然。前面贠刘二公捐建的地藏殿,有记载;后面阎刘二公捐建的六祖祠、伽蓝殿,也有记载。他们的事迹,均已勒刻于石上。

大悲菩萨,至孝专一,顺应天地。每年仲春时节,远近前来上香的以万计,因此声名远播。旧制中,以下几种情况可祀之:“功德于民”、“以劳足国”、“能捍大灾,御大患”、“法施于民”。除此之外而祀之,就叫“淫祀”,简单地说,就是没有名头的祭祀

重修大悲寺殿宇,开始于嘉靖十五年,落成于嘉靖二十五年,历时十年。修成后,金碧辉煌,神明以妥,垣墉壮丽,使之“亘万古而常存焉”。基于此,我“立诚修辞,乐为之记”。

步入阔大的庙院,迎面碰到一面相慈善的老尼,她先施一礼,随之告诉我,中殿的西山墙墙脚还放着几通老碑。

下图:中殿。

经过一番仔细辨认,一通为立于大明嘉靖四十八年【嘉靖年号使用时间为嘉靖元年(1522年)至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怎么会出现嘉靖四十八年?也有可能是我抄错了】的《修大悲寺记》碑,一通为立于皇明万历十三年(1585年)三月初一的《重修关王庙记》碑,另外一通为立于大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的《大悲寺重修殿宇金装圣像记》。其中,《修大悲寺记》末尾这样写道:天覆地载,仪养群生。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民安物阜,老幼康宁。

莫讶一声超十地

但凭六字定乾坤

在大佛殿的门廊下,靠着一块两尺见方的方形石碑,碑文为《重修大悲寺山门东碣记》,保存相对完好:

按古志,许为颍州郡,历宋元来为长社邑,又更名颍昌府,沿革既久。粤稽古刹,许城西有寺,称名曰大悲寺,是寺也。与他寺不同,莫或有改革。毁像而废之者,余当顾名思义,是庙之设有三才之道。殿主事寺之孝,人道昭矣。其后殿主地藏秋成之义,喜恶徵矣。是二者根于人心之不容已,则于庙之设,庙道万古而后。先相妆惜外大门,弗称且倾圮。秋益,人倡于前。董善人。

碑文前半部分的意思是:按古志记载,许昌过去为颍州郡,历宋元两朝为长社邑,后又更名颍昌府,沿革了很久。经过查证,许昌城西的大悲寺,说的就是这里,寺名一直沿用至今。后半部分则写了修庙的功德所在,既度人,又度己,且留名万古。结尾处,草草写了修大门这件事。看似轻描淡写,其实借前面之意,也顺带含蓄地把自己夸了一番。这点小心思,不言自明,人尽皆知。

从大悲寺出来,往西骑行约一里许,就是刘庄。在一丁字路口,见一矍铄老者在村中心的小广场上扬油菜籽,忙上前打听大悲寺的古往今来。

老者停下手中的活计,说他叫刘喜章,今年89岁,曾经当过生产队长,由于不识字,怕说得有偏差,因此建议我去找老支书刘根旺,他能说清楚。老支书家可好找,大队部北边那排房子第三户即是。

下图:刘喜章老人。

既然说到这份儿上,我若一根筋坚持,肯定会惹老者不高兴,于是,依言寻去。不巧的是,铁将军把门,老支书显然不在家。没办法,只好折了回去。

见我快去快回,不等我开腔说话,已经看出端倪的老者急忙放下手里的簸箕,往道沿上一坐,一边回忆,一边给我讲。

过去的大悲寺形势很大,有中殿、后殿、配殿等一二十所房子,是方圆圈老百姓进香拜佛的地方。阴历二月十五的大庙会,是刘庄、贾庄、大路陈、大路李、大慕庄等十二个村子的会底。会上,有来看大戏的,有来许愿还愿的,也有来走亲戚的,可以说,这是一年当中最热闹的时候。

下图:刘庄村委会。

解放后,拆了庙里的神胎,大悲寺变身为大悲寺学校,有小学,有初中。当时学校少,尽管半坡铺离这里四五里,但它村的初中生必须跑这儿上。校长张汉章名气大,管学校很有一套。学生一大早赶到学校,扛着花花棍,唱着歌,喊着口号,一早上转几个庄搞拉练搞军训。坚持的结果,使得校风越来越好。

要说大悲寺最值钱的东西,应该算是铜佛爷了。铜佛爷一人多高,中间是空的,有时藏老猫,我们就藏在它肚里。破四旧时,人们嫌其晦气,把它推进坑里埋了。后来说造子弹缺铜,派人把它挖出来,捐给了国家。运它时,咋搬搬不动,有人烧纸愿过之后,轻轻松松就把它运走了,你说奇怪不奇怪。

再后来,贾庄往东几个村子划归河街乡,刘庄往西几个村子划归灵井乡,大悲寺学校从此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像兄弟分家一样,有些教室分给了贾庄,有些教室分给了刘庄,说扒了这些教室,用扒下来的木料、砖瓦,将来各自再盖教室用。

扒房容易盖房难。扒房子我参与了,社员们麻利地爬上屋脊,不管三七二十一,抡爪钩使劲一搂,上面的龙头、瓦片掉到地上,如同放鞭炮一般,“噼哩哗啦”瞬间摔成了碎片。盖大殿时,谁捐的大梁,谁捐的檩条,名字都在上面写着,而且梁檩上的画也非常漂亮,有龙、有人、有花。以前盖房子,全靠榫卯连接。社员为了图省事,大绳往梁檩上一拴,在下面使劲一拉,“轰隆”一声掉下来,要么劈,要么拿锯锯断。再盖教室时,这些木料都短了,只能锯开做课桌用。

就这样,有着几百年历史的大悲寺彻底被毁了。如今的大悲寺,是后来在原址上重建的,当然了,其规模与过去相比恐怕小了很多。

下图:大悲寺外景。(文首图:中殿西山墙墙脚处的残碑)

【作者简介】梁耀国,现就职于许昌市房产交易租赁管理处,河南省杂文学会会员,中国民俗摄影协会会员。

1、本文由作者授权发表,文责作者自负,如有侵权,请通知“老家许昌”今日头条号立即删除。本文作者观点不代表“老家许昌”今日头条号立场。

2、文中图片由作者提供,版权归作者所有,在此表示诚挚的感谢。本文所用图片如有侵权,请通知本今日头条号立即删除。

3、“老家许昌”版权作品,转载或投稿请发邮件至hnxc126@126.com 。

爱许昌老家,看“老家许昌”。 老家许昌,情怀、温度、味道!

本文为头条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举报

Hash:072a2f51500dce01e9ec052bf372200df261bffa

声明:此文由 你知我知交通事儿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