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文人天团出使辽国,途中遇到一座庙,纷纷写诗纪念一个人

“西流不返日滔滔,陇上犹歌七尺刀,

恸哭应知贾谊意,世人生死两鸿毛。”

上面这首悲壮的诗歌,是写的北宋初年的名将杨业。

历史上的杨业是一个怎样的人,与小说、评书、戏剧中的杨令公有何不同,刘敞又是在什么情况下做的这首诗呢?

杨业原本是北汉大将,后来归顺宋朝,被宋太宗委以重任,命他镇守北疆。

杨业骁勇善战,很会用兵,屡次击败辽军,尤其是雁门关之战大破辽国精锐,威震天下,人称其为“杨无敌”。

但是,在雍熙三年的北伐作战中,杨业隶属的西路军主将指挥失误,导致杨业孤军奋战,最终兵马全军覆没,杨业本人也成了俘虏。

杨业宁死不屈,最终绝食而死(一说被斩首)。

杨业的事迹在北宋已经广为流传,人们敬重这位为国捐躯,宁折不弯的名将。开篇的诗歌就是北宋当朝人歌颂杨业的。

而开篇刘敞所作的这首诗歌其实还有一段故事,刘敞的这首诗叫《杨无敌庙》。

这是元祐六年,公元1091年,刘敞出使辽国时,在古北口杨无敌殉难的地方,有一座杨无敌庙,刘敞就是在这里写的这首诗。

他写这首诗的时候还有别人在场,这些人都是宋朝名臣,他们都是和刘敞一起出使辽国的,这些人都写了歌颂杨业的诗歌。

苏颂《和仲巽过古北口杨无敌庙》“汉家飞将领熊罴,死战燕山护我师。威信仇方名不灭,至今奚虏奉遗祠。”

苏辙《过杨无敌庙》“行祠寂寞寄关门,野草犹知避血痕。一败可怜非战罪,太刚嗟独畏人言。驱弛本为中原用,尝享能令异域尊。我欲比君周子隐,诛彤聊足慰忠魂。”

彭汝砺《古北口杨太尉庙》“将军百战死王献,祠庙岩岩古到今。万里胡人犹破胆,百年将士独伤心。遗灵半夜雨如雹,余恨长时日为阳。驿舍恺怀心欲碎,不须更听鼓鼙音。”

元祐年间北宋和辽国已经和谈,双方是和平互市的关系,刘敞等人出使辽国是为了友好交流。但他们并没有忘记曾经为国征战,献身捐躯的烈士。他们在杨业殉国之地写诗,体现的是宋代文人的爱国情怀。

这一点来看,宋代文人比近代卖国文人有节操的多。

忠臣孝子人人敬,这在中国古代是一个基本常识。

杨业的忠勇不止在宋朝被歌颂,即便到了明清时代,仍被人怀念。

明朝文学家周礼曾写《咏杨业诗二首》

其一

“力尽锋销马罢溃,堪悲良士不生回。

陵碑千古斜阳里,一度人看一度哀。”

其二

“矢尽兵亡战力摧,陈家谷口马难回。

李陵碑下成大节,千古行人为感悲。”

我们今人对于为国为民的烈士的态度,不能不如古人。

Hash:879bcfec8491d1ead06f872fd385a29b1ee05d90

声明:此文由 时尚奢侈品解读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