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山海关:筑城仅638年,地位却超过了3条最著名的千年古道!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纳兰性德《长相思》。注:1682年,康熙平定三藩之乱后出关拜祭奉天祖陵,纳兰性德亦在随从之中。23日出山海关后,塞上凄迷苦寒的天气引发了他对京师的思念。于是,他提笔写下了这一千古名词。
山海关,原名榆关,又名临榆关,最早修筑于隋文帝时期。1381年,明朝开国大将徐达率兵来此,见此地“枕山襟海,实辽蓟咽喉”,遂在前朝遗址上修建了一座新城堡,并取名为山海关。明朝万历年间,名将戚继光担任蓟镇总兵,负责东起山海关西至居庸关的长城防线。彼时,明朝与蒙古正在交战。为了保护京师,戚继光便耗费了5年时间增修了1000座敌台,使山海关防线更加坚固,奠定了明末抗击后金入侵的建筑基础。
山海关防线
山海关关城共有四座城门:东曰“镇远”(悬挂着天下第一关的匾额),西曰“迎恩”,南曰“望洋”,北曰“威远”。关城东、西、南、北四个方向还建有东罗城、西罗城、南翼城、北翼城可屯粮驻兵。城东二里外的欢喜岭上,威远城居高临下,是关城的前哨阵地,与关城呈犄角之势。关城之东的宁海城濒临大海,监视着海上的来敌。如此,山海关以七城环卫,城堡串联的布局构成了一道“左辅右翼,前后为哨”的坚固防线。此外,该防线还包括许多关隘,如南海口关、南水关、北水关、旱门关、角山关、三道关、寺几峪关等。值得一提的是,在诸多关隘中,最险要的莫过于三道口关。一关设在涧口,依山傍崖,铸石为垒,锁口若颈;二关建在山麓,悬于绝壁之上;三关雄踞腰岭,嵯峨难行。
外国杂志刊登的山海关
当然,任何关城要塞的建造都是服务于军事的,山海关也不例外。从宏观上看,华北平原和东北平原被绵延数百里的燕山山脉隔绝,在二者之间有一条十分平坦的大道——辽西走廊,山海关即控制着这条走廊的西端,这一点等同潼关和函谷关控遏崤函古道。因此,阅读明清史让我们了解,发生在这条大道上的战事数不胜数,如广宁之战、宁远之战、松山之战、山海关之战。尽管清军发动的一系列战役的目的不尽相同,但他们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取得辽西走廊的控制权,拿到入关的通行证。这就让人产生了一条疑问,难道清朝入关就非走山海关不可?其实并非如此!
辽西走廊
在山海关之前,华北平原和东北平原之间的联络主要靠三条横穿燕山山脉的古道:平冈道(古北口)、卢龙道(喜峰口)、无终道(冷口)。当然,在缺乏重型机器的古代,若平空开凿山路是很困难的。所以,这三条山间古道无疑例外地利用了河流。无终道利用了滦河的支流青龙河对接的大凌河;卢龙道利用了滦河的支流瀑河对接的老哈河;古北口道多为难行的山间小路,故而它的重要性要一直到以西拉木伦河为中心的契丹人兴起后才显现出来。既使三条古道的成形时间都有上千年、既使古代统治者都会对此三条古道进行过不同程度地维护,但山路毕竟是山路,总不如辽西走廊的平原来得顺畅。这就产生了另外一个疑问:古人为何不走辽西走廊?其实,不是古人不想,而是不能。
平冈道、卢龙道、无终道、山海关
辽西走廊依山傍海,长约185公里,宽约8公里,古时被称为傍海道。因为紧靠大海,故而经常性地发生海侵现象。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地表积水都十分严重,形成了一片难以通行的沼泽地。若实在想要通行,那么冬季大地冰封之时就是最好的时刻。隋唐时,中原对高句丽连年用兵,为减轻后勤压力,傍海道便被当作季节性辅助道路。辽圣宗时,朝廷将一支皇室宗族迁往辽东,途径傍海道时遇到了大雪。无奈,朝廷只好将这批人安置到了今绥中县。契丹人属于农牧结合的少数民族,对农业较为擅长,所以围湖造田自然不在话下。经过经营,傍海道人口渐丰,侵傍海道的积水也被居民渐次排干。从此,傍海道变为通途,并取代了平冈道、卢龙道、无终道成为金元明清时中原与东北的主要干道。
Hash:be7d2b98cd3597a399822088e898b0fd31a445d1
声明:此文由 大福读史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