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四南村,台北"最古老"的眷村,承载了第一代移民的乡愁与滥觞

很难想象与高楼林立信义 商圈只隔了一条马路的地方,保留了一个极旧的眷村——四四南村。

说起 台湾历史文化总离不开“眷村”,而关于眷村的故事却饱含了辛酸与无奈。1949年国民党撤退到 台湾 时,带了大量的官兵和青年壮丁来台,这些外省人便兴建了一处处的“眷村”并聚居其中,说起来倒是与大陆的“部队大院”有几分相似。

因为眷村的外省人来自天 南海 北,文化程度普遍较高,这里长大的孩子从小便见多识广,许多我们耳熟能详的 台湾 名人都是从眷村里走出来的,“电影双雄”杨德昌和侯孝贤,文化界重炮龙应台、余光中、张大春,标志性的大美女林青霞、胡因梦、王祖贤,另外还有李安、罗大佑、张雨生、张艾嘉、王伟忠、齐豫齐秦、任贤齐、伊能静,当然还有“天下谁人不识君”的邓丽君。描写眷村的文艺作品也有很多, 比如 人人传唱的《橄榄树》,舞台剧《宝岛一村》,电视剧《原乡》和《光阴的故事》等,但最耳熟能详且引人共鸣的,当属余光中的《乡愁》。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全 台湾 现在保留的眷村不少,但四四南村的保留与否争议性最大,在许多文化界人士的强力争取之下才得以保留。毕竟在如此寸土寸金的地段保存这样破旧的老旧房子,无非只是要保存那段大时代洪流中小人物的记忆,证明曾经来过,重拾对“个体”的尊重。

而四四南村的特殊意义,在于它是 台北 地区的第一个眷村。1948年11月底, 青岛 联勤第四十四兵工厂的员工及眷户们匆匆迁往 台北 市,他们怀着一年半载后便返乡的心情兴建了这座暂居地,却没想到,这一待,便是漫漫数十个春夏秋冬。如今所能看到的四四南村其实只剩下一小部分,由于地处黄金地段,大部分眷舍已被拆除,只留下四排建筑供游客凭吊昔 日光 景。眷村屋子大多没什么美感,很多都是赶建的,主体建筑最初都是由竹片和石灰泥巴糊成,后来才逐渐改为砖墙结构;早期每户的居住面积只有三 四平 大,仅容得一床一桌一凳,厨房、浴室、厕所全都是公用的;眷舍间的小巷子都很窄,仅容两人错肩而过,多半是正门接正门,邻里之间打开门就能互相交谈。——这里展示着60年代 台湾 眷村里最日常最真实的生活场景。

走入以介绍四四南村文化历史和艺文活动的静态展示为主题的“眷村展示馆”,犹如走入了时光的长河里,一件件充满了回忆与思念的老物件,被居民们亲手制作成了时光宝盒,带我们回到那历史中的眷村,也让我们感同身受地体会到眷村人的乡愁与滥觞。

现在的四四南村,部分房舍已被改建为“ 信义 公民会馆”,除了提供场地让个人或团体展览其艺文作品外,也经常有些创意市集在这里举办;而眷村紧邻的文化公园,昔日的防空洞已成为一个个绿油油的小草坡,加上附近的景新公园和四四广场,已然成了一处可以悠闲散步的好去处;也因此这里聚集了许多怀旧的游客和拍婚纱照的情侣。

Tips

地址: 台北 市 信义 区松勤街50号

交通:搭乘捷运 信义 线至 台北 101站,由2号口出站,步行即可到达

时间:周二至周日09:00-16:00,周一休馆

门票:免费

——————————————————————————

M_梦初

旅行媒体人,自由撰稿人,各大旅游机构签约达人。

自称M姑娘,热爱生活,热爱美食,热爱一切美好的事物,享受在路上的感觉。

文字原创 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不得商用

转载请注明出处

Hash:be798b9f8042a288571f1ff8b430646b23245bdd

声明:此文由 M梦初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