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案故事|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让“八百壮士”英雄事迹长存
(政协头条记者 顾晓红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2015年8月13日,位于光复路1号的上海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开馆,成为上海一处战争遗址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5年8月,国务院公布其为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
在这一抗战纪念场所的保护修缮开放过程中,民革上海市委及民革党员政协委员曾持续提交提案建言,助力这项工作的推进。
民革党员政协委员积极建言
“抗战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历史主题。它的内核精髓是: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伟大旗帜;中国军民同仇敌忾,浴血奋战,不怕牺牲,抗敌御侮的英勇气概;中国人民为民族尊严、领土完整而殊死拼搏的爱国主义精神;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的巨大牺牲和重大贡献。
从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开始,中国人民进行了长达14年的浴血奋战。“一·二八”和“八·一三”这两次淞沪抗战,大大消耗了日本侵略者的军力、财力和物力,牵制了大量日军,减轻了华北战场的压力,有力地支持了全国抗战。
2014年年初,上海市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期间,市政协委员、时任民革市委专职副主委的李栋樑提交“关于保护和修缮两次淞沪抗战遗址的建议”的提案。提案认为,“一·二八淞沪抗战”、“八·一三淞沪抗战”两次抗战的发生地——上海,留下的抗战遗址,见证了民族沧桑,也见证了上海在抗战中的作用。它是凝固上海城市历史记忆的极具代表性的一段民族抗争史,是上海这座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城市记忆不可或缺的部分。因此,保护和修缮两次淞沪抗战遗址,藉此传递抗战前辈民族精神的正能量,显得尤为重要。而上海所存的两次淞沪抗战遗址,现状各不相同,具体归结为以下六种情况:保存较为妥善,或新建纪念物能发挥作用;保存完好,但缺乏文字说明,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保存不好,亟待修复后面向社会;原物不存,新建的纪念物作用不显;战场遗址新建有纪念场馆,但场馆展示理念和手段有待改善、提高;原物不存,亟待立碑纪念。
四行仓库是一座位于苏州河北岸、西藏路桥西北角的仓库建筑,是交通银行与北四行(金城银行、中南银行、大陆银行与盐业银行)于1931年建成的联合仓库。它是当时闸北一带最高最大的建筑物,建造得十分坚固。四行仓库保卫战发生于1937年10月26日至11月1日,被称为“八百壮士”,其实仅423人组成的中国军队,在这里浴血奋战,抵住了日军的多番进攻。四行仓库保卫战的结束,标志着中国抗日战争中的一场重大战役淞沪会战的结束。
提案认为,1984年9月3日被正式命名为“八百壮士四行仓库抗日纪念地”的四行仓库,属于“战场遗址新建有纪念场馆”,但当时已作为商业用途,顶楼加层设有数十平方米的八百壮士陈列室,就陈列内容和陈列方式,远不符合纪念馆的最低要求。
提案建议,整合各方力量,加强统筹协调,尽快对全市登记在册的二次淞沪抗战旧址遗址进行全面普查。尽快筹建四行仓库抗战历史文化纪念馆,在文物法的许可范围内,先恢复四行仓库的原貌,仓库的建筑内至少应腾出一层楼面作为纪念馆。
对这件提案,承办单位上海市文物局的办理结果是“解决或采纳”,并表示,对“尽快筹建四行仓库抗战历史文化纪念馆”的提议非常认同。“由于涉及到房屋产权的问题,该项目需要多方部门共同协调推进,我局将配合市委宣传部、市国资委、市发改委等部门进一步加强协调指导和资金支持,力争在扩大展陈面积、修缮恢复外立面、调整现有经营业态等三方面有所突破。同时,我局将积极指导四行仓库抗战历史文化纪念馆按照《博物馆管理办法》有关规定进行建设,在陈列布展及藏品征集中充分发挥我局作用,更全面更准确地陈列展示出上海这段全民抗战的历史,使其真正发挥社会教育功能。”
民革市委两度提案建言获积极采纳
2012年8月,民革市委公布的一项调研成果表明:“一·二八”和“八·一三”两次淞沪抗战,留下百处遗迹遗址,但并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与利用。“四行仓库陈列室”被安排在仓库7楼一间40平方米的亭子间里,大量抗战遗址遗迹根本没有进入人们的视线……
据此项调研的课题组负责人马鄂云介绍,据初步调研,两次淞沪抗战遗址遗迹共有百余处,包括阵亡将士墓碑、战场纪念建筑物和抗战机构驻地、抗战名人故居等,“抗战遗址遗迹、纪念物是抗战文化遗产,也是一座城市的历史文脉,应该列入城市规划”。
2015年年初,上海市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期间,民革上海市委提交了“关于更好地保护和开发利用上海可移动抗战文物资源的建议”的提案。提案认为,可移动上海抗战文物资源存在着资源分散、缺乏有效整合,宣传不够、知晓度低及保护和开发利用水平有待提高等问题。提案建议,摸清各单位所藏抗战文物资源家底,整合可移动抗战文物资源;通过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上海可移动抗战文物知名度等,并推动上海文创人才与上海丰富的抗战文物资源相结合,开发一批具有当地特色的抗战文化产品。
对这件提案,承办单位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的办理结果是“解决或采纳”。并表示,上海作为中国抗日战争的重要战场之一,拥有丰富的抗战文物资源,特别是可移动抗战文物存量大、分布广、内容多,是传承城市历史、建设文化大都市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2015年是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根据市委、市政府总体部署,由市委宣传部总体策划,协调各有关部门、单位,组织、策划一批有影响力的抗战文物和专题展览,以及形式多样的主题纪念与宣传活动,进一步梳理可移动抗战文物资源,规划与推动可移动抗战文物的保护管理、整合利用和宣传推广工作,积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营造珍惜和平、创新发展的氛围。加紧摸底调查,梳理整合可移动抗战文物资源;加强保护管理,做好可移动抗战文物展示提升工作;加大宣传力度,多维度地推广可移动抗战文物资源。
针对加强抗战文物、博物馆、纪念馆的保护修缮、开放利用和展示提升,从2014年起,市、区两级财政共投入4.5亿元,对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闸北四行仓库抗战纪念地陈列馆、金山卫抗日史料馆、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旧址等5处抗战和反法西斯战争有关的纪念设施进行了新建或改扩建。
如今,这些场馆都以新的面貌向公众展示上海抗战文物资源。
走进位于苏州河畔的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一封家信映入眼帘。这是一封家信,亦是一封遗书,它是中国守军第88师下属某团中校团副谢晋元踏上淞沪抗战战场之前,写给自己家人的。在上海人民英勇抗战的历史见证中,四行仓库保卫战无疑是浓墨重彩的一段。1937年10月27日至30日,谢晋元率部在四行仓库奋勇与日军激战了4个昼夜,掩护大部队撤退,打退10多次疯狂进攻,毙敌200多人、伤敌无数,沉重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让全世界看到了中国人民抗战的决心与勇气。“八百壮士”在中国抗战史上写下光辉的一页。
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西墙上,当年战火留下的密布弹孔清晰可见,无声诉说着当年战事的惨烈。其实,当年坚守四行仓库的只有一个营的兵力,为迷惑敌人,谢晋元佯称800人,这才有了“八百壮士”之说。尽管只有400多人,面对装备精良的日军,他们毫无惧色,谢晋元要求全体官兵,抱着必死的决心与仓库共存亡,哪怕只剩最后一人也要坚守阵地。纪念馆的英名墙上,镌刻了壮士们的姓名、军衔以及他们的职务。
苏州河畔,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屹立着,向过往的人们叙述着历史的沧桑。
Hash:b9ea46e747ffc05992eed33ae2b1e1473deae2be
声明:此文由 政协头条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