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深泽县历史悠久,甚至每个村名都有很浓厚的历史色彩

文章

石家庄深泽县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是千年古县文化底蕴很厚重,“深泽县”在本地方言念的是“深宅县”。从秦代开始,这里就有历史记载,这里的每个村庄的村名,都有来历,真是非同一般,下面以几个村庄为例做一下介绍:

一、小直要村,大直要村和高庙村,这三个村是在西汉末年,公园23年,刘秀与王朗在河北大战,刘秀躲避王朗的追兵路过此地,当战势稍有缓和的时候,就是可以在马上笑直腰赶路了,就把这个村命名为“小直腰村”,战势更加缓和之后,可以大直腰赶路了,就叫“大直腰村”,“要与腰”同音,以后这两个村就叫做小直要 和大直要,战争非常紧张的时候,刘秀就在马上难直腰了,所以就叫做“难直腰”后改难为南,就是南直要,但这个村的后人感觉这个名字实在不好听,因为这个村有一座高大的“天齐庙”(又称女娲庙),所以就把南只要改为现在的“高庙村”。

二、西北留村、西南留村、东北留村、东南留村,西汉末,刘秀曾北渡磁河屯兵于此,故名留屯。据清雍正年间县志记载,留村已分为南北两个留屯。自清末以来,留屯再度分析,扩为三个自然村。现西北留为原北留屯。 西南留村,原为西北留一大户的打谷场,后有西北留刘氏迁此定居,形成村落,名南留屯。后改现名。东北留村,西北留东侧,为西北留析出聚落。东南留村 位于县城西北4公里处,西南留东侧。清末,县内故城刘氏迁此定居。

三、孤庄 位于深泽县城东北5公里处。唐朝初年建庄,因四周无村毗邻,故名孤庄。

四、东固罗村、西固罗村,宋天圣年间(公元1025--1027年),金宋交兵时,杨家将曾屯兵于南营村址,并在南营盘北部设三个驻防岗哨,故称为一巩固的罗网带。后山西洪洞县移民奉诏至此建治三个村庄,借此以地理方位得名东固罗、中固罗、西固罗。因该村居东沿称东固罗。中固罗因人丁不旺,早已绝迹,其村已不存在。

五、南营村 ,宋金交兵时宋兵曾在此(西固罗南)扎了两个营盘,故名。

六、王家庄,明永乐年间,山西洪洞县王大得、王二得兄弟二人迁此立庄,取名王家庄。

七、段庄,明末清初(公元1928--1644年),皇上钦差上段勤押粮运草路经此地,看到此地北依资水(磁河),南临大堤,河两岸垂柳飘动,苗青草绿,风景秀丽。后携家眷迁此定居,故以姓取村名为段家庄。1949年简称为段庄。)

八、北冶庄头,原名文孝乡。元末,村民多以冶炼为业,因位城北故名。

九、贾村,该村原名白沙岗,明永乐年间,山西洪洞县移民贾氏迁此定居后,繁衍为大户,改现名

十、李家庄,明嘉靖十年(1531年)李氏从北白庄迁此占地立庄,名李家庄后有张、刘等姓迁入。

十一、纸房村,康熙九年,山西五台县谭上村(附:杨宽之子)杨福迁居于此,以造纸谋生,故名。

十二、南赵八村、小南赵八村、北赵八村:南赵八村,明代山西洪洞县移民赵氏八户迁此定居,后析出一部北居,故名;小南赵八村 ,为1978年南赵八部分村民迁至村东南居住成村,由南赵八辖;北赵八村,清代从南赵八析出部分村民北居于此。

十三、田家庄 ,,明燕王扫北后居民云散,仅剩田氏一户故名,后有王、李等姓迁入。

十四、小勿头村,因处滹沱河与磁河分割之三角地带,每值春秋之际两河涨雾曼延开去,人称此地为雾生之源故名雾头。清光绪年间分为两村,居西者人少称小雾头。

十五、大勿头村,清雍正年间大小雾头原为一村,统称雾头。相传:该村处于滹沱河与磁河之间的低洼地带,每当涨雾时,此处雾气很大,犹如一座座山峰相连,因该村处于低洼的尽头,雾气到此终止。故借此取村名为雾头。后雾头分为两个村,按村民多少加上大小二字。因该村居民较多,故取名大雾头。

十六、并市村,唐代外地僧人曾在此修建“三教寺”两处,后因洪水泛滥冲来了其它寺的梁木,该村人在此地又建起了一个寺,故称并寺,因后来朝拜者群集若市,故改称并市

十七、堤北村,堤北建于唐朝末年(公元904年)。因该地西部有一洪泉,艰经常泛滥成灾,后朝中一姓不,尚的宰相和姓朱的宦官在此路过,见百姓连年遭灾,便在此修了一条大堤,以挡洪水。因该村位于大堤北边,故取名堤北。

十八、南中山村,深泽县城墙修成后,登上城墙远望,只见此处雾气很大,形似山峰,该村位于雾山之中,故得名中山。

Hash:8dfef098ade840c3306fc198b45ea800d6e0850c

声明:此文由 深泽生活服务平台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