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北市区人均20的小馆子,每天300碗豆花,坐满老人和孩子
在昆明北市区有一家非常小的小吃店,已经开了七八年了,号称北市区最好吃的豆花,中午和晚上都是高峰期,老人和小孩最喜欢,经常爆满成一片,甚至有人从呈贡坐地铁专门来吃!
小店没有太多好的装饰,统一的木筒木凳木桌,非常传统!
石磨豆花在重庆已经有很长的民间历史了,纯手工制作,完全没有一点工业化味道!
这位大妈以前是在小店里面洗碗的,后来深得真传,早上8点开始就要做一盆,下午3点又要做一盆,非常有耐心,不慌不忙,匠人品质!
这种石磨豆花与本地的最大区别是:不放石膏,用的是胆水,纯豆浆压制,而且是石膏点的汤汁不能吃,用胆水点的汤汁可以喝,回甜的味道。
纯手工制作,在昆明绝对是少有,估计这是绝无仅有的一家!
刚开始的浆汁稠度比较高,是米白色的。
慢慢过滤后,豆浆汁呈乳白色,舀出的浆水偏黄,这是黄豆表皮的颜色!
豆浆慢慢开始沉淀凝固,快要形成豆花了!最后过滤一道即可!
每天都要卖2大盆,一盆大概四十公斤重!要两个人才抬得动!
接下来就是切块,大妈提着西瓜刀开始动起来了!
竖着,哗哗哗,动作相当娴熟老道!
每一刀都相当给力,相当干脆!见过菜市场切豆腐的,但从来没有见过切豆花的,厉害!
再横着切,每一块大小都很均匀,而且还不会烂掉,这就是经验!
最终形成网状结构的,层次感明显!
豆花表面的压痕依然清晰可见,这是传统工艺的细节表现!
用勺舀起来的时候,也不容易烂掉,所以十分讲究技术!
白嫩的豆花沉浸在浆汁中,看上去就很可口,平时油腻的吃得太多了,此时看到,真想喝上七八碗!
重庆石磨豆花不放石膏,从而在外观上与本地豆花区别也很大,重庆石磨豆花看上去有些粗糙,有种素素的感觉,但吃的是原汁原味。
最多的吃法就是蘸蘸水,各种口味都能自己调!
来这里吃东西,没话说,豆花是必点的,除此之外,他家的蒸菜也很有特色,粉蒸排骨、秘制泡椒血旺、私房回锅肉、红烧肥肠必点,三四个人点上这几个菜,可以吃到肚皮拖地!人均才20不到
吃豆花蘸蘸水,豆花蘸着吃,这是一种很少有的吃法,一定要感受一下!
自己调配了一份号称“少女收割机”的香辣蘸水,看着就很不错!
用筷夹起一块,放在蘸水碟里面裹几个。。
然后拌着饭吃,很下饭的,这种素素的味道,而且还带香辣味,吃起来就会停不下来(减肥人士的福音,吃不胖)
实在是妙不可言,太过瘾了!比吃肉更有趣,更健康,怪不得那么多老人和小孩都喜欢吃!
来这里吃饭,还能喝米汤,香浓甘甜;我不是个喜欢吹牛的人,一口能喝一大碗。
一位好男人就是这样的,上有老下有小,生活可以平淡,但一定要有爱,认真陪伴他们吃每一顿饭!
私房回锅肉,这是地道的重庆味道,在昆明基本上吃不到,里面有干咸菜和苕皮,都是从老家带到昆明的。
用小铲铲装着,很有意思!
肉片肥而不腻,每一片都秀色可餐,吃起来口感甚好,味道绝佳!
还有粉蒸排骨,每天销量也很大,至少要做七八十份,下面铺底的是土豆和红薯,上面的是排骨。提前摆盘,每天11点前一定要蒸好!
一笼一笼,很多很多!
蒸出来后,闻着就很香,果断叫上一份来尝尝!
色香味俱全,此处应该给点掌声,这是我在昆明吃过最好吃的粉蒸排骨了!香浓润滑,回味久远,必吃!
下面是男同胞们最喜欢吃的扣肉了,看看这架势就知道有多么抢手!
码得很高很高,快要顶到天花板了,人都要站在椅子上揭锅盖!
清香的味道飘散着,弥漫着,肚子饿的时候,闻到这种香味直接会晕倒,诱惑力10000+
每一片的厚度都相当,肥瘦相间,厚重的色泽,太让人踏实了!一口一口地咬着,肥肉软糯香浓,瘦肉丝滑醇香,下饭神菜!
秘制泡椒血旺,看看这手法,相当有范!
猪血旺是用新鲜的猪血自己做的
这里不做过多的评价,建议大家都点上一份吃吃看,吃上一次你会持续爱上!
泡椒魔芋
红烧肥肠,里面还有大颗大颗的白芸豆,超级划算!
在这里,一碗豆花,几个小菜可以吃到人生赢家的感觉,有品质,又健康,这才是大众应该经常吃的味道!
馆子虽然不大,但生意很好,六七个人从早上忙到晚上,早上10点,他们要赶紧吃个早餐,接下里将会忙不赢!
中午的时候,吃的人也很多,看着就是书香门第的家庭!
晚上的时候,坐满了男女老少,很多家庭都是带着老人和孩子一起来吃的!
来这里吃的是饭菜,喝的是素汤,虽然不能大口吃肉大口喝酒,但氛围很好,温馨和谐!
饭点点餐的人也很多,美团小哥速度很快!
具体位置:昆明北市区金秋路147号
每次手捧一碗热气腾腾的豆花时,就会想起《世上只有妈妈好》那部感人至深的电影,一位朴素的妈妈靠卖豆花坚持把两个孩子抚养成人,高尚的品格,伟大的妈妈!
四川这个地方的豆花堪称一绝,你吃过吗? 豆花
地处四川盆地南沿
它是才子之乡
豆花之城
15—19日,四川省报纸副刊研究会2019年年会暨2018年度四川好新闻奖报纸副刊作品评选会在自贡市富顺县举行。
100多名来自全川报纸的编辑记者将在这里开展主题为“千年之约·豆花等你”的采风活动。
据了解,本次评选会将从700多件作品中评选出报告文学、杂文、散文等8类奖项400余件,并将在获奖作品中推荐出部分作品冲刺四川省新闻奖。
走在富顺富世镇
最引人注目的当是
大大小小、各具特色的豆花店
在中华美食谱上
富顺留下了重重一笔
富顺豆花名扬天下
“有四川人的地方,就有富顺豆花” 全县豆花年销售额达3亿多元。
从2002年开始,富顺豆花作为一道民间美食,从平淡无奇的餐桌上升到了文化层面——豆花节。富顺豆花文化节,最大的特点在人气。
据了解,每年的豆花节,县城的大街小巷挤满了人群,宾客爆满自不必说,平日里随处可见的豆花店也像乡村坝坝宴一样摆起了流水席,刚走一拨又来一拨,整座城市弥漫着美食气息,几乎达到了使人无法拒绝的地步。
2009年,富顺豆花制作工艺成功申报为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2017年,富顺豆花的衍生产品富顺香辣酱上榜国家地理标志产品62.31亿元品牌价值。
除了名扬四海的豆花
富顺还是个人才辈出的地方
据介绍,富顺因盐设县,儒学文化深厚,人才辈出。
富顺井盐始于晋武帝太康年(280年)间,北周天和二年(567年)因盐设县,迄今1400多年历史,是中国井盐发祥地之一,曾因盐业、农业并盛而富甲四川,被誉为“银富顺”。
2007年,被联合国地名专家组命名为“千年古县”。
富顺自古文风开化,曾考中进士238名、举人807名、贡生863名,素有“才子之乡”的美誉。著名人物有“景泰十大才子”之首的晏铎、“嘉靖八才子”之一的熊过、“戊戌六君子”之一的刘光第、厚黑学创始人李宗吾、四川历史上“睁眼看世界”第一人宋育仁、中国现代著名作家陈铨、红军将领邓萍、革命烈士江竹筠等。国家级重点文物——富顺文庙是全国保存完整的29座孔庙之一。这里还有米芾的真迹、吴道子的墨宝、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富顺文庙和“春柳夏荷”的西湖。
富顺文庙
富顺文庙始建于北宋庆历四年(1044年),道光二十年(1840年)重建,是中国有历史记载的1800余座文庙中保存较完整29座之一。文庙位于县城中心,为座北朝南宫廷式建筑,由山门、戟门、正殿、后殿、左右廊庑组成,占地面积6000余平方米。主要建筑由三进庭院组成,建有大成门、大成殿、崇圣祠、东庑、西庑等设施,具有典型南方宫殿建筑风格。2001年,列为全国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富顺西湖为人工修饰天然湖,因地处老城西部而得名。周长1.6千米,面积3.84公顷,南大北小,形似平放的葫芦。湖里种满荷花,水面上建有九曲桥、红渠榭等楼台亭榭。沿岸有钟秀山、神龟山、五府山、读易硐、钟鼓楼、千佛寺、罗浮洞等名胜古迹等,半城山色半城湖,享有“天下西湖三十六,富顺西湖甲蜀中”的美誉。
记者/刘毅编辑/陈亚妮
觉得不错
点个在看
今天!宜宾这个地方太巴适了!摘柿子、推豆花、打糍粑… 豆花
关注
终于!终于!
就要迎来中秋国庆小长假了
你做好出游计划了吗
去哪耍?怎么耍?
想出远门怕人挤人
宅在家里又无聊
打糍粑、 吃土鸡
体验一把农家田园生活吧~
“柿子部落”
这里环境优美,民风淳朴
颇有传统村落的韵味
这片古柿林占地 约600亩
树高10余米
环绕在村民房前屋后
错落有致分布在田边地角
据悉
该村存活最古老的柿子树
距今约有250年
而树龄在100年以上的柿子古树
约有上千株!
柿子红彤彤地挂在树上
像一个个红灯笼
只想吃吃吃
在这里可以用传统的采摘工具
体验采摘本地红柿的乐趣
再也不用眼睁睁地
望着柿子流口水了
除了软甜的古柿
有的柿子园 还有甜脆柿
不仅味道甜脆
还易采摘,不涩口
打糍粑
打糍粑混杂着浓浓的人情味
热乎乎新出的糍粑
更是儿时难忘的美味
这儿的人们选用大锅、大灶和木甑
用猛火将糯米蒸熟
蒸出来的糯米又香又糯
再用木棒打
手工打出来的糍粑
吃起来简直就是童年的味道
将打好的糯米团
放到铺好的簸箕里晾好
就做成了香糯的糍粑
手工石磨豆花
推豆花这项有趣的手艺活
大部分在农村长大的孩子都干过
现在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
就算是农村
也很少见到石磨豆花了
一人用手不停转动石磨
另一人配合加入豆子
随着磨盘转动
滚动的磨齿将豆子磨成浆
淡淡的香味扑鼻而来~
除了石磨豆花
蘸酱中的辣椒
也是用传统的工具碾碎
压出来的辣椒
辣味新鲜十足
打一碗蘸酱
舀几坨清甜的豆花
吃起来爽口又下饭
直呼巴适
导航地址输入“江安县江安镇红岩村红岩头”, 按照指示牌往红岩村方向行驶即可到达柿子文化广场停车场。
想要去体验休闲田园风趣的小伙伴们
下面这些农家乐一定要收藏好~
景区内农家乐
景区附近农家乐
采摘甜脆柿
来源:宜宾新闻网 袁梦瑛
编辑:张莉 责任编辑:陈泓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