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这个地方住着好多朱熹后裔!还有一个级别超高的祠堂!可惜的是……
“
婺城区白龙桥镇古方村朱氏是当地大姓,这支南宋理学大家朱熹的直系后裔,从元末迁居至此已经700多年。建于明孝宗弘治年间(1488—1505)的朱氏宗祠至今也有近520年历史,是我省难得一见的高规格、大体量、保存完好的明代婺派古宗祠。由于风雨侵蚀、人工破坏等,朱氏宗祠面临着年久失修的窘境,当地村民亟盼宗祠能早日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与维护。
(宗祠全貌)
古方自古繁华人才辈出
古方村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千年古村,全村1100多户、3000多人口,也是婺城区数得上的大村。古方村世代以农耕为主,兼有制酒、陶业、砖窑及其他各类手工业,又因地处南山口外,水陆交通畅达,商贸自古繁荣,古方老街史称“南溪市”。
金华本土历史文化爱好者杜顺华近年来致力于白沙溪文化渊源的研究,他说,《古方杜氏宗谱》有载:“白沙乡之名酤坊,从来朝廷有酒禁,各市镇设有酒坊、酒正,以禁民家私造者,故留有酤坊之名也。”就是说,古时米酒茶盐均系官衙专营,严禁民间私造私售,各地市镇必须设有官办酒坊及司业官吏,是为古方名称之由来。自明清至民国及至解放后,古方多时均为乡公所驻地,邻近曾经设有火车站、砖瓦厂、陶厂、油库、米厂、粮站、食品公司、土产公司等数十家国营企业和地方企业,曾经百业兴旺、名显一方。
据相关史书方志,古方村英才辈出,代有其人,特别是朱氏家族,自元末迁来古方之后数百年,更是人才济济,其中有明洪武年间任中军都督府经历的朱迈,有同期任河北河间知府的朱宁,有明正统年间任刑部郎中的朱庆,有明宣德年间任山西按察司知事的朱义,更有历任武昌、苏州知府,后迁江西布政使的朱胜,其他官仕各州县知事、县丞、主簿、教谕等比比皆是。此外,当地杜氏、杨姓也都出过不少人才。
考《南溪朱氏宗谱》可知,古方朱氏一世祖朱和是朱熹的九世孙,朱和的父亲朱元于南宋景定年间(1260—1264),任婺州府茶课司大使,家自钱塘迁居永康南园。朱和科举擢贡,于元至大年间(1308—1311)任婺州府提举司提举,致仕后迁居白沙洞山酤坊村。
据介绍,朱氏宗祠内原有钦敕“大方伯”匾额,为的是表彰布政使朱胜大家风范之意。谱载雍正五年,皇帝为褒扬前期朱宁的忠孝仁德,特授其匾额,追谥朱宁忠臣忠烈,题敕“忠臣朱宁”四字。至近代,金华革命党领袖、辛亥志士张恭,为褒扬和勉励当年古方百姓积极参加爱国反清之勇事,特赠书“大庇下民”匾额一块,至解放初还曾在祠堂挂置。
如此高规格大体量宗祠实属罕见
朱震林、朱明升都是在机关事业单位上班的古方朱氏族人,他们从小看到过朱氏宗祠最古朴最纯美的一面,对朱氏宗祠感情很深。最近他们都在四处奔走,呼吁社会各界加强对朱氏宗祠的关注。近日,记者跟随他们到朱氏宗祠参观,颇感震撼,又不禁为它现在的处境而心忧。
朱氏宗祠在古方村中央,门前一块空地。大门很普通,一堵白墙加普通门锁,门上一块金华市文保点的牌子。外面看,没有大宅门的气派,但打开门锁进入,才是真正的祠堂大门。大门进去一个过道,过道地上有两块石碑,是修祠碑记等。从门厅走进去,里面豁然开朗,宽敞通透,面积之大令人赞叹。
朱氏宗祠平面布局为长方形,建筑有门厅、大厅、后堂三进,两侧各置厢房二十间连接成院落,雨天暑天不用受日晒雨淋。大厅面阔五间20米,进深九檩110多米,连同后面的紫阳书院,占地面积2600多平方米。朱震林说,古时五开间宗祠为官祠,就是官方出钱建造的。朱氏宗祠的大门原来颇为讲究,顶上有四根大梁直挑往上,形成一个双层斗拱歇山式建筑,高度突出又美观大方,这在古时是很少见的。可惜上世纪70年代末,这里办浙江粮校时将其拆掉了。原来的大门也与众不同,普通宗祠的户对都是两个,在这里却有四个,而且挺大,可见其在当时的形制与地位。
朱氏宗祠从第一进到第三进之间,有两块很大的空地。古时为防雨侵,每一进的外围均用方石柱,里面则为木柱,所以里面的柱子基本完好。在第二进中间,有四组墩头梁,上面一根梁两头横面切断,方方正正,据说,这是二品官阶才有的规制。两边连廊现在看上去是厢房,据村民说以前不是这样的,现在的这些墙、窗都是后来改造成学校时添建的。
宗祠北面即为古时汤溪县颇有名气的紫阳书院,又称紫阳寺,“紫阳”是朱熹的别称,也是古方朱氏族人为纪念先祖而建。书院自明末至解放初一直尚存,既用于祭拜朱子,又是古方各姓氏门生弟子读书习经之场所。可惜,10多年前因疏于管理,书院在风雨飘摇中毁于一旦,现在残垣断壁还在,连着一些高树杂草,略显荒凉。
朱震林说,古方朱氏宗祠有几个鲜明的亮点:一是年代久,建于明代,至今520来年;二是规格高,朱熹直系,朱胜等官级很高,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三是体量大,连同周围建筑有2600多平方米,实属罕见;四是原汁原味,保存基本完整,文物专家评价甚高,有专家认为“如此级别的宗祠浙江省只有三个”。
(宗祠门厅)
宗祠亟待保护与统一规划
朱明升说,以前祠堂里还有四棵粗大的罗汉松,如今已不存,两个院子里长了不少杂草,显得较为空荡。二三进之间的西面厢房,墙上有一大块被烟熏黑的痕迹,墙面也有一大块被挖开,原来这里曾办过多年酒厂,一度拖拉机等进进出出拉货卸货。宗祠是难得的公共建筑,抗战时期就曾做过兵站,办过粮校与乡校等。
(宗祠连廊)
朱震林告诉记者,之前很多年这里是无人看管的,大门也不关,是全开放的,夏天村民们也喜欢到这里纳凉。他们每年也要组织族人祭祖,最里面后堂挂的就有朱熹像,在春节也会组织打扫、贴对联等。不过,前些年部分村民的文保意识还不够,有的将这里当成仓库,什么插秧机、收割机、拖拉机、小货车以及钢筋、农具、柴火、杂物等都可以进来停放。去年底,他们自发组织部分村民将宗祠进行了一次彻底清理,将无关杂物、器具等都搬出去,并将大门上锁,避免村民随意进出,消除安全隐患。
最让朱震林心焦的是,宗祠有好几处屋顶塌陷、漏水等,记者采访当天恰遇中雨,也看见大门左侧屋顶有一个漏洞,雨水直接流进来。漏水久了,就会使梁柱等受潮被蛀,这对宗祠保护是最为不利的。“现在已经有不少地方发霉、蛀烂,一旦塌陷下来,就很难恢复回去了!”他们希望有关部门早日将这里的修缮工作纳入议事日程。
据悉,古方村除了朱氏宗祠外,还有古窑、古堰等一批不错的文物古迹。明代古塔洞山塔前几年已经重修,如今是省级文保单位;村中古街号称“南溪市”,虽然两边造了不少新房,显得杂乱,但风韵犹存,当年繁华可寻;还有七推头(七堂楼)、元檀寺、铜山寺、天主堂等,大都已被毁。
杜顺华说,古方当地风光秀美,民风淳朴,名人辈出,人文资源丰富。以朱氏宗祠为代表的当地文物,应给予足够重视与及时保护,这与当下白沙溪文化开发与旅游推进也是相统一的。
来源:金华日报
记者 叶 骏 文并摄
朱熹与马尾亭江龙津书院 朱熹
关注我们获得更多精彩内容
朱熹(1130-1200),字元晦,号晦庵、晦翁、云谷山人、沧州病瘦等,别号紫阳,又称考亭。他祖籍徽州婺源(今江西婺源),南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生于福建尤溪,生前到过福州11次。
创办书院
据《榕城考古略》等地方文献记载,朱熹于“避伪学禁”期间,到福州亲自创办,或协助创办了福州紫阳讲堂、福州竹林书院、福州贤场书院、福州高峰书院、福州濂江书院、亭江龙津书院、长乐龙峰书院、罗源文公书院、闽县吟翠书院、连江丹阳书院、闽清梅溪书院等。
亭江龙津书院位于今马尾区亭江镇长柄村。三国时期,长柄村为东吴造船冶铁的地方,宋时称“铁冶场”,后山有“龙潭”,并有朱熹“跃龙津”等碑刻,所以又称“龙柄村”。清四川夔州知府、里人王有树曾为长柄村朱子祠撰书《龙津书院祀典记》,“吾里龙柄,宋之铁冶场也。自绍熙五年(1194),伪学之禁兴,紫阳朱夫子避地居此。”
朱熹碑刻
长柄村后面的双髻山有朱熹的两块碑刻,即“得月潭”与“跃龙津”。
《榕城考古略》曰:“(双髻山)在合北里。从香炉峰逶迤而来,重峦叠嶂。上有龙潭,悬岩夹立,飞流七十丈。潭前石屏高丈许,东有锦屏、兜鍪,有笏石、动石。溪曰岊溪、浩溪、龙迳溪。《名胜志》:从浩溪涉上,有半练。又上,有石梁,水帘喷注其中,有白气如虹,随人叫呼而出,声止亦灭。自此而上,峭壁夹天。西有龙门水注下,可二十丈,广杀十之六,为第三龙潭,无径可上。就东石壁二百余步,至第二龙潭。两壁愈高,几及千尺,瀑正向西,日光射之,白练如带,飞下四五十丈,下注潭口,可二丈,深不可测。潭前旧有石屏,龙怒而碎之。自此峭壁直上如削,欲上第一潭,不可得。明董应举有《龙潭游记》。”
朱熹亦到双髻山,因此有“得月潭”和“跃龙津”之碑刻,为双髻山壮颜生色。可惜,“得月潭碑”已毁,今唯余“跃龙津碑”。“跃龙津碑”通高168厘米,宽59厘米,厚15厘米,前后两面均阴刻“跃龙津”三字,行楷,字径34厘米。但该石碑已断为三块:一块在荔枝树下,另一块在水池边,还有一块在长安村村民家中。1990年1月,三块断碑移至朱子祠边。
龙津书院
龙津书院
朱子祠,旧称“龙津书院”,得名于朱熹的“跃龙津碑”。
书院者,读书和藏书的场所也,有别于现代的学校。《辞海》记载:“(书院)始于唐代。开元六年(718)设丽正修书院,(开元)十三年(725)改称集贤殿书院,置学士,掌校刊经籍,征集遗书,辨明典章,以备顾问应对。贞元中,李渤隐居读书于庐山白鹿洞,至南唐时就遗址建学馆,以授生徒,号为庐山国学,宋改称白鹿洞书院,为藏书与讲学之所。宋代书院尤盛。白鹿、石鼓(一说嵩阳)、睢阳、岳麓号为四大书院。创办者或为私人,或为官府。一般选山林名胜之地为院址,不少有名学者讲学其间,采用个别钻研、相互问答、集众讲解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以研习儒家经籍为主,间亦议论时政,对学术思想的发展有一定影响。”其中,个别钻研是主要的。这正是宋代朱熹理学书院的发展模式,自然,龙津书院也不在其外。
朱熹画像
《福州姓氏志》记载:“汝嘉曾与朱熹同在永南梅涧燕山讲学辩道,朱熹题‘贻燕堂’匾额赠予。”汝嘉,梁姓,闽县永南里梁厝村人(今仓山区城门镇梁厝村),为梁厝村的梁姓始祖,与朱熹有至好之交。梁厝村与龙津书院仅有马江一水之隔,所以常在一起“讲学辩道”,或于龙津书院,或于梅涧燕山,相互切磋理学之要旨。
可以肯定,龙津书院的规模不大,三五个人,或十多个人便是。但因为有朱熹这一“金字招牌”,书院聚集了不少学者,如梁厝村梁姓始祖梁汝嘉、梁汝熹兄弟,永福县北宋政和五年(1115)进士梁汝霖,南宋绍兴五年(1135)进士梁汝昌等。他们之中,有些比朱熹的年龄更大,有些比朱熹更早一些成为进士,但都不妨碍他们成为志同道合的挚友,以龙津书院为标志物,聚集在一起。
到了元明清三代,书院才慢慢改变其性质和形式,成为应付科举授读的地方。于是,董应举、郭复之改龙津书院为“朱子祠”,祀朱熹。因此,长柄村应该是先有龙津书院,后才有朱子祠。《马江春秋》记载,“长柄村的朱子祠,陪祀者有梁汝昌和郑庸斋二人”。梁汝昌的身份,前文已提过,但郑庸斋何许人,还未见相关记载,有待查考。清咸丰年间,朝廷赐长柄村朱子祠“敦崇政学”匾,并将其列入闽县祀典的四座“朱子祠”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朱子祠改为长柄小学。1983年,长柄小学另迁。1986年,福州郊区人民政府(当时长柄村属于福州郊区人民政府管辖)公布其为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
(来源:2018年11月19日《福州晚报》
·林国清 林荫侬)
这个被朱熹称为“风水宝地”的村落,究竟有何秘密? 朱熹
“倚仗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一言道出文人墨客
对幽静村落的向往
古祠澄波、村田映画、榕荫溪韵……
就如诗歌所描绘
那般宁静安好
梁厝
占地34.24公顷
田园秀美、古建错落
人文荟萃、文化灿烂
有 “三江口最美古村落”
“福州艺术门户”之美誉
醉美梁厝(颜家蔚 摄)
梁厝,始于唐
原有郑姓居此
宋天禧三年
梁氏先祖梁宗从河南入闽
居住茶洋(今福州鼓岭)
宋隆兴元年,五世祖梁汝嘉
与其挚友朱熹登茶洋鼓岭
展翅掠江吻海之紫燕的苍翠小山
朱熹叹称 “好一风水宝地也”
建议梁氏迁居于此
即永盛南里凤山(今梁厝村)
后将凤山改名为燕山
远山近景看梁厝(罗南军 摄)
街区结合梁厝村现状
挖掘历史文化底蕴
打造出 “梁厝新八景”:
古祠澄波、村田映画
榕荫溪韵、奎星揽胜
旧誉新市、甘井巷深
龙瑞叠翠、梁厝古今
田居作为梁厝文化休闲驿站,不定期有琴棋书画表演,每周日上午还有梁厝书场活动,内容包括评话、伬艺、闽剧表演。
长颈鹿树是一棵榕树,现在已经成为梁厝街区的网红树,据传原是种植在二楼的一个小盆栽,后来越长越大,沿着一楼大门的门框往下生长。因为形似长颈鹿,故名为长颈鹿树。
夕下梁厝花似锦(陈霖 摄)
古厝的春天(王俏 摄)
古厝新景(徐泽惠 摄)
环靠燕山、水绕聚落
“江—村—山—寺”错落有致
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
落英缤纷,邂逅最美田园风光
时光流转,岁月飞逝
平静的梁厝村
在持续千载的光阴之后
被纳入特色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范围
如今
它逐步进入世人的视野
梁厝古村线路推荐:
榕荫路进入街区→亲水平台→得辉梁公家庙(梁氏支祠)→文昌宫→梁氏宗祠(双福广场)→旧圩新市→桃源左东境→世遗林。
交通贴士:
地址:福州市仓山区城门镇梁厝特色历史文化街区(海峡文化艺术中心对面)。
地铁:乘坐地铁1号线(三江口方向)至梁厝站下车,步行5分钟可达;或安平站下车,步行10分钟可达。
公交:乘坐67路至梁厝历史文化街区即可到达。
来源/福建纪检监察综合福建新闻频道、福州古厝、仓山旅游、福州乡村振兴
清风福州
微信ID:fzjjjc
长按左侧二维码关注
保护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