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占人间第一香!千年龙华古寺百年牡丹华丽盛放
图文:团子
人间最美四月天
芳华绝代的牡丹又被誉为“花中之王”
上百岁的牡丹花,更是王中之王
这些日子,小编的朋友圈被龙华古寺里的百年牡丹刷屏了。“老佛爷”级的牡丹,在春天再绽芳华,等待着赏花人“觐见”。
上个周末,小编约了好友来到龙华古寺,沿着弥勒殿、天王殿、观音殿和大雄宝殿一路膜拜,直到寺院深处,姹紫嫣红的牡丹园映入眼帘。
雨雾,晴岚;清晨,黄昏。无论何种情境,牡丹花儿一开,那股富贵吉祥的气息,迎面而来。
百岁牡丹经历百年春秋的岁月洗礼,蓬径硕大、花瓣叠嶂,强大的气场令群芳献上膝盖。
眼前的一园雍容惹人醉——红牡丹,色若丝绒,雍容华贵,姿态万千;白牡丹纯洁无瑕,金蕊素裙,摇曳生姿,清丽无比;粉牡丹与紫牡丹,更是色泽明媚,摄人心魄。真可谓“竞夸天下无双艳,独占人间第一香”。牡丹花的国色天香,着实倾倒众生。
花丛中,一株牡丹“鹤立鸡群”,比周围其它牡丹足足高出50厘米,花杆有三根手指那么粗。据龙华古寺的老法师介绍,这株牡丹始种于清咸丰年间,解放前由杭州七贤桥东林寺移植到龙华古寺。花丛旁,一块“古树名木保护牌”铭牌格外醒目,上面赫然标注着“二级保护”。
不过,左看看右瞧瞧,这株编号为1235的牡丹花怎么也瞧不出经历过百余载春秋的沧桑感,倒是红得那般娇嫩,如春风中含笑的豆蔻少年。
小编凑上去仔细一瞧,哇哦,这可是经上海市人民政府确认、上海市绿化管理局立的铭牌,落款日期是2002年。那么,那么,今年这株牡丹花界的“老佛爷”岂不是已有近200岁啦,乖乖!厉害了word千年古寺,厉害的word百年牡丹。
养护师傅介绍,牡丹很娇贵,对温度、湿度等外在条件很敏感,要常为其松土、修剪枝叶,以防营养供给不足。每年初夏和秋季,必须为其防治虫害。正是因为养护师傅精心呵护,这株近两百岁的牡丹每逢谷雨时节前后,总会如期绽放,仪冠群芳。
牡丹的开花过程分为花蕾膨大期、平桃圆桃期和开花期,生长最适宜的温度为18至25度。目前,牡丹园内紫二乔、五龙捧盛、香玉、赵粉的观赏效果最佳,已进入盛花期。
小编的身边,三两好友、一家三口直奔着千年古寺百年牡丹而来的可真不少。除了随处可见的手机摄影家,也不乏背着专业相机的摄影人。
打扮的漂漂亮亮的赏花人,也是古寺牡丹花开时的一道人文风景。
一年一年,牡丹在春风里醒来,将积蓄了一年的深情与能量,化为20多天的华美绽放。
一代一代,文人墨客对牡丹的赞叹不吝笔墨,不曾停歇。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
——刘禹锡《赏牡丹》
洛阳人惯见奇葩,桃李花开未当花。须是牡丹花盛发,满城方始乐无涯。
——邵雍《洛阳春吟》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 李白《清平调辞三首》
绝代只西子,众芳惟牡丹。
——白居易《牡丹》
落尽残红始吐芳,佳名唤作百花王。竟夸天下无双艳,独占人间第一香。
——皮日休《牡丹》
若教解语应倾国,任是无情亦动人。
——罗隐《牡丹花》
若占上春先秀发,千花百卉不成妍。
以“文化兴寺”闻名国内的龙华古寺,有一个由沪上知名诗人、书家、画家组成的龙华诗词会。每逢品花赏月的佳日或是传统佳节,他们便雅集龙华古寺,品茗吟诗,泼墨挥毫,以记一时之盛。
小编从历年龙华牡丹诗会中摘录了几首,分享给大家。
春融芳草意,国色入禅心。安住真如地,相知有梵香。
——照诚大和尚
畅意春风下碧霄,姚黄魏紫影妖娆。且将水墨淹脂粉,写出天香别样娇。
——茆帆
百岁名花浅浅红,檀心锦萼沐春风。人间富贵荣华客,几个身居净界中。
——杨逸明
地养天生自在身,小留古寺别埃尘。百年一抹乾坤色,开谢何须问旧新?
—— 陈鹏举
久仰龙华寺,牡丹长寿芳。流光迨百载,遗韵过千章。方丈邀诗会,乡贤聚佛堂。临坛看绽发,柳絮漫飞扬。
——姜玉峰
岁岁一重逢,诗人兴味浓。牡丹应识我,相对笑春风。
——邱红妹
说的多好啊,岁岁一重逢。
别辜负大好春光,赶紧行动。
去千年古寺,赏百年牡丹。
吸附吐纳之间,接接百年牡丹的富贵之气。离开前,在离牡丹园咫尺之遥的龙华素斋馆里吃一碗浇头满满的正宗素面,那感觉就两个字:完美!
上海龙华古寺
地址:龙华路2853号
交通:轨道交通1号线、3号线、4号线、7号线、11号线,公交41、44、73、809、932、166等都可到达
千年龙潭寺,百年客家文化,数十载院山赤子心 千年龙
成华区龙潭街道位于成都市东北角,幅员面积37.62平方公里,占成华区总面积的三分之一。龙潭寺是东山客家人的传统聚居区,乃“东山五场”之首,这里80%以上的人都是客家人,讲着有别于四川方言的客家话,客家文化底蕴深厚。
壹
客家人,龙潭客家何处来?
黄帝苗裔,河洛繁滋……何谓客家?
有许多人以为客家人是一个民族,其实这是一个误解,事实上客家人是中国唯一不以地域命名的汉族民系。目前关于客家的源流渊源众说纷纭,比较有历史依据的说法,是西晋永嘉之乱后,北方世家大族、书香门第纷纷逃往江淮一带的南方地区以避祸患,史称“衣冠南渡”。这次人口的大迁徙为南方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和农业科技,间接促进了中国经济重心的第一次南移。而到了晋元帝时期,第一次出现了“客”这个字来称呼从北方迁至南方的移民。这个字很微妙,一方面客是对拜访者的敬称;另一方面,客人始终做不了主,这一方山水并没有给他们带来真正的归属感,当战乱再起的时候,他们也会毫无留恋地离开,再次寻找新的家园。
客家先民由中原迁居南方,然后流徙各处,历史上共计有五次大规模自发性迁徙。第五次发生在太平天国时期,四川的客家人早期是受“湖广填川”政策影响,后来因太平天国运动,客家人第五次人口迁徙,又有一批客家人进入四川。《清稗类钞》载:四川成都多广东嘉应人,其入蜀也,始于粤寇石达开率众西行。石败,众溃散,石军多嘉应人,遂旅蜀不返,娶妻生子。
清初,大量湖南、广西及广东的客家人入川定居于成都东部地区,资料显示,“东山客家”是成都近郊的客家方言区居民的代称,其先祖随清代移民大潮迁居而来,已在当地生根繁衍了近300年。他们以耕作为立家之本,以宗亲关系为聚居之根,一个个家族兴旺起来,渐渐在东山地区(成都以东的一片丘陵地带)形成数十余个相对独立和完整的民俗文化区域场镇,其中最著名的有五场,龙潭寺(隆兴场)为东山五场之首,也是成都东北方位第一个客家场镇,就是在这里,正式开启了龙潭客家人百年历史。
贰
客家话,龙潭文化凝聚的源泉
方言是一种独有的地方文化,也是一种传承。龙潭寺90%的居民都会说本土独有的方言——客家话。一般认为,南宋时期客家话就已经初步形成,原因是宋代制作政府簿籍,使用了“客户”的专称,而客家一词,则为民间的通称。由此“客家”这一颠沛流离却始终自强不息的汉族民系,开始走上历史舞台。客家人的主体在宋代得以固定,现今客家人的方言也较多地保留了北宋官话的语音语调。
客家话受到客家先民迁移到地区方言的影响,会有所不同,所谓“十里不同音”。客家话当中,保留了很多中古汉语发音,如南宋一位叫陈一新的经学教授,其所写的《跋赡学田碑》云:闽有八郡,汀邻五岭,然风声气习颇类中州。
因为有小众语言的相通,龙潭寺客家人的凝聚力与团结度远高于其他地域,随着时代发展,文化的传承失去的载体越来越多,一门地方语言传承的不仅是一种文化,更是对地方的归属感。今天,历史的车轮又驶到了相同的拐点,随着龙潭新城的崛起,一个一个新鲜的血液开始注入,而区别于起始点,他们带来的是多元的文化融入到我们这个有着鲜明文化传承的客家人聚集地,爱上一座城,便是融入他们的生活,学习他们的语言,语言,让我们更多人产生了归属感。
叁
客家菜,龙潭舌尖上的传承
说起成都,全国人民耳熟能详的美食,无不能娓娓道来,龙抄手、担担面、夫妻肺片、三大炮......而说起龙潭寺,最地道正宗客家的菜肴便是“鸟米粿”,晶莹剔透的糯米通过蒸煮熟透后加入带防腐功能的特殊植物进行碾制,再将客家人自家制作的腊肉剁碎包裹在其中,储存时间长,易填饱肚子的鸟米粿便做好了。除此之外,客家人还有许多家喻户晓的“大菜”,姜汁肉、热窝鸡、钟肥肠、天鹅蛋、长条棕、荷叶鸭,以及从清朝吃到当今的九大碗,一道菜,就是一张龙潭的客家名片。
龙潭客家人通过辛勤劳动制作了各种食材并转化为赖以生存的食物,从此,百年来龙潭地域美食文化被一方客家人眷顾依恋着。
肆
客心安处,便是吾乡
千百年来,随着历史年轮的几经更迭,龙潭寺正经历着不断的发展,居民生活、工作方式、辖区地貌景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日新月异的时代,社区居民们对客家传统习俗愈发留恋,迫切想唤起那逐渐远去的乡愁。
而坐落在龙潭地带的院山公墓,作为客家人灵魂休憩的居所,继承了客家人在漫长的迁徙历史中形成的“坚韧卓绝、崇文尚美、开拓进取”的客家精神,陵园内不管是墓型、风水、纹饰风格等各方面都富含浓郁的客家文化风情。
从叫法上看,客家人通称墓为“地”或“地坟”,“作风水”叫“做地”。坟墓样式也独具风格,多为交椅坟、龟壳墓等,行若半月,后仰前俯。在民间风水专家看来,墓圈(有时也包括墓丘或墓碑石),采用接近偃月(上半圆)形状,有收来龙之气,藏风生气,牵制煞气等作用。五行之中,圆形及其变体代表“金”;镶嵌墓碑的墓埕(墓耳)和墓两边的墓手相连,则起到消砂纳水的功能。墓碑、墓耳和三重墓手合抱埕凸字状,呈“外八字”或喇叭形状伸张,高低表示穴场既能藏风,又能收水,正符合风水术“入处为风,出处为水”的说法,故交椅坟、龟壳墓等统称“金水墓”。
客家文化的原始基础是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土著文化和具有汉唐风韵的中原汉文化,故其墓型兼具狮柱围坟的朴实大方和凤雕纹式的舒张豪华。在客家文化中,无论金水墓的造型和纹饰是简单抑或繁复,都带有客家人对已逝亲人慎终追远的心情,于院山而言,更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龙腾鼓鸣喜迎春,
潭碧绿水赤子心。
客从湖广迁徙来,
家园故地亦温馨。
在岁月雕刻下,院山深度挖掘传承和弘扬发展客家文化、增进客属乡亲交流,已逐渐成为客家文化历史的记忆载体。客家人在院山寄托思念,表达乡愁,传承文化,而院山也见证了客家文化的繁盛。岁月变迁,历久弥新,在时代脉搏里,与院山一道去感受客家历史的厚重风姿。
邢台老沙河城的千年龙王庙 千年龙
作者:胡顺安
邢台沙河县龙王庙,位于老沙河城北街中北段,路东一百五十米处。坐北面南,前接胡家巷的东端尽头,后靠扫帚街的东端。坊传始建于元朝,为赫山九龙大王在沙河县城的行宫。龙王庙院内保存的民国三年(1914年)再修碑文也佐证了这一点。
沙河城的龙王庙,在建筑规制和影响力各方面,是县城内依次继文庙,城隍庙,梵爱寺之后,位列第四的大庙。南北长八九十米,东西宽七八十米。门前一大片空旷场地。 据查看资料和走访得知,沙河城龙王庙是“三进制”的院落。其概貌由南而北依次为:
龙王庙木质大门。门前蹲坐两个雄狮。进入龙王庙大门,绕过照壁,漫步在青砖铺就的甬道,身旁伫立着两行高耸参天的墨绿古柏。西边是庙地种菜。东边为一排平房,置放杂物。墙外是城内洼地。每到雨季,北街范围一部分的雨水汇聚于此,形成一片水池。正中龙王下怀,龙神喜水。
缓慢前行,穿越中轴线上的一道拱形门,第二进院落东边是库房和几个道士居住的地方。西边为道长的办公场所,是一座高大宽阔,前檐挑梁通柱的三大间青砖瓦房,甩袖北屋。
信步间,看到一座横跨东西的廊坊,斗拱飞檐,俗称卷棚。从这里进去就是第三进院落,位于龙王庙主轴线的最北端。这是主殿所在地和主要道场。没走几步,一个东西长十几米(九十三岁的郭振忠老人描述,两端是圆形水池),宽约三四米的水池横挡在眼前。水池上搭建一座青石拱桥。拾阶而上,看到两侧有东西庑。东边供奉一个大型木质的龙架;西边置放其他用品。 院子中间不远处摆放一个巨大的褐色香炉。透过缭绕的烟雾,龙王庙主殿映入眼帘。大殿为单层歇山式建筑。东西通长近二十米,阔七八米。蓝砖厚墙,内为隐柱木构,红瓦覆顶。屋脊的深蓝瓦上雕有祥兽。门前挑檐两米。挑檐下的东西两墙有拱形小门分置东西。整个大殿显得宏伟气派。
其中的龙王爷叫杨九思。
民间传说,元初,陕西有个举人叫杨九思,去大都赶考。时值酷暑六月,赤日炎炎。杨九思惟恐误了考期,一路日夜兼程,十分辛苦。行至沙河褡裢附近时,他唇干舌燥,大汗淋漓,晕倒在一棵大树下。恰一老妪,衣衫褴褛,肩挑翁罐,也是因为天热劳累,走到树下歇息。她看见杨九思昏迷,便将瓦罐的米汤让他喝了。九思喝了米汤,渐缓过精神。他答谢老妪,并相互交谈。得知老妪早年丧夫,含辛茹苦养儿成人,又千方百计给他娶妻。谁知儿媳不孝,对老人经常恶语相加,非打即骂,还让老人每天给她送饭,且苛责老人弄脏饭菜。老人吓得不敢言语。 杨九思听后大怒:“岂有此理!我要化成神龙,严惩不孝恶媳!”说话间,狂风大作,暴雨倾盆,只见杨九思化成一条青龙,伸出利爪将那恶媳抓起腾空西去,碎尸严惩。他在沙河县西边的赫山,发现一个大水潭,有八条青蛇游弋,择为吉地安身。尔后,以杨九思为首,九龙协作,灵验显圣,造福桑梓。百姓遂修庙祀之,称此地叫九龙庙沟,以纪念杨九思化身成龙,抑恶扬善的事迹。同时他尊称为“九龙王爷”。
古时民智未开,遇到旱涝灾害,庄稼收获不均。百姓认为是龙王发威惩罚众生。在沙河城先民的心里,龙神的职位非常尊贵,能力强大。道教典籍说,龙由九种动物融合而成,是宇宙生成时,智慧元气凝聚的精神。可蕴育阴阳,转化五行(xing)。能上天入海,呼风唤雨。降惠除灾,泽瑞下界,滋养生灵。保当地五谷丰登,使民众安居乐业。龙神实乃宇宙万物之首,被历代帝王视为君者象征,多次下诏封龙为王,以求社稷风调雨顺。
元延祐二年(1315),沙河市褡裢村南有九龙庙。沙河县褡裢村民在神话人物“赫山九龙神杨九思”脱胎成神之地----褡裢村南修筑“九龙庙”。在大殿后修建“赫山九龙神杨九思之墓”。次年(1316)春季,沙河县在城北街东边的低洼积水地带修建了龙王庙,作为赫山九龙王在县城的行宫,并于农历六月初一竣工开光。届时,沙河城的龙王庙前人山人海,唱大戏,玩杂耍,踩高跷,围圈打醮,二龙戏珠,表演民间多种娱乐节目。加上各种商贩的吆喝声,热闹非凡。吸引周边若干村落的信众前来观看和助兴。
伴随着敬奉龙神在中原汉族民间的普及,沙河城龙王庙的祭祀文化逐渐丰富。龙王庙内多设坐像,只立有杨九思一位龙王。除了敬奉杨九思和龙王娘娘,还有八位龙神,并赋予各自不同的职能(掌管财务的,掌法惩恶人的,调节风雨的,等)。以龙王爷杨九思为首,平时隐居山区龙潭,旱季和洪涝时,出驾到东边巡游,调节风雨,治理洪涝。
传说明代成化年间,黄河决堤,一泻千里,生灵涂炭。沙河城龙王庙也惨遭冲毁。皇上派遣大臣到沙河赫山请杨九思出巡治水,神果立显。捷报传京,龙颜大悦,即封杨九思为“护国灵侯赫山九龙大王”,并差天下工匠为其建造九梁八搭朝五殿,三间大庙带卷棚的九龙神庙大殿,御赐“护国灵侯”匾。着令沙河县城的龙王庙享有同等尊荣。
九龙王在用食疗治愈顽疾等医术方面也堪称一绝。据民国版《沙河县志》记载,乾隆癸亥年(1743)春,清高宗皇帝因求九龙神疗愈痼疾,亲笔御赐金匾“汤膳显绩”,并“从皇宫拨出专项黄金五十两,遣侍卫至沙河,缮新庙貌,以答庥嘉,以彰宠赐。”
九龙王呼风唤雨的能力尤其“威显素著”,祷雨辄应,总会“以神明威,应时普被。”龙王庙也由此成为沙河县历史上官府及民众遇旱祈雨的地方,香火十分鼎盛。
明清时期,每逢天干地旱,沙河知县率领众人在沙河城龙王庙前广场上整队,举行隆重的出发仪式。县令撰写《祈雨文》,读完焚烧,随即宣布出发。一时间,点火放炮,神乐启奏,锣鼓齐鸣,声震天地。司仪和道士等光着脚丫,头顶水盆。众人手持彩旗,敲锣打鼓,一路浩浩荡荡,往西步行百里,前赴九龙庙沟祷雨。到达九龙庙沟,摆出供果,虔诚跪拜。县令宣读《请赫山九龙王行雨文》。请上八人共抬的出驾龙王----就是一个大型的木制龙躯,简称“龙驾”。八个壮汉抬着“龙驾”,路上累了可以轮换抬轿,沿原途返回。这叫做借驾祈祷,或者借驾求雨。
当“龙驾”行至沙河城地界后,有一簇人马在此恭候。他们看见龙驾,就敲锣打鼓,鞭炮齐鸣,以示迎驾。人们抬着“龙驾”游街三日后,天空乌云密布,大雨如柱。村民欢呼雀跃,奔走相告九龙王爷显圣。然后,依原路,恭送龙驾回九龙庙沟洞府。
康熙年间,沙河干旱绝雨,蝗虫成灾。知县谈九乾撰写《祈雨文》,请命于神,并在《请赫山九龙王行雨文》末尾感慨道:“于此文焚告后,阅日大雨如注,阖邑欲涌,益信神之灵也,并记之。”
沙河城人把“龙驾”看得颇为重要和神秘。于是请工匠以九龙庙沟的“龙驾”为型,制作了一副同样的“龙驾”,供奉于沙河城龙王庙的卷棚东侧备用。其形逼真,神态无二。嗣后,每遇干旱,必请出“龙架”祷雨。龙王也会显灵,普降甘露,泽及大众。
明清两朝,九龙爷护国治水患,揭榜救国母。故而大明成化、大清顺治以及乾隆等数位皇帝屡有褒封崇祀,权司行雨。自明以降,九龙神声震朝野,威名远扬。清乾隆时期,官方已将龙王庙的祭祀活动推到极点。沙河历任知县都从县衙的银库中拨出“官银”到龙王庙实施祭祀。
农历六月初一的龙王庙会和干旱季节的借驾祷雨,是沙河城龙王庙规模和影响力最大的两项活动。
沙河城龙王庙自修建以来,千百年间,虽遭水患,但注重修缮,基本上保存完好。清道光时期,沙河城的龙王庙已成为附近著名的景点之一。根据沙河城龙王庙石碑记载,民国三年的修缮是其上世纪最大规模的一次修葺。 令人惋惜的是,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沙河城龙王庙因年久失修,人为破坏,龙王庙东半部分诸多殿庑倾圮。惟残存大殿的西半部分和位于龙王庙中西部的道长办公场所,还有几道断壁残垣。
上世纪五十年代后期至七十年代,政府普及教育,沙河城龙王庙经过整修,先后做过沙河县育红(东方红)小学,北街小学,城关中学等。我儿时从外祖父家回来,曾在此短暂借读。 1990年代中期,城关中学迁走,不久沙河城龙王庙被卖作民宅。龙王庙大殿原址残存的上世纪初修缮的大殿西端屋顶漏雨,椽檩遗腐,濒临倒闭。2012年,北街部分信众倡议拆毁这段残存,依照旧制,等量复建。同期修筑简单的龙王庙大门和大殿两侧的简易配房。
至此,沙河城千年龙王庙的遗址上,还能看到其最新样式的现代简易殿庑,另有一通民国三年所立的“新建赫山九龙大王行宫碑记”的碑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