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觉得种植业需要科学吗?科学能给种植业带来怎样的变化?
现代自然科学的威力不仅在于它创造出一批最新的尖端技术,而且还在于它把新的血液输入到那些历史悠久的生产部门――农业、材料工业、机械制造业、轻工业、建筑业、运输业之中,改变了那里的技术容貌。这些传统生产部门中技术的科学化,就其对现代整个社会和人类物质生活所起的作用而言,有着根本性的意义。本人主要针对自然科学的发展与其应用技术之一的农业之间的关系做一些讨论,明确了自然科学的发展与农业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互发展与相互影响制约的。农业科技主要就是用于农业生产方面的科学技术以及专门针对农村生活方面和一些简单的农产品加工技术。包括种植,养殖,化肥农药的用法,各种生产资料的鉴别,高效农业生产模式等几方面。
中国一直是个农业大国,直到现在农业仍是我们经济的基础。农业是整个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农业的发展不仅关系到国家长治久安和战略目标的实现,也关系着中华民族的兴衰荣辱。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一系列改革开放的方针政策、配套措施的制定和实施,一方面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幅度增加了农业产量,使农民的生活蒸蒸日上。而另一方面农业面临耕地资源不断减少、抗灾害能力减弱、农业环境承载力大幅降低等问题,我们该如何才能解决农业问题,发展农业呢?记得邓小平曾说过: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如袁隆平研究出的杂交水稻,大幅度提升了水稻的产量,不仅对解决中国的粮食问题有巨大贡献,对解决世界饥饿贫困问题也是一个非常大的帮助和贡献。实践证明,科技是农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推动力。因此我认为应重视农业和科学技术,强调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科学技术成果的应用来解决农业问题。制定和完善中国特色农业科技体系,建立和健全农业科技管理体制,变革传统农业生产模式和管理方法,应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最佳选择。
1 自然科学发展中的农业
农业是我国的第一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国家自立、社会安定的基础,是人民安居乐业的物质保障。但我国农业发展相对滞后,农业劳动生产率低,农业科研的投资少,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非常大。目前中国农业集约化手段主要表现在使用大量化肥和农药以及单一的作物品种,其对水体、土壤、大气和生物多样性所造成的负面影响是巨大的。机械化
程度极低,还是以小农经济为主农产品商品化程度也低,农民收入少,生产积极性不高。
在20世纪上半叶以前,农业是一个比较落后的部门――劳动生产率不高,社会的大多数成员从事农业劳动。这在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很长时期以来的人类社会基本上还处于疲于谋生糊口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各项事业的大规模发展,人们广泛的社会政治活动和丰富的文化生活都是难以实现的。
近几十年来,社会生产的这个最重要的部门发生了决定性的变化。农业生产从主要使用人力、畜力过渡到实现机械化、电气化和自动化。美国用了大约30年的时间基本上实现了农业生产的机械化。近30年中,又在耕地、播种、中耕、施肥、喷药、排灌、运输、烘干、贮存、加工等方面都使用了机械和电力,一些农用机械已安装了电子监视或自动控制装置机械或自动控制装置。日本从1950年开始用了大约10年的时间全面实现了农业机械化。各种农药、化学除草剂、农用飞机、红外线等在现代农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农业生产还从主要靠经验过渡到自觉地依据科学的理论。近几十年来,土壤学 农业化学、遗传生理学、气象学、作物栽培学等农业科学的研究成果,使农业生产技术逐步摆脱了盲目摸索的状况。现代的农业生产按地区特点合理种植,按土壤特点合理施肥,安作物生长特点合理灌溉,并且把农作物品种的选育和改良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欧美一些国家曾经靠增加施肥量来提高农作物产量,收到了良好效果;但继续增加化肥用量就所得不多了。近些年来又改变为在施肥前首先对农作物所需营养和土壤肥力进行科学分析,缺什么成分就施用什么肥料,“对症下药”,结果不再增加施肥量也能增产了。
由于各个方面的科学技术在农业上的综合运用,使农业生产的过程实现了科学化,现代农业已经从“劳动密集型行业”日益转化为“知识密集型行业”。农业生产的科学化造成了人们未曾预料到的社会后果。
2.1 自然科学的发展与农业的相互促进的关系
我国自然环境面临的严峻形势:水土流失、土壤肥力衰退,草原沙化、荒漠化,退化面积不断扩展,农村污染有增无减,病虫、杂草灾害猖獗等,致使我国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与环境等非经济因素存在着不协调的问题。因此要推进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农业的发展,必须加快发展和采用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绿色农业等生产技术,实现淡
水、土地等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达到区域生态的良性循环。以色列在农业的发展与环境保护、资源配置统筹协调方面做得非常出色。通过增加植被种植,绿化沙漠,科学使用农药、化肥等改善土质土层结构,通过北水南调工程,改善水资源的配置,通过“三污”回收与治理,改善空气、环境和海水的质量。在以色列的农业结构中,基本形成了粮食、经济作物、林业、畜牧业协调发展的良性态势。中国发展现代农业,要改变长期依赖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农业发展模式,要应用现代科学技术,保护、培植和充分利用自然资源,防止和减少环境污染,形成农林牧副渔良性循环,保持大农业稳定发展。 农业发展需要两个必要的前期条件:一是创新,二是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应围绕四个方面的技术重点进行改善:一是生物工程技术,二是农产品深加工技术,三是物理和化学控制技术,四是设施农业技术。
农业能否满足人民消费需求不断增长和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需要,关键在于农业科学技术的进步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任何技术进步都是以技术的变革和创新为其源泉的,都意味着 新旧技术之间差别效应的扩张与发散。农业的技术进步,更是离不开技术创新活动。我国农业 的技术创新,说到底是如何对传统农业技术进行改造和利用问题。我国传统农业技术是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小农技术和经验技术为其存在形态,这就不可避免的滞留着大量非科学、与现代农业发展相悖的技术和经验,这就需要自然科学的发展知识来指导和改造。
因此,自然科学的发展与农业具有相互促进的关系,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农业技术的发展,农业技术一旦发展了,经济就会增长,经济的增长又会反过来促进自然科学的发展,这就使它们处于一个良性循环之中,相互促进的关系共同发展。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它的影响力波及我国各行各业。农业是国家自立、社会安定的基础。具体表现在:第一,从人类的存在和发展来看,农业是国民经济中最主要的物质生产部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第二,从农业与第二、第三产业的关系看,农业生产活动是人类生产活动的起点,没有农业的发展,就没有第 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农业的发展直接制约着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第三,从农业与人民、国家的关系上看,农业的兴衰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全局,农业的发展直接关系着人们的切身利益和社会的安定,以及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
。可以这么说,如果农业基础地位得不到巩固,将使整个国民经济和国家体系濒临崩溃。所以,农业的发展会制约自然科学的发展。
由发达国家的现代农业发展的成功经验看来,科学技术的推广对农业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要加快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就必须加大对科学技术的推广力度,通过建立交流平台、设立相关组织机构、培养相关技术人员等各种形式,增加技术推广的方式。现代农业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撑和引导,要加快我国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的转变,就要加快科技创新的力度,吸收国外成功经验,避开弯路,加大对生产条件的投入,创新经营管理模式,加强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实现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所以,自然科学的发展也会制约农业技术的发展。
因此,自然科学的发展和农业技术的发展不仅是相互促进的,而且还是相互制约的 。 3 结论及展望
(1)基于我国的农业发展现状,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巩固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建设现代农业、全面加快农村小康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而艰巨的任务。当前我国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仍处于农业发展的初级阶段,还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比如农业基础还较为薄弱;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仍然较多;农民文化素质偏低等。这就要求我国要尽快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兴农”的路子。
(2)农业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任何时代、任何国家都离不开农业,农业的基础地位永远不可能动摇。农业要获得持续不断地发展,就必须依靠科技的投入,科技是永不枯竭的资源。在未来,农业发展与科学技术必定紧密结合,农业发展规模化、机械化和科技贡献率都不断地提高,人类利用科技创造出一副人与自然极度和谐的画面。 随着自然科学技术全方位地渗透到社会生产、生活、国际关系等各个方面,促进了技术开发与转移、科技信息与中介、科学出版与网络服务、新医学等等社会新兴产业的迅速发展,人类将不得不面对科技伦理、科技道德等方面的严峻挑战,等等。这些新情况和新问题的研究,将不断充实自然科学技术发展的领域,并从而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科学和技术的成果还越来越广泛的吸收和应用到文学,艺术,体育等各个领域中去。这样,自然科学技术的发展在改善人类物质生活的同时也丰富了人类的精神生活,有力的推进着整个人类生活方式现代化的进程。
Hash:47d46df9d578c766127b231098a9f7c9e5d453a4
声明:此文由 leaf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