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最有烟火气的地方 2万多人在这里获得疗愈

浙江日报官方账号

2019-05-06 22:49 | 卖家

有人说,“没了烟火气,人生就是一段孤独的旅程”。

还有人说:“想要留住员工的心,先要留住员工的胃”。

阿里巴巴,最有烟火气的地方,莫过于食堂了。

“我来阿里2年,胖了10斤”,来自美国的小二Sam面前的餐盘里,放着一笼刚刚蒸好的杭州小笼包,用传统的竹笼屉装着,热气氤氲。“第一次吃这个的时候,汤汁都溅在了我的脸上和衣服上,好烫,但是真得很好吃。”现在的Sam已经学会了如何正确地吮吸汤包,尽管他还不太会用筷子。

为了照顾这些不会用筷子的外国小二们,二号楼食堂服务台特地准备了一摞叉子。小二Jackson,是二号楼食堂兰州拉面的死忠粉,“刚来中国时,我只喜欢吃鸡排饭,因为口感很像西方的快餐,而现在我爱上了兰州拉面。”当然,他的“野心”远不止于此,“目前只尝了三分之一,未来一年我要好好尝遍所有食堂的中国食物。”

每天,2万多名来自天南地北的阿里小二们,在这里通过美食获得了疗愈,串联起了一部“舌尖上的阿里”。

只要2元吃饱吃好?

在阿里巴巴西溪园区总共有五个食堂, 各有所长。1号楼、8号楼食堂有许多东北厨师,主打家常菜,1号楼的牛肉面,被小二们称为最治愈的牛肉面,“在冬天吃一碗浓浓的牛肉汤面,连汤喝完,感觉身体和心灵都获得了温暖。”2号楼、5号楼食堂则可以尝到全国各地的小吃,川菜、清真菜、瓦罐汤、杭州小笼包……,你能想到的全国各地的特色美食,这里都有;7号楼食堂则主打粤菜,透着浓浓的港味。

在这些烟火之地,诞生了许多名人和名吃。8号楼食堂有一位人称“鸭哥”的师傅,过去一年,烧腊铺的烧鸭们在他手里挨了25万多刀。2号楼的水饺铺子,每天中午都是排队最长的。为了让小二们吃到香喷喷的饺子,一大早“饺子”阿姨就开始剁肉馅和菜馅,水饺纯手工, 3000多个水饺,经常到12:30就卖完了。

自阿里巴巴西溪园区建成以来,食堂6年都没有涨价。在阿里内网上,还流传着一套食堂省钱大法,据说只要花2元钱,就能吃饱吃好。第一步,到快餐线选择1元一份的土豆丝和麻辣豆腐共2元,第二步,打饭,打汤,胃口不好的时候,可以加点小菜,咸菜榨菜任选,这一切只需要0元。

1号楼食堂的牛排套餐,可能 是阿里最贵的套餐了,但应该是全杭州最便宜的牛排套餐,25元2块牛排加上煎蛋、水果、薯条,还附赠饮料。

早餐、中餐、晚餐、夜宵,阿里的食堂,一天管4顿,每天早上7:30点,食堂的早餐就开始供应了,一直到晚上10:00夜宵结束,而且晚餐和夜宵都不要钱。阿里员工都是夜猫子,吃夜宵的要比吃早餐的多。

李若

“从滨江赶到余杭

就为吃一碗鸭血粉丝汤

回忆起2年前参加510集体婚礼的经历,李若乐了。证婚人逍遥子一说出他的名字,在场的阿里小二们就开始起哄,说少加点辣。那年是他在阿里食堂工作的第4年,同学们早就认识了这个“麻辣烫小哥”,周末出去逛街也有很多人和他打招呼,“认识我的人比我认识的人更多。”

如今李若是五号楼鸭血粉丝汤档口的大厨,说起鸭血粉丝汤,在阿里没有一个小二不点赞的,据说吃一碗就能鲜掉眉毛。由于名声在外,经常有在滨江园区或者蚂蚁金服的小二慕名而来。尤其是滨江园区的小二,开1个多小时车,穿越整个杭州城,只为这一口。

考虑到这些“吃货”实在不易。所以,碰到哪个没赶上饭点的小二,李若和他的同事们也都会放下手里已经在吃的午饭,为他煮一碗鸭血粉丝汤。

李若记得,最夸张的一次,已经是下午三点钟,“午饭已过、晚饭未到”,一整个部门,十几个小二面带饥色地赶来,见面就说,“我们都是滨江来的!”

卖了六年的麻辣烫和鸭血粉丝汤,李若也遇到过不少奇葩食客。有人想吃“不要麻不要辣也不要烫”的麻辣烫,有人想吃“不要鸭血也不要粉丝”的鸭血粉丝汤。刚开始,李若也没想明白这些食客到底是什么心态,后来转念一想,可能他们既想减肥,又舍不得我的汤吧。每天早上,李若都要早早地赶到食堂熬汤,麻辣烫的汤由筒骨熬制,鸭血粉丝汤则由老鸭熬制,两个硕大的锅咕嘟咕嘟地冒着泡,时间越久,汤味越是纯浓。

“我做餐饮这么多年都没遇到过这样的吃法,不过他们开心就好,光买汤的我只收半价。”

李若回忆,在阿里食堂的六年里,有五年坚守到了大年二十九才回老家,因为同学们喜欢自己的鸭血粉丝汤和麻辣烫。唯一例外的是去年冬天,他早早地回家了,因为510集体婚礼之后,老婆给他生了个大胖丫头。

陈伟

“没有经过双11,

就不算合格的食堂小哥”

回忆起去年双11,二号楼食堂的“烧饼哥”表示很自豪:“2135亿数据的背后也有我挥洒的汗水,天猫双11再次刷新了记录,我也一样突破了自己的极限,短短几天我做了2000多个饼,真的很累很累!但看着夜深加班的同学能吃到刚出炉的、热气腾腾的烧饼,看到他们满足的笑脸,我便欣慰!”

乐融食堂的店长陈伟也对去年双11印象深刻:“每年双11都有许多小二留下来通宵,像过节一样,去年园区里的彩色灯光特别漂亮。从10号上午开始 到13号凌晨2点,我和同事们陪着小二们48小时没睡觉,‘一日供5餐’,吃饱了才有力气干活呀。”

“有一个部门点了十几份麻辣小龙虾,我进门一看,发现每个人都穿着红色的天猫T恤战袍。这顿小龙虾就是他们誓师宴。都是红的嘛,双11就要红红火火。”

工作间隙,陈伟也没忘了帮老婆“清空购物车”,“园区里网速好,抢得快呀!”

那两天,陈伟和同事们在园区里不停穿梭,“尤其是1号楼上的技术作战指挥室,外卖都不断档的。”

灯火通明的大楼里时不时传来一阵阵敲锣打鼓的欢呼声,陈伟知道,那一定是销售额创了新高。

周发祥

暖胃又暖心的年夜饭

狗年年廿九的下午,大多数餐厅的师傅们都已经回家过年了,2号餐厅的厨师长周发祥却依然忙得不亦乐乎。

和他一起“留守”的十几个厨师围着六口炒锅,一口蒸锅,一台烤箱打转。炒锅炒完一波又一波,从未停顿过;蒸锅则蒸着扇贝、鳜鱼等海鲜、烤箱里的羊排呲呲冒着油。

这是周发祥一年中的最后一班岗,为大年二十九仍奋战在一线无法回家的小二们准备一顿年夜饭。阿里年夜饭是阿里延续了10几年的传统了,在阿里巴巴的初创时期,马云就开始组织大家一起吃年夜饭,那时候,只有10几个人,到了去年,年夜饭的人数增加到了200多人。

聚在一起的不仅是合伙人和小二们,还有14位在公益行业做出贡献的人士,包含了放弃百万年薪去贵州支教的学军中学校长陈立群、首位魔豆妈妈游林冰、爱心的哥黄飞华等热心商家、机构、消费者。这是阿里巴巴首次在年夜饭邀请外部嘉宾。

开始上菜以后,周发祥终于可以歇歇了。二楼大厅摆了二十几张桌子,不少同学正饶有兴致地包饺子、捏糖人。这天晚上,阿里巴巴社会公益部总经理孙利军代表阿里为嘉宾送出马云写的福,一年的工作就这样收尾了。

年夜饭结束后,吃不完的菜品被很多小二打包带走,周发祥知道,自己精心准备的食物小二们是不会浪费的。“平时,也有不少小二会打包食堂的食品回去与家共享。”周发祥说:“爱好美食的人,生活得都不会差。”

(原标题《阿里最有烟火气的地方,2万多人在这里获得疗愈》。编辑王蓉蓉)

Hash:c4e6c8158a79f368441fd898f0eec34307a68ff7

声明:此文由 浙江日报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