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味道不可辜负

生活领域爱好者

要提起湖北十堰市的名小吃三合汤可算是首屈一指的,再往下数,就能排上酸浆面了吧?可以说三合汤小吃中的高配,而酸浆面就是标配了。

十堰名小吃三合汤十堰最亲民的小吃酸浆面

其实这两样小吃都源自于郧阳区,也就是以前的郧县,曾经是离十堰市区最近的一个县,位于鄂西北,北接河南,西连陕西,三省交界咽喉之地。

相传明朝万历年间,郧阳府开科考试,各地秀才纷纷赶考,有鄂豫陕三地的秀才恰逢住同一问客栈,这三位学子不仅口音不同,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也各不相同,各执己见,争论不休,不觉时至深夜,早已过用餐时间,客栈也不能提供餐食,好在三位秀才都自备干粮,于是纷纷拿出临行前妈妈准备的食物,放在一锅中烩炖,不一会儿就香飘四溢,满屋氤氲之息。。。

客栈老板闻味赶来,忙问:是何等美食,这般诱人?近前一看,原来竟是三种最普通的食材:一把红薯粉,几片黄牛肉,些许饺子。最普通的做法:烩炖。客栈老板暗暗记下,并加以改良,支起大锅,用牛大骨炖出原汤,再把食材放进去烫煮,再佐以香菜,葱末,人间美味便由此诞生!

这三位秀才也从这段经历中得出了最深刻的体会:传统文化中的儒释道精神,无论是“仁爱中庸”,还是“道法自然”,抑或“众生平等”,都是教我们如何跟自然和谐相处,如何与人建立更好的关系,如何遵从道德,为社会做贡献。虽然切入点和各自精髓不同,但是在传统文化中,儒释道缺一不可,这不就是我们中国人一直尊崇的和谐共处,融汇团结的文化吗?

于是,这三位学子便给这锅美食起了一个极富底蕴的名字:三合汤。

我第一次吃三合汤,还是小时候在五堰街上,那个时候的五堰街哪有现在这般的整齐干净,低矮的门店,油腻的饭桌,却是热闹非凡,烟火气甚嚣。记得就在现在丰融超市的附近的位置,那时候有一家三合汤店,生意特别的好,什么时候去都是人满为患。绝配的是门店外面,居然就是一个卖烤饼的炉摊。逛街逛累了,来一份飘着红油的三合汤,就着烤饼,只吃的是大汗淋漓,神清气爽。冬日御寒,夏日排毒,那一份美乐就像是到了天堂!

曾经那个年代的回忆

关于酸浆面的典故,我倒是没有听说过。但是绝对是最亲民的小吃。以前面老郧阳人家家户户都有几个缸,有做酒的缸,有酸菜缸,而 郧阳人的味蕾中,是偏爱酸味儿的。这种酸味不是山西人的醋,也不是四川人的泡菜,更不是东北人的酸白菜,而是我们本地人的腌的雪里红酸菜。酸浆面的底汤酸汁就是青菜经过泡制发酵之后而得到的。酸浆面不是普通的手擀面,面是加入少量碱的黄细面,“软面饺子,硬面汤”硬硬的面团,擀面的时候也很费劲,总是将全身所有的力气压在那条长长的擀面棍上。这一切准备都是值得的,为的是煮出来的面条不糊汤,清爽筋道。

很多外地人到十堰来是吃不惯酸浆面的,是因为那种酸味是新鲜蔬菜发酵之后的味道,用什么东西发酵之后都会有一点点的异味,很多人会不适应。就像是外地人,吃不惯柳州螺狮粉,喝不惯北京豆汁儿一样。碗底用豆芽打底,再把案板上面费劲擀好的面条用水大煮一会儿,捞出到炒制好的酸浆汁里,面上再撒一把熟芝麻,细葱花,红油,一碗解腻可口,酸味扑鼻的酸浆面就成了。

酸菜面

小时候我没有吃过酸浆面,但是我经常吃妈妈手擀的面条,家里酸菜缸里随意捞出一颗酸菜,用刀切的细碎,油里放些干辣子炒出辣味,再倒入酸菜炒香,放入煮熟的手擀面里,毫无味道的白面条一下子就被鲜香辣鲜所覆盖了,香气诱人的酸菜面条里总能吃出妈妈的味道。

妈妈的背影总在我梦中出现

如今妈妈离开我已经三十多年了,夜半梦回总还是能和她围坐在我家核桃木的小方桌旁,桌上是酸菜面籽,锅盔馍馍,煤炉上还坐着即将沸腾的水,父亲的背影还在里屋,不知忙碌些什么,那个坐在竹摇窝里的孩子还在吚吚呀呀说着什么。。。。。。

这么多年,也出去旅游过,也品尝过各地的美食,但是无论再好吃的食物都不能给我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

品世间万般皆可放下,唯有家乡味道不可辜负!

珍惜当下一切的美好

Hash:7a33f0df8116028e6093b913c9cafae16eb6ef9c

声明:此文由 透明心1974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