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面俱到”的主食天堂 一揉一擀间花样繁多(下)

左手一指太行山,右手一指是吕梁太行山吕梁山的存在,切削了山西,中间一道汾河从北往南,几乎贯穿三晋。《左传》中,把山西的地形称为“表里山河”。这里的山地面积约占八成,耕地微乎其微。加之寒冷干燥的气候,可种植、养殖、捕捞后加以烹饪的食材种类,与我国南方地区无法相比。然而,在这严酷的地理气候下,耐寒耐旱的谷物杂粮却茂盛饱满地生长。生活在此间的人们,用勤劳的双手挖掘出颜色最深沉的宝藏,又用勤劳的双手制作出最“白净”的饮食。

山西人的智慧,就是利用巧思巧手,把谷物杂粮也玩出花样来。在面食的制作中,既有形状的繁多变化,又有味道的五花八门,还有种类的丰富想象。在街头食肆煮沸的大锅前,在各色面食的杯盘交错间,在每个平凡家庭的厨房里,山西人用面塑造着祖祖辈辈的生活。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曾给山西的面食崇尚下过判词:只要把谷物研磨成粉,每个山西人都是制作面食的天才。“面面俱到”的主食天堂,非它莫属。

"面面俱到”的主食天堂 一揉一擀间花样繁多 (下)

剪刀面

剪刀面 若裁白练

除了筷子,厨房里另一个常用工具剪刀,也是可以用来做面的。

剪刀面需要一个结实的面团,所以包饺子、烙饼剩下的面团,也可以用来做剪刀面。

和好面团后,用剪刀剪出小鱼形状的面条,两头尖尖中间胖,所以又叫作“剪鱼子”。剪刀面最大的特点是口感筋道弹牙,配上喜欢的浇头,做成炝锅,或直接做成炒面食用。

历史上,北朝至唐以今山西省太原大同一带为并州。相传此地所产剪刀十分锋利,以“并州剪刀”闻名于世。如此快利的剪刀,剪出的面条犹如吴淞江水中的银鱼,不仅民间喜食,还成为历代御面。史载唐代柳公权以隔风纱作《龙城记》及《八朝名品》,号称“锦样书”进献皇帝。皇帝赏赐柳公权剪刀面、月儿羹。由此可见,早在唐代,剪刀面便已成为御面了。《中国历代御膳大观》也记载明代御用面制品有剪刀面。清代的太原城,剪刀面多在市肆摊点经营出售。民国年间,太原的新美园、桃园春、全晋号、正大饭店等均以剪刀面作为山西的花色面食,玉手剪面,台蘑烹汤,鲜香无比。

如今,剪刀面在饭店多改为堂做,以达到一观二品的目的,以全晋会馆和晋韵楼等名店为代表。剪刀面之面,和时加盐少许,和好略硬须饧。汤分浓淡,提前备好,而后上火煮沸,持面以剪。剪时左手持面,右手握剪,面剪不离,声如鹊鸟归巢之喧,形如银鱼入水之跃,高手每分钟可剪出200余根,令人目不暇接。煮时稍焖,盛碗上桌,讲究配四味碟、四菜码。此外,剪刀面还被用作表演艺术,全晋会馆将民俗艺术融入,创制的高跷系列面食表演中,就有高跷剪刀面。舞者脚踩高跷登台,亭亭玉立,持面握剪,面鱼便在高高的空间里飘落,如春风拂柳、秋瀑激雪,一幅诗意画境映入食客眼帘。

擦尖 蝌蚪嬉戏

除了常规“武器”,山西家庭的厨房里还有各种专门做面的工具,甚至一种面就会对应一种工具,比如“擦床”。

擦床是专门用来做擦尖的。这种面食制法简单,操作方便:将面和成较硬的面团(不能多揉),然后将擦子横架在锅沿上,像擦土豆丝一样,将面一下一下地擦进沸水中。由于面在沸腾的锅中上下翻腾,犹如蝌蚪在池中嬉戏,因此,擦尖也叫“擦蝌蚪”“擦面蝌蚪”。

据《中华饮食文库·中国面点史》记载,蝌蚪形食品在宋代《岁时广记》《东京梦华录》中已有描述。清代《乡言解颐》卷四中有“蝌蚪子”:“麦、菽二屑各半,和面,用木床擦入沸汤中,熟而捞出,拌卤食之……蝌蚪子者,象形也。此山西后人食法,又曰格豆子,则音之伪也。”该资料虽然讲的是山西名食“蝌蚪子”,用料与宋代不同,但其制法应是相同的。由此推断,山西擦蝌蚪始创于宋代,兴盛于清朝

擦尖所用的原料广泛,可以是纯小麦粉,也可以是小麦粉中掺入玉米面高粱面或豆面、榆皮面等各种杂粮粉,粗粮细粮搭配,使其营养丰富,色泽鲜亮。做出来的面比较短,好嚼易消化,牙口不好的老人和小孩吃起来非常方便。

用来做擦尖的擦床有大小之分,大的长度约有1.2米左右,小的只有0.5米左右。传统的擦床床架是木制呈井字形,中间开长形口,口上放置擦尖拍子。擦尖拍子为铁制或铜制,呈凸形,上面开密密麻麻、整整齐齐的小孔眼,孔呈扁圆形如月牙,多如鱼鳞。四边缘凸起,嵌在床架上,上下须严丝缝合,否则不能操作。使用擦床时,将面加水和成软糊状面团,用铁勺把面团挑在擦床上(擦床须搭在滚沸的水锅沿上),左手按床架,右手握面团,用手掌心推压,把糊状面一下下擦到沸水锅中,煮熟用笊篱捞出盛放在碗里。

与擦尖类似的面食还有抿尖(抿蝌蚪),也是要用特定工具来制作的。相较于擦尖,抿尖的面要和得比较稀,然后把面团放到抿床——一块扎满圆孔的铁片上,向下用力,让面从小孔抿入锅里。如果想吃粗细不同的抿尖,只需更换不同规格 抿床即可。

猫耳朵 小巧玲珑

在山西,还有很多不借助工具做成的面食,比如小巧可爱的猫耳朵

猫耳朵顾名思义是这种面食卷曲形似猫耳。山西人还称“猫耳朵”为“圪垛儿”“圪搓面”。据《中国历代御膳大观》记载,圪搓面本是为祭雁而制,元代骑马射猎者却奉为获猎之吉食,称为“马乞”,进入了御宴当中。太原亦将圪搓面称为“麻食”,盖“马乞”谐音世传之故。由此可见,猫耳朵在元代就开始流行发展了。明清时期,圪搓面已在山西民间普遍食用,并传播到陕冀鲁豫乃至江南一带。

猫耳朵面食在山西民间制作方法多达数十种,名称各异。如晋中制法是将荞面揉好后,搓成指头粗细的条状,掐成豆大小块,在左手心上搓捻成小花疙朵,称为“疙朵儿”,也叫“辗疙瘩”,有的则双手持之,在面板上搓捻成形。晋北地区直接将面条夹在左手无名指与中指之间,用右手掐成小块面丁后在左手心上搓捻成形,叫作“荞面疙饦”。山西岚县一带将白面擀片切丁,用筷头捅捻出小窝,称为“珍珠疙窝”。在吉县等晋西南一带,人们在和好的荞面团上,用右手拇指与食指掐出一块,在纤细的高粱秆做成的箅子上,用大拇指搓成形,似纺线车上的铁葫芦,又称为“荞面铁葫芦”,多配羊肉酸菜而食。制作最精细的要数晋南的猫耳朵:用头箩小麦面粉和成面团,擀片切成四方小块,先将一对角捏合,再从对合的地方横捏一下,呈空心元宝状,如两粒连在一起的豌豆,故又称“搓豌子”。

猫耳朵的制作可用荞面、小麦面,还可用豆面莜面、高粱面等原料,配以各种不同的荤素浇头、菜码和小料。当地人不仅作为日常花样面食,还用来待客和婚嫁宴宾。晋中介休讲究女婿到岳父家吃猫耳朵,取意吃了好听话。晋南则男婚女嫁前,事主将面粉分给邻居,全村大闺女、小媳妇人人动手捏制,沿袭一家有事大家相帮的习俗。

与猫耳朵类似的是揪片。将面团擀成大片之后切条,然后左手拿好,右手将面揪成拇指大小的面片,扔入锅中。而猫耳朵和揪片,无论浇上浇头,还是煮成汤面,抑或做成炒面,都是很好的选择。

栲栳栳 卷起美味

我们平时吃到的面绝大多数是煮的,而在山西还有一类特别的面,是蒸制的。

山西因为地形原因分为北、中、南三路。南路临汾一带,大多吃白面;中路太原一带,以小麦、荞麦、豆面为主食;而沿着汾河北上,到达忻州、大同一带,这里种植着大片的莜麦。用它磨制的莜麦面,是一种比白面口感更粗粝的 粮。晋北地区的人们耐心地将莜麦面卷成一个又一个圆筒,再小心翼翼地码放在笼屉中蒸熟,这便是莜面栲栳栳

莜面实际上就是燕麦面,把揉好的燕麦面在硬石板上又摔又揉,等面饧好,掐成小剂子,在石案板上向前推,推成薄面皮,再往手指上一绕,就变出了一卷卷的莜面栲栳栳,竖立在笼中蒸熟即成。

在晋北一带,当地人最喜欢用香浓的羊肉汤或者羊肉卤来搭配莜面。晋北冬天寒冷,而燕麦耐饥,再搭配上饱含脂肪的羊肉汤卤,不仅好吃,更能驱寒暖身。

莜面栲栳栳这个看起来有点奇怪的名字是怎么来的呢?据美食家唐鲁孙分析,这是因为大同一带地处塞北,戍卒换班回家,家人为其备餐,此为无上珍食,所以叫做“犒劳”,后来则被人写成了“栲栳”。

拨烂子 山花烂漫

因为地理和历史原因,山西形成了“菜饭合一”“汤饭合一”的饮食特点,拨烂子可以说是其中的代表。

拨烂子流行于晋中地区如平遥汾阳等地,是一种粗粮食品,它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山花烂漫”。拨烂子的用料极为丰富,土豆丝、胡萝卜丝、豆角丁、肉丁以及时令野菜等,都是做拨烂子的常见食材。在放入白面或豆面、高粱面、玉米面、莜面后,与这些食材搅拌均匀,然后放入笼屉蒸熟。最后将其倒入油锅,与葱花、韭菜花椒、鸡蛋等一起翻炒,炒至晶嫩泛黄即可。拨烂子既能当菜、又能当饭,也可以加入西红柿或辣酱搅拌食用。

其实,拨烂子还可以添加熟的大米小米、芹菜叶,或是槐花、榆钱、扫帚菜、红薯叶、棒子面等,芹菜根切成小块与土豆丝、面粉一起放到锅里蒸熟,吃起来筋道而有嚼劲。

Hash:9f73a3ae9c3e21fe39cefff8eafa0ab18487ab93

声明:此文由 中国食品报官方平台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