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山县志|方山民情风俗 (一)

第一节 衣食住用

一、饮食

民食以米、面、杂粮、蔬菜为主。冬春一日两餐(早10—11点,晚16—17点),夏秋一日三餐(早9—10点,午14—15点,晚19—20点)。由于地区、贫富有别,饮食亦有不同。早饭普遍为小米稀饭带窝或炒面,午饭差别较大。西山地区(张家塔、石站头一带)为豆面钱钱(黄豆煮成半熟,捣成圆形钱状)汤、捞饭。上川一带(县城以北)家家蒸莜面马铃薯,中川地区多吃豆面抿尖擀面条。下川一带(县城以南)吃红面抿尖或擀面条。晚饭全县大部为小米稀饭夹山药馇馇。乡村食谱菜多面少,夏秋南瓜、豆角、马铃薯烩菜;冬春南瓜、马铃薯、茴子白熬菜。历史农村吃顿白面就是改善生活,多为待客、节日,或病人、老人食用。本世纪八十年代后,人民生活提高了,多数人家每天能吃顿白面或豆面

举办婚丧喜事历史上早餐多以豆面汤、米面馍或包皮馍为主,午餐蒸馍或油糕大烩菜,炒几盘荤菜夹凉菜饮酒待客。八十年代以来早餐挂面汤夹油糕,午餐设宴等宾朋,炒菜8—12道,白酒、啤酒加饮料。

民间来人待客热情周到,主食有面条、揪片、蒸馍、烙饼、油糕、蒸莜面、饴冷子、冻山药面其等。花样繁多,且有讲究。待亲友吃拉面条,表示来往不断。待医生吃揪片子,意在割断往来。

民间风味小吃,颇有特色:包蛋馍馍,松软酥甜,外层白面皮、内夹软米面、里包红豆馅,当地人很爱吃。地道凉菜为山药丝、莜面其、粉条、豆腐、拌萼片,吃起来香脆利口、久食不厌。软食饴冷子,将马铃薯磨擦碎,去掉黑水,蒸煮皆可,蘸上各种调料吃,吃起来坚而不硬,绵而不沾,味道新鲜,受人喜爱。

二、住宅

城乡居民大多为窑洞(土窑、砖窑、石窑、接口窑),平房(一出水、二出水)较少。宅院有四合院、三合院、一门二进院、前后院等。土窑、接口窑内顶有“云梁”、“顺水”。窑口筑厦檐,挡风避雨,冬暖夏凉。院内安石碾、石磨筑花台种树木,还有种植各样蔬菜,近年建筑有阳台,水泥硬化。住宅大门、屋门习惯向偏,路居斜面,故有“斜门歪道”之称。旧式门窗上面半圆型,中间天窗,两边斜窗,窗格上铸各种图案,糊麻纸。西山一带有窑门当中,窗户在两侧和上方;还有“一柱香”门窗,门两边为土墙。民间家户都盘炕,灶炕相连,既导烟,又取暖。门前炕,采光好;窑掌炕,保温好。未婚子女与父母一炕同睡,婚后即另居。住房条件改善后,习惯发生变化,室内修套间,厨房与卧室分置。大子女与父母另室。八十年代时兴室内安装土暖气,火炕、暖气并用。

Hash:07cb088821c5b76691d077c71088ea6e48ee37bf

声明:此文由 微通方山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