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池山寂鉴寺

天池山寂鉴寺

寂鉴寺位于天池山坞,建筑环境十分优雅。元代所造三座石屋一座在寺内,称“西天寺”,山门外东石屋称“兜率宫”,与之对称的西石屋又称“极乐园”。据文献及碑刻记载,该三座石屋建于元至正十七年至二十三年(1357-1363年)间。

寂鉴寺石殿、石屋的建筑处理既保留了梁式的式样,又具有元代的特点。“0屋”做法,十分罕见,是全国仅存的元代石构仿木建筑,在我国建筑史上具有很高的地位。寂鉴寺以石殿与摩崖造像为主要内容,石殿、石屋、造像、道路之间不按一般寺庙对称的布局方法,布局较为自由。石屋内的造像依山崖凿成,其形式可说是受北魏以来石窟寺的影响,又不失是古代工匠“因地制宜,因材制用”的石刻造像作品成功之范例。石殿内顶部所构筑的藻井成组出现,层次丰富,色彩华美,其装饰与构图透露出浓厚的喇嘛教气息。石屋内的造像线条粗犷,气势逼人,是研究元代雕刻艺术史的珍贵的实物资料。我国古代石构建筑以塔、桥为多,完整的仿木构石殿屋目前已知的极少,江苏仅知这一处。因此,该石屋殿及佛龛造像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

“天池山寂鉴寺”六个大字为朱德的老师,曾任民国代总理的李根源题写。寺旁的“宛若桃源”四个字为东吴大学郭诵梅教授题词。比这些更具有吸引力的却是树立在庙里的三根石柱。这是前国家副主席荣毅仁的父亲所捐。

民国初年,无锡大亨、面粉巨商荣德生先生求子嗣,曾去东部净土圣山灵岩山求佛。方丈告知其求子必去天池山。荣德生先生依照开示前往寂鉴寺,寂鉴寺方丈为其做好法事,记名祈福。荣公承诺得子后必到天池山还愿,塑金身,修庙宇,并为天池山居民每户发一个银元。

1916年5月,荣德生得荣毅仁后,培养其长大,带荣毅仁依约进山还愿,逐年运来大量石材、木材等材料,准备建造大雄宝殿。不料在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修建工程被迫停止。至今仍能看见福禄寿三个石柱立于庙中。如今,这里每年善男信女都潮水般涌入这里拜佛,祈求观音送子。成为天池山寂鉴寺最重要的拜神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