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特利尔考古和历史博物馆

蒙特利尔考古和历史博物馆

蒙特利尔考古和历史博物馆成立于1992年,建立于一个真正的考古发掘遗址上,既是国家级的历史景点又是蒙特利尔的诞生地。博物馆内展出了蒙特利尔地区第一民族的历史遗留物品,讲述了多年来法国和英国对这一地区历史和文化的的影响。

自从蒙特利尔考古和历史博物馆开馆以来,每年都吸引着35万游客的参观,从1992年至今,约有450万游客来参观这个历史丰富多彩的博物馆,并已获得国家和国际50多项大奖。馆内收藏了从蒙特利尔史前时期至现在的与其历史相关的物品,旨在保护、展览这些具有历史价值的物品。馆内的固定展览分为三部分,即蒙特利尔如何诞生,关于蒙特利尔的故事以及关于蒙特利尔的多媒体展示。馆内的临时展览也是多种多样,让游客可以进一步的了解这个古老城市的历史和文化。

博物馆也会为公众提供一系列的教育和文化活动,从音乐表演、讲座至辩论会等形式不一的活动,在丰富文化生活的同时,也满足了人们对艺术和文化的需求。

Pointe-à-Callière, Montréal Museum of Archaeology and History

必去理由:蒙特利尔最重要的博物馆之一

景点所在大洲: 北美洲【North America】

景点所在国家/地区:加拿大[Canada]

景点所在省、州:魁北克省 [Québec]

景点所在城市:蒙特利尔 [Montreal]

​扎兰屯市历史博物馆

扎兰屯市历史博物馆简介

扎兰屯市历史博物馆建于2006年,占地面积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780平方米。馆舍建于1903年,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原为中东铁路俱乐部和伪满时期的温泉宾馆。馆内以扎兰屯从古生物时期为索引至今的发展脉络为主要展示内容。从新石器时期先民们用自己的双手和聪明的才智创造了扎兰屯地区的古代文明,从而揭开了扎兰屯地区的历史序幕。从零落于荒烟蔓草之间的历史遗存和遗迹中发现,这里曾经有过繁荣也有过荒凉。各民族创造的各具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北方森林狩猎、草原游牧和农耕等文化,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进一步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2009年被评为国家三级博物馆;2010年被评为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1年被评为国家AA级景区。

地址:扎兰屯市吊桥路8-1号

有盐有味的自贡盐业历史博物馆和燊海井

我所知道和了解的自贡,尤其是盐业曾经让自贡发展,而且发展的很好, 如今, 它也作为一部分在维系自贡经济的存在和发展,也是自贡的城市名片之一!要想了解自贡盐都就必须去参观:自贡盐业历史博物馆和自贡燊海井。去过这两个地方,真的算是真的去了一趟自贡,也没有白跑吧!至少了解自贡,感知自贡,对盐都的了解,尤其是知道这一名片的来历有非常深的意义。

摄影/我的包包里有糖

今天,我给大家介绍一下自贡盐业历史博物馆: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是中国科技史专业博物馆。位于四川省自贡市市中区龙风山下的釜溪河畔。1959年建。馆址为修建于清乾隆元年(1736)的西秦会馆

摄影/我的包包里有糖

恋恋自贡,逛自贡盐业历史博物馆。听这里的工作人员介绍,说盐业历史博物馆这是一座由陕籍盐商集资修筑的同乡会馆,融明清两代宫廷和民间建筑风格于一体。保存完好的碑文、木雕、石刻、泥塑,是研究鸦片战争前清代社会生活、经济状况、宗教艺术的实物标本

摄影/我的包包里有糖

自贡盐业历史博物馆名字的由来和伟人邓小平也有关,1959年,由邓小平同志倡议在西秦会馆内建立了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如今伟人已逝,他所倡议建立的盐业历史博物馆风采依旧,感谢伟人为四川家乡所做的贡献,更感谢他的倡议,建立的这座盐业历史博物馆,让我们去了解真实的自贡,有了一个场所和历史记载的地方...

摄影/我的包包里有糖

摄影/我的包包里有糖

今天,聆听过往,感知自贡,来到了自贡盐业历史博物馆,这里的一切都保存完好,而且这里还是从零开始,经过40多年来的努力,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在执着的追求中茁壮成长起来,成为国内外享有一定声誉的中国唯一的盐业历史博物馆。自贡人这种自强不息,勇于向上的奋斗精神,非常值得敬佩。我为自贡点赞,为保存完好的自贡盐业历史博物馆点赞,更为盐业历史博物馆的后来建设默默付出的工作人员点赞!

摄影/我的包包里有糖

千年盐都,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是其美丽的缩影。它以其瑰丽的建筑和丰富的内涵,四十多年来迎送了数不清的中外观众和佳宾。自贡盐业历史博物馆,原为到自流井经营盐业的陕西盐商集资兴建的西秦会馆。

盐业历史博物馆始建于清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设计精巧,融明清两代宫廷建筑和民间建筑于一体,规模宏大、金碧辉煌。整个建筑群由前至后,逐层加高,整个建筑中木雕、石刻、彩绘、泥塑精妙绝伦,令人目不暇接。后倚风景秀丽的龙凤山,前临繁华热闹区,殿阁巍峨,造型奇特。

摄影/我的包包里有糖

摄影/我的包包里有糖

自贡燊海井

还有一个地方也是非常值得去的,到了自贡也值得参观的第二个地方:自贡燊海井坐落在大安区阮家坝山下,占地面积3亩,井位海拔341.4米。该井开钻于清代道光十五年(公元1835年),历时13年,方始凿成。井深1001.42米,既产卤,又产气。

摄影/我的包包里有糖

摄影/我的包包里有糖

看过自贡燊海井博物馆的介绍,我非常之惊叹,真的很了不起,这是一个伟大的发明和创举,见证了自贡过去和现在的发展。今天我走自贡去,看中国古盐井:位于四川省自贡市大安区长堰塘。清道光十五年(1835)采用中国自宋代以来的传统技术冲击顿钻法凿成,井深达 1001.42米。是当时世界上第一口超千米盐井,居世界钻井技术领先地位。该井为一口天然气和黑卤同采的高产井。投产初期,日产黑卤百余担,天然气8500多立方米,100 多年以后仍不失其经济价值,是研究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和发展的实物资料。燊海井现占地 1500 余平方米,主要建筑有碓房、大车房、灶房、柜房等。主要生产设备有碓架、井架、大车、盐锅、盐仓、采输气设施等,展示了清代井盐钻凿、天然气采输、采卤、煎盐等传统技术和工艺。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摄影/我的包包里有糖

摄影/我的包包里有糖

燊海井开凿于清道光三年(1823年),道光十五年(1835年)凿成,历时13年,井深1001.42米,是世界上第一口超千米的大井。井凿成后,每天喷出万余担的黑卤,日产天然气8500多立方米,烧盐锅80多口,到1940年每天还自喷黑卤10000多担,天然气4800到8000立方米。燊海井从建成到今天已经生产了一个半世纪,由于长时间的缺乏维修,井下设施损坏十分严重,后来经过维修,燊海井仍可日产天然气约1500立方米。据有关资料记载,当深井钻成11年后,俄国的谢苗诺夫于1846年钻成了口浅井,采出少量井油。再过13年之后,美国的狄拉克才于1859年8月,钻成一口21.69米深的井,只从井里采出1.8吨多的井油。由此看来,中华民族不仅是一个勤劳勇敢的民族,而且具有昭著于世界的聪明才智。

摄影/我的包包里有糖

它的主要建筑有碓房、大车房、灶房、柜房等。主要生产设备有碓架、井架、大车、盐锅、盐仓、采输气设施等,展示了清代井盐钻凿、天然气采输、采卤、煎盐等传统技术和工艺。

摄影/我的包包里有糖

燊海井低压火花圆锅制盐是一种古老的传统的制盐工艺,制盐的主要原料为卤、黑卤、盐岩卤三种。燃料为燊海井自产的低天然气。制盐的锅灶型采用圆锅灶,亦称瓮笼灶。主要制盐工具有:灶笼子、铁铲、烟子扁、磨盐扁等。 制盐工艺共分为四大流程:一是提清化净,将卤水排放入圆锅中烧热,随后把准备好的黄豆豆浆按一定比例下锅,分离出杂质,以提高盐质。二是提取杂质。三是下渣盐、铲盐。最后是淋盐、验盐。

摄影/我的包包里有糖

摄影/我的包包里有糖

最后,我不得不感叹:燊海井是中国古代钻井工艺成熟的标志,燊海井是土法生产井盐的“活化石”。按照民间的说法,只有燊海井的盐才是泡菜的最理想品种,因为泡菜不臭,不生花,且清脆爽口让人回味难忘。而深之谜护肤品就是利于这食品级的原料,加上最新高科技的技术同样造就这非同一般的“生命之水”,为干渴的肌肤源源不绝的补充所需的微量元素和矿物质,使肌肤焕发健康和活力。这次自贡之行,让我收获真的颇丰。

洛阳唯一的一座综合性历史博物馆——洛阳博物馆新馆

洛阳博物馆新馆位于隋唐城遗址公园北侧,是洛阳唯一的一座综合性历史博物馆

为国家一级博物馆,洛阳博物馆新馆藏品数量为40余万件,集收藏、研究、展览于一身。

2009年3月博物馆新馆竣工。

洛阳博物馆新馆建成于2009年3月,位于隋唐城 遗址公园北侧,与 中原明 珠 电视塔、 新区政府大楼等 城市地标性建筑遥相呼应,总占地约300亩,投资3.5亿元,建筑面积4点2万平米。

整个建筑由主楼和附楼两部分组成,长230米、宽140米。展馆设计突出人性化,专门设计了公众互动区、公众休闲区以及文物收藏、研究等。

其功能设施包括1个基本陈列和7个专题陈列,常设展品约1.5万件,内部设计有完善的公众互动区和休闲区以及文物收藏、研究及修复区等。

2011年4月1日,洛阳博物馆新馆开馆并对外试开放。

洛阳博物馆是 国家一级博物馆,创建于1958年,原馆址设在 关林庙。

上世纪70年代迁至市内,现有馆藏文物近40万件,可供陈列展览文物约3.5万件。

洛阳博物馆新馆于2007年底开工建设,占地300亩,建筑面积6.2万平方米,总投资4亿元。

新馆建筑由主楼和附楼组成,于2009年2月建成,2009年4月举办2009年世界邮展。

2009年10月先后成功举办大遗址保护洛阳高峰论坛国际性大型展览,赢得了国内外来宾的广泛赞誉。

洛阳博物馆新馆 陈展工作从2010年11月开始实施,陈展面积由过去的3140平方米增加到1.7万平方米,分1个基本陈列和6个专题陈列,同时安排临时展览和机动展览,共展出文物1.1万余件。

基本陈列陈展主题为《河洛文明》,通过史前时期、夏商周时期、汉魏时期、隋唐时期、五代北宋时期5大篇章,全方位、多角度展示了河洛文化的形成与演进轨迹,展出文物2000多件;

专题展览分为《洛阳珍宝馆》《汉唐陶俑馆》《唐三彩馆》《宫廷文物馆》《古代石刻馆》和《书画馆》6大专题。主楼一层、二层还设有 壁画展临时展览和多种类型的机动展览。

2011年4月1日,洛阳博物馆新馆开馆并对外试开放。

新馆位于 洛阳市新区,占地300亩,建筑面积6.2万平方米,总投资4亿元,建筑外形如大鼎屹立,寓意“定鼎 洛邑”,体现了洛阳 十三朝古都的历史底蕴。

新馆展出文物1.1万余件(套),陈展面积2.9万平方米。

为全面展示洛阳13朝古都的悠久历史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该设计方案在设计理念上突出了五个方面:

都城文化

洛阳先后有13个朝代在此建都,是我国建都最早、建都朝代最多、建都时间最长的 历史文化名城。

设计方案将屋顶按功能划分为13个部分,象征在洛阳建都的13个朝代。

同时,连绵起伏的屋顶形象,也再现了洛阳历史上作为都城的恢宏气象。

遗址文化

由于历史上战争及人为破坏,洛阳大量的文化古迹都沉寂于地下,通过后来的考古发掘展露于地,遗址文化是洛阳的重要特征。

方案通过在建筑墙身及屋顶设置不规则的采光孔来暗示这一主题。

河洛文化

河洛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源泉、 河图洛书是河洛文化的代表,被誉为中国先民心灵思维的最高成就。

方案通过对屋顶的拓扑组合,变化抽象地表现了河图洛书的意象,并在博物馆南面设计了以“河图洛书”为主题的绿化广场。

园林文化

除了城市的辉煌成就外,洛阳园林也是我国古代园林艺术的奇葩。

新馆设计在空间布局上充分吸收了 园林布局手法,结合展览流向设置了不同位置、大小、特色的内庭园和采光天井,使游人在参观中始终保持与自然的亲密接触。

地理形胜

附楼的形体处理采用地景手法,解决了主体与陪衬的形体关系,形象地再现了洛阳城市选址背负 邙山、南望 伊阙的地理特征。

河洛文明

洛阳博物馆新馆的展示功能主要分基本陈展、专题展和临时展览三部分,位于一楼的基本陈展厅名为“河洛文明”,展厅将通过文物、图片、文字、声光电多媒体等多种展示手段,让您充分领略洛阳十三朝历史的辉煌。

河洛文明展

河洛文明展的展示面积将近4000平方米,展出文物2000多件。

这里更多是通过文物 来讲述历史,从而全面了解古都洛阳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的发展情况。

为让大家对整个参观有清晰的脉络认识,十三个朝代又分为史前和 夏商周,汉魏,隋唐和五代、宋三个大的篇章。

因此,第一展厅的史前和夏商周部分无疑是整个基本陈展的“前沿阵地”,这一部分展出的文物有800多件,展示面积达1000平方米以上。

许多参观者或许会觉得,史前部分所展示的内容多为石器、化石,不具可观性。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在这里你就真的看不到精美的文物了。

比如旧石器时代的象牙化石、鸵鸟蛋化石,都是珍品中的珍品;

新石器时代的 彩陶黑陶,骨针、骨匕、 陶背壶、 陶灶等,这些都可以说明,在数十万年前的远古时代,洛阳的土地上已经有了“刀耕火种”,已经升起了“袅袅炊烟”。

而夏商周部分则向大家展示了三代时期 青铜文化的灿烂,这些泛着金属光芒的 青铜器,向大家讲述着中华文明起源的辉煌。

第二展厅的汉魏部分,主要从建筑、丧葬制度演变、升仙思想的兴起、文化、宗教、 人口迁移、 民族融合等等方面展示了洛阳作为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历史地位。

五千年历史长河, 洛阳城最繁华、最辉煌的时期莫过于隋唐。在河洛文明展里,您将看到的最“繁华”展区要数隋唐展区。

走进这里,800多件精美的文物将“荟萃”在模拟的隋唐洛阳城里,给您梦回千年之感。

隋唐展区重点展示的内容为隋唐洛阳城、 隋炀帝与大运河武则天与神都、丝绸之路与中外交流、唐三彩、隋唐时期的手工业和科技文化思想等。

隋唐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这一阶段,洛阳城的特点是辉煌、庄重、大度、对称。因此,在隋唐展区,规则的中轴对称形式令其看上去非常大气,在色彩上将采用红色为该展区的主色调,以突出东方文化的视觉效果。

在这里,设计人员还将采用地域特征鲜明的内城、外城概念来布局,同时辅以微斜的立柱造型,给人的感觉宛如城墙;

巨大的实木梁构架则营造出城楼式的恢宏大气。

基本陈展更多是通过文物来讲述历史,从而全面了解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的发展情况。

也许走进这里,你会认为文物不够精美,可即便是一小块砖瓦,一个小的建筑构件,便是一个都城遗址存在的明证。

宫廷文物展

洛阳文物种类众多,但大规模的宫廷文物并不多见。在这次博物馆新馆的布展中,2000多件清代故宫宫廷文物作为一个专题展厅与您见面。

进入这个展厅,我们首先看到的将会是一张大幅的 慈宁宫平面图和相关文字介绍,我们可以借此清晰地了解慈宁宫的结构布局,为整个参观“储存”背景知识。

洛阳博物馆所藏清代宫廷文物系1973年经周恩来总理批示、由 北京故宫博物院调拨给洛阳的。

这批珍宝原藏于故宫慈宁宫 大佛堂,多为清代全国各地进贡之品,时间上迄康熙,下至民国,每一件都非常珍贵。

参观的第二站是礼佛大堂,在这里我们将看到通过展品“模拟”出来的皇宫皇太后及太后礼佛的场景。

在这一部分,最值得关注的应当是中心展区的一尊清代夹贮干漆三世佛

接下来,看到的是一批藏传佛教的造像、佛塔等。

据介绍,清宫佛教造像选材多样,包括金、银、铜、玉、木、瓷等,其中藏式佛像是汉藏艺术融合的典范之作。

宫廷家具及家居装饰也是该展区的一大亮点。

清代宫廷家具的木工工艺与雕花、 錾花、镶嵌等工艺相结合,形成清代宫廷家具的创新风格和主要特征。

这一部分我们看到场景是:以龙床为中心,以嵌螺钿长几、黄花梨大柜、镶 螺钿雕花龙椅、大理石圆桌、20余把雕花椅、各类花几、方几、圆几、黄羊木雕挂屏以及慈禧御笔“大圆宝镜”匾等组成一个较大但较为松散的太皇太后及太后们礼佛的休息场景。

展出的这一部分清代宫廷文物,数量多、规格高,一定会让大家完整、清晰地了解到清代皇帝皇后们的 佛事活动和日常生活。

石刻馆

如果您曾到 洛阳博物馆老馆参观过,一定对展厅正门口那尊东 汉石辟邪印象深刻。

在洛阳博物馆新馆的石刻馆里,类似 东汉石辟邪这样精美的“庞然大物”还有很多,这些是文物部门从市 民俗博物馆、市文物工作队、市第二文物工作队等全市其他文博单位中精选的一批 石刻艺术精品,大约70件(套)。

在展厅醒目位置摆放的东汉石辟邪,被誉为博物馆的“ 镇馆之宝”,可谓汉魏六朝石刻中的精品,国内罕见。

它高约190厘米、长约297厘米、宽90厘米,重约在8吨以上,是用一块完整的青石雕成,雕刻技法极其精湛,融 圆雕、 平雕、线刻于一体;

造型伟岸,阳刚大气。

整个展厅分为“宗教石刻”和“ 碑碣墓志”两部分。

“宗教石刻”是指 石窟寺,寺庙及民间供养的具有宗教色彩的造像与装饰纹样符号,以佛教造像居多,洛阳的佛教石刻造像数量多,时间跨度大,具有印度 犍陀罗艺术和中国艺术相融合的风格。

在这里您还会看到北魏石虎、东汉石羊、唐代观音造像、唐代石蟾蜍等大量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其中唐代石蟾蜍极具观赏价值,自古以来蟾蜍就被人们视作避五兵、镇凶邪、助长生、主富贵吉祥的神物,同时还可作唐代上阳宫 宫殿建筑或 苑囿的排水设置。

而“ 碑碣墓志”中则展出碑碣、石经和墓志铭

展品有熹平石经残块、北魏孝文帝之季女 元瑛墓志、北魏 文昭皇后山陵志等不同阶层、不同人群的碑碣墓志。

在这些展品中,单是一块手掌大小的熹平石经残块,就足以证明中国最早的石刻教科书出在洛阳,立于 洛阳太学。

据介绍,洛阳作为一个文物大市,历代石刻遗存数量众多,种类较全,时代跨越汉唐直到明清

在这里,您既可看到体量硕大、技法熟稔的单体石雕,也可鉴赏篆、隶、草、行、楷、 魏碑诸种书体,从中领略蔡邕、欧阳修和司马光等大家风范,感悟 石刻艺术的神奇魅力。

古代壁画展

今天我们将带大家走近洛阳博物馆新馆二楼的洛阳 珍宝馆,近距离感受刚刚正式“入住”,首次面向公众展出20幅珍贵墓葬壁画。

这些展出的壁画都是首次面世,壁画墓的墓主人上至皇帝,下至普通百姓,其形象清晰、细腻,题材内容宽广,涵盖天文、地理、人事、神灵等等。

唐代安国相王儒人墓葬壁画,发掘于2005年。“安国 相王”即 唐睿宗 李旦,即位前曾做过洛州牧,被封为“安国相王”。

这两座墓是李旦即位前两位夫人的墓,墓壁上绘有青龙、白虎、人物、马、骆驼等。其中的守门武士、侍卫、女仆等各色人物,再现了墓主生前的奢华生活。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些壁画中绘有两个五六十厘米高的侏儒形象,而侏儒形象的 壁画国内发现的尚未超过10幅。

如此规模宏大的壁画墓其绘画技术、 艺术价值之高、壁画画幅之大为洛阳唐墓发掘所仅见。

胡人牵骆驼行进图中胡人形象逼真,真实的反映了隋唐时期 东都洛阳作为国际大都会,通过丝绸之路与西亚、欧洲客商进行贸易的繁盛。

除此之外,天界图局部、北魏武士图、女主人宴饮图也是出土壁画中的上乘之作。

古代壁画以其特殊的文物类型,具有其他典籍资料无法比拟、替代的历史文化价值。堪称一部用图像写就的中国历史,已经成为中国古代绘画艺术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书画珍品馆

在新博物馆的布展过程中,84件珍品书画被重新修复、装裱,用一个展厅专门展出,像 王铎、吴昌硕、 任伯年、 康有为这些书画名家的真迹,参观者可以在这里尽情饱览。

展厅内的所有作品将按照明、清和近现代的时间顺序被分为三部分,而每一部分又分为书画和绘画两种。

其中明代的绘画藏品值得期待的是 张宏的《 山水图轴》,张宏为江苏苏州人,擅画山水,笔法俊雅沉厚,墨气苍润灵动,层峦叠嶂,丘壑深邃,亦擅 写意人物。

而清代的书法作品中,王铎《诗稿册页》、《 行书轴》最为罕见,尤其是他的诗稿,或许是随手为之,用笔雄健,字迹洒脱,更能反映出书法家的真性情。

而书画中吴昌硕《 枇杷图》、《 葫芦图》、《 秋菊图》等,笔墨酣畅淋漓,极富情趣,诗书画印样样精绝,尤其是他临的 石鼓文,融合两周金文及秦代石刻及篆刻用笔,线条凝炼遒劲,貌拙气酣,极富金石气息。

同样,在近现代书画藏品中,也有大量值得关注的地方。比如 于佑任的《五言联》、 《七言联》, 郭沫若的《五言对联》以及 齐白石的《田家风味图轴》以及 马晋的《四骏图》,都是众多书画爱者研磨、学习的首选。

虽然这里只有84件作品,但它们个个是真品,是精品,出自名家之手,相信看过这些书画作品后,您会感叹不虚此行。

唐三彩专题展

作为洛阳人,您一定希望能领略洛阳唐三彩独特的造型和艳丽的色彩。

在博物馆新馆内,专门开辟了唐三彩专题展区,一些从来没在洛阳展出过的唐三彩珍品将同时亮相。

洛阳唐三彩专题展的展厅设计面积为800平方米,共展出唐三彩200余件,全部都是国家二级以上文物。

在唐三彩专题展厅内,参观者将看到各种各样形象逼真、各具风姿的作品,主要分俑像类和生活器皿类。

俑像类主要有人物俑和动物俑,比如人物有妇女、文吏官、武官俑、 天王俑等,动物有 三彩马、三彩骆驼、 镇墓兽等。

仔细观看每一种唐三彩,犹如看一本活生生的唐代社会生活画卷。

每一件唐三彩的形制、色彩都真实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

比如唐三彩女俑,多取材于唐代社会女性人物,有立俑、坐俑、乐舞俑、对镜梳妆俑等,着重表现唐代妇女姿态自由、面容丰腴、肌肤细腻、双手纤巧的形象。

唐代妇女喜欢装饰,唐三彩女俑诸如 额黄、眉黛、 朱粉、口脂等饰容方法无所不有,发式也新颖多变。

女俑的服饰简洁、明快,多着翻领窄袖襦衫,胸部袒露,身系裙带,表现出当时妇女装饰多样化的时尚,展现了唐代女性的精神风貌。

文官俑是唐代社会文臣的形象,这些人在社会上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和优裕的生活条件,但“伴君中如伴虎”的“精神压力”使他们虽衣帽齐整,峨冠博带,气派不凡,但仍不能掩饰内心的惶恐。

武士俑是唐王武装力量的缩影,多为英俊潇洒的年轻战士,有的站立,有的骑马,拉弓射箭,这些大多是初唐的造型。

到武则天时,出现佛教中金刚造型的 天王俑。武则天和 唐中宗时期, 武士俑和天王俑并见,之后则只见天王俑。

镇墓兽源于古代传说中的方相神,是山川精怪,有驱除邪恶的法力。

镇墓兽在初唐时期塑成人身蹄足,到武则天时出现兽身、鸟翼、蹄足,有兽面或人面两种。

因其造型奇异可怕,加上光怪陆离的釉彩,在坟墓这种特定环境中,会使人有恐怖的感觉。

唐三彩的色彩非常艳丽,展厅在色彩布置上主要以浅色系为主,以此来凸显唐三彩绚丽的色彩。

再配以大量专用的文物照明灯光设计,让每一个参观者在不同的角度都能领略唐三彩流光溢彩、栩栩如生的独特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