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舞渡胡辣汤的历史传承与文化背景,在平淡中演绎着真实的传奇!
河流、湖泊总是承载着难以计数的兴废往事,亭台、楼阁总是记述着千百年来的繁华如梦!8000年前的贾湖文化,传达了北舞渡人的悠远历史,明清时四季通航的沙河航运,展现的则是北舞渡镇往日辉煌! 据《明嘉靖南阳府志校注》及清代一些地方志记载:北舞渡春秋时属楚地,战国时属定陵县,隋唐时改为北舞县,元代改为北舞镇巡检司,明清时属舞阳县。
在北舞渡镇的二郎庙内,刻于元至正三年(公元1343年)的碑文《护国圣烈惠灵显仕佑仕王重修庙记》中说:"去县北六十里,有镇曰北舞……南北二镇,千有余家,皆有文庙书院,士夫宗文,行忠信之教……"当时北舞渡镇的繁华盛况从这篇碑文中可见一斑。
北舞渡镇曾是豫中货物集散地,史载:"北通汝路,南联宛襄……江南山货,东方海盐,由此中转";明清两代,北舞渡镇借沙河四季通航的便利,成为水陆交通要道,"陆行者易舟,舟行者易乐","山陕府引商之南,之至而雨集";鼎盛时期,北舞渡镇的商号多达500余家,素有"拉不完的赊旗店,填不满的北舞渡"之称。
其时北舞渡被誉为中州巨镇,名扬周边数省,明清两代,北舞渡更是拥有"日进斗金","九门九关小北京"的盛名,统计下来,北舞渡曾作为舞阳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达1700年之久;贾湖骨笛笛声悠扬,现存山陕会馆的彩牌楼依旧光彩照人,这些远去的记忆是前人的智慧,也是新时代跳动的乐章。
早晨四点多,在冬日寒意犹存的时节,这座千年古镇已经在此起彼伏的喧闹中迎来了一天的开始,现在的北舞渡镇虽已没有以往水陆码头的繁盛,但做为中原四大名镇的它,依旧是一个方圆百里、独一无二的商业中心,每天起的最早的已不是往昔昼夜不停的商贸行老板与码头搬运工,取而代之的是小吃店铺的师傅们,在这些小吃中,胡辣汤以绝对的主角在古镇几百年的饮食传统中一直独领风骚,传承至今。
它以独有的生命力,依旧活跃在北舞渡人的一日三餐中,多少年来,还没有哪一种饮食品种能撼动它在人们心目中的影响地位,以及人们对它所特有的情感! 古往今来,在北舞渡这片依河而居的古镇大地上,有多少动人的传说和故事,又有多少文人墨客风骚绝代,滚滚沙河水默默的向人们倾诉着那片土地的厚重以及风土人情的甘醇!(如果你对北舞渡感兴趣,请在网上搜索《河之恋》,了解这部长篇小说带给你关于北舞渡古今更详尽的历史和沧桑!)
当人们每天很自然的在享受胡辣汤带来的美味享受时,更多的是感受对乡土的深情,外出多时的游子回到家乡的第一件事不是回家,而是先喝一碗胡辣汤,他们无论走多远,走多久,唯一让他们忘不了,放不下的只是一碗汤吗?不是,那是他们的记忆,是他们对这片土地的眷恋,更是他们对生养他的这方水土的感念!
北舞渡胡辣汤没有神奇的故事,虽说北舞渡不乏美丽的传说,北舞渡胡辣汤更没有神奇的秘方,虽然它其实并不简单,这也许就是它如此独特的魅力所在;它根植在这片土地,融入了在这土地上生生不息耕作人们的生活,在平淡中演绎着真实的传奇!
这就是北舞渡胡辣汤的历史,人们已说不清它的历史与出处,这就是它的文化,8000年的文化传承只会使它显得越发渺小,当一切都随沙河之水东逝如斯时,而它,却依旧以其独有的生命力,向前,向前!
原创作品,版权归“闪氏定兴斋”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河南西华:一碗胡辣汤撬动大产业 胡辣汤
同花顺财经官方帐号,优质财经领域创作者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12月12日讯(记者夏先清 通讯员严相合)地处豫东平原的河南省西华县,逍遥胡辣汤以厚重的文化底蕴和独有的美食名吃享誉全国,已成为河南人早餐的代名词。而小小一碗不起眼的胡辣汤,却让西华县数十万胡辣汤人走上致富路,撬动起了当地种植、养殖、产品加工等特色产业的快速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活力。
“我是西华县逍遥镇南门村人,因无致富门路日子过得很拮据,三年前镇村干部介绍我与亲戚合伙来这里做胡辣汤生意,现在我们这两间门店一年纯收入30多万元,还带来了村里的7个人当员工。”记者在郑州市二七区淮南街一家胡辣汤店喝汤时,店主潼光华开心地告诉记者。
近年来,西华县委、县政府把胡辣汤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之一,深度融合精准扶贫,免费向农民培训熬制技术、帮助协调小额贷款、统筹布局经营区域,鼓励引导他们外出经营胡辣汤,三年来已举办各类胡辣汤技术培训班86期,免费培训人员8000余人次,帮助230家经营户协调小额金融贷款700多万元,目前外出胡辣汤经营者10多万人,发展加盟店、直营店1200多家,遍布全国20多个大中城市。去年春节期间,胡辣汤成功登上了《舌尖上的中国3》,真正让逍遥胡辣汤品牌叫响了全国、推向了世界。
走进逍遥镇的老杨家胡辣汤生产车间,产品的标准化生产、工人的熟练包装、产品的外运物流,一片繁忙的景象彰显着产业的兴旺。公司负责人牛要义告诉记者:“随着胡辣汤品牌的知名度越来越高,我企业的产品销售量逐年增加,目前已发展到28条标准化生产线,300多名工人每天都在满负荷运转,年产值达到1.5亿元,胡辣汤料已成为人们走亲访友、馈赠宾朋的特色礼品。”
西华县把“产业兴旺”作为乡村振兴的核心,引资6000万元建成了占地100亩地胡辣汤产业园,扶持发展胡辣汤料龙头生产企业16家,研发生产8大系列60多个品种,带动粉条加工、食醋酿造、食品包装及种植、养殖基地等相关产业从业人员近20万人,每年增加农民收入40亿元以上;汤料产品占全国市场份额达90%以上,带动3000多名农民实现了家门口就业。
小麦面粉和当地放养的淮山羊肉、传统手工制成的粉条、沙颍河两岸种植的黄花菜是胡辣汤的主料。为此,西华县坚持以“汤”带动“种养加”、以“种养加”加快产业基地建设,逐步拉长了胡辣汤产业发展链条,先后建成了红薯、小辣椒、优质小麦、优质香葱、黄花菜等种植基地13个、20余万亩,引导农民种植与胡辣汤产业息息相关的高效经济作物。仅逍遥镇就发展淮山羊、肉牛养殖140户,年存栏3万余头;发展粉条加工、腐竹加工和酱油、香醋酿造等个体工商户360余家,年创收10多亿元,户均增收2万多元。
为进一步做大做强胡辣汤产业发展,西华县成立以县委书记林鸿嘉任组长的逍遥胡辣汤产业发展领导组,研究出台了《关于促进逍遥胡辣汤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把继续完善产品标准体系建设、推广现代化经营管理模式作为重点,规范治理胡辣汤经营门店,使全国所有逍遥胡辣汤经营门店全部达到“五统一”标准,培育出全国性的餐饮连锁和示范企业,并明确以胡辣汤发祥地—逍遥镇为重点,建成集熬汤喝汤、汤料加工、非遗文化展演于一体的聚集地,彰显出西华县的饮食特色和文化魅力。
“我们将继续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依托资源优势,切实把胡辣汤作为一项藏富于民的工作常抓不解,壮大产业发展,创新管理模式,扩大品牌影响,增加农民收入,真正把胡辣汤特色品牌推向全国,走向世界,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西华县委书记林鸿嘉如是说。
来源: 中国经济网
美食打卡息县两家油酥馍老店,这两家油酥馍和胡辣汤都好在哪里? 胡辣汤
【美食打卡息县两家油酥馍老店,两家店的油酥馍和胡辣汤都好在哪里?】清明时节雨纷纷,一夜春雨洗凡尘。驱车早起从信阳到息县吃早餐,这事还是第一次。不过,由于提前做了美食攻略,这次,先是在8点左右杀到息县东大街小树林这家没有门头的油酥馍老店。不出所料,前来他家吃油酥馍喝汤的非常多,一个面案两个烤炉三个人忙乎个不停,扫码付款靠自觉,即使是提前报数,也是先喝汤尔后才能吃到油酥馍!
老王在2017年信阳菜风味小吃油酥馍标准制定时见过一面,并在一个桌子上吃过饭。看着他忙乎个不停,也不忍前去打扰让他分心。点了4块的汤和3块的馍,找了一个地儿,吃上了。先说息县的胡辣汤吧,和信阳的糊辣汤的浓稠相比要相对清亮一点,同样都加海带勾芡,但息县胡辣汤里加黄豆芽还是少见!
步行导航穿过向阳巷,来到相距仅不到700米处另一条街上的彭氏油酥馍,也才9点左右。前来吃早餐的人虽没有老王家的那个阵势,但人也是络绎不绝。以前记得他两口是把案板和烤炉放在靠门的地方做,现在挪到前屋的里面做。彭氏油酥馍门脸不大,但用餐环境要比老王家的好,从技艺传承上也是有年数的,并且坚持用老技艺即猪板油滋润增香。时隔几年没见,老板还能认出我来,也算是一种欣慰。坚持扫码付了7块,点了和老王那边同一样的胡辣汤和油酥馍,总体感觉这边的汤要有内容一些,油酥馍烤的也更出味一些。当然,百人百味,适口者珍,适合自己的就好!
不过,有一点还是要说一下,吃了天下第一县的油酥馍,那个由油酥馍演变而来的鸡蛋灌饼味道真的要差一点大截儿呢!还有市区6块一碗的信阳牛肉糊辣汤,很多就是粉疙瘩汤,做的比较假,饼5汤6,一顿早餐要比息县的贵三四块,先心疼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