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半岛的这个普通小村庄,曾经出过一位载入史册的大人物

国庆节期间,《我和我的祖国》成为大家争相观看的电影。70年风雨兼程,祖国日益强盛。新中国的今天,不能忘记那些浴血奋斗的革命先烈。在胶东半岛的山东莱州市,有这样一个普通的小村庄,它就是西障郑家村。正值秋收,房前屋后一片金灿灿的玉米,屋顶之上五星红旗在迎风飘扬。

走进这个小村庄,肃穆之感油然而生。这个小村庄,曾经出过一位载入新中国史册的人物————郑耀南。郑耀南(1908-1946),中共掖县县委第一任书记,胶东革命根据地奠基人。

郑耀南1908年生于贫苦农民家庭,1928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秋当选为中共掖县县委书记,1932年春任中共掖县县委特务队队长。1934年2月转移北平和东北等地坚持地下斗争,1936年回烟台任中共胶东临时工委宣传员兼党刊《战斗》主编。

抗日战争爆发后,1938年3月8日组织领导了掖县玉皇顶抗日武装起义,成立了胶东抗日游击第三支队任支队长,同年9月任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六十二团团长。1939年10月郑耀南调中央马列学院学习,1941年8月调中央社会部工作,1946年2月病故。在西障郑家村,一座不大的院落,院子里的南屋,便是中共掖县县委的诞生地。这里就是郑耀南的故居。

这是郑耀南故居的院子里,正对着门洞是一个大大的福字。如今,这个院落归郑耀南的儿子所有。

过去的正屋老房子,早已经改造成了舒适的大瓦房。如今的幸福生活,足以告慰先烈。

郑耀南逝世五十周年时,中央军委副主席为其题词“峥嵘岁月渤海湾忠魂千秋延安”。

村里的耀南广场,给村民打造了一处休闲娱乐活动的好地方。#我和祖国共成长#,从这个小村庄,可以直观的感受到新中国的变化,感受到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幸福。 (欢迎点击右上角关注小编,了解更精彩的胶东农村。本文由农里农气原创,剽窃必究)

Hash:18e70bdb9ea746dc7328e0324da04c492afc5d7c

声明:此文由 农里农气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