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钻木取火的燧人氏墓地在哪里

燧人氏钻木取火的故事,相信大家比较熟悉。如果要问燧人氏墓地在哪里?相信知道的人就比较少了。燧人氏,燧明国(河南商丘)人,旧石器中期的氏族首领。

他引导先民“钻木取火、以化腥臊”的故事,被历代华夏族人所传颂。在《尚书大传》、《三字经》等文献著作“三皇五帝”中被列为三皇之首,后人尊奉为“天皇”历代为世人所敬仰。

据史料记载,燧人氏为风姓、名允婼、华夏族人,史前文明五氏之一。燧人氏钻木取火,成了中国古代人工取火的发明者。他教人烤制熟食,结束了远古人茹毛饮血的历史,开创了中国火文明,被后世尊奉为“火祖”。

位于商丘古城西南1.5公里处的燧皇陵,据载是“火祖”燧人氏的坟墓。燧皇陵占地面积400余亩,墓冢面积约4万平方米。文献记载:燧皇陵原有陵冢、陵碑、大殿、东西厢房、神道、牌坊、功德碑、石像生等建筑石刻。陵冢周围的古柏参天、苍劲有力,后因战火、黄河泛滥而被损毁。

为了保护弥足珍贵的历史文物商丘县委县政府于1992年对燧皇陵进行了整修。修整后的燧皇陵陵前,有中国著名考古学家、前中国历史博物馆馆长俞伟超先生所题“燧人氏陵”石碑一通。碑前有党和国家领导人李德生、钱伟长等亲笔题写的“华夏第一火种”、“中华第一火种”的碑文。

2004年睢阳区委区政府再次对燧皇陵进行了大修,此次大修不扩建了陵园、重修了陵冢、神道,还增建了五拱石雕牌坊、仪门和阙门等,新修了火文化广场。陵冢四周汉白玉护栏间有十八幅精美的诗配画石刻浮雕,记述了远古至今火与人类社会密不可分的重大文化事项,解读了博大精深的火文化精髓。

经过多次修建、扩建的燧皇陵陵冢呈方锥型,长、宽各82米,高13.9米,前面有延伸的神道,两侧有龙凤麒麟等石像生,周围松柏葱郁环绕。陵前高台面积约1400平方米,高3.6米,可容纳1500人同时祭拜。

如今的燧皇陵已成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人们朝祖祭祖的圣地。陵园长达5000米的围墙和古色古香的墙瓦,在岁月光影的剥蚀下,更显燧皇陵厚重的历史和深厚的底蕴。皇陵中心位置是燧人氏墓冢和栩栩如生的雕像,驻足停留在雕像前,让人遥想远古文明传播的艰辛和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Hash:a67132cb38a0d5cee199961e672a547265d63111

声明:此文由 天顺祥殡葬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