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丘古城:叫卖声声话小吃
以前,章丘古城的手工业者居多,各个行当都有自己传统的叫卖声。一般叫起来都非常好听。
走在古城的大街小巷,常能听见的是:“磨剪子来——戗菜刀!”做此生意的一般是外乡来的,常常是利用中午家中有人的时候吆喝。街坊邻居有的就拿出三、五把剪子和菜刀,有上年纪的陪着唠嗑,说些家长里短、风俗人情的事。现在虽然少得多了,但还是可以看得到、听得见的。
“收购——废品,破扑尘、烂套子(即棉絮套子)、玻璃碴子、琉璃瓶子、报纸、书本子——”修理雨伞的这样吆喝:“修理——旱伞、雨伞!”这些大多不是本地人,声音颇为动听,十分悦耳。
以上这些都是吆喝出声的,还有一些行当不吆喝而是敲东西。如卖豆腐的敲梆子,梆子是香椿木做的,一尺来长,拳头般粗细,中间有个把手,敲起来清脆悦耳。再一种手里举着一根木棒,上面穿着铜钱片子,随走随上下晃动,发出一阵阵“朗朗”的响声,那是算卦的。天下百业,各有各的术道。各有各的叫卖方式。不同的吆喝声犹如都市中传唱了几千年的咏叹调,今天回忆起来颇有几分伤感。
过去古城大街上从东到西,常年有卖麻糖、卖烧饼、卖卷子的;卖香油、豆油的都有;还有染布的,锯盆锯碗的,收拾风箱的,换鞭梢的等等。夏天,卖菜的,小葱换鸡子儿的,卖凉粉的,偶尔也来个卖冰葫芦的;秋冬春三季,卖豆腐的,卖包子的,卖烤肉的,卖火烧的,换油的,偶尔也来玩猴的、唱独角布袋戏的,各有千秋。可谓声声不息:叫卖声、吆喝声,声声入耳,柴米油盐,日用百货,小型维修,应有尽有。走街串巷,送货上门,童叟无欺,方便百姓。别说,还真留恋古城的叫卖声。
卖香油的敲当当,卖豆腐、卖花生油的敲梆梆。记得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章丘古城拍摄了一部反映古城改革开放发生巨大变化的专题片《古城春色》。是由著名央视播音员罗京配音,开头的引子就是从西关高亦吾故居胡同里走出推着木轮车敲梆梆卖豆腐的。梆子连敲,梆声清脆,声声入耳,早晨的时光,格外动听,这是卖豆腐的;而卖花生油的虽然也敲梆子,因为他的梆子窄长,缝大皮薄,敲出的声音沉闷:垹~梆、梆;垹~垹、梆……兼有“换~油——哩咧—”的吆喝声,与卖豆腐的极容易区分。
卖食物的有一中西邻李荣刚的盘瓤火烧,东关郭栓子的打卤面、麻汁面,东关王传福的小笼蒸包,隅头郭向龙的油煎包,东北隅王家巷三合成的砂糖粒子,新街黄八爷的肴肉,东关上三园的蜡烛,西关文老七的扒鸡,隅头黄家湾的黄家烤肉等等。这些除了在城里有店面,也都擓着大梆矬的篮子,串街吆喝叫卖。尤其是西关文老七的扒鸡,肩头上背着长篮子,张口吆喝“免费小鸡来”。其人虽然其貌不扬,但人品好,憨厚,走街串巷经常吆喝,从来不向谁讨账,却赢得了村民的尊重,没人小看她,更没人白吃。
特色小吃应该是一个地方的名片吧,友人来访时就介绍小吃特别的味道,但大街小巷的叫卖声却没法介绍。或是因为太熟悉,却老记不起介绍这种更能代表小城真正特色的韵味。因为这种叫卖大都在早上5点多的时候就开始了,一如当年女郎山上的钟鼓声,到点才会响起,而客人大都是吃午饭或晚饭的,所以是没有福气听到的。
早年小张村有位卖凉粉的李姓老人,担子里的凉粉是当地特色小吃。用土巴碗装成型后翻扣出来,圆圆的个头,特光滑。加上制作功夫到家,手指一碰整个凉粉都在抖动。灰中带白的颜色,老人讲这才是正宗的好凉粉。他天天肩上挑着担子边走边叫:凉粉坨!声音洪亮有力,老远就能听见他那特别的叫卖声。去买时他爱和大家说笑几句,人们问是不是热的哇。时间久了,他笑着把叫卖声变成:凉粉坨,热的!人们听着笑,小孩子一见他跟着叫,引来一阵阵笑声。这叫卖声也许只能用乡音叫才合适吧,我曾试着用古城的普通话叫了一下,家人笑到弯腰。
与他的叫卖声相仿的,是古城的特色小吃茶汤。用小米磨细成粉再做成糊糊样子,过去在东关和西关的胡同口都有卖的,是纯正的绿色食品,一般与卖包子的连在一齐。焦家茶汤在隅头东南角胡同口,叫卖声变成:小米茶汤,豆腐包吆。特别是大冬天腊八的时候,家中的老人们喜欢吃着有辣味的豆腐包子,喝碗热热的小米茶汤。那悠长悠长的味儿,比古城中最老的小巷子还长。
近年来,古城的发展迅猛,旧时的小吃依然在卖,同时也增加了很多有看像的品种,沿街道两边排过去,阵式很宏大。街灯很亮,吃的人也很多。很热闹的一条街,没有了叫卖声,只有问价钱和回答价钱的声音。单独一人从东走到西,来来回回站着看看又回转,沿着旧西门那条老街来回走走,街道两边窗户把街道照的很亮,耳朵里能听见电视里播放的片子。步子越来越快,像是在逃。生活里还有多少我们喜欢的东西呢,小城故事中的老物件越来越少了,当年沿街小吃的叫卖声成了旧时梦。
▍免责声明:本文转自馬小超1993微博。
Hash:ae49e363984b319239e036f6a181d6a173145360
声明:此文由 章丘e家香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