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你是这样的大田板凳龙

传承非遗文化

守护心中的“龙灯”

元宵节前后迎板凳龙,是大田县城乡过年的传统民俗,可追溯到唐代。迎龙灯开始,村民们欢聚一堂,家家户户扛出一节板凳龙灯,在村头接龙,围着村子巡游,穿梭于大街小巷、田间地头,在夜色中犹如一条巨龙上下翻腾,热闹、喜庆,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祝福和期望。2008年,大田板凳龙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太华镇魁城村是省级历史文化古村落,主要居住有连、陈、詹三姓氏,人口4000多人,其中连氏有3500多人口。魁城村也是我国南方连氏重要的发源地和中转站,连氏龙井大宗祠是福建省连氏最古老宗祠,俗称蛟龙井祠,传说有蛟龙潜伏,为大田连氏总祖祠,建祠有一千多年历史。村里每年固定正月十五元宵节迎板凳龙,迎的正是“蛟龙”。

制作“蛟龙”是个大工程,追求精巧,集绘画、书法雕刻艺术与扎、制、编、糊等工艺于一身。“蛟龙”由龙珠、龙首、龙身、龙尾组成,均用竹木、灯板、龙纸分节扎制而后连缀而成。除了龙身由各家各户自行制作外,其他的制作都由连氏大众完成,制作地点就设在龙井祠。

67岁的连廷休是制作龙头的好手,不用打任何的草稿,只要给他一条竹篾,就可以做起骨架子。做龙头特别耗时,得忙上十几天的时间,加上老连年纪渐大,这几年制作龙头的主要任务落到了俩儿子连华金、连华银身上。

制作龙头骨架的时候,在长条木板上用竹篾大体扎成框架,然后再用更细一点的竹篾制作出细节。竹篾与竹篾之间早年是用毛边纸制作的纸绳缠住,如今为了方便用细铁丝捆绑。看似简单的骨架,却是要对技术有着足够的熟练,不仅要传承传统的工艺,还要与时俱进地加上一些光电效果。对于手艺的窍门,连家父子自有心得。

骨架制作完成后,再用彩纸、透明纸、塑料纸等糊于外层。外层的纸糊好后,再用彩纸剪出龙鳞、鳞纹和其他的装饰,并贴在龙身上,而这些活儿则由村里的心灵手巧的妇女完成。最后,在龙节接头处,用彩笔写上“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等吉语,整个龙头的制作算是完成了。

夜幕初降,魁城村的“龙头”在慈济宫敲起锣鼓,村民陆续扛出一节板凳龙灯赶来。随着锣鼓的响起,唢呐争鸣,大家列队接龙,开始环村游巡。

一条长龙,从骨架、糊纸、装饰直到上路游巡,就如同一个人的人生一般,经历着出生、成长和辉煌,等待着烛心被点燃的璀璨……在连廷休以及连氏族人的眼中,这就是最得意的时刻,迎龙不仅彰显着传统性、民俗性和富有地域特色的非遗文化,也体现了族众团结向上的精神,他们企盼着在新的一年里添丁进财、平安吉祥。(郑宗栖 林跃 摄影报道)

大田板凳龙

【来源:微大田,文:郑宗栖,摄影:林跃,摄像:陈宗耀】

Hash:31edb64c1393b9b21b9f14e86f2da6261b89437a

声明:此文由 掌中大田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