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山——通江城池的诗意镜屏
文/阳云 图/秦巴汉子
在四川的地理版图上,于川东北与陕南汉中的镇巴、西乡、南郑接壤的通江,有点似一个人的肩胛骨,抵到陕西的下腹部。因通江地处川陕、蜀楚交界线上,历代旧志皆云:“依三巴之旧域,控全蜀之左隅”;“后连延于秦陇,前迤逦于荆吴”;北据“巴梁冲要”,东扼“蜀楚咽喉”。说明地理位置重要,历为兵家必争之地,史迹灿然。
通江置县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南朝梁天监四年(505年)入北魏,首置符阳县,距今1500余年了。其间在县址设壁州州府,建于唐代武德初年,辖诺水、广纳、符阳、白石、太平五县,几经废置,建州达四百多年。壁州因壁山得名,《太平寰宇记》:“壁州以县西一里壁山为名。”
这里,话题才转到壁山,壁山什么时候得名?没有记载,《舆地纪胜》:“壁山在通江县西,与县治相对。”《通江舆地词典》:“壁山,在县西一里,隔诺水望之,峭绝如壁,故名。”这里有两点明确了,位置近县城,与县城隔河对望,得名因之形似,如壁陡绝。
关于山名,还有得一说, 《四库全书》中有一部《雪鸿堂文集》,其序中写道:“山川莫秀于西蜀,……秋锦一山,尤为杰出。”这里所说的秋锦山,就是壁山。因为当时壁山之上,林木甚多,每值秋冬之交,霜叶翻丹,灿如锦绣,于是人们亲昵地称为秋锦山。到了春夏时节,壁山则焕然一新,修篁郁密,乔树葱翠,尤如一帐翠屏,威镇县府的南大门,因而人们又给它取了翠屏山雅号。“曰翠屏者,象其形也;曰秋锦山,肖其色也”。《(道光)通江县志》亦载,“壁山亦名翠屏山,或曰秋锦山”。
其实壁山并没有人们想像的那么巍然高岸,峭绝千仞,冠盖一方,这山相对海拔的高差也就几百米,不过它与周围的阳望山、鹰龙山、方山等几座山的若断若连中,形成群峰环拱,岗峦起伏状,倒也些气韵。不过,壁山真正的文化意义应该是与通江这座城池相傍,才变得更加不同了。
通江整个县域地形是“万山环列,诺宕潆回”。具体为诺水、宕水一西一东,由北至南纵贯县境,将山脉切割为东部、中部、西部三列,形成“三山夹两谷”之势。群山自大巴山、米仓山南麓由北、东方向朝南延绵,全县地貌则属高、中、低山区,或群山对峙,或岭岗腾浪。要在全是山区的县境选一个相对平畴宽广之地作为治所,还真是不容易。通江城池的兴建坚守千年而不迁更,自有其独特之处,自古建城池大多临水而兴,诺水、宕水两河流经处,或许如今的通江城,地理地貌、风水更适合吧。
一边是缓缓的山坡,自山顶延伸到诺水中,为一座城池的兴筑铺展开了足够的空间,一边则是临河而矗,直上霄汉的壁山,将两种风格和谐一处。我曾在通江这座城起居十年,每每推窗便见壁山,如镜屏立在眼前,这是一座城池的镜屏,守护千年之久。
壁山的壁立,虽然给城的拓展以阻隔,但给人反而勾连起无穷的想像,面向壁山,向山而望,遥望山顶,逶迤绵亘的山脊上,树们象马背上竖起马鬃,常常让我有一种冲动,期冀一鼓作气,爬上山顶,登高望远,看山外是什么,想像它的辽阔之处。
其实这种心境与情怀,在古代人中早已有之了。 壁山之树,尤以山顶为奇。森森古木,皮纹皆作篆隶八卦之象,谓之八卦林。林间建有“白云亭”,绝献高凌,如南天一柱,故翰林李钟峨举“壁山春望”为通江八景之首。
山之名望,大多有寺庙相关,值得一书的是唐代山寺风貌。《蜀中名胜记》:“有嘉佑寺,唐节度使郑畋建,至今人呼为郑公山寺。”公元880年,“黄巢陷长安,天子幸蜀”,宫廷文武官员随帝避难入川,郑畋长子凝绩以兵部尚书身份任壁州刺史。凝绩赴通“修敕政理,安调黎元,吏不为奸,廛肆丰溢,民淳岁稔,宽泰乐输”,并依山傍势,在“旧亭东隅,建构佛宇,召僧匡信主其事,多出私财以益之”,建成正堂三间,回廊二十六间,“高下环合,翚飞鳞次”。廊外为庖厨十数间。两侧高亢之地各建一塔,成二翼之势,并将郑氏三代肖像绘画于方丈之中,可谓气势恢弘,设计精巧。
公元883年,郑畋“以新疾辞凤翔节度使,是年七月初蒙受检校司徒,东宫太保。秋季,子凝绩自兵部尚书拜疏,乞郡迎养”。是年十月,郑畋路达通江。“父子欢笑,适于旦夕”。所览壁山胜景,“修篁郁密,乔树葱茜,景态变幻,泫月澄日”。至于饮水“得泉洞于西南,凿石架篁,缭绕登降,高悬旗幡,疏为泓沼”。寺院“负山面江,雄压胜地。日月光照,风雨所交,钟梵松篁,铿锵满听。千家甍栋,历历在眼。晨阳夕艳,辉灿盈庭;鸥鹭篙榜,以资景物”。郑畋撰写的《壁州新建山寺记》,赞美了山寺所建之规模和登临壁山所览之盛景。其石碑建于公元884年7月23日。郑畋居通江时,建宅于南寺沟,时称“宰相园”,后改建成嘉佑寺。寺侧有香泉一泓,清冽异常,史称“嘉佑寒泉”,亦为“通江八景”之一。
壁山之中,历代建祠修庙甚多。如有纪念宋资政殿大学士中大夫、四川宣抚使安丙业绩的“安公祠”;明万历年间知县魏卦建了文昌庙,清咸丰时进行了重建,后改为“娘娘庙”,香火不绝,等等。
秀丽的山光水色,悠久的文化遗产,常伴有美妙的神奇传说。山中有“玉鞭池”一座,相传昔年有李氏女子,代父戍边,骑虎而归,投鞭于地,鞭化为龙,龙招水来,水汇为池,池中生并蒂莲。后人竟于池内拾得玉鞭一茎。唐宝历进士、秘书省校书朱庆余曾赋诗“江分入峡路,山见采鞭人”予以吟赞。
壁山另一寺庙“鹿鸣寺”之由来则与前蜀皇帝王建有关。王建,字光图,许州舞阳人,浓眉广颡,壮貌伟然,为避捕囚而投靠忠武军为卒。黄巢攻占长安,僖宗避难成都,王建随军讨巢获胜,升任都头,率兵千人。光启二年三月在护驾回京程中为清道使,负玉玺以从。行至汉中山道,栈道几断,王建控制僖宗坐骑,冒烟焰冲过。至夜,帝解御衣赐之,出任壁州刺史。
据《五代史》记载,光启三年(888年)五月至十月,“麟见壁山,有二鹿随之”。古人“以麟为王之瑞”,书载“朝廷有大诰,官属有迁罢,鹿必鸣。鸣于山阳为福,鸣于山阴为祸”。王建认为两次麟见壁山之阳,是自己应坐天下的象征,借以大造舆论,笼络人心,“招集亡命及溪洞夷落众八千”。公元891年于通江发兵攻取阆州,复克利州。894年破梓州,增选精兵2000弛之成都。是年唐昭宗封建为蜀王。905年攻归州并三峡,唐迁都洛阳,改元“天佑”。遂与唐隔绝信息。907年王建在蓉自立为帝,国号蜀,史称前蜀。
王建即帝位后,为不忘记起家时通江人对他的拥戴和“麟见壁山,有二鹿随之”的征兆,特修“鹿鸣寺”于壁山,以纪念他的发迹之地。也有传说“圣鹿堂”为王建任壁州刺史时,有白鹿游于市,夜归于壁山峰顶。此后见识朝廷有大诰命、官属有迁罢,鹿必鸣,灵验如符。州废,鹿遂隐而不见。于是立“鹿鸣祠”于壁山上,亦称“圣鹿堂”,这个说法比较玄乎。当时,人们凡称道壁山,莫不先言圣鹿,大抵借认寄托美好与吉祥的祝愿吧。
壁山当然不应忘了学者型官员黄裳。黄裳,字兼山,剑阳人氏,乾道五年(1169)进士,资政殿学士,淳熙七年(1180)调任通江尉。理政之余,卜筮壁山,居静乐幽,潜心著述。历经八载,《王府春秋》成稿寺中。与此同时,在寺前建高二十余公尺的七层八角凉亭一座,曰白云亭。每角挂铃,风吹铃动,叮当作响。白云亭雕梁画栋,矗起翠柏黄梁间,更为山寺增辉,为壁山增美。寺内大小台阶,依势密布,花卉茂秀,兰菊芬芳,香气馥郁,四时如一。
公元1195年,黄裳奉旨回京,仕礼部尚书兼侍讲。黄裳学问渊博,识论深远,其“学述议论之粹,足以化人”。“每谓学者曰:‘君子之学,始于修身正性,极则以天地为一,是故以道为指,以心体之,以经为学,以身临之,涵养纯熟’”品物咸亨。以“开悟圣性,辅成绝学,功参弼亮”而“兼山之名震天下”。
公元1224年冬,邑进士何镠,慨念畴昔,兼山先生曾潜心著述之地已人寂山空,欲网罗闻见,开示将来。次年邑令宋炎震出示兼山寓居壁山时所著诗词数章,展示之文“兴寄高迈,超然有出尘之资”。
为不忘兼山文采德范,于是改原西边之房成堂,绘先生之容,榜曰“相墨”,称堂曰“相墨堂”。何著《相墨堂记》,以记其岁月及学术大略,以丕振壁山学者之学风,砥砺壁山学者之德行。
兼山离开通江后,文人志士“原见而不可得,往往因其遗迹尚存,以起高山仰止之思”。
壁山寺自唐代建成相当规模,历经整修,兴废交替,至清末民初,有山寺正殿、文昌宫、娘娘庙、漾碧亭。“娘娘庙”于明代建在山寺正殿之西,仅一间正堂,内奉西天王母。她与东王公(玉皇大帝)为夫妇,共理阴阳二气,调成天地,是阴阳之父母,天地之本源。佛传王母有九子二十三女,所以妇女拜她,祈求多生儿女。民间多将王母视为长生不老的象征。
三月三日是西王母蟠桃圣会的日子,每年三月初一日至五日举行,游人如织。初三为正日,烧香者最多。到时庙外摊贩云集,百货杂陈,各种曲艺杂耍,民间花会也来设场表演,人如潮涌。信男信女将抬着透身红绫的娘娘菩萨绕城一周,旌旗舆伞,佛号声声,前呼后拥,热闹非凡。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川陕省苏维埃置首府于通江城,总经理部就设在南寺之中,省戒烟总局设戒烟所(亦称疗养院)于此,历时三月余,先后到此戒烟的苏区各级党政干部达2000余人。红四方面军也曾设电台于壁山的鹿鸣寺内。西北军事委员会总指挥部和方面军总政治部的领导同志,也常到壁山开会,共商军政大计,运筹苏区的巩固与发展。抗日战争时期,为防止日寇轰炸县城,通江中学的上千名师生曾到此上课作息。
有道是“山不在高,有仙则灵”。壁山与通江县治隔河而峙,居城之人开门即见,山上的树木亭阁、云烟雾霞,一眼入目。壁山之兴衰与一座城池的命运相系,荣辱与共。壁山,以雄伟耸峙的气势,流丹溢翠的风姿,飞檐流舟的辉煌禅院,古朴厚重的历史文化雄踞诺水之滨,为诺水添彩,为古城增辉。它孕育着一代代繁衍于此并自强不息的通江子民,是通江人民刚健笃实、辉光日新的见证。
正因为壁山苍深秀峭,别开生面,所以时临长夏炎天,佳节吉日,满城群众无不载酒携朋,游宴终日。文人名士泼墨染丹、题字吟诗、纪实抒怀,或錾刻于山石之上,或记载于著述。如清顺治举人屈升瀛《七律·壁山春望》一首,足可窥见一般。
遮天绿叶依云碧,照眼鲜花映日红。
诺水倒悬孤影出,公山正对两峰雄。
几回引我清狂兴,何日登临御好风?
署名刻石,遍布山中。只因年久风化,大都泯灭难辨,唯有高约两米的“寿”字清晰可见。据《县志》载:“昔有僧名普一者,栖息此山,摹希夷子华山福寿字而镌之石。”希夷:即佛界老祖陈抟老祖,所书“福寿”二字,夭矫如龙虎,深为人们喜爱。是时,百姓新房落成,多仿此书于中堂壁上。
唐末宰相郑畋结宅壁山时,亦曾在山下石涧刻石纪游。云:“检校司徒守太子郑畋、门吏给事中赐紫金绯鱼袋孙储、尚书刑部郎中赐紫金绯鱼袋郑损,中和(禧宗)三年十二月八日,收访泉石,偶题于此”。又刻“畋明年孟秋念七日与侄昭允至此访别”。新近有山脚绝壁有红军所刻川陕苏区第一幅石刻标语“争取苏维埃中国”
千年以往,文人墨客于壁山留下的大量佳作,音韵铿锵,词意悠长,文采焕发,让壁山诗意浓郁。1951年中央慰问团在访问革命老区通江时,随团参访人员四川大学古代史教授张胜状在参观壁山后,欣喜之情跃然纸上,步李蕃父子《县尊壁山招饮》原韵赞曰:
翠屏插汉跨清溪,风景无边黛色低。
树拥晴云蒸地气,人扶秋锦上天梯。
一州城廓凭俯瞰,万里河山待品题。
世事变迁,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壁山已无多少古迹可寻,古树庙宇俱毁,诗意已远。由于无人关注,山也破损,壁山在洪水季,娄崩跨塌。
其实壁山衰败也并不久远,壁山寺解放初期还在。据当年的知情人士说,1954年10月,通江县委才作出拆除壁山寺的初步决定,交由各代会讨论。通中文史教员向平章还因联名力保壁山寺不被拆毁,以致蒙冤受屈二十一年。壁山寺于1955年拆毁,数十个石狮、石桌、石磴被掀下了坡,滚入河中。抚往追忆,惟有一声叹息。
时到今日,人们认知意识显著改变,作为一座城池美好生活的设施格局格调,壁山独具的优势位置,积淀的文化价值凸显而出,于是重绘壁山图景便成现实,一个占地面积690公顷,其中一期建设规模为209公顷,最终将建成为具有通江特色的山地生态、运动、休闲的4A级景区正实施中。壁山将成为映衬通江城池的新镜屏。
参考资料: 徐志业《壁山纪胜》
向思弟《壁山寺史话》
《通江县志》
《通江舆地词典》
作者阳云,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任巴中新报(巴中广播电视报)社长,巴中广播电视台副台长、巴中市作协副主席、秘书长、巴中市文联主席,现谋生巴中市政协。出版《人在小城》、《不安的视线》、《巴中的前世今生》、《假如狗开口说话》、《笔走光雾山》等诗歌散文集。
Hash:b2aec0685fe2e4f094f96a9cd1e671f55c820726
声明:此文由 秦巴美好江山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