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我们的童年——保定古城那些消失的小学

偶尔回忆

便是美幻

岁月这壶烈酒

醉了你,迷了我

个体存在即是生命真意

童心未泯的你,

还有着孩子的天真。

拥有儿时看万花筒的好奇心,

来对抗生活中十之八九的不如意。

▲1959年元旦,县学街小学红领巾剧团大灰狼全体队员合影,县学街小学虽然没有消失,但我喜欢这里面透着股精气神,蕴藏着当年非常丰富的文化信息。那个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元旦,小学生扮演大灰狼和小绵羊的那种热情、努力,今天这帮小朋友已经近古稀之年,这张照片的意义在于记录了那个年代保定城内小学生的精神特质和面貌,传达出来的是那一代人的形象,今天拿出来以纪念消失的小学,纪念那个年代。

导言:今天六一儿童节,太行人家策划一期,致敬我们的童年——保定古城那些消失的小学。名单哗啦啦啦——(西大街小学、黄花馆小学、延寿寺小学、市府后街小学、椿树胡同小学、淮军公所小学、永华北路小学、裕华路小学、福兴里小学、金线胡同小学、东关小学)。

奥斯特罗夫斯基的“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的生命和全部的经历,都已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当我们还是孩童的时候,在当年我们的小学,这句话刻进了我们血液。今天是六一儿童节——回忆一下我们早已远去的小学。如果您是这里面的小学毕业,有相关的老照片,我们的邮箱jhxpy@126.com。

民国保定私立中和小学,当时保定、清苑同城。许多保定百年的学校都是从清末民国一路走来,这是来时的路。

1、延寿寺小学

延寿寺街是古城西北隅一条夹在达五道庙和双彩街之间,南北走向的小街,街长半里余。这条街的得名源于街中建有一座延寿寺。据《保定古城街巷史话图说》记载:在元大德十一年(1308年)保定曾有延寿寺,后改祀关圣帝君(关羽),元末毁于战乱。明朝初年,在废址上重建,名延寿庵,立庙之义为“欲神之延寿于人,更欲人之延寿于庙也。”清朝康熙年间,进行了重修,嘉庆初年经再次重修后,更名为延寿寺。

▲1957年,延寿寺小学团支部全体团员合影。

延寿寺街虽不长,但街两侧却多大院名门。街中段路西有清直隶总督署直辖督标五营游击(从三品)衙门,占去街的四分之一,民国初年在此办省立女子师范附属第一小学。学校占地六亩,大门楼坐西面东,进门是一花墙围起的小院,院西是操场,院北是教学院。

教学院分东西两个三合院,院中除前院西房和后院南房是新型带前廊的教室外,其余全是原衙署旧建,前院东房是办公室,后院西房是教师宿舍。操场院南边一带是花园西南角辟为菜园,内有一井,西北角日本侵华时炸的大坑。日伪时期此校址先用作日语学校,又改为淮军公所小学分校。

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独立,更名延寿寺小学,抗战胜利后,更名仁爱镇第二中心国民学校,1948年保定解放,改名延寿寺小学,文化大革命初期改为向阳小学,今和厚福盈小学合并。

▲1960年,延寿寺小学基层工会欢送迎新留影,革命同志友谊情深。

▲1955年,延寿寺小学的毕业证,校长高桂淑。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可我们却没有感觉到无聊和寂寞,上学回来就疯玩一通。虽然穿的很破,吃糠咽菜,但每天都过着简单而又快乐的童年生活。玩的游戏也名目繁多,五花八门。我们那时玩的那些游戏大都天然成趣,就地取材。或是流传下来的,或是自己创造的,都非常吸引我们,玩起来身心投入,忘掉一切,甚至也上瘾着迷。

2、黄花馆小学

▲1959年,保定中小学体育培养,黄花馆小学篮球足球运动独树一帜,有着优良的传统,小学队打败中学无敌手,当年孩子们参加体育运动,成了黄花馆附近居民的传统,智育德育体育从来不分家。

▲黄花馆曾经的老校长,青年时期从保定师范毕业,今天已经是耄耋老人,当年学校的牌匾是保定著名的书法家张布舟所写。

▲1960年,黄花馆小学欢送西大街小学的同志,男女同志,长长的围脖打破了灰蓝的单调。衣服以蓝灰为主,外套裤子基本上都一样,少女通常不会穿着上下身一样的颜色,会搭配颜色凸现自己不一样,另外会通过小细节来装扮自己,如衬衣的领子除了普通的尖领子之外,可能还有圆领,也许会穿小碎花衬衣。

▲1986年,黄花馆小学三年级一班。

▲1983年,三好杯足球赛留影。

▲1987年,小学毕业留念。

▲八十年代,保师实习学员和学生留影。

▲黄花馆小学男子足球队。

▲1988年,女子杯赛第一名合影留念。

▲1992年,九二届毕业留影。

3、西大街小学

西大街—— 青石板铺就的小路,曲曲折折,厚实凝重。沿街建筑,青砖灰瓦,古色古香,还有那不时穿行而过的人力三轮车,串串铃声清脆……在保定市西大街,没有钢筋水泥、玻璃幕墙的高楼大厦,也没有霓虹飞泄、车流如织的都市喧嚣,有的只是老城人纠缠不清的历史情结,在这条街的尽头曾经有这么一座小学。

▲1983年,朴素年代,白衬衣,红领巾,的确凉的新衬衫。雪白的衣服穿在身上,再戴上鲜红的红领巾,心里有说不出的清爽和兴奋。那时候的男孩子并不太在意穿什么,我们穿衣服的目的只有两个一是御寒,二是掩丑。所以对自己在小学时代的服饰鲜有深刻的记忆。

4、市府后街小学

市府后街地处城隍庙西,东西走向,东起城隍庙,西至永华路,路长约250余米。街北侧,西端有一短叉巷,中段连东西元宝胡同,东端通后卫街。南侧,东段有两条叉巷,西侧一条原称南上坡,有9个街门,东侧一条原称井儿胡同,有7个街门,新中国成立后并入此街。此街因地处原清贡院后部而称贡院后街,民国年间改称公安局后街,解放后改称市府后街。此街2000年进行了城建拆迁,保留了街址,街南建永华小区,街北建元宝小区,街名保留。

▲来来往往,我们走了多少趟的小巷。

▲青葱岁月。

▲会唱歌的女孩,会跳舞的女孩。

▲保家卫国,义不容辞,革命教育,娃娃抓起。

▲市府后街小学宣传队,一群会唱歌的女孩,如百灵鸟儿一样动听。

5、椿树胡同小学

椿树胡同,保定人习惯戏称之为炊帚胡同,地处中华路。中华路地处古城东城区,南北走向,南起东大街,北至环城北路,长580多米。街中西侧多连小巷,西有前、后平嘉胡同,王家楼、胡家井,东有辅誉街、文武胡同、石柱街、糖坊胡同等。此街,清代以石柱胡同口为界,以北,因街北端东向建有太公庙而称太平街。南段,因街中曾有一棵古椿树而成大椿树胡同,与街中东拐向直抵双谱胡同的小椿树胡同为同一条街区。1951年,大椿树胡同更名中华路。

▲1950年,椿树胡同小学的毕业证,校长孙建。

6、金线胡同小学

金线胡同原有大、小之分,是两条走向弯曲变化的小巷。大金线胡同西接唐家胡同,东通永华南大街,长340多米;小金线胡同北连大金线胡同,东至永华南大街,南有小营坊。这两条胡同因明代绣制的金线工艺品著称而得名。2002年后按城建规划,原大小金线胡同合并为一,统称金线胡同。

▲金线胡同,曾经络绎不绝的人群,有时三三两两,逗留在小巷的尽头。

▲金线胡同小学的合影。

7、冀中干部子女学校

冀中干部子女学校的学生庞建华回忆冀中干部子女学校的精彩:1948年11月23日保定解放,冀中保育院由老解放区饶阳迁来保定,还有一部分冀中区干部子女随父母来保定。当初叫冀中区干部子女学校,吃住在天主堂里(全部供给制,因父母不拿工资),上课借读在保师附小。1950年开始筹建干部子弟学校,校址是北关西侧,马家园(郊区村名)以南占地百亩左右,大约1951年底建成。当时新中国已成立,保定为河北省省会。省长杨秀峰的爱人李秀芝担任教育厅厅长。为避免学生思想上的特殊化,李厅长把干部子女学校改名为河北小学,是河北省会所在地的第一所全日制寄宿学校,由省教育厅直接领导。

冀中区干部子女来保后,正式成立于1949年5月25日。当时的书记兼校长是刘知(后调唐山一中书记,在地震时逝世),教导主任是刘建章,总务主任是赵全礼,支部委员有吴树声、赵全礼、魏其昌、学生侯继仙。教师有马凤文、路拓(真名马鸾荫)、张凤村、秘兆杰、会计石峙、陈惠珍,事务员吴宪、周永彬,生活老师马敬、王素贞、王蕴芝等。学生来源是由省府科级以上及部队连级以上的子弟组成。地址在裕华路天主教堂院内。学生的生活供应由财政厅发给助学金,每人每月125斤小米,领出助学金票再到仓库领小米,然后到私人粮栈售出一部分,换一部分细粮及其它生活费用。

学生入学时自带被褥和更换服装,其余部分都由学校负责,如冬天每两人有压风被一条,有床单,夏季时有蚊帐或喷灭蚊药,冬季每宿舍有煤火炉,每星期洗换一次单衣(由学校洗衣室负责),夜间有的学生尿床夏天可晾晒,冬季有烘干室(由生活老师负责)。那时期没有自来水,每天早晨由工人烧好热水挑到大缸里,学生自己再掏着用。连食堂做饭用水,洗澡用水都由工人用辘轳绞水。院内还有轧水机井。

抗美援朝开始后学生定期参加宣传和临时演出。当时有活报剧、霸王鞭、短剧、腰鼓等都自编自演,由音乐老师和大队辅导员辅导。至1951年开始建立河北小学,1952年正式搬迁。在未搬家之前由省教育厅从通县师范调来几位教师,有戴利和、朱希忠、石坚、崔峥、刘旋、杨秀娥等。

8、永华北路小学

▲庙宇改造而成的永华北路小学。

网友回忆永华北路小学:我小学没转学前是在永华北路小学读的, 几年前这个学校已经和别的学校合并了, 我家住在南大街。 当时我每天都要从西大街 ,穿过保定商场, 然后从总督属前的胡同回家 。记得当时每天放学之后 ,都会在菊胡同那附近看见一个捏糖人的老头儿 。

推着一辆自行车, 在那里做糖人 ,周围围着许多像我一样大的孩子, 我同样会站在他们中间逗留很长一段时间 ,看着那个老头用手指捏出各种造型的和他手指颜色差不多的糖人, 然后他再用嘴一吹, 就变大了, 凉一会儿又变脆儿了, 当意识到我该回家的时候, 于是就花两毛钱买一个, 吃着然后恋恋不舍的走回家 。

虽然妈妈多次告诉我那东西太不干净 ,但是还是每天买一个 ,那种幸福感是现在再也难得到的了 。还有一种糖人看起来更是非常的漂亮, 是金黄色的 ,用烧化的糖在白板上滴画出来的 ,有凤凰形状的, 还有龙, 好多好多。 薄薄的、 晶莹剔透每一个都像是一件艺术品一样, 感觉很神奇!每得到一个都舍不得吃 ,总是在拿着向伙伴炫耀的时候就不小心弄碎了 。以前的日子现在回味起来总觉得那么那么美好!

9、福兴里小学

福兴里街位于东大街南,穿行楼东街与杀牛胡同南口处东连,南至裕华路,东至环城东路,街长230余米,成“T”字形,东西向街段为主街,东、西部各有一南叉巷。本街清光绪六年前为菜园,光绪后期形成街道,于是取幸福兴旺之意,定名为福兴里。1999年,本街进行旧城规划拆迁,建起大慈阁小区。

10、淮军公所小学

未完待网友续写——还有东关小学、裕华路小学等等,期待您的留言或者用手机拍下和保定古城相关的老照片发到jhxpy@126.com邮箱,如果您家有相关的影像故事,可以联系我,我的微信jhxpy11,太行人家——情怀的守护者。

Hash:c767d79b8769dca05386321a3cee8cdd2873ccaa

声明:此文由 太行人家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