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物市场里的保定“关岳行宫”

导读

保定关岳行宫,它由一座供奉关羽岳飞的前后两座庙宇,和一个后来由曹锟主持修建的大型二层戏楼组成。

保定人都叫它“老爷庙”或者“曹锟大戏楼”。

关岳行宫(始于 1241年)

古与今

冬日清晨,透着阵阵寒意。保定古城东南角的古物市场里,几家摊位刚刚摆出。一片古建筑群安静地矗立在一旁,破雾而出的阳光洒向灰墙青瓦,让这里瞬间“活”了起来。

这片古建筑群就是具有百年历史的关岳行宫,它由一座供奉关羽和岳飞的前后两座庙宇,和一个后来由曹锟主持修建的大型二层戏楼组成。保定人都叫它“老爷庙”或者“曹锟大戏楼”。

关岳行宫始建于元朝(元太宗十三年——公元1241年),当时称作“武安王庙”。后经明清两代的重修,到了民国初年,由坐镇保定的大总统曹锟作为直系大本营,将关岳行宫修建扩大规模,并改称为“关岳行宫”。行宫里曹锟亲自撰书的“佛光普照”碑,此碑高约 1.74 公尺 , 宽约 0.75 公尺,矗立至今。1919年春,曹锟为了在关帝庙祭拜关岳时方便看戏,又利用原文庙的大成门与大成殿间的院落,加建了坐南朝北的大戏楼,同年5月27日落成。

新建后的关岳庙前有一东西向影壁,过了影壁向北是三开间的山门,过了山门是坐南朝北长方形的二层戏楼。新建戏楼为两层砖木结构建筑,通宽七间,进深九间,内部雕琢精美,富丽堂皇。戏楼南部是戏台,台口与关帝庙相对,内分上下楼两层,中间为池座,东、西、北三面为上下两层的廊座。戏楼与山门间院内紧靠东西墙,建有单檐廊壁,壁上原绘有关羽、岳飞生平的彩画。

自戏楼建成后,京津一带的名优名伶,如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白牡丹)、刘喜奎、小翠花(于连泉)、杨小楼、余叔岩等都曾在这里粉墨登场、登台献艺,戏楼曾繁华兴旺一时。因是由曹锟出资兴建,固保定百姓称其为“曹锟戏楼”或称为“曹锟戏院”。戏楼除了演戏以外,还是祭祀关羽、岳飞和召开大型会议的礼堂。

1937年9月保定被日本攻陷后,戏楼和关岳行宫被日本人占领并作为军械所。1945年日本投降后,国民党接管保定并将关岳行宫和戏楼改造成营部并驻军。1948年保定解放,成立省军管会,曹锟戏楼,更名“新华大礼堂”对外开业。作为省政府办公会议以及人民群众的大众活动场所,1948-1958年新华礼堂层多次作进行演出,会议等活动。

河北省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合影

20世纪70年代初期,保定市文化局将关岳行宫所在地块转给保定机床厂使用。2003年,保定机床厂转让给香港力高集团进行地产开发。力高集团对关岳行宫进行了修复及部分重建和扩建。在修复中,在关帝庙正门额枋上方,清出了标有“关岳行宫”四个红色大字的彩绘枋板,在庙旁地下发掘出十多块围合庙前月台的汉白玉浮雕栏板。

2017年,曹锟嫡孙女曹继丹女士由天津来保定,参观了光园、直隶总督署、保定军校、曹锟戏楼,曹女士对保定的深厚历史文化积淀大为称赞。回到天津后,她向保定市长寄来一封信,建议恢复曹锟戏楼的原本风貌,还原其作为公共文化艺术演出场所的功能。

2021年保定天鹏物业与保定隶锟戏楼文化传播公司共同出资对戏楼进行了保护性修复,并恢复了演出和会议的功能。

关于曹锟戏楼未来发展方向,天鹏物业总经理李建涛介绍说:“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要在戏楼的基础上打造‘保定戏曲博物馆’,将保定地区的共十六种戏种,如河北梆子、保定老调、清苑哈哈腔、保定丝弦等,和保定戏曲的发源简介及抗日和解放战争时期的红色文艺创作和优秀的红色戏曲等都收纳进‘保定戏曲博物馆’中。戏楼是戏曲的重要传播地,博物馆更是人们丰富文化和精神财富的不二场所。游客来到戏楼内在赏戏的同时也能游览戏曲博物馆,了解更多戏曲的知识。”另外,戏楼还将增设曲艺表演、读书房书画摄影展等文化艺术内容。

百年老戏楼,凤凰涅槃。维修后对外开放的曹锟戏楼,将展现“一戏一展一书”的文化氛围和面貌,将成为宣传保定的重要窗口,也成为了保定文物保护开发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一个样板。

Hash:ca0cae62749641914d50241552d54de34ea820c2

声明:此文由 文化账号主没文化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