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孙中山盟友交谊深笃,为躲追捕藏进粥锅,不恋仕途晚年乡居

陈少白是我国民主革命的先驱。孙中山三民主义著作中,提到陈少白是最早的同志。陈是中山的拜盟兄弟,少中山三岁,孙科的启蒙老师是陈少白,孙、陈的交谊是深笃的。陈少白在初期的革命进程中,做过不少工作,他不恋仕途,晚年乡居达十二年。逝世后,南京政府明令公葬。

陈少白照片

陈少白名闻韶、号夔石,广东新会县人,于1869年8月27日(清同治八年己巳七月二十日)出生于外海乡南华里的一户读书人家。父名陈子桥,是基督教牧师,叔父梦南,亦是基督教徒。少年在乡曾习经书古文,国学颇有根底,后到广州求学。邻县香山(今中山)孙逸仙(中山)也是基督教徒。陈与孙中山同在博济医院附属华南医学校(今中山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共学西医,时相过从,志同道合,愤清朝政府腐败,起来造反。同道者尚有尤列、杨鹤龄共四人,是被清朝政府第一批出花红通缉的人,当时人们称之为“四大寇”。陈少白脱险后,在香港日本并曾往台湾进行革命活动,先后奉孙中山之命从事和主持香港兴中会、同盟会的工作及担任粤中三合会的白扇(参谋),哥老会的龙头(头目)等职务。他又是香港《中国日报》的创办者和企业负责人兼主笔。

“四大寇”杨鹤龄、孙中山、陈少白、尢列(从左至右)与关景良(后排)

19世纪80年代,陈少白来往香港、广州进行“造反”活动时,有一次在广州河南(今海珠区)路上被侦捕者发觉,即急避入海幢寺(因平时与该寺和尚相熟识),旋躲入厨房内,蹲入大粥锅中,请和尚盖上锅盖,假作烧火煮粥模样。侦者入寺遍搜不获,因得脱险。辛亥革命后,他征得海幢寺住持同意,将当时逃难的大粥锅运回外海乡中,特建一亭,置锅其中,颜曰:“粥锅亭”,以留纪念。

广州 陈少白故居

1895年,陈少白在广州图谋举事,因事机不密,泄露风声,闻报将被围捕,立即出走,急中按照自己容貌,装扮富商模样,以港商“乾亨行”人员身份,戴黑眼镜乘坐三跑轿(三名伕轿)赴港轮,与捕者迎面,喝道而过。是役有同志被捕牺牲。陈少白得以脱险。

陈少白与孙中山东渡日本避难,留姓改名掩人耳目。孙中山原名逸仙,以自己是中国香山县人(中山县原名),就取“中国、香山”头尾两字,改名中山。又或曰中山樵,以符合日本人名字口吻。陈少白原名陈夔石,新会人,也向自己县方打主意,新会最有名的人是明朝白沙(献章),把它倒转来念是沙白,因沙字不雅,减去三点旁,取名少白。

1900年,陈少白奉孙中山之命于香港创办《中国日报》,成为中国首张革命报纸,既是宣传革命思想的阵地,也是在香港革命党人的大本营,华南主持革命运动的总枢纽。陈任社长兼总编辑,主持期间曾于同年奉中山之命协助策动惠州和广州同时发难事宜。随后曾与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保皇派在以徐勤为主笔的香港《商报》上对革命理论公开论战。文字交锋,连篇累牍。陈少白以革命必先从民族革命开始,才适合时势,理直气壮地批倒对方,深得社会人士重视,影响颇大。并把原来中文直行排版,改为横排短行版式,为后来国内报馆效法。

陈少白于1906年辞去《中国日报》和香港同盟分会会长职务,经营实业。1908年,因维护粤汉路权获得酬金数千元,在九龙牛池湾筑屋居住。1910年任香港商工局顾问及四邑轮船公司司理。

陈少白通中、英、日辞文,懂交际,特别口才敏捷,文辞凌厉,与敌斗争,每见胜利。如与康有为、梁启超等保皇党人论理、争辩,不论舌战、笔战均能挫败对方。仪表也不俗,诗词、书法、戏剧等,均有所造诣。年轻时风度翩翩,汪兆铭挽他的联有云“倜傥见生平,入梦尚留风采异”,极推崇其生平风度。

陈少白晚年在乡居住的地方曰“白园”,仿庭院格式,但规模不大。园中主楼曰“亚字楼”,门前有小河,自费筑桥以利行人,命名“念桥”,并志曰“纪念子桥先生”(其父名)。随后又在对岸用竹葵结构建一日本式别墅曰“沙罗坪”。名虽雅,实质是一葵棚。所有建筑均甚简单。由于设计新雅、选地适宜,在乡之南郊,既接人烟,又临田野,门前流水,屋边鱼塘,树木婆娑,池台倒影,环境清幽。抗日战争时,外海沦陷,日军曾闯入白园,见室内悬有陈少白与日本某巨公合影照相,知园主人颇有来历,敬礼而退,不敢骚扰。白园虽花落鸟啼,亦幸得保存至解放

陈少白衣着简朴,好作长衫西裤装束,凉天好戴毡帽。当其便服在离家不远的地方散步,不知者以为一般乡里闲民,孰知是曾经沧海者。

1929年著述《兴中会革命史要》一书。1932年南京政府邀请入京“共商国是”。但不接受任何名位。曾入陕访秦始皇墓和到南京作“都门访旧”之游等等。1934年秋,因身体日渐消瘦,到北平易地疗养,于12月23日逝世,终年六十五岁。

病重时,自北平拍电回乡,文曰:“风清先生,年高德勋,可任乡长。”(风清是前清孝廉,笔者的老师)乡治为念,举贤以代。逝世后,停厝于碧云寺,翌年乡中筑墓告成。林森题碑“陈少白先生之墓”。运柩归葬,安窀故里。船泊广州天字码头,公祭于省党部。岭南大学校长钟荣光亲到船上抚棺吊唁,曰“此古礼也”,并言“岭南学校第一个报名入学的是陈少白”。特以坚如舰运柩回原籍。国府派居正到乡主持。广东省府派黄麟书随行。乡人怀德,参加会葬典礼者数千人,绕墓一匝,各投黄土一小撮于坟穴,以示公葬。(文 若愚)

Hash:aa6e42e87b104c8799074a0a2730a411e35c4ef5

声明:此文由 捞史倌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