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山东一路浦发银行大楼,前身为汇丰银行,故事在这里发生

大家好,欢迎观阅莫莫小游记。在上海的中山东一路10到12号,是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大楼,属于新希腊建筑,原是美商汇丰银行上海分行,在当时来说远东最大的银行建筑,也是世界上第二大银行建筑,至今依然被公认为是外滩建筑群中最漂亮的建筑。

大楼八角形门厅顶部,离地面20多米高处,八副由几十万块仅几平方厘米的彩色马赛克,镶拼成的壁画,描绘了20世纪初上海、香港伦敦巴黎纽约东京曼谷加尔各答等八个城市的建筑风貌,并配有神话人物形象,相当精致。

这幢大楼充满了历史感,前身汇丰银行,1864年在香港成立,用于处理中西方的贸易。一年后设立了汇丰银行上海支行。1923年,建造了汇丰银行大楼,成为了远东金融中心的地标建筑。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大楼,古典主义建筑风格,被英国人称为“从苏伊士运河到远东白令海峡的一座最讲究的建筑”。1955年,汇丰撤出上海,大楼归国有。上海市政府进驻,将其改名“上海市人民政府大楼”,简称“市府大楼”。

1990年,汇丰曾经与上海市政府接触,想购回大楼,但最终因价格问题没有实现。1997年,上海市政府搬离大楼,上海浦东发展银行通过置换购得该大楼的使用权。2000年5月,汇丰银行将其中国业务总部移至上海浦东。

浦发银行大楼为钢框架混凝土结构,平面接近正方形,是外滩占地最广、门面最宽、体积最大的建筑。建筑主体5层,中部7层,地下1层。建筑顶部为古罗马万神庙的的穹窿顶,顶周围附有方形柱,顶端还有巴洛克式尖塔,成为该幢大楼的标志,是整幢大楼犹如一顶巨大的皇冠。

大楼立面采用香港花岗石贴砌,主立面成横3段竖3段,大楼入口由三个罗马石拱券形花饰铜质大门组成,2层至4层至中间贯以6根希腊式科林斯柱子。大楼门前的铜狮子、八角形门厅穹顶上的巨型马赛克镶嵌壁画,和主营大厅的4根意大利大理石圆柱被称为“稀世三宝”。

这座大楼采用了当时上海最先进的通风和取暖系统,楼内的空气在冬天一小时循环2次,夏天一小时循环6次。大楼的许多结构钢梁跨度都创造了当时上海建筑的记录,其中冷暖设备属于上海第一家。

原汇丰银行,在入口处三扇青铜大门和两旁的铜狮子都由英国专门铸造,有意思的是这两头雄狮还各有其名,张嘴像是在“吼叫”的铜狮子名叫史提芬,取自于1920年到1924年的汇丰银行香港分行总经理史提芬 的名字。铸造铜狮也来自他的提倡,闭嘴寓意沉默的铜狮名叫“施迪”,取自当时汇丰银行上海分行经理施迪的名字,形象的寓意了吐、纳资金。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占领上海租界,他们的刺刀在铜狮上留下来多处砍削痕迹,而今,这对铜狮已被上海市历史博物馆收藏。大楼门口的两尊新铜狮由浦发银行出资模仿照原样进行铸造,出于对历史的尊敬,原破坏的锯痕也被保留呈现了下来。 这是外滩边上最美丽壮观的额建筑之一,晚上看更加辉煌,万国建筑的典范,高大上的浦发银行大楼。

Hash:8bd0d8c986e1797916e7e64025420ea906d362a3

声明:此文由 城市小溏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