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不知道,其实大良先后有过两个钟楼

古时候,通都大邑多半有钟楼鼓楼,晨昏时分撞钟击鼓报晓报更,成语“暮鼓晨钟”,本义就是这个意思。

顺德钟楼

铜钟千斤,闻声十里

五百多年来,顺德钟楼的大钟屡毁屡铸,有成文可考的较早的一口为明嘉靖六年(1527年)知县林应骋所铸。隆庆年间(1567-1572年),大钟连同钟楼的顶层建筑一起被台风刮倒坠毁,知县胡友信旋即修复,并重铸大钟。到了明末,战乱仍频,民生凋敝,钟楼日渐荒废。

清康熙三十一年伤(1692年),战争创伤已经平复,县绅推举知县徐勍出面集资修复,并重铸大钟,钟体铭文十六字:“洪宣圣铎,铜钟千斤,朝暮叩击,声闻十里。”从中可以想当日撞击时钟声的威力。

不为人知的钟楼传说

不过此钟也给知县惹了麻烦,县城内无端兴起了一番小风波:鉴于钟声过于洪亮,驻守顺德的绿营总兵刘诏的五更好梦被惊扰(此人嗜好夜生活,每晚饮宴行乐三更后才睡觉),遂要求徐知县下令停止撞钟,但徐知县则格守“黎明即起”的古训,不予理睬。

刘总兵一怒之下,在总兵衙门(故地在今钟楼公园西南停车场处)的旗竿上高悬红灯一盏,夜夜逼射县衙门,意在破坏县衙门的“风水”。

事有凑巧,过了不久,知县的幼子一病不起,县衙的吏役归咎于刘总兵挂灯作祟,劝知县向刘妥协,以免继续损伤人丁,徐知县偏不信邪,下令坚持如常撞钟。后来不知是否刘总兵捣的鬼,好端端的大钟莫名其妙裂开,钟声终于沉寂。

直到乾隆三十九年(1744年),大良城绅才按原样重铸,就是我们今天见到的这一口。

回眸

晚清以后,撞钟制度废止,县人对钟楼和大钟依然怀着深厚的感情。百年以来,历经拆城墙、开马路诸役及社会动乱岁月,这座位于县城中心地段的古建筑物仍安然无恙。

近年改造旧城区路,大量拆除旧房,拓宽马路,唯独钟楼秋毫无损。美中不足的是20年前的重修,基座使用水泥抹墙,未能“修旧如旧”,补救大概要留待新一轮的修复了。

—END—

素材来源:顺德档案馆

Hash:43b0a05a6004425f60d339ca147f124ea8b72cff

声明:此文由 顺德文艺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