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固岁月的山西古堡
我对于古堡的早期印象,来自欧洲影片里那些依山傍水高大巍峨的石头建筑。然而,在中国内地其实有着数量众多的古堡。在《中国国家地理》上初见山西古堡,顷刻间就被那一个个巍然的身姿震慑了,由此开始了山西古堡之旅。
国内古堡存量最大、分布最密集、品质最高的地区当属山西。由于山西历史上多战事,而且地形多山,局部封闭,当地居民利用地势筑堡可以有效地自保,故而晋地存世古堡众多,尤其是晋南的古堡,多将民居古堡与众多古城、大院交织在一起,保护较好。因而任凭光阴流逝,山西古堡这种半民用半军用的特殊建筑形式,仍如遗珠般久经岁月雕琢,至今巍然挺立在晋地乡野间,展现一方水土的巍然厚重与独特之美。
在晋东南连绵的黄土山峦间,我看到了湘峪河畔高耸的堡楼、雄伟厚重的皇城相府、北方农村文明的代表郭峪村……,一座座魏然厚重的古堡穿越岁月的帷幕,层层叠叠鳞次栉比地铺展在蓝天之下黄土之上。
固若金汤的湘峪古堡
湘峪河是沁河的一条支流,位于沁水县东南方向50公里郑村镇的湘峪村。湘峪古堡原名相谷,因为村子被山水怀抱,是谓湘峪。车至古堡,远远地,我望见了临水而立的巍峨城堡,河北岸高达一、二十余米间石壁与陡坡上的古堡城墙,高大宏伟,真是称奇。古堡塔楼林立,民居依山就势鳞次栉比,阳光洒落在斑驳的石墙上,泛着金黄的暖意,黄土高坡特有的色调,将青砖灰瓦的古堡映衬得格外响亮,历400年岁月洗礼,古堡仍巍然如铜墙铁壁,如此景象实在壮观!
史书记载,湘峪古堡完成于明崇祯七年(1634)。当年,湘峪村名臣明朝户部尚书孙居相三兄弟为防御外敌,率众修筑了这座固若金汤的城堡。堡城占地面积约3.25万平方米,东西长280米,南北宽100至150米,全部为砖石土木结构建造,以三到四层的民居建筑为多,结构精良。堡墙和城内房屋上的拱型窗孔,密密麻麻如蜂窝,所以被民间谓之“蜂窝城”。城堡下的护城河,犹如阻击来犯者的天堑,传说李自成曾经多次兵临沁河流域,在湘峪古城外进攻七天七夜未破城墙,铩羽而归。湘峪古城以其极富创造力的设计与优良的建筑质量而成为冷兵器时代防御工事的杰出典范,被视为民间军事工程的巅峰之作。
湘峪古堡算得上沁河流域古文化长廊中,建筑年代最早、层数最高、工艺先进、风格融贯中西的城堡。比皇城河山楼,郭峪豫楼还要早一些,所以被誉为“中国北方乡村第一明代古城堡”。“十山九回头,辈辈出诸侯”的民谚,几百年来一直流传于此,这个山环水抱的堡村,曾经孕育了明清进士9人,举人、秀才不计其数,有“湘峪三庄上下伏,举人秀才二千五”之誉。
万历皇帝御赐的功德双面石坊矗立在湘峪河南岸,石狮仰视,高大雄伟,甚是威严。
过桥,穿过古堡南门,便可以看到堡内墙里一排排整齐的砖砌窑洞,这是当年用于防卫城堡的藏兵洞。城楼是瞭望敌情和用于防御的坚固工事,在城楼上直面城外,形成居高临下之势,
湘峪城内的街巷为“五纵三横”的棋盘式格局,随着时光流逝,如今仅有一条中街和几条小巷仍然保留着古朴风貌。街巷两侧是鳞次栉比的明清大院,路面全以条石或磨盘石铺成。
走在窄窄的巷陌里,院院相通,楼楼相连,或曲径通幽,或逶迤交错,高大的门楼,精美的木雕、牌匾就在眼前。这些建筑无不体现着他们对内凝聚、对外排斥、居安思危的地域性格以及可防可守,可居可游的理性思维,传达着美好的人生哲学。
城中建筑大多建于明末,还遗存有玉皇庙及孙氏祠堂、棋盘院、书房院等多座古院落。
十六世纪西方文化已悄然渗入封闭的明王朝,湘峪堡的建筑风格中西合璧,质朴大气,诸如民居的窗户多采用拱券式窗孔,窗孔外墙饰以“眉檐垂柱”的砖雕,呈现出一种已经汉民族化但仍然带有浓郁西式风格的装饰形式。
古堡共有三座城门,现存完整的有南门和东门。
穿行在深宅大院间,四周空寂,似水流年带走了曾经的繁华鼎盛。青砖砌墙,黄泥敷面的古堡,难掩岁月沧桑的痕迹。但是,四百多年的光阴又怎会如烟散尽?往事仿佛还积聚在层层堡楼里,尘封在扇扇木雕窗棂里,停留在灶台石磨间,固若金汤的湘峪古堡就是永不消逝的时光。
皇城相府,一座天下无双的城堡
皇城相府位于山西晋城市阳城县北留镇。它身世显赫,为康熙朝经筵讲官、文渊阁大学士、历任吏、户、刑、工四部尚书、康熙大帝的老师、《康熙字典》总阅官、清代名相陈廷敬的府邸,因康熙皇帝两次下榻于此,故名“皇城”。康熙对陈廷敬有“房姚比雅韵,李杜并诗豪”的评价,明清两代,陈氏家族一共出了41位贡生,19位举人,并有9人中进士,6人入翰林。乾隆皇帝曾亲书“德积一门九进士,恩荣三世六翰林”的楹联,对陈廷敬及陈氏家族予以褒奖。一个朝臣宰辅的故地,能遗存两代帝王的御笔,历史上很少见,所以,皇城相府名副其实,是一座天下无双的城堡。
皇城相府枕山临水,错落有致,城墙雄伟,雉堞林立。纵观整个相府景区,御书楼金碧辉煌,中道庄巍峨壮观,斗筑居府院连绵,河山楼雄伟险峻,藏兵洞层叠奇妙……,这座别具特色的明清两代城堡式官宦住宅建筑群,反映了明末社会状态及清初政治面貌和宗教信仰,被誉为“中国北方第一文化巨族之宅”,算得上是目前山西古堡中总体品质最高的一个,观赏与研究的价值尽在其中。
御书楼位居景区的入口,俗称“皇阁楼”,是皇城相府主景之一。楼始建于康熙五十年,整个建筑雕梁画栋、斗拱飞檐,金壁辉煌。楼分上下两层,下层为砖砌拱券门洞,上层为重檐歇山顶,金黄色琉璃瓦覆盖厅面。楼上有康熙皇帝亲笔御书的“午亭山村”巨匾,匾额两侧对联:“春归乔木浓荫茂,秋到黄花晚节香”,是对陈廷敬为官一生的大力褒奖,至今保存完好。
整座相府分内城、外城两部分,有院落16座,房屋640间,总面积36580平方米。内城由陈廷敬伯父辈建于明末崇贞年间,以城墙为界,内城依山就势,层楼叠院,鳞次栉比,集古代民居与城防工事于一体,故取名“斗筑可居”。
高耸于内城北部的河山楼,建于明崇祯五年(1632年),高三十多米,是皇城相府中的标志性建筑物。楼平面呈长方形,共七层,陈氏家族为抵御外敌侵扰而建造。据说河山楼建成后,果然遇到乱兵围攻,村中八百多人及陈氏家族避难于楼内,在一个月内抵御了乱兵的侵犯,使千余人的生命受到保护。除了河山楼,内城建有前堂后寝、左右内府、书院、花园、闺楼、管家院、望河亭等,城墙垛口的下边,藏兵洞密密麻麻。
陈氏家族修建内城时,在城墙最险要的制高点位置上,没有供奉武圣或财神,而是建造文昌阁,供奉主宰文运功名的神祗文昌帝君,说明陈氏最看重的是读书。之所以后来科甲鼎盛、人才辈出,与其说是文昌帝君护佑之力,不如说是陈氏重视教育的结果。
与文昌阁相对应的是春秋阁,比文昌阁稍小略低,里面供奉的是武神关羽像。
外城是陈廷敬任吏部尚书时,奉旨修功德牌楼后扩建,取名“中道庄”,属清朝风格官宦巨宅。走进中道庄城门,映入眼帘的是一大一小两座石牌坊。大牌坊高约6米,面阔三间,呈三门四柱三楼头单檐歇山顶,檐下斗拱叠置,斗拱下的额枋雕龙镌凤,抱柱石瑞兽环拥,浮雕图案刻工精细、栩栩如生,制作精美,气势恢宏庄重,牌楼正间上枋镌刻“冢宰总宪”的大额枋,“冢宰”意为百官之首。小牌坊建于清顺治14年,上面记载了明嘉靖到清顺治年间,陈廷敬父辈所授官职。可见封建社会儒家官职等级制度、礼仪制度之繁琐真是无与伦比。
小姐院即闺中小姐及侍从女眷居住的场所,其院落与西花园过厅相通,专供小姐们吟诗作画,对弈弄琴。
止园是陈氏家族最大的一处园林,占地近1.1万平方米。园内绿满荫稠,流水潺潺,怪石嶙峋,呈现出一派鸟语花香的人间仙境。这里是相府主人经常召集文人墨客饮酒作诗、陶冶情操的理想场所。
南书院创建于清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两进院落,规模宏大,主体建筑宽敞明亮,严谨整肃,是皇城陈氏子弟学文习儒科举仕进的摇篮。
登城墙有一段步步高台阶,共有53个台阶,平步青云,陈廷敬一生升迁达二十八次之多,为官53年。一生升迁达二十八次之多,因此谓之步步高升,平步青云。
登楼远眺,遥看皇城相府内外,北靠青山脚踏川,风水特别好。整个皇城相府尽收眼底,环城皆山,四周青山叠翠,溪流泄碧,乔木葱茏,草盛花繁,像一轴极具张力的立体风景画。
中国乡村第一城--郭峪村
距离皇城相府南300米处,还有一座中国历史文化名村郭峪村,也是太行山麓的一座城堡式村落。郭峪坐落在一条大体为南北走向的山谷中,樊溪从中流过,城堡朝东偏南,背山面水,负阴抱阳。郭峪的历史比皇城相府更久远,据记载,郭峪在唐代已成村。至明代,村中已不乏富商和有功名的人,陈廷敬的祖辈就居住于此,这里也是陈廷敬长大成人的地方。后来有官有商的陈家因家族壮大,在樊溪对面另建新宅,皇城相府才开始发端。崇祯年间,关中已大乱,郭峪人逐步建立起藏兵洞的城墙和一座名为“豫楼“的大碉楼,将村庄变为堡垒。
郭峪村是座独具特色的明清建筑群,被古建筑学泰斗罗哲文誉为“中华民居之瑰宝”,又有“中国乡村第一城”之称。现在的郭峪城址是明崇祯十一年(1638),为了防御外寇而修建的。城呈东西窄南北长的不规则形状,南北400米,东西300米,高12米,阔5.3米,城周1400米,有城垣城楼、官宦府邸、宅第民居、庙宇祠堂、店铺作坊、苑囿园林、门楼影壁、水井、遗址等,整个堡吋面积约18万平米。城堡设东、北、西城门3座,另有东水门1座、有敌楼10座。郭峪的城墙上,开凿有三层六百余眼窑洞,居住与防守功能兼而有之,因而也被形象地称为“蜂窝城墙”。现存堡村在建筑格局、形式、材料以及工艺等方面保持原状,整体设计和营造均出自当地工匠之手,是地方建筑文化传统的真实体现。
古村中心丁字路口,是村内三条主街的交会处。村人每天进出,都要经过这里。从前的官府文告,现今的村社决定,都要在这里张贴公布。
老狮院在郭峪古村景阳北街,因门前有一对硕大的石狮而得名。院子位居高高的七级台阶之上,是当地最有名的一处古建筑,由陈廷敬父亲陈昌敬于康熙三年(1663年)修建。老狮院是陈廷敬进京赶考前的住所,他在这里成长,并入朝为官。院内青青的石条台阶、被岁月冲刷成黑灰色的门柱与斗拱,无不印证着陈氏家族的沧桑岁月,辉煌与荣耀。郭峪村一向有耕读之风,明清两代先后出过15名进士、18位举人、50余名贡生,侍郎、巡抚、翰林、台省、监司、守令者尚不绝于时。
村里最高的建筑豫楼建于明崇祯十三年(1640),和郭峪城同为防御农民起义军的军事建筑。楼长15米,宽7.5米,高30米,七层。楼内置有石碾、石磨、水井、暗洞。朝东正中门额上镶有泽州庠生王珩所题"豫楼"二字,有炮眼4个。楼顶四角,挂有四个铎铃,风起时叮呼作响。楼四角垂直,四墙平展,历数百年风采依旧。豫楼雄居堡城之中,登顶可瞭望方圆数十里。
村里体量最大的且最古老的建筑是元代修建的汤帝庙,其规模在全国也属罕见。迄今六百多年,经过明清几次修葺,保存完好。全庙分上下两院,上院前沿有石栏,中有石梯可通上下。北面为正殿,面宽九间,进深六椽。东西殿各三间,角殿各三间。下院东西两面为两层楼房,南面上为戏台,下为山门。门外西侧有钟鼓楼,外墙顶上有环道,这样,外墙成了城墙,钟鼓楼成了角楼。
相比皇城相府的热闹喧哗,郭峪村要低调得多,它安安静静地生息在这方古老的山水间,保存更多原本的古朴与厚重、静谧与神秘,没有太多的功名利禄,所展现的主要是百姓的安居乐业,和当地能工巧匠创造的明清时期建筑文化。在郭峪村中走一走,不仅仅是观览独具特色的中华民居之瑰宝,更是领略明清时期的北方农村文明。
时世变迁,如今堡村里年轻人大都外出谋生,一些堡楼已空寂,许多老宅院杂日渐破落,屋角石缝苍苔横生。见到几位老人家倚墙而坐,晒太阳,唠家常,悠然重复着往昔的日子,不管外面的世界如何变化,淡定地守望着这方故土。
踏着敦实的石板石阶,登古堡,穿街巷。时而,也会停下脚步,摸着厚厚的石墙若有所思,异乡乎?故乡乎?眼前的古堡就是似曾相识的异乡。走出每一座古堡,我都会情不自禁频频回眸,渐行渐远的堡村,巍然而厚重,令岁月凝固。
Hash:402060a2e7abf8b8a0b9a9911b077b8a0170d472
声明:此文由 远方有约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