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石器时代的山西

新石器时代的山西

选自《今日山西》2004年09期,张全盛

1984年,在太行山西麓的武乡县石门乡牛鼻子湾发现的石磨盘和石磨棒(古老的一套谷物加工用具),其形态与河北省磁山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的同类工具基本相似。这一发现为探索山西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提供了重要资料和线索。

“仰韶文化”是中国新石器时代中期文化的代表M因L%OL年首先发现于河南渑池县仰韶村而得名N。此种文化,山西主要有分布于晋南的东庄村类型、庙底沟类型、西王村类型和晋北的后岗类型。仰韶文化东庄村类型分布于山西晋南各地,因L%P&年发掘芮城县东庄村遗址最为典型,而得名。考古学者在P万平方米的仰韶时期的村落里获得:圆型半地穴式的房址、储藏食物的窖穴、烧制陶器的陶窖;外表绘有精美的黑色三角形图案和鱼形花纹的陶器;还有石斧、石锛、石刀、陶刀、弹丸、纺线轮、敲砸器、陶锉等生产工具,以及石头和动物骨骼制成的箭头;及骨笄、牙饰、陶环等装饰品。同时发掘出P座墓葬,其中有双人同性合葬墓、多人二次合葬墓、还有用陶瓮盖石块作为葬具的小孩瓮棺墓。发现说明,此期山西古人类已进入农业、狩猎、纺织为一体的生活,也有了装饰自己的爱美观念。墓葬还说明,此时的人类还处在母系氏族社会,存在于氏族之内的经济单位是若干分离的母系家庭。考古专家认为,在仰韵文化不同类型中,东庄村类型已超越了半坡类型,正向庙底沟类型过渡。

山西全省基本都在庙底沟类型文化覆盖范围之内。因仰韶文化中期的这类遗址最早在河南省陕县庙底沟村发现,且以该村名命名为“庙底沟类型”。山西正式发掘的庙底沟类型文化遗址主要有三处,即夏县西阴村、芮城县西王村、翼城县北橄村。!"#$年发掘的芮城西王村遗址,发现有生产工具及猪、狗等动物骨骼,可能此处的古人类已能饲养、驯化动物。还发现彩绘的陶器,纹样多由植物花纹和网纹组成。曲腹碗、盆和双唇小口尖底瓶是这个遗址的代表性生活用具。有!%&件陶质环形装饰品,分圆形、六角形、九角形三类形状,陶环上刻有花纹、辫纹、乳丁纹,这说明古人类对美的追求和意识正在加强,也有了简单的几何形体的概念。

芮城县西王村是山西古人类活动的重要地域。这里不仅发现了仰韶文化中期的庙底沟类型文化,还发现了仰韶文化晚期的文化。考古学者将后者称为仰韶文化西王村类型,作为中原地区仰韶文化晚期发展阶段的代表。山西省西王村类型的仰韶文化主要分布在黄河北岸、涑水、汾水以及吕梁山一线,其中垣曲县古城镇东关遗址也是这一类型的代表。此期,地面木构建筑出现,房屋建造技术大大改进,房内面积增大,分间布局兴起。生产工具中的石器绝大多数为磨制,钻孔技术普遍推广,骨器、角器、蚌器及陶质生产工具种类增多,制作用品精细,这些反映了生产能力和水平的提高。

大约公元前3000年左右,中原地区已进入新石器时代晚期。这一时期的代表文化为“龙山文化”(因)1928年首先发现于山东章丘龙山镇而得名。迄今山西临汾盆地、运城盆地、黄河沿岸已发现100多处龙山早期文化遗址,已发掘的重要遗址地有芮城县西王村,平陆县盘南村,垣曲县的东关镇、丰村和龙王崖,夏县东下冯,襄汾县陶寺,石楼县岔沟,太谷县白燕等处。总观上述各址,出土陶器外表装饰以篮纹为典型,制陶业开始使用轮制技术;作为砍伐工具的石斧比过去厚重增加;发明了双齿木叉形木耒,出现了半月形石刀、石镰和蚌镰,说明农业生产力又有所提高;家畜饲养品种增多,不仅有猪、狗,还有牛、羊、鸡等;渔猎活动仍占一定比重。最引人注目的是,这一时期的住宅建筑在继承半地穴房屋的同时又有创造和改进,如太谷白燕遗址有种平面呈“吕”字形的双间房基,双室间有过道相连,其中一间为高约!米的窑洞。又如,80年代初,在石楼县岔沟村山丘坡上发现的一群住宅遗迹,系平面呈“凸”字形的窑洞,室内居住面都抹有一层白灰,多数还有白灰面墙裙。这是国内目前发现最早的窑洞建筑,对探讨中国民宅建筑史有极高价值。

龙山晚期文化,因地域不同,差异也表现比较明显。山西境内属“三里桥类型”的龙山晚期文化,主要分布在晋南峨嵋岭以南地区,典型遗址在芮城县南礼教、夏县东下冯。夏县东下冯遗址发掘于1975-1977年,获得10座房屋遗迹,每间直径大都在3-5米间,独门独户。考古学者不仅发现房屋内部的居住面上都铺有一层白灰地面,还发现了20多公斤白灰,经测试认定为当时人们用石灰烧制而成的遗存物。由此可知,人类烧制石灰并使用于房屋建筑,最迟在龙山文化时代就已开始。此外,在一房屋内还发现了对称地排列着的4块支撑柱子的础石,这是目前中国发现的最早的地面上设置柱础的建筑。这说明中国古人类在梁柱构架整体稳定性的建筑技术上已有空前的提高。三足瓮、蛋形瓮、直壁大缸是东下冯遗址最具有特色的器物,从这些储藏器的增多加大,可看出当时农业的发展、粮产的增加和古人类备灾备荒的长远意识。

山西省属“陶寺类型”的龙山晚期文化,主要分布在山西南部峨嵋岭以北的临汾盆地,汾河下游,浍河、滏河流域。目前已发现70余处遗址,以襄汾陶寺遗址出土文物最为丰富和典型。陶寺遗址的龙山文化遗存,绝对年代为公元前2500一前1900年。陶寺遗址发现有:地面建筑、半地穴建筑和窑洞三种类型的房屋;室内经压实或焙烧的涂草拌泥的地面,饰有白灰墙裙的室壁;井底安装有圆木构架以保护井壁的水井;大量窑穴及烧制石灰的窑址。生产工具为数最多的是扁平长方形石铲,这种翻土挖坑工具的猛增可看出当时农耕的兴旺。木案、木俎、木几、木匣、木盘、木斗、木豆、木鼓等彩绘木器是该遗址的重大发现。另外,还发现一件红铜铸造的小铜铃,含铜量达97.8%,为探讨中国早期铜器冶铸技术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部落公共墓地的发现更令人瞩目,共一千余座,占地三万多平方米。第一类是大型墓,约占墓葬总数的1%,使用木棺,随葬品有的多达一二百件,其中有彩绘陶器、彩绘木器、成组的玉或石制礼器、木鼓、石磬、彩绘龙盘等。大量的彩绘纹样与商周时代青铜器上的装饰非常接近。葬体均为男性。有的墓内还葬有整副猪骨骼。第二类为中型墓,约占墓葬总数的10,墓坑较小,也使用木棺,葬品没有大型墓丰富,一般葬有成组的陶器、木器及玉、石器,以及若干猪下颌骨。这类墓葬体多为男性,女性者则多葬于大型墓的两侧。第三类为小型墓,约占墓葬总数的%"7,墓坑很小,既无木棺也无随葬品。通过墓葬,使后人看到了当时生产技术和物质文明的发达程度,同时也看到社会内部的悬殊差别。它告诉我们,原始社会氏族成员之间的平等关系已遭到破坏,阶级对立已经存在,早期的陶寺人类可能正处在国家产生的前夜,晚期则已进入中国第一个奴隶社会夏代的纪年之内了。

山西境内属龙山晚期文化的还有一种“晋中类型”,主要分布在太原盆地及其周围,并由此向西延伸到内蒙河套一带。这一类型的代表遗址有太原东太堡、太谷县白燕、汾阳杏花村和峪道河等。

此外,中国原始社会大型石器制造场发现有8处,山西占有5处,为全国之半。这三处分别在:怀仁县鹅毛口、太原古交、襄汾县大崮堆山。这些制造场再现了中国原始人类集体与大自然斗争的力量。考古学者们认为,这些石器场有的可能从旧石器时代一直沿用到新石器晚期,乃至阶级社会的早期。

Hash:fce65267d2eb6176969ca1d804126b866b8abf0f

声明:此文由 考古快递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