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井陉三大名僧之一 城内人密悟法师

促进藏汉佛教文化交流 为和平解放西藏

做出贡献的藏传佛教高僧、井陉近代

大名僧之一城内人密悟法师

作者 许力扬

字或别名俗名霍履庸 字守素 法号法普 法字密悟 藏名巧吉多杰

民族族群汉族

籍贯乡里井陉旧城长城

生卒时间1904年——1966年

文化程度北京华英中学高中肄业

历任职务甘孜大金寺住持 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委员西藏佛教协会副会长

主要成就考选藏传佛教昂格职位 为汉人研究藏传佛教及翻译藏传佛教经典最有成就者;为促进藏汉佛教文化交流 为和平解放西藏做出显著贡献;曾与刘伯承、太虚、刘文辉等人晤面。事迹曾刊登于纪念西藏和平解放四十周年书刊中

性格特长聪明好学 为人谦虚 秉性梗直

一、出身名门 早年出家

密悟法师,俗姓霍,名履庸。井陉旧城城内人。霍氏为陉城望族,世胄清芬。其先十六世祖为明大同巡抚霍鹏;之后明清两代祖先,或为举人或为庠生、太学生,多官县丞、教谕、训导等。法师之父霍堃,为清光绪间拔贡,曾留学日本民国初年供职于上海;母康氏,井陉罗庄人。法师之兄霍履中,为中共党员,解放初曾任城内农会主席;法师之弟霍履谦,又名霍济光,旅美华侨,著名社会活动价、教育家、书画家(详见后文)。

密悟法师法相

法师幼时家境渐衰。由其父霍堃指导学习,后入井陉高级小学堂。民国九年(1920年),北方五省大旱。设在北京的北方佛教赈济会,委派井陉单家人、著名法师莲海率众负责冀晋五县救灾及赈济工作。赈灾结束后,莲海法师发愿重修井陉城北著名的古刹显圣寺,并延请倓虚法师在寺中讲经弘法一个月。之后,在寺中建立难童教养所,收留男女难童数百人。当时衣食无着的霍履庸也进入该所。不久,莲海法师从难童中选取有文化且优秀者五十人,送到北京种德堂善士学校读书学习,霍履庸被选其中。在种德堂善士学校学习后,又到北京华英中学读高中一年。

法师家乡井陉旧城大南门

1924年秋,霍履庸在北京拜太虚大师弟子大勇为师,并进入大勇法师创办的藏文学院,学习藏语及佛法。当时井陉台头人法舫法师也进入该院学习。翌年,霍履庸及法舫等随大勇法师所组织的入藏学法团,经长途跋涉到达当时藏东南甘孜州的康定。霍履庸在安雀寺依江巴喇嘛剃度正式出家。霍履庸为太虚法师弟子大勇法师之徒,按辈分为太虚的徒孙,援例以“法”字排辈。故取法名法普,表字密悟,后以字行。

学法团本拟入藏,但在甘孜州因当时的川藏冲突而受阻而滞留当地。此时内地佛教机构及居士大德所相助经费,由于战争原因也难以襄助。入藏学法团一行滞留康定年余,水土不服加上生活条件艰苦。团员中多有或病或逝者(其中密悟同乡法舫法师已于1927年下半年返回武昌佛学院)

1929年大勇法师也因劳累辛苦患病而逝。学法团群龙无首遂告解散。密悟法师乃留于当地甘孜大金寺为僧,数年后升任该寺住持。

四 川 甘 孜 州 大 金 寺 今 貌

二、入藏学习 荣获“超级格西”的称号

1932年,密悟法师受四川军政首领刘文辉之请,与国民政府蒙藏委员会代表唐柯三等入藏调停川藏冲突。

法师同藏僧诺那活佛在拉萨协调数月,终使冲突得以和平解决。法师后留于拉萨哲蚌寺拜师学经,并取藏名巧吉多杰。十余年间,法师学习学完了黄教规定必学的《因明论》、《现观庄严论》等五部大论。还通过了诸多法师所提的极为严格的答辩。1944年在拉萨一年一度的祈祷大会考试中,密悟法师以优异成绩获拉让巴格西头等第七名,称“昂格”,意为“超级格西”。

拉 萨 哲 蚌 寺 今 貌

一名汉僧能取得如此成绩,在藏族佛教史上是前所未有的。故达赖还设专宴宴请密悟法师并赠其镶金僧靴。之后法师备受拉萨僧俗各界所重,被认为是来历不明的佛爷转世传奇人物。

三、回到成都 为和平解放西藏做贡献

1946年,在西藏学法十四年的密悟法师回到四川成都。应邀在成都文殊院、成都佛学社等处讲说《菩提道次第广论》等藏传佛教经典,一时名播川中。

1948年南京国民政府曾多次邀请法师到南京蒙藏委员会任职。而常听法师讲经的中共地下党员熊子俊,是刘伯承的同学。当时力劝密悟法师留在四川,以期将来为解放西藏出力。

四川解放后,熊子俊即同密悟法师到重庆,谒见时任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的刘伯承。刘伯承听取了法师介绍西藏情况后,即动员法师赴藏为和平解放做劝和工作。

当时中共方面一共派出三支劝和团。密悟法师一支最先出发入藏劝和。

1950年春,密悟法师化名志清法师,率领由贾题韬教授、藏僧阿旺嘉措以及如意、胜兴两徒弟组成一支五人劝和团,先于入藏部队一月从成都出发出发进藏劝和。

法师一行经甘孜到达金沙江渡口时因西藏方面戒备,而法师一行因没有马牌(即通行证),经多方努力未能过江乃滞留。(另两只劝和团中只有由甘孜白利寺格达大活佛率领的第二支劝和团渡过了金沙江青海劝和团到达西藏那曲后也被扣留软禁。)

民国间西康省(即今藏东、川西地区)地图

作者新添加地名及金沙江渡口

解放初期金沙江上的西藏江达县岗托渡口

对岸为四川甘孜州德格县界地

旧为由川入藏要津

解放军解放昌都及密悟法师入藏均经此渡江

之后,昌都解放。密悟法师乃渡江经岗托到昌都,又先于解放军一月进入西藏。在拉萨,法师以其在西藏佛教界的影响以及与上层人士熟悉的优势条件,广泛接触各界上层人物,宣传中央和平解放的主张和政策。在说服与团结西藏上层及佛教界人士的工作中发挥巨大作用。为西藏和平解放做出了卓越贡献。

西藏和平解放后密悟法师留住拉萨。一方面为团结西藏各界人士继续工作;另一方面翻译藏传佛教的主要经典,以期为藏汉佛教交流作出贡献。之后的七年间,法师先后翻译了《因明入门》、《正理一滴论》、《密集金刚》等藏传佛教重要经典。翻译这些经典若无熟练的藏语基础、对藏传佛教较深的研究造诣以及深厚的汉传佛教理论的底蕴是无法完成的。

川藏公路北线今317国道金沙江渡口岗托

一侧遗存的当年藏军的碉堡

四、蒙受不公正待遇 蒙冤而死

1956年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成立,密悟法师被选为委员,并担任西藏佛教协会副会长。

1959年西藏发生叛乱时,密悟法师以及贾题韬居士蒙冤入狱。1964年二人被释放并遣返回成都,之后法师在四川省佛协工作。其住在成都城隍庙中仍属管制对象,每月发给30元生活费,并有两名僧徒照顾生活。

密悟法师晚年居住的成都城隍庙旧貌

“文革”期间,法师受到迫害。所带回佛经及翻译稿本均被毁,法师也遭受迫害而含冤至死。直到1980年,密悟法师冤案才得以昭雪平反。

密悟法师生前曾拟对藏汉佛教作深入研究与比较,以期弘扬与光大佛教事业。惜其志未能竟。故有学者认为法师之蒙冤早逝,是藏汉佛教界及汉藏文化交流的一大损失。法师作为汉人,对藏传佛教研究所达到的深度与广度,可谓有史以来第一人。故太虚大师弟子印顺法师曾赞叹道:“大师剃度以大慈、大觉、大勇及大严、大敬、大愚、大刚为上……徒孙中密悟、恒演并深造得格西之位、或足为师门之光!”

【相关链接】

1、格西:藏语意思为善知识。共分为多让巴格西、林斯格西、措让巴格西和拉让巴格西四个等级。而格西的称号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僧人修学显宗的最高学位,近似于现代意义上的博士学位的宗教学位。是每个藏传佛教学经僧人所追求的最高目标。格西学位在僧人必须学完藏传佛教五部大论后才可已考取。通常需要15年到20年的时间来完成。其中最顶级的是拉让巴格西。此等级名额很少一般每年固定16名,需先经过三轮考试——先在所在寺院考,尔后到达赖殿前考,最后是一年一度的传召大会上进行公开辩论,然后公开发榜。16名中前七名地位为最高,称作昂格。即超级格西。西藏近年业已恢复格西考试制度。

2、密悟法师之弟、旅美华侨、著名书画家霍济光先生回忆录述及与

其兄等之片段

节选一:

在四川拜访与井陉有关人物

(民国二十五年)……过了阴历年,我由北平动身到汉口,乘江轮先到宜昌,再换小轮船往重庆。……由重庆到成都,我没有坐汽车,坐了滑竿……走了十天到了成都,住在成都东大街交通旅馆。放下行李洗洗脸,就问旅馆省政府在哪里?请他们给我雇了车,我就到省政府。传达室递了名片,先见赵香老,香老很快接见我,首先问我:“这十几年没有来信联络,你现在做什么事?”我说:“现在主持北平《益世报》。华北的情形,日本人这种步步侵略局势非常紧张,中日战争恐怕难免……假如长期作战,川康一定成为抗战的基地……所以我决定到四川详细考查考查。”香老听了,他很同意我的看法……跟着他说:“你去看看邵明老,我已经告诉他你到四川来了。”接着香老领着我到明老的办公室见面了,我把到四川来的目的向明老详细报告一番。

●霍济光此段回忆录原注: 邵明老是前清进士;赵香老是前清拔贡,与先父同年。邵明老曾任大理院院长,香老曾任我井陉县县知事。我都拜他们为师,他们给我改文章。

(注:此段文章作者选用时略有删节)

●作者注:

邵明老即邵从恩(1871——1949)。其字明叔,故尊称邵明老。四川青神人。光绪进士,清末民初政要。曾留学日本,1908年回国后,历任法部主事、四川政法学堂监督等;辛亥革命后历任川南宣慰使、四川军政府民政部部长、北京政法大学教授等职。1933年日本入侵华北后举家迁回四川,后被聘为省政府顾问,力主抗日。1949年建国前夕被邀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节全会,因病未能成行,同年十月病逝于成都。被誉为“和平老人”。民国十年邵从恩曾随政要来井陉发起重修显圣寺,并亲为撰写重修碑记。至今显圣寺民国重修碑上仍留有其芳名(石碑照片请见前期所发莲海法师一文)。

赵香老即赵椿煦(1871——1939),字香畹,四川阆中人。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与密悟法师之父霍堃为同年拔贡,后留学日本毕业于东京弘文师范。回国后任阆中高等小学督学、成都通省师范学校教务长。辛亥革命后任四川省政府参事四川省财政厅科长、河北省教育厅科长。民国九年至十二年曾任井陉县县长。在陉四载,多有善政。后因曹锟贿选一事,不愿冤枉无辜百姓愤而辞官。回四川后任省政府秘书、主任秘书等,1939年病逝,年68岁。民国《井陉县志》记载其“民九奇荒赖以筹赈”。

霍济光回忆录节选二:

关于密悟参与调停康藏纠纷

在成都见过赵香老、邵明老后,他们问我还预备见什么人?我说我想到川边去看看(民国廿八年才建省),见见刘文辉。因为我二家兄霍履庸(即密悟法师)曾经帮过他忙。他也知道我。另外也因为川边同西藏的关系非常密切,有了解的必要。

民国十七、八年时发生过康藏纠纷。刘文辉他的军队住在川边,把大金寺抢了。西藏为保护大金寺,同刘文辉起了冲突。我二家兄当时担任大金寺堪布(即住持),刘文辉就赶快同我家兄联络,请他帮忙解决这个纠纷。同时蒙藏委员会也派了唐柯三委员负责解决康藏纠纷,他也跟我家兄联络,请他协助解决问题。

我家兄与诺那活佛一同尽力,经过几个月的时间,刘文辉退还了大金寺许多金子,并且约好以后不再让军队骚扰大金寺。这样康藏纠纷得以顺利和平解决。

赵香老就在成都与刘文辉联络,把我到成都的情形、想与他见面的意思告诉他。过了几天,刘文辉由川边回到了成都,约我见面并请吃饭。

刘文辉很健谈,提到康藏纠纷的事情,说:“幸亏二先生(他称我二哥为二先生),以他在西康地位的重要性,他全力奔走,有三、四个月的时间才算和平解决。不但川边,连四川的朋友都仰望他对于国家的贡献。我衷心的、深深地不但佩服,更是五体投地的感激不尽。我在川康的朋友曾经欢迎二先生回到成都讲学,住了一段很长的时间。四川政府首长、军界领袖、教育界许多学者,很多人都皈依了他,是他的学生。二先生在四川、西康的声望,以及西藏。可以说很少人不知道他的。”

(密悟法师之弟霍济光生平请见后期所发文)

作者注:刘文辉(1895——1976),四川大邑人。国民党军第二十四军军长,陆军上将军衔。曾任四川省政府主席。主政西康省十年之久,人称“西康王”。1944年加入民盟,任中央委员。1949年12月9日率24军在四川起义,与解放军第62军合并。1955年刘文辉被授予一级解放勋章。建国后曾历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四川省政协副主席、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四届全国人大常委。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二、三、四届全国政协常委、民革中央常委、民革四川省第二届委员会主任委员等。1959年调任北京国家林业部部长等职。1976年6月病逝于北京,享年82岁。

贺龙(左)会见川军起义将领

刘文辉(中)及邓锡侯(右)

许老师今天的文章又让人涨了不少知识,

想不想立即拥有整本的《井陉古今名人》?

在大陉网就可以订购

《井陉古今名人》

添加生活通客服为好友

支付购书费用50元即可

书本可在大盟传媒三楼领取

地址:井陉县微新路45号 大盟传媒三楼

热线:0311—82030777

《井陉古今名人》一书是由许力扬老师自费出版的。是井陉本土历史文化方面不可多得的参考资料,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欢迎大家来支持许力扬老师!

欢迎大家来支持《井陉古今名人》!

欢迎大家来支持我们井陉本土的文化事业!

不一样的体验

给我好看

Hash:98e62959b50b4850b0063dfdb89d06fe66cdd3c6

声明:此文由 陉鲜事儿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