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的乏驴岭七十年前的记忆

民族的乏驴岭七十年前的记忆

杨运彬

井陉县天长镇西行4公里,就到了乏驴岭。

乏驴岭隶属于井陉天长镇,全村共有133户,人口461人,是一个小村庄。乏驴岭村虽然小,但村庄的历史并不短。《列仙传》载:“张果驴困乏于此,因此得名。”在民间传说中,张果老和柴荣驴驮日月、车载名山,前往,途径此岭,驴困车覆,因此有了乏驴岭。在乏驴岭村西桃花栈的石崖上,至今还保留有一处北宋时期的石刻,有力地佐证了乏驴岭的定居年代。

乏驴岭地处冀晋必经之路,是娘子关的天然屏障,兵家必争。在乏驴岭附近的山上,除了三座古山寨,至今存有古炮台一座,以及用片石垒砌的长约800米的古长城。1901年,八国联军中法军在此集结,与中国守军刘光才激战娘子关,法军大败。1928年,晋奉军阀大战,阎锡山在此亲督晋军驻防,遍修工事,山上现存轻重机枪、野炮、步兵、指挥室坑道近200处。

1937年10月,侵华日军步步进逼,欲从冀过娘子关犯晋。国民党陆军第三十八军第十七师在师长赵寿山带领下,在乏驴岭一带与企图进入山西的日军殊死拼杀。在日军飞机、大炮、毒气弹配合两个联队的攻击下,赵寿山临危不惧,亲率官兵手持“汉阳造”、土手榴弹、大刀、石块等极其不对称的落后武器,与日军浴血鏖战九个昼夜,全师13000之众,只剩下2700多人。因寡不敌众,最终失守乏驴岭阵地。被迫下令撤退的赵寿山悲愤交加,忧心如焚,须发一夜全白。万余我秦川好汉,为了国家民族的危亡,将血肉之躯捐于莽莽太行。而侵华日军有此一役,小小乏驴岭,始知中华有男儿在,绝非软蛋熊包可任人欺!

乏驴岭村亲历这场血战的陈拉锁老人,每每向人讲起当年血战之惨烈,都不免老泪纵横。战后,乏驴岭满眼都是烈士们的尸体,毕竟是万余好汉啊!仅仅靠乏驴岭村几百名村民,手工挖掘了八个大坑,将这些民族英烈尽数埋葬。乏驴岭村民还给这些烈士合葬墓排号,每逢清明等民俗节气,都要依次祭拜追悼,来自陕西烈士老家的亲属和单位也会来这里追忆。他们不会忘记,他们的后代也没有忘记,曾经有这样的一群秦川好汉,为了中国人能挺直脊梁做人而埋骨乏驴岭,用他们的血肉,在乏驴岭筑起来九天九夜的钢铁长城!他们是顶天立地的中国人!70年前,羸弱积贫的中国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一个个、一批批热血的中国人,才使得中国挺过了历史上最悲惨的时代,最终才能赶走外侮,到如今屹立于世界之林!

而今已经入选成为河北省民俗文化名村的井陉县乏驴岭村,虽然有张果老的仙境“遗址”,有北宋文化的摩崖石刻,有民俗文化积淀传承的古戏楼、明清文人名仕的旧居,有着与埃菲尔铁塔“同种同宗”的百年正太铁路铁桥,但是这些遗迹都比不上乏驴岭山顶上一座座破败的战争工事,和乏驴岭村自发树立的烈士墓碑,以及后期国家政府树立的乏驴岭战斗烈士纪念碑,因为这些无趣也无声的现场和文字,足以让每一个到场的中国人感到庄严肃穆,感到热血沸腾,认识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前有古人捐躯,今须我辈奋斗!要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先辈已经做出表率,仅仅70年后,我们怎么可以辱没他们的英名?

乏驴岭村,乏驴岭纪念馆前屹立三百余年的老桑树,默默地注视着这片土地,还有这片土地上来来往往的人们。

Hash:d108f42d8f739ac1fede339ec73cb4a3657177cf

声明:此文由 温情综述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